“呼呼呼~”


    董熹光著膀子在跑步機上運動,渾身上下的肌肉隨著節奏,形成好看的漣漪。


    鍛煉、洗澡、開采礦車、澆花、塑造模型,枯燥單調的生活日複一日。


    唯一可以支撐他的就是三年期滿回到故鄉,和妻女團聚……


    從剛開始每天打理自己,到後來的長發長須不修邊幅,孤獨的整天自言自語。


    給自己種的花草起名,還教它們談戀愛,會出現幻覺,能看到妻子的身影,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春夢


    (妻子由許情客串。)


    配合上冷冽的色調,電影《月球》的開場甚是壓抑,整個影廳鴉雀無聲。


    《月球》是一部科幻電影,可以細分為懸疑燒腦科幻片。


    按照太空探索的常規套路,背景依然是“隨著地球上的能源殆盡,人類開始挖掘地球以外的能源”。


    而主人公吳剛(董熹飾演)就是這樣一家月球能源公司的員工,他與公司簽訂了三年的合同來到月球開采能源——月桂3。


    三年時間對於吳剛來說是孤獨的,通訊衛星的故障使他無法與地麵進行實時通訊,隻能依靠妻子寄來的幾條視頻短信獲得安慰,而他在月球上唯一的陪伴是一名叫做嫦娥的智能機器人。


    然而,就在還有兩周合同就要期滿的時候,吳剛(克隆人5號)在一次外出開采的時候發生了事故,當他(克隆人6號)再度醒來時,卻在基站外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克隆人5號)。


    似乎那個關於“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的經典哲學問題又被提出來。


    當然劇情很簡單,但簡單卻不失內涵,影片將孤獨和絕望演繹到了極致。


    扮演著克隆體5號、6號的董熹,憑借著他出色的演技,將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克隆體,那種矛盾的衝突,刻畫的十分完美。


    單一的場景、單一的人物,但處處透露出的細節,讓觀眾的大腦不停的運轉,根本不會感覺到枯燥。


    “月球、人工智能、太空探索、能源枯竭、克隆人、神話、人性………”則都是西方世界很關注焦點。


    將這些要素融合到一起,電影從開始就牢牢的抓住觀眾的目光。


    “去看看女兒吧!”


    “去旅行吧!”


    “好好活著。”


    看著屏幕上,董熹扮演的克隆人5號,因為身體的緣故,決定孤獨的去死,以便可以掩護克隆人6號偷偷潛回地球。


    哪怕董熹將這段戲演的十分的平淡,觀眾依舊忍不住抽泣起來。


    “孤獨感”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做為複製的克隆體,壽命隻有3年左右,當他發現整個世界崩塌的時候,那種絕望的感覺。


    孤獨是因為你遠離了自己熟知的世界,絕望則是因為你根本不屬於這個世界。


    而張國榮配音的人工智能“嫦娥”,也很好的襯托著這種氛圍。


    明明它是被設定為保護克隆體的存在,可眼看著毫不知情的克隆體董熹們滿懷期待,鑽進深度睡眠機”實為焚化爐被焚毀,還要動手清理他們的骨灰………


    這種情況下,嫦娥開始產生明顯高於普通機器人的情感,那就是愧疚!


    也就是愧疚,讓它保護克隆人5號而欺騙公司,這才導致5號和6號相遇。


    並最終向察覺到什麽的克隆人5號坦白,最後協助克隆人5號和6號逃離這個基地監獄。


    由張國榮配音的機器人嫦娥幾乎承包了片子的大部分萌點。


    這個有點像個大管家的機器人,照顧著吳剛的飲食起居,也感受著吳剛情感的變化。


    尤其是他的臉由一塊圓形顯示屏組成,會根據情感的變化顯示不同的表情。


    很簡陋但確實很萌。


    雖然他是按著公司設定的程序完成工作,但是當最後兩個克隆體計劃著如何逃離月球時,他卻主動提出可以格式化他的記憶確保計劃不被發現。


    “你需要格式化我,這樣才不會被公司發現!”


    “我想要幫你!”


    “我希望地球上的生活如你所願。”


    直接戳中觀眾的淚點。


    整部電影裏,無論是克隆人還是機器人,它們都有著最單純的感情,它們懂得關心,懂得幫助,懂得愛,反倒是那些真正的人類,成為了整個陰謀的始作俑者。


    影片的結尾,董熹選擇了開放式,他並沒有拍攝克隆人6號潛伏回地球後的遭遇,而是用幾句旁白解說。


    “月球能源采集公司股價大跌56%。”


    “克隆體6號,已經向法院提交證據證明。”


    “公司董事會已經在京城召開緊急會議。”


    這些並不連貫的話,隻能讓觀眾大概推斷出最後的結局。


    主導這件事情的公司,並沒有受到想象之中的懲罰。


    而最後的幾句話,更是將人性的複雜體現的淋漓盡致。


    “你知道嗎,他要麽是個瘋子,要麽就是非法移民者。”


    “不管是哪個,都該把他給關起來!”


    這幾句話很像是本體吳剛說的,讓觀眾不得不思考,在整個克隆計劃裏,本體吳剛還有他的妻子究竟是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電影最後,從太空上俯瞰地球的畫麵越來越遠,最終消失不見,一切隱於黑暗之中。


    全片結束。


    …………


    整個放映廳在經過短暫的沉寂後,忽然響起漫天的掌聲和歡呼聲。


    “啪啪啪啪啪~”


    “真是一部好電影!”


    相比於《壹十三》首映時的商務掌聲,這次的掌聲明顯激烈的多。


    這讓董熹久違的感到激動,似乎他三征歐洲的轉折點就在今晚。


    電影結束後的采訪階段,現場的記者也是舉手踴躍發言。


    “導演,請問角色的名字吳剛、嫦娥是不是有什麽隱喻?”


    “沒錯,主演的名字來自我們國家的神話傳說吳剛伐桂,主要是他惹怒神仙,被罰到月球砍伐不死之樹——月桂。”


    “但月桂樹隨砍即合,吳剛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像是一個永遠看不到盡頭的輪回。”


    “而主角做為克隆體,他在月球上采礦也是無盡無休的模式。”


    提問這個問題的記者一看就是華裔,外國佬根本就注意不到名字的意思。


    “導演,我一直在思考,吳剛的本體究竟是扮演的什麽職位,他會不會就是這間公司的老板?”


    這個問題問出,現場一片嘩然,很多觀眾都低聲議論起來。


    “哦,你應該多看幾遍,或許就會自己發現答案。”


    董熹並沒有正麵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狡猾的轉移話題。


    “ok~”提問的記者一聳肩,表示願意接受這個挑戰。


    而現場的大部分人都決定再看一遍,甚至多看幾遍。


    對一部細節滿滿的燒腦科幻電影,多看幾遍就是最大的尊重。


    不過此刻的他們顯然未曾預料,《月球》首映過後口碑爆表,一票難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