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聞究竟打算幹什麽?」


    辦公室裏,蔡依儂對著自己的秘書發出靈魂拷問。


    「演員還沒找齊,就把主意打到攝影機的身上,他是不是瘋了?」


    蔡依儂嘴裏的攝影機,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的攝影機,正是董熹千方百計,花大價錢從美國租回來iax膠片攝影機。


    要知道這款iaxs-9802型號的攝影機,全球目前隻有三台,是董熹預定為《昆侖》拍攝準備的主戰「坦克」之一。


    薑聞將主意打到它身上,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畢竟,他可是狂人薑聞,幹出什麽事都不算稀奇。


    但他將主意打到這攝像機身上,蔡依儂是萬萬不敢做主的。


    所以她在發過一陣牢騷後,就將問題甩給董熹,讓他去解決。


    畢竟老薑在公司裏的地位超然,是董熹指定的「接班人」。


    雖然聽起來有點怪,薑聞可是董熹在圈內的大前輩,怎麽也輪不到他來當接班人。


    可事實就是如此,在董熹暫時息導的情況下,薑聞就成了公司最能打的導演。


    賈科長、寧昊、武爾善甚至賈鈴,都有成功的代表作,但究竟是曇花一現的流星,還是永恒的恒星,目前是未知數。


    不管是圈內圈外都在觀望,相比之下薑聞肯定是不會虧本的優績股。


    所以公司上下一心,憋足著一口氣,準備輔佐薑聞登頂。


    可所有人都忘了一件事,這老小子是出了名的慢。


    慢工出細活沒錯,可熹子影視在董熹的熏陶下,幕後工作人員都習慣了快節奏的工作。


    這遇到薑聞,所有人都傻眼了,氣勢這玩意兒,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薑聞磨磨蹭蹭的行為,讓不少工作人員寧可申請「資敵」,去老謀子的劇組做事,也不繼續等下去。


    畢竟大家的獎金跟電影上映後的成績掛鉤,別人都拍好幾部電影的時間,薑聞一部電影還沒完成,差距就越來越大。


    董熹、薑聞再加上李桉,是熹子影視的三個火槍手,但董熹是快槍手,而剩下的兩個,都是出了名的慢槍手。


    「隨他去吧,隻要能早點開機就行。」董熹聽說這事的時候,感覺就像是買了輛新車,自己還沒開就被朋友惦記上。


    多少還是有點不舒服的,但話又說回來,這攝影機本來就不是新的,而且租回國,每時每刻都在產生高額的租金。


    現在讓薑聞先用用,也不算是暴殄天物,可問題的關鍵是……


    「你選個演員要選一輩子啊?」董熹心情鬱悶,「新車」讓別人先開,總是不太得勁。


    「快了,快了,就差一個了。」


    雖然隔著電話,看不見薑聞的臉,但董熹還是能想象出他擠眉弄眼的模樣。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董熹立刻就明白他是什麽意思,連忙搖頭拒絕。


    「唉~」薑聞歎了口氣,裝作痛心疾首的樣子:「你說泱泱大國,怎麽就找不出一個合適的演員呢?」


    對此,董熹表示沉默。


    薑聞新電影的靈魂人物有三個,他自己擔當一個,葛尤負責一個,剩下一個反派,也是他糾結的地方。


    原本選角導演推薦的人選是周潤發,但他今年已經有一部老謀子的大製作,再讓他出演這部電影。


    一來顯得給他造勢,二來則好似內地真的沒有拿出手的演員一樣。


    當然,對外宣布的原因,還是檔期衝突。


    這部電影,薑聞也想學習董熹,打造全內地演員的陣容,畢竟董熹已經證明過,內地演員同樣有票房號


    召力。


    這個角色如果單看演技,內地能撐起來的演員有不少,張國利、陳道鳴甚至中生代的裏麵,勉強也能找出幾個。


    但是,這幫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票房號召力。


    薑聞搞出這麽大的陣仗,準備拍點讓觀眾能看懂的東西,演員的選擇上,就尤為的重要。


    他心目中的「鐵三角」,就是自己、葛尤以及……董熹!


    沒錯,這貨還是賊心不死。


    用他的話說,就是葛尤負責讓觀眾笑,董熹負責讓觀眾害怕,他自己則負責讓觀眾喊臥槽。


    劇本董熹看了7遍,不是說有多難懂,而是薑聞這貨改了7遍,講真,還不錯。


    從商業片屬性而言,對觀眾非常友好,當然這友好程度,是和薑聞早期作品相比較。


    「老薑,你知道我是不演反……」電話裏的薑聞還在使用激將法,董熹下意識的拒絕,但他突然愣住了。


    當初不演反派,是有所顧慮,怕讓自己銀幕形象固化,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已經不需要去在意這些東西。


    而身為演員,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一直是董熹身為導演,去教導年輕演員的話。


    如今輪到自己身上,他也應該以身作則。


    「就當是給自己出道十年的挑戰吧。」調整好了心態,董熹打斷薑聞的喋喋不休。


    「行了,我答應了。」


    「唉?」薑聞也是一愣,然後大喜過望,他之所以契而不舍的想拉董熹下水,除了對方的演技、號召力都是頂流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位可是金主,有董熹的加盟後,電影預算的審核,肯定是一路綠燈。


    「鵝城要建的大,很大!」正當薑聞陷入幻想時,董熹一句話就將他拉回現實。


    「我演沒問題,但劇本要改!」


    不知怎麽的,聽到董熹這句話,薑聞眼前浮現出一位故人的身影。


    「陸太郎……」


    在熹子影視忙著拍電影的時候,其他公司也沒閑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華義兄弟以及馮曉剛。


    經曆「爭寵」風波的華義兄弟,最終還是馮曉剛笑到了最後,從公司拿到投資,拍攝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轉型之作。


    準備跟老謀子硬剛一波的古裝大片。


    當然,在董熹眼裏就好似,吃古裝大製作的最後一口殘羹剩飯,


    時代在變化,短短的幾年時間,觀眾已經看膩了古裝大片,反倒是一些小眾題材的電影,更容易拿到高票房。


    比如,逆襲擊敗《霍元甲》,拿下賀歲檔後半程冠軍的《舌尖上的南極》。


    《舌尖》以2.1億的最終票房力壓《霍元甲》的1.87億,不但讓自己進入影史票房top7,也讓導演張國利成為「2億大導。」


    這個稱號的含金量有多高?


    目前國內單片票房達到2億的電影導演,隻有三個,董熹、張一謀以及薑聞,所以憑借這個小眾電影,張國利成功在電影圈立旗,不再是一個尷尬的電視咖。


    當然在觀眾眼裏對張國利的影響,大概就和看李鎮安差不多。


    李鎮安是誰?


    《功夫熊貓》的導演~


    而看到自己曾經的「小老弟」都這麽支棱起來了,馮曉剛哪裏還能坐的住。


    拉上老搭檔葛尤,再從海外請回如日中天的章子伊、吳顏祖,最後從公司裏尋摸來黃曉明、李彬彬等,組成全明星陣容。


    搭乘著馮曉剛的野心,揚帆起航。


    同樣準備吃古裝


    大片這碗剩飯的還有港台資本,改編經典日本漫畫,以劉德華為矛,妄圖撕裂內地影壇的秩序。


    這幾部電影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在鎮北堡影視基地搭景拍攝。


    失去董熹的第一年,國內影壇依舊熱鬧非凡,熱鬧到足以讓觀眾暫時遺忘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肌肉大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胖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胖雞並收藏肌肉大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