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熹在上戲的一番話,很快就透過媒體和互聯網傳播開來。


    對此國內也是爭論不休,有人覺得他太過於自大,也有人舉雙手支持。


    但沒有誰會覺得,董熹沒有這個資格去挑戰《泰坦尼克號》的統治地位。


    如果硬是要在國內導演裏找出一個人來,掀翻這艘大船的話。


    董熹會是頭號選手,雖然不是唯一的選擇,但比起二號選手老謀子來講,董熹更加的年輕、更加的沒有製約,最重要的是:


    他足夠的強壯!


    可以扛起國產電影的大旗,也能壓製一切牛鬼蛇神。


    ………


    “《壹十三》在魔都齊天大聖影院的一周點映結束,好評如潮………”


    “為了回饋觀眾,《壹十三》的出品公司決定擴大電影放映規模,在全國範圍內開啟……”


    “著名學者盛讚《壹十三》……”


    在魔都的七日點映後,熹子影視並沒有著急開啟全國公映,而是選擇繼續小規模上映。


    因為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這時候全國公映有一定的風險,而且要放棄京城這個大票倉。


    所以經過公司的討論,決定逐步的開放市場,穩健的推進。


    主要是現在已經可以預見,形勢一片大好,京城已經連續多日沒有新增的患者,國內其他地區也差不多。


    就算六月份不能全麵開放,七月份應該完全沒有問題。


    逐步的開放市場,全國的主要城市會有一到兩間影院進行公映,這其中還有一間熹子院線旗下的電影院。


    借助疫情的影響,上半年國內大麵積的影院倒閉,熹子影院則趁機招兵買馬,一舉從隻有不到十家電影院的小院線,成為如今覆蓋全國範圍的大型院線。


    而且全部都是多廳影院,銀幕的數量更是超過100+,大約占據現階段市場比例的二十分之一,名副其實的大院線。


    不聲不響之間,韓彬和孫海平聯手發射了一顆大衛星。


    憑借熹子院線的實力,電影前期小規模的公映完全可以做到。


    但人最忌諱吃獨食,在市場一片蕭條,大家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吃獨食是會噎死的。


    所以拉攏分化,以《壹十三》為籌碼,熹子院線也成功的站穩立場。


    這波操作叫做:饑餓營銷。


    口碑爆棚的國產大片,還隻是對公眾小規模上映,自帶流量。


    6月8號,魔都對外上映的幾家影院,全都是人頭攢動。


    全國範圍內都是這種盛況,仿佛疫情已經完全消失。


    雖然是小規模的公映,但相比於一周前的點映,這次是需要觀眾買票的。


    根據放映城市的不同,票價在25~40元之間,限定最低票價為20元,這個價格一般是給超過30人團體訂票的優惠。


    也就是說低於這個票價,就需要影院自掏腰包去補差價。


    基本上和去年《英雄》的票價持平,不算太貴但也不便宜。


    不過《壹十三》的國內版本要比《英雄》多幾分鍾,也算是一個優勢。


    沒有預售、場次有限、飽受期待、好評如潮……眾多的關鍵詞導致首輪公映,一票難求。


    “兩張午夜場的《壹十三》!”


    “抱歉,賣完了。”


    “開什麽玩笑,5分鍾就賣完了?”


    某影院售票點,售票員麵無表情的將“票已售竭,明日請早”的牌子掛了上去。


    還在排隊的觀眾議論紛紛,體會了一把排隊兩小時,屁毛沒撈到的憤怒。


    因為不接受預定,所以很多售票點的電影票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什麽玩意兒~”沒買到票的阿強很生氣,他原本今晚約阿珍看電影,信誓旦旦的表示可以買到票。


    很早就來影院排隊,結果輪到他沒票了。


    “靚仔,要不要票?”正當阿強悶悶不樂時,一個打扮的賊眉鼠眼的男人靠近他低聲問道。


    “黃牛票?”阿強腦海裏閃出這個字眼,在大眾的眼裏“黃牛票”約等於宰。


    但為了心愛的阿珍,他決定奢侈一把,裝作熟客的模樣問道:“今天什麽價位?”


    “這個數。”黃牛在衣服下伸出5根手指,並警惕的四處打量。


    “50?”阿強心裏盤算著,兩個人100的電影票他還承受的起。


    “50?”黃牛一愣,然後有些不可思議的說道“是500一張,最後兩張,錯過就沒有了!”


    “500?”阿強比黃牛還覺得不可思議,他喊道:“你當我是凱子啊?”


    這年頭普通人的工資也就1000左右,而且還是全國平均水平。


    平均的水分有多少,大家心裏都有數。


    拿出一個月的工資買兩張電影票?


    以現在女孩的三觀,絕對不會覺得男方是浪漫,甚至不是浪費,而是腦殘!


    雖然阿強不是凱子,但國內這麽多人,總會有有錢的凱子。


    【一票難求,《壹十三》國內小規模公映,魔都現2000元天價黃牛票!】


    電影小規模公映第二天,紙媒和門戶網站爭相報道的不是影評、劇情等相關信息,而是天價的黃牛票。


    事實證明,黃牛足夠狠才能逼出最有錢的狗大戶。


    原本公司準備的炒作策略就包括“天價”黃牛票,不過上限隻有800元。


    “黃牛票”一直是個炒點,當初《英雄》首映的票就被炒到2000元。


    不過人家那是正經八百的首映,明星大腕雲集,還是在大會堂裏。


    而《壹十三》隻是普通的公映,所以考慮到這些問題,《壹十三》的宣發才最終確定是800元的額度。


    畢竟太多的話就有些假了,現在看來,還是格局小了!


    而且買2000元天價黃牛票的哥們兒還主動接受記者的采訪,麵對鏡頭表示:“《壹十三》比《英雄》更值回票價,會再次觀看的!”


    可以說是比“托兒”還敬業。


    這番言論,也直接將電影的熱度炒熱,很多看過《壹十三》的觀眾紛紛表示,電影確實比《英雄》感覺更好看。


    不怕事的媒體還煞有介事的在影院門口發問卷調查:《壹十三》vs《英雄》,誰更讓你滿意。


    最後的結果,《壹十三》以78%的得票率完爆!


    這一切還真跟熹子影視的宣發無關,還沒到要踩一捧一的階段,但某些當事人不信。


    老謀子忙著準備《十麵埋伏》懶得去回應,可張衛平不幹了。


    公開在報紙上叫囂,董熹自然也不會去回應,於是韓彬出馬迎戰。


    雙方以報紙為陣地,你來我往的展開回合製互噴。


    讓人不禁感慨,多麽淳樸的年代,這時候書信很慢,噴人隻能噴一個。


    不像後來的互聯網時代,噴人一掃一大片。


    不管怎樣,增加的是《壹十三》的熱度,所以饑餓營銷初見成效。


    不過想要繼續下去,有兩個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是電影的口碑問題,當初老謀子也玩過饑餓營銷,《幸福時光》就小規模的公映,想要刺激市場。


    然後就口碑崩盤,最後隻拿到500萬左右的票房,成了老謀子生涯滑鐵盧。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今年會改名《快樂的時光》重新上映圈錢。


    口碑方麵,董熹不需要擔心,經過一周的點映,已經摸透觀眾的看法。


    二則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盜版!


    無法否定的是,盡管國家在重視和整治這個問題,但盜版依舊如同跗骨之疽一樣難以清除。


    為此熹子影視在做好準備工作後,也會和內地的公安合作,懸賞盜版舉報。


    獎金總額直接高達500萬。


    雖然不能完全清除,但也可以震懾盜版的囂張氣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