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幾輛低調的依維柯客車,駛進了蘆花鎮的鎮中心。


    董熹等人早已在此等候多時,見車輛停穩,他就一個箭步就衝上前去。


    “小董,真是好久不見啊。”車上走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笑著和他握手。


    董熹不敢怠慢,連忙壓低身子,笑著回應:“跟長者一別多月,甚是想念。”


    “哈哈。”老者用力的握著董熹的手,貼近耳朵親切的說道:“我還是喜歡你當初那桀驁不馴的樣子。”


    “你說笑了。”董熹隻能尷尬一笑。


    眼前這位老者,正是寧川府行政機關一把手,也是熹子影視在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依靠力量。


    不過雙方的首次見麵,氣氛可不是那麽融洽,當時公司並沒有太看重鎮北堡影視基地,準備將所有資源傾斜到位於青鳥的海島影視基地。


    鎮北堡隻能算備選方案。


    沒人會對備胎上心,董熹在前幾輪談判中根本就沒到場,就算最後一輪談判,他也是全程一言不發,維持著藝術家的高冷人設。


    但奈何,寧川府給的太多了。


    比如今天,鎮北堡影視基地明·清】建築群奠基儀式,一把手親自來站台,足以表達省裏的重視。


    可以說一把手來鎮北堡隻辦三件事:“站台、站台、還是站台!”


    第一站,烏泱泱一群人走進鎮北堡影視基地,明·清】建築群的主建築馬上就要封頂,看起來輝煌大氣。


    門前有兩棵檜柏已經在坑裏就位,等待著最後的添土。


    按照計劃,是大領導鏟第一捧土,沒想到他卻直接招呼董熹:“小董過來,一起!”


    董熹也沒有含湖,快步上前跟領導一起鏟土種樹。


    在場記者的鏡頭,忠實的記錄下這幕。


    樹栽完後,董熹陪著一眾領導遊覽起影視基地,這麽大的地方,靠腿走能累死。


    所以,乘坐的是基地提供的觀光車,因為明·清】建築群是1:1複刻故宮,所以完全有在故宮裏乘車的感覺。


    未來對外開放後,普通遊客也可以享受這項服務,完全不用等到真正的“故宮”周一閉館,開大g進去撒歡兒。


    “參觀明·清】建築群,共有三條遊覽線路,第一條是從大明門出發,途徑禦路—路——長安街——華表——金水河、禦路橋——承天門……”


    負責講解的導遊賣力的宣傳著。


    “小董啊,現在每年能有多少劇組?”坐在車上的大領導興致勃勃的開口問道。


    “200年,平均每月有70個劇組在影視基地拍戲。”對於這些數據,董熹是張口就來,畢竟背了一個晚上。


    “我們爭取在明年達成每月接待3位數的劇組!”


    “好好好!”領導滿意的點點頭。


    董熹自然明白對方想聽什麽話,於是接著說道:“遊客今年也有10萬+人次,有望在年內達成100萬+。”


    “後勤保障方麵有沒有壓力?”


    “沒有,在各級政府幫忙協調下,一切都很順利。”


    “這是應該做的,身為父母官,就應該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大領導趁機教育起身後的其他人。


    “誰要是膽敢在這方麵吃拿卡要……”


    觀光車開的很慢,方便車上的人欣賞風景,但這時候意外出現。


    沿著中軸線行駛至乾清宮的時候,有人蹲在房簷下背風的地方,不知道在做些什麽。


    負責講解的導遊明顯一愣,董熹也注意到這個情況,表情也變得有趣起來。


    流程上沒有這個,屬於突發情況,還沒等董熹示意車繼續開,領導也看到這個人。


    混官場的人,稍一琢磨就感覺氣氛不對,看著眾人奇怪的表情,瞬間就明白了發生什麽。


    “停一下車。”他喊停司機,然後下車快步向那人走去,身後烏泱泱跟著一群人。


    走近一瞧那人穿著前清的衣服,一看就是拍戲的龍套,手裏捧著盒飯正在幹飯。


    董熹也跟在身後,小聲向擔當導遊的負責人問道:“這裏還有劇組在拍戲?”


    “是有個小劇組……”負責人現在一腦門的白毛汗,說話都帶著顫音。


    聞言董熹也沒多說什麽,快步走上前去跟在領導背後。


    眾人站在背後瞧了一會兒,幹飯人明顯專心致誌在幹飯,沒有察覺到背後有人。


    “咳咳”還是董熹咳嗽一聲,他才有所察覺,轉身一看這麽一群人,嚇了一跳,手裏的盒飯都差點沒拿穩。


    “小夥子,不要緊張,你這是吃的什麽東西啊。”大領導擺出和藹可親的模樣,小聲的詢問道。


    “是劇組統一配送的盒飯。”小夥子連忙回答道,雖然沒認出眼前這個充滿氣勢的人是幹什麽的,但站在身後的董熹太過於顯眼。


    “挺豐盛的啊。”看了一眼對方手裏的盒飯,領導滿意的點點頭。


    米飯饅頭,豆幹炒韭菜、番茄炒蛋、麻婆豆腐、鹵雞腿甚至還有一碗紫菜湯。


    雖然都是些家常菜,但標準的四菜一湯,有葷有素。


    “這是供應標準嗎?”領導轉身向董熹詢問。


    “沒錯,所有劇組的盒飯都由我們統一配送,除了衛生幹淨外,營養也要保證,還有考慮到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還有特供版。”


    這點董熹沒有撒謊,他對吃的很看重,經常有劇組為了節省開支,在龍套演員的吃食上苛刻。


    在服務公司沒有介入前,清水煮白菜、蘿卜開會才是常態。


    如今要想在鎮北堡影視基地拍戲,場景使用、攝影棚使用都是免費的,但盒飯必須用公司製定的商家。


    標準是塊錢,影視基地會根據劇組的大小補貼一部分,這麽算下來比其他影視基地都要便宜。


    為了防止有人中飽私囊,還在微博上開辟了監督賬號,任何都可以投訴反饋。


    衣食住行,鎮北堡在硬件方麵的優勢極大,對群演的誘惑自然也是極大。


    不能單指望董熹的威望去吸引演員,隻有種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


    很多人感覺小演員以及龍套作用不大,但如果一個影視基地,連各種類型的龍套演員都湊不齊,那對劇組的吸引力也會下降。


    對於龍套演員,董熹隻有一個宗旨:“把他們當成演員對待!”


    他自己也跑過龍套,太明白真正吸引群演的是什麽東西。


    就像周星弛在《喜劇之王裏表演,他要的並不是那份盒飯,而是尊重。


    “老家是川省的?”領導已經開始聊起家常:“謔,那挺遠的。”


    “生活上有什麽不方便嗎?”


    “就是交通有些不便,去市裏的公交車班次太少!”


    經過聊天,龍套演員明顯鬆弛下來,絮絮叨叨的說起話。


    看得出來,這是個很健談的人。


    “這樣啊”領導沉吟片刻,然後對身邊的秘書說道:“跟市裏通通氣,多增加點客運班次,不行就把客運中心搬到附近。”


    “啥玩意兒?”聽到這話,龍套演員有些滑稽的臉上,出現了一個“囧”字。


    他發自肺腑的想說一句:“大爺,你是幹啥的啊?”


    他第一反應對方是在吹牛,但看到周圍人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尤其是董熹也沒露出詫異,就信了三分。


    聊了一會兒,眾人就準備離開,龍套看著董熹離開的背影,突然下定決心鼓起勇氣的喊道:“董導,我叫楊堤,畢業於川省影視學院,在網上有個賬號羌族雙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