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霍元甲》,要一號情侶廳!”


    “三張《舌尖上的南極》!什麽賣完了?那換成《貴族》好啦~”


    “六張《霍元甲》,超大屏幕廳。。”


    “23點場次的《貴族》兩張,要最後一排座位的。”


    北方某地級市的熹子影院,人流湧動頗有過年的氣氛。


    影院的經理,西裝革履穿戴整齊的站在大廳,熱情的為觀眾答疑解惑。


    其他工作人員也是一臉的笑意,完全沒有過年還要加班的怨言。


    沒辦法,誰讓熹子院線給的多,臨時員工都有三倍工資,正式員工更是破天荒的能拿5倍以上,這還不包括13薪等獎金。


    超高的福利待遇,讓地級市的熹子院線,成為求職者眼中的香餑餑,


    賀歲檔進入下半程,三部賀歲片呈三足鼎立的局麵,霸道的瓜分著剩下的檔期。


    大年初二,票房大盤甚至突破5000萬,全線飄紅。


    其中冠軍《霍元甲》,以2100多萬實現票房逆跌,重新回歸華語影壇的李蓮傑,證明了自己寶刀不老。


    當然,因為跟《葉問》的類型相似,吃了這波福利,也占很大的原因。


    按照茄子網的票房預測,《霍元甲》最終票房有望突破2億,是賀歲檔的2號種子。


    但電影的評價一般,在茄子網上的評分隻有分,要知道《葉問:一代宗師》開局的評分可是高達分。


    如今電影進入尾聲,評分也穩定在,能排進國產電影影史前20。


    《霍元甲》的主要問題是文戲很簡陋,就似乎隻剩下“說教”。


    就像是一場毫無節製的道德拷問,故事本身非常單一,前後都是講打擂台,從好勇鬥狠講到自強不息,從你死我活講到以德服人,沒有有合理故事情節和令人信服的啟承轉合。


    這方麵,《葉問》的完成度就很高,也讓程龍轉型成功。


    不過就憑借著出色的動作戲,《霍元甲》的票房就不會失敗,畢竟過年大家都願意看些熱鬧的東西。


    票房亞軍是熹子影視出品的《舌尖上的南極》,雖然還沒有大規模上映,但憑借著強大的主創陣容,和一流的宣發。


    依舊成功拿下1500多萬的首日票房,並且口碑爆棚。


    季軍則同樣屬於首日上映的《貴族》,馮氏賀歲片回歸,這次除了老搭檔葛尤外,馮曉剛選擇借助港圈的能量。


    女主由大嘴美女舒琪擔當,還有喜劇之王周星弛客串,幕後更是清一色的港籍工作人員,就連劇本都是港島編劇完成的。


    故事背景也由他擅長的京城轉移到港島,一切都是全新的開始。


    首日票房1400多萬,還算不錯,在馮曉剛的導演生涯中,也屬於前列。


    但僅僅上映一天,口碑就崩了,除了劇情越發不接地氣外,港式喜劇撞上京味幽默,並未產生太棒的化學反應。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肌肉大導演】【】


    更重要的是,《貴族》在宣傳中誤導觀眾,電影海報將周星弛放在c位,但他的戲份還不足1分鍾。


    很多因為周星弛走進影院的觀眾,看完電影後紛紛罵娘,如今在網絡平台,《貴族》的評論區已經先後淪陷。


    不過隻要排片穩定,《貴族》的票房仍舊可以輕鬆突破5000萬。


    加上《千裏走單騎》的8000萬,《葉問》的準6億,《霍元甲》的2億,《舌尖上的南極》的1億以上,這個賀歲檔整體票房,能夠達到10億以上。


    10億,一塊足以令所有人垂涎欲滴的蛋糕!


    現如今的賀歲檔已經漸漸成為華語電影的自留地,好萊塢片商雖然眼饞這個檔期,但依舊保持著理智。


    好萊塢大片在國內的地位,是很超然的,但同樣也很尷尬。


    它們擁有著不少的擁簇,就算是最嘴硬的觀眾,也必須要承認一個事實。


    “好萊塢電影就是牛逼~”


    牛逼歸牛逼,但好萊塢電影票房在國內依舊有上限,除了剛引進那幾年,也就一部《泰坦尼克號》是出圈爆款。


    尤其是近幾年,票房過億的、過2億的、過3億的國產電影層出不窮,但好萊塢電影仿佛撞上了天花板,以“億”為單位的屈指可數。


    雖然依舊是屬於第一梯隊,但好萊塢能進國內的電影,基本都是商業大片,拿不到最前麵的位置,就是失敗!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受眾群體的原因,說白了,好萊塢電影也是有受眾群體的,指望著他們貢獻票房,隻要電影的質量ok,那麽高票房是沒有問題的。


    但想要成為出圈成為爆款,則需要吸引除了受眾群體之外的觀眾。


    其實這階段貢獻票房的主力,依舊以年輕人為主,不管什麽類型的電影,隻要能吸引到年輕人,就成功了一大半。


    好萊塢在這方麵有先天的優勢,年輕人更加崇尚外麵的世界,能接受新鮮的事物。


    而電影想要出圈,光吸引年輕人是遠遠不夠的,不常看電影中年人,老年人甚至是小孩子,才是最關鍵的。


    而製約這些人走進電影院,去欣賞好萊塢大片的真正原因,其實很簡單,並不是啥接受不了新鮮事物。


    而是:刪減+原聲。


    刪減沒什麽好說的,政策規定,誰的麵子都不好使。


    而剩下的原聲,就是好萊塢電影更進一步的阿喀琉斯之踵。


    雖然國外電影在進入國內院線,都會有國語配音版本,但配音腔的電影,隻有少部分類型沒有違和感,比如:動畫電影。


    曾經的國配版本,確實是出過很多經典:“年輕人害怕就會用愛情來逃避現實,否則無法活下去!”


    “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應當懲罰那些有罪的人。”


    但這些都是上個世紀的老古董,那個時候別說外國電影,就算國產電影都是配音腔,觀眾自然不會覺得違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肌肉大導演】【】


    但時代變了,大家對電影的視聽效果要求更高,會選擇去看原聲字幕,甭管聽不聽得懂,就追求一個原汁原味。


    而字幕對中老年人以及小孩子,是很不友好的。


    所以,過年去影院,以家庭為單位的觀眾,還是會選擇國產電影,就算整體效果差一點。


    大人也能圖個清淨,至少不用聽小孩子跟著讀字幕………


    所以海外片商,隻能紮堆競爭激烈的暑期檔,爭奪年輕人略癟的口袋。


    但問題是,暑期檔也有董熹,他如同一尊真佛,鎮壓各路妖魔鬼怪。


    前幾年還好,雙方算是勢均力敵,平分著暑期檔這塊最大的蛋糕。


    但隨著內地電影市場,這塊蛋糕越蒸越大,好萊塢能分到的,還是原本的大小,就有些不夠填飽肚子了。


    也不是沒嚐試反抗,侏羅紀的大恐龍、霍村的小巫師、加勒比的海盜以及中土大陸上的聯軍部隊,這些好萊塢最受歡迎的係列,在董熹麵前,也沒占啥便宜。


    而且還不能躲,畢竟暑期檔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當董熹宣布息導後,敲鑼打鼓慶祝的反而是好萊塢片商。


    不過還沒等他們開心太久,董熹一年一度的2006年工作計劃,又在網絡上被“泄露”出來。


    全年:《昆侖》以及奧運會開幕式籌備。


    1月~2月:頒獎季。(金球獎、柏林電影節以及奧斯卡)


    《舌尖上的南極》:監製、男配、國內院線上映。


    《愛神》:男主,柏林電影節首映,國內上映存疑。


    3月~5月:好萊塢之旅,《諜影重重3》、《殺手夫妻》拍攝。


    6月:抽空為動畫片《功夫熊貓2》配音以及上映。


    7月:暑期檔開啟,《殺手夫妻》和《諜影重重3》上映。


    8月~9月:進組張一謀新片,具體角色不詳。


    10月:擔當監製的《月球》衍生電影上映。


    11月~12月:擔當監製與客串出演的《葉問2:宗師傳奇》上映。


    看完這個半真半假的工作表,在感慨董熹不愧是華娛勞模的同時,也發出個疑問:“這也算息導?”


    “詐騙,妥妥的詐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