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研究的差不多時,周羽興致勃勃走到院中,揮舞著青蓮劍練習浩氣九式。
既是儒家劍式,自然有著濃濃的儒家特色。
舞劍時,猶如在練習書法一般,可謂行雲流水,鐵畫銀鉤。
用青蓮劍練習,可比用木劍順暢多了。
畢竟青蓮劍乃是係統特殊道具,與周羽有著一種天然的契合度。
重要的是,它既可懸掛於身邊,也可以用念頭隱藏於係統空間內。
練的差不多時,周羽回到屋子裏盤腿調息。
待到入定時,他突然進入了一種玄妙的態狀……
他能感應到四周的氣流。
這些目不可視的氣流,呈現在他感官中的竟是一片渾濁,甚至還夾雜著絲絲縷縷的黑霧。
頓時,周羽有些胸悶氣緊,猛地睜開眼睛,長長吐了一口濁氣。
他終於切身領悟到了“世間汙濁,妖魔肆虛”的深層含義。
正如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滋生各種毒蟲黴菌一個道理。
當前世界,神佛不顯,世間汙濁不堪,導致天下間魑魅魍魎層出不窮,恣意狂妄。
先聖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更不要說周羽肩負著係統交托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當然,這得一步一步來。
先修身,再齊家,等有了足夠的實力與聲望再談治國、平天下。
激濁揚清,還天下朗朗乾坤!
……
一轉眼,三日過去。
私塾的教學慢慢步入正軌。
黑板有了,粉筆也有了,課程也安排好了。
四個不識字的學生先學《三學經》,由寧采臣等五個學生輪流教學。
周羽主要負責帶幾個有基礎的學生,課程主要為四書五經與九章算術。
當然,強身健體也是每日必修課。
而且周羽還吩咐下人想辦法尋幾把弓箭以及箭靶,偶爾也讓學生練習一番。
<a href="http:///"></a>
不說精通,至少也要掌握基本的技巧。
下午上了一會課,周羽突然發現衣袖上不知何時濺了一團墨漬,於是返回南院準備換件衣衫。
剛拐過回廊,周羽卻發現一個長得精精瘦瘦,年約五十許的老者匆匆從院中走出來,並快步走向大門方向。
奇怪,這家夥是誰?
難道是賊?
周羽正想追上前去,卻又看見一個婦人也從院子裏走了出來。
這是府裏的下人,人稱馮嬸,主要負責廚房采買與雜活。
“馮嬸~”
周羽喚了一聲,皺眉走了過去。
“老……老爺……”
馮嬸明顯有點驚慌,勾著頭,結結巴巴喚了一聲。
周羽沉著臉問:“你到老爺院子裏做甚?”
按府裏的規矩,周羽所居的南院除了吳管家,以及阿珠、春蘭、秋香三個貼身丫鬟可以自由出入,其餘下人無特殊情況不得擅入。
“啊?奴婢……是想問問老爺……最近想吃點什麽……”
“荒謬!你在周府也有好幾年了,平日裏都知道問秋香她們,怎麽突然想起要問老爺?”
“這…………”
馮嬸一頭冷汗,拚命地想著說辭。
沒等她想好,周羽突然喝了一聲:“剛才出去的那個男人是誰?”
“啊?老爺……看……見了……”
“嗬嗬,你好大的膽子,私自帶外人進府不說,還敢往南院帶。
今日,你要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休怪老爺不念主仆之情,拉你去見官。”
一聽要見官,馮嬸嚇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痛哭失聲道:“老爺,奴婢知錯,求老爺高抬貴手……”
“講,你到底帶人到老爺院裏做什麽?”
“老爺,奴婢知錯。其實奴婢並不認識那個人……”
周羽怒極而笑:“哈哈哈,好一個不認識,不認識你還敢往老爺院子裏帶?”
“老爺,都怪奴婢貪財……”
經過馮嬸哭哭啼啼的解釋,周羽方知原委。
原來,馮嬸上午出去買菜時,在門外遇到了之前離院的那個老者,自稱姓賈。
老者上前搭訕,說是家中有個兒子乃是讀書人,但總是不開竅。
經人算命,說是需要貴人的貼身服飾改運,以沾文氣。
那人苦苦哀求,說周老爺才高八鬥,是遠近聞名的舉人老爺……
最終,馮嬸經不住二兩銀子的誘惑,答應幫忙。
但對方卻又說要親自進屋去取,不能假手他人。
看在銀子的份上,馮嬸最終壯著膽子,趁著周羽不在時,帶著老者進了周羽房間並拿走了一件內衫。
“老爺,奴婢也是一時糊塗,求老爺寬恕一次。”
“寬恕?你今日為了二兩銀子敢入室偷老爺的東西。
他日,為了二十兩銀子還不定做出什麽樣的事。”
“老爺……”
“不必多講,老爺不拉你去見官已算人情,即刻去帳房結帳,收拾東西走人。”
眼見事情再無挽回的餘地,馮嬸也隻得悲悲啼啼起身而去。
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待到馮嬸離開之後,周羽左思右想,總感覺這事不對勁。
馮嬸或許沒有說謊,但那個老者的說法卻很可疑。
其目的恐怕是為了進入他的房間才對。
於是,周羽匆匆進入房間細細檢查了一番,似乎也沒丟什麽東西。
他的房間裏最值錢的當然是古玩字畫,但清點之後一個不缺。
這說明對方的目的並非為了偷盜。
難道真的是為了求一件內衫?
不!不會這麽簡單。
周羽在屋子裏撫須踱步,細細思量。
想半天沒想通,幹脆從抽屜裏取出卦錢開始卜卦……
在陌子鳴的前世曆史上,曾經有人寫過這麽一句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以至於到了後世,也有不少人是這樣認為的。
都認為舊時的書生除了耍嘴皮子,寫幾篇酸文章,其實啥也不會。
其實,這完全就是一種謬論。
包括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那個書生,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儒生,充其量隻是個讀死書的讀書人。
當然,這也是曆史發展的大環境所造就的。
一個真正合格的儒家弟子,當通讀經史,懂天文地理,通陰陽八卦。
醫術、占卜、騎射、詩文、術數……不說門門皆通,至少也能麵麵俱到。
可惜到了後來,一眾書生隻知做八股文章,讀書也隻是一心為了參加科舉改變命運。
結果,導致儒家一蹶不振。
所以才會出現“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的自嘲詩句。
……
既是儒家劍式,自然有著濃濃的儒家特色。
舞劍時,猶如在練習書法一般,可謂行雲流水,鐵畫銀鉤。
用青蓮劍練習,可比用木劍順暢多了。
畢竟青蓮劍乃是係統特殊道具,與周羽有著一種天然的契合度。
重要的是,它既可懸掛於身邊,也可以用念頭隱藏於係統空間內。
練的差不多時,周羽回到屋子裏盤腿調息。
待到入定時,他突然進入了一種玄妙的態狀……
他能感應到四周的氣流。
這些目不可視的氣流,呈現在他感官中的竟是一片渾濁,甚至還夾雜著絲絲縷縷的黑霧。
頓時,周羽有些胸悶氣緊,猛地睜開眼睛,長長吐了一口濁氣。
他終於切身領悟到了“世間汙濁,妖魔肆虛”的深層含義。
正如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滋生各種毒蟲黴菌一個道理。
當前世界,神佛不顯,世間汙濁不堪,導致天下間魑魅魍魎層出不窮,恣意狂妄。
先聖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更不要說周羽肩負著係統交托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當然,這得一步一步來。
先修身,再齊家,等有了足夠的實力與聲望再談治國、平天下。
激濁揚清,還天下朗朗乾坤!
……
一轉眼,三日過去。
私塾的教學慢慢步入正軌。
黑板有了,粉筆也有了,課程也安排好了。
四個不識字的學生先學《三學經》,由寧采臣等五個學生輪流教學。
周羽主要負責帶幾個有基礎的學生,課程主要為四書五經與九章算術。
當然,強身健體也是每日必修課。
而且周羽還吩咐下人想辦法尋幾把弓箭以及箭靶,偶爾也讓學生練習一番。
<a href="http:///"></a>
不說精通,至少也要掌握基本的技巧。
下午上了一會課,周羽突然發現衣袖上不知何時濺了一團墨漬,於是返回南院準備換件衣衫。
剛拐過回廊,周羽卻發現一個長得精精瘦瘦,年約五十許的老者匆匆從院中走出來,並快步走向大門方向。
奇怪,這家夥是誰?
難道是賊?
周羽正想追上前去,卻又看見一個婦人也從院子裏走了出來。
這是府裏的下人,人稱馮嬸,主要負責廚房采買與雜活。
“馮嬸~”
周羽喚了一聲,皺眉走了過去。
“老……老爺……”
馮嬸明顯有點驚慌,勾著頭,結結巴巴喚了一聲。
周羽沉著臉問:“你到老爺院子裏做甚?”
按府裏的規矩,周羽所居的南院除了吳管家,以及阿珠、春蘭、秋香三個貼身丫鬟可以自由出入,其餘下人無特殊情況不得擅入。
“啊?奴婢……是想問問老爺……最近想吃點什麽……”
“荒謬!你在周府也有好幾年了,平日裏都知道問秋香她們,怎麽突然想起要問老爺?”
“這…………”
馮嬸一頭冷汗,拚命地想著說辭。
沒等她想好,周羽突然喝了一聲:“剛才出去的那個男人是誰?”
“啊?老爺……看……見了……”
“嗬嗬,你好大的膽子,私自帶外人進府不說,還敢往南院帶。
今日,你要說不出一個子醜寅卯,休怪老爺不念主仆之情,拉你去見官。”
一聽要見官,馮嬸嚇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痛哭失聲道:“老爺,奴婢知錯,求老爺高抬貴手……”
“講,你到底帶人到老爺院裏做什麽?”
“老爺,奴婢知錯。其實奴婢並不認識那個人……”
周羽怒極而笑:“哈哈哈,好一個不認識,不認識你還敢往老爺院子裏帶?”
“老爺,都怪奴婢貪財……”
經過馮嬸哭哭啼啼的解釋,周羽方知原委。
原來,馮嬸上午出去買菜時,在門外遇到了之前離院的那個老者,自稱姓賈。
老者上前搭訕,說是家中有個兒子乃是讀書人,但總是不開竅。
經人算命,說是需要貴人的貼身服飾改運,以沾文氣。
那人苦苦哀求,說周老爺才高八鬥,是遠近聞名的舉人老爺……
最終,馮嬸經不住二兩銀子的誘惑,答應幫忙。
但對方卻又說要親自進屋去取,不能假手他人。
看在銀子的份上,馮嬸最終壯著膽子,趁著周羽不在時,帶著老者進了周羽房間並拿走了一件內衫。
“老爺,奴婢也是一時糊塗,求老爺寬恕一次。”
“寬恕?你今日為了二兩銀子敢入室偷老爺的東西。
他日,為了二十兩銀子還不定做出什麽樣的事。”
“老爺……”
“不必多講,老爺不拉你去見官已算人情,即刻去帳房結帳,收拾東西走人。”
眼見事情再無挽回的餘地,馮嬸也隻得悲悲啼啼起身而去。
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
待到馮嬸離開之後,周羽左思右想,總感覺這事不對勁。
馮嬸或許沒有說謊,但那個老者的說法卻很可疑。
其目的恐怕是為了進入他的房間才對。
於是,周羽匆匆進入房間細細檢查了一番,似乎也沒丟什麽東西。
他的房間裏最值錢的當然是古玩字畫,但清點之後一個不缺。
這說明對方的目的並非為了偷盜。
難道真的是為了求一件內衫?
不!不會這麽簡單。
周羽在屋子裏撫須踱步,細細思量。
想半天沒想通,幹脆從抽屜裏取出卦錢開始卜卦……
在陌子鳴的前世曆史上,曾經有人寫過這麽一句詩“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以至於到了後世,也有不少人是這樣認為的。
都認為舊時的書生除了耍嘴皮子,寫幾篇酸文章,其實啥也不會。
其實,這完全就是一種謬論。
包括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那個書生,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儒生,充其量隻是個讀死書的讀書人。
當然,這也是曆史發展的大環境所造就的。
一個真正合格的儒家弟子,當通讀經史,懂天文地理,通陰陽八卦。
醫術、占卜、騎射、詩文、術數……不說門門皆通,至少也能麵麵俱到。
可惜到了後來,一眾書生隻知做八股文章,讀書也隻是一心為了參加科舉改變命運。
結果,導致儒家一蹶不振。
所以才會出現“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的自嘲詩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