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的書房內,燕王朱棣懶洋洋的看了看,道衍和尚姚廣孝一眼。


    言語之間不置可否:“大師!你說,今日我與那太子哥哥,相見之時,若是我,那太子哥哥再度提起移藩之事, 卻該如何是好!?”


    道衍和尚嗬嗬一笑,蠻不在乎的搖了搖頭:“太子殿下就算提起,王爺您也即便捏著鼻子答應了,又能耐天下大勢如何!?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如今聖天子在位,洪武皇帝是個什麽樣的護犢的主子!?王爺您怕是,應該比任何人都了解!


    隻要有陛下, 尚在人世, 斷然不能接受太子殿下的這般建議。


    也就是說,太子殿下的一腔熱血和施政想法, 未必能夠全然的落到實地!


    眼下唯一可懼的就是,太子殿下會不會懷揣著這個想法和念頭,一直忍耐到自己登基君臨天下的時候再對全國各地的藩王動手!?


    若真是這樣,王爺也隻能徒呼奈何奈何了!”


    微微遲疑的抬頭看了一眼道衍和尚,燕王朱棣有些謹慎的皺了皺眉頭,右手手指尖在桌子上盲無規律的敲擊起來顯得他心緒此時此刻非常的紊亂和複雜:“那麽大師言下之見,本王和自己太子哥哥就這麽打哈哈敷衍了事嗎?”


    拿起酒杯大口的飲了一口,道衍和尚也不管燕王朱棣,會如何看待自己,這個不曾斷了酒肉的惡習,清規戒律在他眼裏彷佛一文不值:“老衲怕的不是殿下,應付不來太子爺的擠兌,老衲怕唯一的就是一個可能!”


    有些小心的看了看道衍和尚姚廣孝一眼, 燕王朱棣幾乎快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這太子哥哥能出什麽樣的詭異招數?


    竟然能夠把這道衍和尚也弄得如此小心翼翼, 便輕聲說道:“不知大師擔心的是什麽!?眼下又有什麽樣的局麵和可能是本王所應付不了的呢!?”


    嘿嘿一聲冷笑, 道衍和尚有些輕蔑地抬了抬頭:


    “燕王殿下說這話怕是有些自滿了!老衲敢問殿下一句!


    若是太子爺父子倆, 隻是簡單的進行移藩,對天下諸王的憤怒和待遇並不改變。那麽殿下又該如何是好!?”


    微微有些吃驚的發愣了一會兒。


    燕王朱棣也顯然沒有意識到會是這樣的一個局麵。


    自古以來哪有削藩不徹底的呢?


    說到削藩,就不得不說一下曆朝曆代各個帝王的不同削藩策略。


    和曆代帝王不同的是,朱允文的削藩無疑是最失敗的反麵教材。


    西漢、晉朝和明朝,無一例外地進行了分封藩王的行動,同時殊途同歸地進行了削藩行動,當然也是成功,不過經曆了不少的曲折。漢朝削藩,爆發過七國之亂,之後漢武帝劉徹即位實行推恩令;嗯,不對,晉朝並沒有熬到削藩那一刻,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強製性地消滅了各地藩王;明朝削藩,出現過靖難之役,接盤的燕王朱棣搖身一變大明皇帝朱棣,也進行了削藩行動。


    相比較建文帝朱允炆時期的削藩,相對柔和緩慢,從而使得藩王問題再沒影響到中央皇帝。朱允炆削藩可以說是一大敗筆,可以當作中國政治史和中國皇帝史上的反麵教材來剖析講述。


    建文帝削藩之前,已經和黃子澄、齊泰兩位心腹通好氣, 不過在選擇開刀對象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齊泰認為先削燕王朱棣的藩才好;黃子澄認為先剪除能作為燕王羽翼的其他各王才好, 最後再對燕王動手。無論如何,最終目標都是燕王朱棣。建文帝選擇了黃子澄的策略,先剪去枝葉,再砍倒主幹。


    很多人認為建文帝和黃子澄錯了,齊泰是對的,而且有著結果作為證明。筆者個人認為,這兩個策略都是合理性極高的,相對而言我更認同黃子澄的做法,即使失敗了。可兩項計策各有利弊,說不清誰更對誰更錯,隻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兩年連廢五位藩王——一死兩囚禁兩流放


    這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博弈,燕王朱棣不可能先手,因為這樣他會處於眾失之的,陷入大劣勢中;因而建文帝先手,下削藩第一手,因此他不僅在力量上占據很大的優勢,在布局安排上也是“先下手為強”的優勢。朱允炆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安排好親信官職,同時辭退那些多餘的官員(得罪大批下崗官員)。建文元年,朱允炆下詔行喪事三年,沒有真正實行。


    建文元年八月,建文帝隨便找了個由頭,將燕王朱棣的胞弟、也就是建文帝的五叔周王朱橚論罪下獄,罪名很簡單:圖謀不軌。有什麽具體不軌行為嗎?史書沒說,但應該不是什麽大事,起兵造反也是子虛烏有的事。朝廷直接派人去將他逮捕下獄,並貶為庶人,流放到雲南蒙化。


    那時候的雲南可不是我們現在見到的雲南,明朝的雲南還未開發,毒蛇猛獸、毒蟲瘴氣等到處都是,別說娛樂活動,生活醫療水平更是比不上中原。一位常年養尊處優的前藩王去那,不是送死嗎?


    四個月後的建文元年十二月,代王朱桂被人告發“貪婪暴虐殘暴”,對,就這個罪名,強烈正義感在身的建文帝秉持著“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皇叔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原則,直接將其貶為庶人,流放到蜀地看管起來。建文二年五月,岷王朱楩被按上“不法事”(即不遵守法律)罪名,朝廷將其逮捕貶為庶民,遷至福建漳州。


    緊接著湘王朱柏又被人指控什麽偽造寶鈔、擅虐殺人、意圖謀反等罪名,又被建文帝派遣軍隊去逮捕他。說是什麽請他入京詢問,真是如此用得到動用軍隊嗎?用得著讓軍隊偽裝成商隊去嗎?用得著出其不意地包圍嗎?


    朱柏是條漢子,不想被侄子和那些小官吏淩辱,穿好親王的衣冠,手執弓箭、騎著白馬,硬氣地選擇了與家人們一同自焚宮室而死。


    這還沒完,齊王朱榑和代王朱桂又被建文帝派人被抓了貶為庶人。罪名是什麽不重要,遷至哪裏也不重要,因為都不是什麽好地方。這些不隻是人倫慘劇,還是人間慘劇。這些削藩行動,可謂是相當成功和順利,建文帝一點情麵都沒講。藩王們為何不反抗呢?


    原因如下:實力不夠;沒想過造反;沒有正當的理由。關於正當理由,待到朱棣才找到合適的。連續五位藩王的悲慘下場,讓無數天下人沒反應過,什麽情況,侄子殺叔叔?他們幹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造反?沒有吧。


    這怎能不敗?


    兩年不到的時間,皇帝五位叔叔落馬,自焚的自焚,流放的流放,囚禁的囚禁。當時雖然不是漢朝時那麽講孝道,但建文帝這樣做還是很違背禮法和人倫。作為這些藩王的父親,明太祖朱元章都沒幹過這樣類似的事,身為侄子的建文帝竟然毫無顧忌地出手。這一削藩先手,讓天下人又驚懼又擔憂。


    建文帝這樣暴虐殘酷、不講血緣和規矩地削藩,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讓人不禁想:皇帝對自己叔叔都這麽狠,何況對我們這些與他沒什麽關係的大臣子民。


    人心、道理,皆不在建文帝,他必敗無疑。你看從古到今,那些處罰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藩王的皇帝,哪位不是慎重又慎重的小心翼翼,哪位不是盡量動作小點、少弄幾個。你再看看建文帝。我們來捋捋,建文帝做了這麽多事,到底要怎樣削藩?很簡單:將他的藩王叔叔們全部奪權、流放和囚禁。


    燕王朱棣不反抗就等死,建文帝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還剩十餘位藩王未被建文帝收拾,他們智商在線的話就知道自己該幫燕王朱棣,明著不幫,暗地裏幫啊;地方文武官員們呢,心也差不多是向著朱棣的,但采取實際行動也不可能,放放水還是可以的……


    建文帝削藩,當時文武百官紛紛上奏,並為他提供了可行的,上中下三策,其中一策更是直指要害,可為何最終會失敗?


    1398年對於初立不久的大明朝來說,這一年注定是極為不平靜的一年。先是大明朝的開國君主朱元章於6月24日駕崩於應天皇宮,後就是新皇朱允炆登基成為了大明朝的第二任統治者。“先皇去世,新皇登基”按理說並不稀奇,但是稀奇的就是登基的不是朱元章的兒子,而是他的孫子,雖然此時的朱元章諸子雖然礙於朱元章臨死前的遺詔,暫時都老老實實的奉自己的侄子為君,如此大明朝表明上也極為平靜的完成了皇位的新老交替,但是似乎誰都知道在這平靜的表麵下早已開始醞釀著一個巨大的風暴。


    而這一次大風暴最終也在數月後隨著周王朱橚“複召還京,錮之”的旨意後開始在大明朝全麵爆發。歸其原因在於剛登基數月不到的朱允炆深感自己的這些叔叔們極為不可靠,長期以往必然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甚至會引起如同西漢七國之亂那樣的禍事,最終他決定先下手為強,開始著手削藩。而隨著周王朱橚的下馬,緊接著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先後落馬。


    可是正當朱允炆準備對藩王中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動手的時候,不過卻由於時任北平都司張信的泄密,朱棣在朱允炆未對其動手前就率先起兵造反,且為了名正言順,朱棣就以朱元章當年所編著的《皇明祖訓》中的“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為理由向建文帝發難,最終的結果就是1402年朱棣攻進北京,後登基稱帝,而朱允炆則下落不明。


    當然眾所周知朱允炆本不會輸,在當時以全國之力去攻打一個藩王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易如反掌的,但是朱允炆卻偏偏輸了,為此其結局不免讓人唏噓。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當年在朱允炆決定削藩之時,在朝廷上除了有黃子澄和齊泰建議的武力削藩的計策外,還有著其他大臣建議的其他計策,可以說如果當年朱允炆不采用黃子澄的建議,而是采用其他大臣所建議的計策,或許朱允炆就不會輸。那麽在當時朝中大臣在削藩上到底給了朱允炆什麽建議呢?


    武力削藩,實際上也最容易引起動亂。


    具體可以參照西晉的八王之亂。


    這個計策是方孝孺、黃子澄和齊泰等所提出的,他們力主以絕對的武力去解決藩王之禍,務求一勞永逸徹底的解決藩王的問題。而這種方桉朱允炆在未登基之前就早已知曉,當年朱允炆還是皇長孫的時候就已經意識藩王的威脅,所以他曾經問過黃子澄“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那個時候黃子澄就給出了答桉,那就是以絕對的武力來迫使藩王就犯。


    當然在提出這個方桉的時候,他們還會提出了之後的選擇,那就是用武力迫使藩王就範後,該如何對待他們,這時候黃子澄就提出一是徹底的廢除藩封諸王,二就是減少他們的政治和軍事大權,而最後朱允炆選擇了第一種,那就是徹底的廢除藩封諸王。其實可以說這個計策本身並沒有什麽不對的地方,畢竟在當時整個大明的實力是遠遠強於各地的藩王的,再加上當時所有全國的兵權都在朱允炆一人手中,所以以絕對的武力來迫使藩王交出手中的權利,這樣的確能做到一勞永逸。


    但是這個計策雖沒有問題,卻在執行這個計策的人上出現了問題,在當時作為這個計策執行的最高決策者,朱允炆、黃子澄、齊泰等人沒有一個是有軍事背景,他們就是一個又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可以說他們隻會讀著之乎者也,在軍事上他們一竅不通,能做到也就是紙上談兵。正如《劍橋中國明代史》一書中說到“他們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再加上當年的明廷經過朱元章血腥的清洗早就沒有什麽真正會打戰的將軍了,而這從朱允炆派一個已經退休的太祖時期的,且能力並不突出的老臣耿炳文去率領明軍攻打朱棣就可見一斑了。


    再加上當時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內部也早已有了裂痕,根本就做不到齊心協力,而且黃子澄這人也毫無識人之明。在當時耿炳文被朱棣打敗後,朱允炆詢問他們二人誰適合帶兵時,《明史》載“子澄薦曹國公李景隆代將,泰極言不可。子澄不聽,卒命景隆將。”李景隆是誰啊?正如朱棣當年評價他所說“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簡單的說他就是一個胡作非為,混吃等死的公子爺,黃子澄居然推薦他為將,可想而知他的眼光有多差,而在當時齊泰也知道這個人不行,並極力阻止,但是黃子澄就是不聽,一意孤行,最終李景隆還是做了大明軍的統帥,之後也難怪朱棣在聽到這個人做大帥的時候,他會大喜的說出“昔漢高止能將十萬,景隆何才,其眾適足為吾資也”這樣的話。


    而最終也正如朱棣所說,李景隆這人將朱允炆一朝最後的精銳全部消耗殆盡,而朱棣也得以順利的進入了南京。此外,最為重要的是朱允炆一開始實施武力削藩的目標就錯了。按理說即使你真要武力削藩也是先出其不意的幹掉實力最強大的那個,但是實際上朱允炆沒有這麽做,他不是去先幹掉燕王,而是先將那些實力不強的藩王幹掉,比如周王、代王等,說實話這些藩王根本就不足為俱,可是朱允炆卻恰恰先將這些不足為俱的藩王先幹掉,而這無疑就是打草驚蛇,最終讓朱棣察覺到朱允炆的削藩的用意,並也給了朱棣反應的時間,而就是如此最終朱允炆敗了。


    這個計策說白了就是采用西漢武帝時期所采用的削藩政策,也就是“推恩令”,正如《治安策》所說“割地定製,令齊、趙、楚各為若幹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其具體的方法就是“讓諸侯王各分為若幹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就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分封。”,


    簡單的說就是要求藩王在自己的子嗣成年後,必須要將封地同時分封給諸子,借此來達到朱允炆一朝來實現削弱藩王勢力的目的。這條計策是建文大臣高巍所提的,據《明史》載“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實這個計策是當時最穩妥的,也是最安全的做法。采用這個計策朱允炆不需要動兵,也不需要耗費任何的軍費,亦不用背上屠殺骨肉的罵名,就可以達到削藩的目的。可以說利用推恩來分裂藩王,對朱允炆的名聲沒有任何的影響,甚至還可能會贏得仁政的稱讚,當年的漢武帝在實施推恩令的時候,就是如此,沒有得到任何的罵名,卻贏得了仁政之名。但是無奈的是這條計策耗時太久,要知道在漢朝即使如同武帝這樣的英主也是用了足足數十年的時間才完全消除了諸侯的威脅,而且這項政策還是在平定了七國之亂,消滅那些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之後才開始實施的。


    而在朱允炆一朝藩王的實力在沒有受到削弱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再加上當時的藩王子嗣幾乎沒有幾個是成年的,要知道作為長孫的朱允炆當時也才21歲,那麽其他的藩王自然就更小了,所以說真要完全的對全國實施這項政策恐怕得等數十年,而在這數十年的時間裏你認為那些藩王就不知道反抗嗎?藩王對於明朝來說危害本來就大,如果還要再等待數十年,恐怕那個時候藩王早就不是朱允炆想動的就動的了的。再加上實施之後還要等數十年,且在不出任何問題的情況下才能完全的達到削藩的目的,而這對於當時急於想要一次性的解決掉藩王之亂的朱允炆來說無疑是不被允許的,也就是如此最終朱允炆否定了這個計策。


    徙地削藩,實際上是非常可行的。


    這個簡單的說就是時任戶部右侍郎卓敬在“曲線削藩”的基礎上所再補充的內容,據《明史.列傳第三十一》載“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也就是說在當時卓敬建議在實施推恩令的同時,在分封藩王的時候,北地的藩王子嗣要分封在南方,而南方的藩王子嗣則分封北方,以此來瓦解各地藩王對於本地的控製權,借此就能達到完全掌控各地藩王的目的,這樣在日後朝廷對藩王要下手將更加的容易,可以說之後不出數年藩王之禍,自然就迎刃而解。


    隻能說此計不可謂不毒,如果真的這麽實施下去,恐怕數十年之內藩王之禍真的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卓敬在提出這個計策的時候,還特意說了這麽一句話“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製。夫將萌而未動者,幾也;量時而可為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幾非至明莫能察。”可以說在那個時候卓敬就有先見之明就看到削藩的關鍵就在於燕王朱棣的身上,所以他就特別提醒朱允炆,說如果要削藩則一定要先對朱棣下手,先將他徙封到南昌,隻有這樣他才好控製,也隻有這樣削藩才能繼續進行下去,而不會再出現過大的問題。


    可是最終朱允炆因畏懼於朱棣的勇武,再加上他本人也很軟弱,這條計策也最終還是沒被朱允炆采納。試想看如果當年朱允炆能夠采納這個計策,恐怕也就沒有日後的“靖難之役”啦。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三條計策都是在有絕對的武力後才可實現的,但是事實上在當時的朱允炆一朝即使被朱元章清洗了那麽多能打戰的將領,它的實力還是依然大大的強於那些藩王的,畢竟藩王隻有一地或一城,而朱允炆卻是擁有整個天下的。試想如果當年的朱允炆不是那麽的心急,對削藩之事做的不是那麽的明顯,依靠“曲線削藩”和“徙地削藩”這兩條計策,然後如同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慢耗死這些藩王,朱允炆的削藩絕對是可以成功的。


    可以說如果這兩條計策被采納,那些藩王絕對沒有任何謀反的理由,畢竟藩王本就是皇帝所封,想怎麽封就怎麽封,想把你封在哪裏就封在哪裏,你沒有任何的借口可以去反駁。但是可惜的是建文帝最終卻選了一個下下策,那就是直接用武力逼迫這些藩王們交出手中的權力,並強製性的將他們廢為庶人,更甚者還逼死了湘王朱柏,要知道這些可都是朱允炆的叔叔啊。而他這般做,最終隻會給人落下口實,也最終給了朱棣向他開戰的借口,可以說從那刻起朱允炆就在道義上失去了先機。


    不過如果此時的朱允炆如果能一直就這樣的狠下去倒也未嚐不可,隻是無奈的是建文帝實在太書生氣,他手底下的那些黃子澄、齊泰等重臣又都是一些隻會紙上談兵的文臣,再加上建文帝本來又是極為優柔寡斷之人,最終他一次又一次的錯失消滅朱棣的機會,直至讓朱棣徹底反盤,並奪走了他的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十三並收藏朱元璋:大孫,求你登基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