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日過去。


    朱雄英興奮的打開京城來的回信。


    收到朱雄英奏折的朱元璋很是興奮,對於他的雷霆手段很是讚同。


    以及他報上去的那迷你沙盤軍用化,以及以工代賑的法子,都一一應允,高度讚同。


    對於他的鑿山排洪,分段包幹施工,更是幾乎誇到了天上去。


    對於自己的這個皇長孫,朱元璋幾乎是毫不吝嗇的表揚和誇讚。


    還煞有介事的派人從京城送來了大批的賞賜物品。


    哭笑不得的拿看了看,朱雄英頓時便差點笑出了聲。指望這麽些賞賜物品和身邊的夏原吉說到,“我年歲尚小,不知皇爺爺賞賜這麽些個珠寶古玩,與我有什麽裨益…嗬嗬嗬嗬…”


    夏原吉一聲不吭,從那一堆古玩珠寶裏頭翻出了幾本書。爽朗的嗬嗬一笑。“皇孫殿下,此言差矣,陛下,護犢之心,可不是那麽容易被發現的,殿下隻知道哀歎,珠寶無用。。可卻不知道藏在珠寶下方的這些孤本書集,究竟是何等寶貴?”


    有些無趣的搖了搖頭,其實朱雄英對那些古籍,也談不上有多大興趣。


    便開口說道,“狀元若是喜歡,便賜給你吧。這些古籍孤有印象,以前都讀過,反正放在孤這裏,也是抱暴殄天物。還不如賜給狀元郎,也不算是明珠蒙塵了。”


    夏原吉一聽,心中大喜,趕忙拱手謝道。“微臣何德何能?竟然能夠得到皇孫殿下如此厚賜,這樣吧,若是直接由臣拿走,反倒不妥。畢竟這是萬歲爺賜給皇孫殿下的東西,臣一個外人,豈敢擅自占據?不如由臣借閱一段時間,看完了便完璧歸趙。”


    有些打趣的看了看眼前恭恭敬敬的夏原吉,朱雄英滿不在乎的大手一揮。“罷了罷了,看過的古籍,嗯。故又何苦留在宮中蒙塵,以後若是你遇到了得意弟子,再將這本古籍轉賜於他。也算是這本古籍,最好的歸宿了。”


    夏元吉心中一陣激動不已,趕忙彎了彎腰拜謝。“對了,殿下,微臣向殿下稟報一番,工程進度極為滿意,再有兩個多月,洪水北灌的工程,便可以順利完工。到時候這龍陽縣,便可以再無水患之憂了。殿下此舉也算得上是澤被千秋呀。”


    <a href="http:///"></a>


    隨意的揮手一番後,朱雄英望著那遠處的熱火朝天場麵。歎了口氣。


    “狀元郎,傳我的命令,催促一下龍陽縣,常德府以及各級大小官員,讓他們務必盯緊工程,還有,朝廷來的,賑災錢糧,發放的時候,務必個個衙門的官員,須得全部在場,一毫一厘均需記錄在冊,給本王,盯緊了,嚴格杜絕貪腐事件。若有人頂風作案,一律嚴懲不貸。”


    夏元吉連忙點頭稱是。


    龍岩水患一案,整個龍陽縣。常德府,甚至湖廣布政使衙門,幾乎都一掃而空。


    接下來這一片地方上的官員…將會前所未有的嚴重缺額,到時候怎麽個維穩法,朝廷到現在還沒有計議。


    夏原吉優心忡忡地看了看身旁的吳王殿下朱雄英,趁現在有個做主的人在,索性便把這個話題挑開了講:“吳王殿下,這些個地方官,如若不出意外的話,按其罪責,必定將會全數押解到京,到時候地方上隻怕會官府嚴重缺額,如何個安排法?請殿下示下。”


    長呼吐出了一口濁氣。


    看了看眼前的這個狀元郎夏原吉,朱雄英也搖了搖頭…“事情隻怕沒你想的那麽簡單,本王收到京城消息,陛下已經有了旨意,這些個人,鐵證如山,已經是板上釘釘。不需在押解到京,皇爺爺命我,待此地工程一了,就地解決便是。”


    啊,的一聲驚呼。


    夏原吉有些不敢相信的,看了看眼前的朱雄英,但旋即也頓時釋然。


    洪武皇帝是個什麽樣的主兒?


    很多人都能夠看個明明白白。


    更何況是自己。


    這種從小生活在草莽之中長大的馬上皇帝,對這種貪官汙吏有著天然的仇恨。


    所以後來對貪官汙吏動輒剝皮塞草的酷刑,也就不那麽難理解了。


    尤其是朱元璋這種暴躁性子。


    對貪官的痛恨,簡直是來自骨子裏的,任誰都無法改變的。


    隻是自己,唯獨不能預料到的是。


    自古以來,天下人都有這種法不責眾的僥幸而又偶然的心理。


    但誰也猜不透。


    洪武皇帝朱元璋對於這種群發的窩案,依舊是零容忍。


    相應的應對策略,也就顯得有些秋風掃落葉般的粗魯和殘暴。


    可不管究竟有多少人牽涉其中。


    一律是來一個殺一個,來一窩滅一窩。


    時間一長,洪武皇帝朱元璋便落得一個嗜殺的罵名。


    但不知為何,此次龍陽之行的探花郎夏原吉,忽然開始有點理解了這個金鑾殿上年邁的洪武皇帝。


    尤其是來到這龍陽縣,看著滿目瘡痍,一個個一家家都流離失所的龍陽百姓。


    對這集體貪墨的龍陽縣常德府官員,也就一點都同情不起來了。


    甚至會跳起腳來,高聲的歡呼道。殺的好,殺的好。


    ……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一兩個月,很快便過去了。


    而此時的龍陽縣引洪北灌的工程,也已經順利的進入了尾聲。


    在官府的督勸下。


    受災百姓們也漸漸安定了下來。


    以工代賑的方法,的確是個可行的法子,朱雄英招集眾多地方官,募集了許多青壯百姓。


    仿照著後世。城鄉一體化的思路,修築了一個個的小區片區。


    如此一來也方便管理…


    二來較高的地勢,也讓眾多百姓安心的留在原地定居。


    再也不用擔心洪水來襲。


    引洪北灌的工程,也消除了眾多受災百姓最後一絲心中的惶恐。


    唯一的壞處就是,百姓們離自己的田地比以往稍稍更遠一些了。


    但眾多百姓眼下更關心的是另一樁大事。


    一個個因此而相互奔走通告。


    “聽說了沒?聽說吳王殿下,要加那些。水災時貪墨錢糧的貪官們集體處斬…”


    “哎呀呀,這些個貪官們,終於有今日的下場啦。是太好了,我要去看看。看看這些天殺們的下場。”


    “就是。就是呀,你看看這些貪官們,平日帶著枷鎖,依然還能夠趾氣高昂的辦差,今日可算見到他們。可悲的下場了。”


    一眾百姓便一窩蜂的朝著,臨時的修築起來的縣衙大堂一圍去。


    隻見那縣衙廣場外頭,黑壓壓的,圍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們。


    眾多大大小小的官員跪成一排。


    湖廣布政使司王甫,常德知府趙勝,龍陽縣徐匡,等等犯官,麵色有些淒涼的跪在那廣場上。


    身穿囚衣,上麵綁著一個又長又高的木牌。


    木牌上麵寫著一個醒目的紅字: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十三並收藏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