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峰相見”也不過是一句激勵人的口號,畢竟山頂的位置有限,董熹(熹子影視)的體積龐大,注定要占據大半。


    所以,更多人的隻能在半山腰或者山下麵眺望,這也是每個行業的現狀。


    能成為金字塔頂端的隻是少數人,無數的從業者才是撐起行業的中堅力量。


    董熹的演講是這次會議的開胃菜,之後也有不少業內大咖、前輩,在台上暢所欲言。


    基本都是歌功頌德以及吹水,當然他們也沒有董熹那麽敢吹,張口就是300億。


    不過會議除了這些外,也幹了點正事,比如評選華語電影百年——百大巨星。


    協會邀請了100位國內知名電影導演、藝術家、影評人、電影史學家、電影教育家和製片人擔任評委。


    以1905年至2004年底為時間線,從所有參演的演員中評選出100名優秀演員。


    董熹做為演員自然也在候選人的名單上,單看演員獲得獎項,他也完全配得上。


    唯一的華語三大滿貫影帝,兩次百花獎最佳男演員,一個歐洲三大電影節影帝,更何況還有土星獎、金球獎這種在國際上頗有影響力的獎項。


    這可不是休斯敦影後那種,含金量還沒有水多的獎項。


    當然現階段隻是公布這個計劃,真正的名單需要等到年底。


    第二天,關於董熹演講的新聞,就霸占了所有娛樂版的頭條。


    《董熹:這是華影最好的時代。》


    《董熹演講,回憶崢嶸歲月!》


    《董熹:華語電影還沒有輸!》


    《100億or300億,國產電影的兩個“五年計劃”。》


    各路媒體,包括官媒都在湊熱鬧,以“扛鼎人”來形容董熹,也是官方首次正式承認董熹華語電影第一人的身份。


    其實,昨天下午新聞就在互聯網上發酵,無數的公知、大v、專家都紛紛發表意見。


    大家一致認為國產電影在走上坡路,但同樣也認為董熹飄了。


    尤其是公知更是拿出美國、日本、英國等主子的國內票房數據,來證明董熹的預言純屬是在胡說八道。


    這年頭公知們的名聲還沒臭,他們抱團“科普”,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至少很多人都相信他們,勝過相信董熹,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


    也不能怪這些人,就拿後世的《李煥英》舉例,誰他麽能想到這玩意兒的票房能突破50億,比肩大名鼎鼎的《戰狼2》。


    事實證明觀眾是有潛力的,逼一下效果也許會更好。


    這波熱度也成功的反饋給了《瘋狂的石頭》,原本電影的單日票房已經跌破500萬,如今再次逆勢上揚。


    單日票房報收再破千萬,雖然就持續了兩天,但原本電影破2億都有些勉強,但現在看來問題不大。


    專業的票房預測機構,也將《石頭》的最終票房預測從1.8億修改為2.1億。


    不過這些事情,董熹都不太在意,別人認為他是在吹牛也好,飄了也罷。


    都無法動搖他的原定計劃,等到時候將牛牽出來遛遛,就知道他有沒有吹牛逼了。


    …………


    1月11號,青鳥大劇院。


    【國劇盛典—金海豚獎】的後台休息室,董熹正在研究霍斯燕的真假。


    不知不覺間,【國劇盛典】已經走過三個年頭,在圈內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


    今年的獨家冠名權被某白酒品牌拿下,一場晚會加上後續的宣傳,整整8位數………


    隔壁的金鷹羨慕的都快哭了。


    今年的【國劇盛典】看點不多,主要是經曆了去年的神仙打架,今年的電視劇整體水準大幅度下降。


    除了熹子影視出品外,其他公司出品的電視劇集中在家庭倫理劇上。


    有些倒退的感覺。


    【國劇盛典】今年的主題是以“國劇25周年”為主,所以整個盛典在表演環節上彌漫著淡淡的懷舊氣氛,讓大家在感動的心情中回顧了25年走過的路。


    在盛典上,《千萬次的問》、《雨蝶》、《糊塗的愛》、《儂本多情》這些隨著電視劇熱播而傳唱的歌被重新演繹。


    而電視劇中的經典形象朱琳(女兒國國王)、王姬(阿春)、許情(安傑)和鄧潔(王熙鳳)以經曆者的身份為大家講述了國產電視劇25年的發展曆程。


    曾經電視劇界的當家花旦在盛典現場的回味和講述別有一番滋味。


    而今年的四小花旦,則做為金海豚女神,同樣以後輩的身份輔助。


    後台休息室裏,麵對著前來拜訪的霍斯燕,董熹由衷的誇讚道:“你今天這身衣服不錯,挺喜慶的。”


    眼前的霍斯燕一身大紅色的禮服,衣領開的特別低,束腰也纏的特別緊,胸前仿佛要呼之欲出。


    跟記憶裏的那朵小白蓮完全不一樣,正當董熹感歎時間是最好的肥料時,趙莉穎和劉一菲也結伴前來拜訪。


    兩人的禮服一藍一白,混身上下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同樣比起剛出道時漂亮了許多。


    女藝人就是這樣,越出名就會越漂亮,哪怕剛出道時長的跟城村結合部似的,後來也會像富豪家的千金小姐。


    不過成長的意義,就是人會變得成熟,趙莉穎和劉一菲在董熹麵前,也變得拘謹起來。


    “你說啊~”


    “你說啊~”


    看著兩人在自己麵前扭捏,董熹有些無語的開口問道:“有什麽事嗎?”


    要知道公司的第二代公主們,原本是以心直口快出名的,就算在自己麵前,也時不時說些很傻的話。


    所以現在看到兩人扭捏的樣子,董熹生怕她們再說出什麽生猛之詞。


    好在劉一菲雖然有些憨,但她並不是個傻子,劉母想要邀請董熹客串的事,在她看來也是天方夜譚。


    所以她退而求其次:“董導,我新電影馬上就要殺青,首映的時候可不可以邀請您參加。”


    “這麽快就拍完了?”董熹沒有馬上回答,而是驚訝的問道。


    劉一菲這部電影他雖然沒有關注,但開拍的時間絕對沒超過一個月,這就要拍完了?


    “因為是港島來的導演,拍戲的速度很快。”劉一菲解釋道。


    “哦,這樣啊。”董熹有些釋然。


    港片一貫的傳承就是“快”,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港島電影人拍粵語電影曾有過“七日鮮”的說法。


    所謂“七日鮮”,即從電影確定開機到正式上映,最短的用時7-10天。


    而港片鼎盛的九十年代,有一批拍片速度極快的導演,他們幾乎追平了“七日鮮”的紀錄。


    而現在這批導演,也大規模的北上撈金,自然也將這種拍攝速度帶到內地。


    資本願意用港島的班底,就是因為他們的效率高,很少拖拖拉拉。


    “行吧,我會去。”董熹思考了一下,還是同意了劉一菲的請求。


    按道理說,這事董熹不應該參與,畢竟不是自己公司的電影,而且當初還有點不愉快。


    但劉一菲在董熹的眼中,還隻是個孩子,有點叛逆很正常。


    而且這事情叛逆的也不是劉一菲而是劉母,就算要打屁股,也應該打劉母的。


    “謝謝導演。”得到董熹的應許,劉一菲終於露出笑容,拉著趙莉穎就跑了出去。


    “年輕真好啊~”站在一旁的霍斯燕露出羨慕的表情。


    “說啥呢,你也不老啊。”董熹白了她一眼,八零年出生的她,今年也才25歲。


    “怎麽不老,都有皺紋了。”霍斯燕嬌嗔一聲,然後主動彎下腰展示給董熹看。


    “確實有了,還挺深的。”董熹看著近在咫尺的霍斯燕,讚同的點了點頭。


    “其實,我還有白頭發呢。”霍斯燕繼續蠱惑道:“你想不想看?”


    董熹眨巴眨巴眼,認真的說道:“還是剃掉比較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