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提起這個,李元英就有點頭疼。原本他隻是好奇古代圖書館什麽樣子,想漲漲見識獵個奇的,或許還可以在唐代看到先秦甚至更早的文獻記錄,畢竟後世距離遠,史料典籍丟失太多。
可這事傳到清河崔氏卻被當成了比聯姻更大的事一樣鄭重,傳到皇帝耳邊,立馬就當成了政治任務分配了下來,所以真的到了地方,李元英都沒想好怎麽開口。
好在李元英的老嶽父並未怠慢,次日的時候就主動提起了看書一事。
“聽明月說,賢婿想借閱書籍?今日無事,不如我現在帶你去看看?”
李元英半是驚喜半是猶豫,沉吟片刻開口問道:“我隨行帶了幾個後輩過來漲漲見識,不知嶽父能否應允讓幾個孩子也趁此機會看看書?”
“沒問題,書籍傳下來就是供人讀的,幾位皇子將來都是人中龍鳳,若是有好學之心,當然是好事。”崔君綽心如明鏡,隻是卻不點破。
這倒是讓李元英納悶了,一時不察直接驚訝問道:“這麽隨意?會不會草率了些?”
崔君綽嗬嗬笑著拍了女婿一下道:“此時就你我翁婿二人,明月跟我細說了你的叮囑,崔家藏書珍貴不假,但卻是不禁借閱的,你是崔家女婿,可以隨意進出甚至抄錄,幾位皇子身份特殊,看陛下和你麵上崔家也不會小氣。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當然了,我隻能應允這麽多了,其他的就不是私交可以應允的,你要清楚這點,最好不要讓我難做。”
李元英有些感激的點了點頭,看得出這位老丈人對自己還是真心的,古代大家族的藏書秘府可是核心機密,千年世家能夠長盛不衰,跟這些文化傳承密不可分,外人若想看書得了傳承,除非簽了賣身契或者打上世家死忠的標簽,否則想白瞟?大概率不可能。
來崔家一趟,又不是接了媳婦就走,還得呆上一陣子呢,李元英不著急,先去參觀參觀再說,於是叫上李元霸和幾個孩子,在崔君綽的帶領下,一群人見識到了清河崔氏的藏書秘府。
推開古樸陳舊的雕花大門,撲麵而來的不是墨香或者書香,反而是一種幹燥略帶木質腐朽的氣息,李元英不禁皺眉,這可是圖書館,怎麽會是這種環境?
“此間尋常無人維護?為何有種破敗的氣息?”
崔君綽微微搖頭道:“非也,時常安排崔氏嫡係子弟仔細看護。可先賢智慧多書在竹簡之上,很多甚至是先秦傳下,年深日久難免腐朽,為了保持先人真跡,我們為曾輕動,每每族人借閱,也都是一遍遍小心叮囑,必須原樣借出原樣奉還,否則必然嚴懲。今日老夫一樣要叮囑你們諸位,規矩一樣,身為讀書人,一定要愛書護書,當為智慧先賢心存敬畏。”
正說著呢,隻聽一聲輕輕的呼啦一聲,所有人全都緊張的回頭看去,原來是小兜兜伸手拿起了身邊的一份竹簡,好奇的翻看起來。
正當李元英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小兜兜開口了,“外公,這就是你家的藏書嗎?為什麽跟我家的不一樣呀,我家的都是白白的一頁一頁那種,摸起來滑滑的,這裏怎麽全都是一捆捆竹片?還有,為什麽裏麵的字我們全都不認得呀?是不是我爺爺教錯了?”
噗……李元英忍不住笑了,走過去接過女兒手裏的竹簡略微看了兩眼說道:“這是古代史書《春秋左氏傳》,成書很早,書寫字體所用乃是先秦大篆,你不認得很正常,畢竟你爺爺隻交過你楷書和隸書。”
崔君綽讚賞的點頭:“漢代以後盛行隸書,漸漸的各種字體也顯現出百家爭鳴姿態,現在通用隸書楷書並行於世,不少人已經不認得先秦大篆小篆了,五郎你竟然能一眼看出並且通讀無誤,果然博學。
兜兜,你拿的這本書,當年是古人書寫的,那時候還沒有紙張呢,所以世人都用竹簡或者布帛記錄文字,竹簡最為普遍。就是現在,紙張價格也十分高昂,不是每家都用得起的,竹簡依舊有人使用。”
李元英好奇問道:“紙張雖然珍貴,但清河崔氏應該有實力將所存書籍謄抄到紙張上呀,這樣學習使用起來也方便,相比於竹簡,好的紙張成書應該更耐保存些。”
崔君綽搖頭道:“非也,外人隻看到崔家家大業大,殊不知編修典籍乃是一項浩瀚工程,後人謄抄容易有疏漏錯處,校對審閱就十分耗神。說到紙張,雖然自漢朝蔡倫改良了造紙術後,傳世的確有些好紙能用,但產量太低,成本太高,若是將這秘府的書謄抄一遍,崔家也拿不出來這麽多錢。”
“哎,可惜了,這麽重要一項大工程,因此而擱淺……嘖嘖!”李元英若有深意的評價了一句,然後不再多聊,當先往裏走去。
崔君綽一邊走,一邊跟眾人介紹藏書秘府的格局,遇到一些經典書冊的時候,還能詳細講述關於書冊的故事,儼然是一位好老師。
走著走著,小兜兜突然拍手驚呼一聲,“我想到了,哈哈,我終於明白了。”
明白什麽了,一驚一乍的?
“外公外公,是不是古代人寫字都寫在這些竹片上呀?那如果想要寫一冊書或者一卷書,豈不是需要很多很多這種竹簡?”小兜兜比劃了一個很多的手勢。
崔君綽撫須點頭,確實如此,可有什麽問題嗎?
小兜兜咯咯笑道:“我終於知道了,爺爺口中的學富五車,如果全都裝這種書的話,那也沒多少嘛,我還以為他看了好多好多的書呢,哼,加上連環畫我都看夠十五本了,一定比他看書多,以後他再敢跟我吹牛,我就拉一車這樣的書給他看。”
啥玩意?眾人猝不及防,真的被這種神轉折打敗了,一驚一乍的就為這個呀?李元英很想告訴女兒,你的連環畫比不得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的書籍,可看著女兒的模樣,幻想一下爺孫兩個打鬧的場景,應該很有趣。
崔君綽老懷大慰,孫女聰慧,能舉一反三,這是好事,於是撫須開口說道:“學富五車出自《莊子》,隻是為了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學問深,古代書籍可沒這麽多,所以能讀五車書已經了不起了,而且學富五車也並非一定隻有五車,多數是虛指,意為很多車。”
李元英也附和道:“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說汗牛充棟,意思是家裏藏書太多,搬運的時候能把拉扯的牛累壞了……”
嗯?沒等他講完,旁邊的崔君綽詫異道:“哦?汗牛充棟?不錯,此語確實貼切,不知出自何處?”
可這事傳到清河崔氏卻被當成了比聯姻更大的事一樣鄭重,傳到皇帝耳邊,立馬就當成了政治任務分配了下來,所以真的到了地方,李元英都沒想好怎麽開口。
好在李元英的老嶽父並未怠慢,次日的時候就主動提起了看書一事。
“聽明月說,賢婿想借閱書籍?今日無事,不如我現在帶你去看看?”
李元英半是驚喜半是猶豫,沉吟片刻開口問道:“我隨行帶了幾個後輩過來漲漲見識,不知嶽父能否應允讓幾個孩子也趁此機會看看書?”
“沒問題,書籍傳下來就是供人讀的,幾位皇子將來都是人中龍鳳,若是有好學之心,當然是好事。”崔君綽心如明鏡,隻是卻不點破。
這倒是讓李元英納悶了,一時不察直接驚訝問道:“這麽隨意?會不會草率了些?”
崔君綽嗬嗬笑著拍了女婿一下道:“此時就你我翁婿二人,明月跟我細說了你的叮囑,崔家藏書珍貴不假,但卻是不禁借閱的,你是崔家女婿,可以隨意進出甚至抄錄,幾位皇子身份特殊,看陛下和你麵上崔家也不會小氣。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當然了,我隻能應允這麽多了,其他的就不是私交可以應允的,你要清楚這點,最好不要讓我難做。”
李元英有些感激的點了點頭,看得出這位老丈人對自己還是真心的,古代大家族的藏書秘府可是核心機密,千年世家能夠長盛不衰,跟這些文化傳承密不可分,外人若想看書得了傳承,除非簽了賣身契或者打上世家死忠的標簽,否則想白瞟?大概率不可能。
來崔家一趟,又不是接了媳婦就走,還得呆上一陣子呢,李元英不著急,先去參觀參觀再說,於是叫上李元霸和幾個孩子,在崔君綽的帶領下,一群人見識到了清河崔氏的藏書秘府。
推開古樸陳舊的雕花大門,撲麵而來的不是墨香或者書香,反而是一種幹燥略帶木質腐朽的氣息,李元英不禁皺眉,這可是圖書館,怎麽會是這種環境?
“此間尋常無人維護?為何有種破敗的氣息?”
崔君綽微微搖頭道:“非也,時常安排崔氏嫡係子弟仔細看護。可先賢智慧多書在竹簡之上,很多甚至是先秦傳下,年深日久難免腐朽,為了保持先人真跡,我們為曾輕動,每每族人借閱,也都是一遍遍小心叮囑,必須原樣借出原樣奉還,否則必然嚴懲。今日老夫一樣要叮囑你們諸位,規矩一樣,身為讀書人,一定要愛書護書,當為智慧先賢心存敬畏。”
正說著呢,隻聽一聲輕輕的呼啦一聲,所有人全都緊張的回頭看去,原來是小兜兜伸手拿起了身邊的一份竹簡,好奇的翻看起來。
正當李元英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小兜兜開口了,“外公,這就是你家的藏書嗎?為什麽跟我家的不一樣呀,我家的都是白白的一頁一頁那種,摸起來滑滑的,這裏怎麽全都是一捆捆竹片?還有,為什麽裏麵的字我們全都不認得呀?是不是我爺爺教錯了?”
噗……李元英忍不住笑了,走過去接過女兒手裏的竹簡略微看了兩眼說道:“這是古代史書《春秋左氏傳》,成書很早,書寫字體所用乃是先秦大篆,你不認得很正常,畢竟你爺爺隻交過你楷書和隸書。”
崔君綽讚賞的點頭:“漢代以後盛行隸書,漸漸的各種字體也顯現出百家爭鳴姿態,現在通用隸書楷書並行於世,不少人已經不認得先秦大篆小篆了,五郎你竟然能一眼看出並且通讀無誤,果然博學。
兜兜,你拿的這本書,當年是古人書寫的,那時候還沒有紙張呢,所以世人都用竹簡或者布帛記錄文字,竹簡最為普遍。就是現在,紙張價格也十分高昂,不是每家都用得起的,竹簡依舊有人使用。”
李元英好奇問道:“紙張雖然珍貴,但清河崔氏應該有實力將所存書籍謄抄到紙張上呀,這樣學習使用起來也方便,相比於竹簡,好的紙張成書應該更耐保存些。”
崔君綽搖頭道:“非也,外人隻看到崔家家大業大,殊不知編修典籍乃是一項浩瀚工程,後人謄抄容易有疏漏錯處,校對審閱就十分耗神。說到紙張,雖然自漢朝蔡倫改良了造紙術後,傳世的確有些好紙能用,但產量太低,成本太高,若是將這秘府的書謄抄一遍,崔家也拿不出來這麽多錢。”
“哎,可惜了,這麽重要一項大工程,因此而擱淺……嘖嘖!”李元英若有深意的評價了一句,然後不再多聊,當先往裏走去。
崔君綽一邊走,一邊跟眾人介紹藏書秘府的格局,遇到一些經典書冊的時候,還能詳細講述關於書冊的故事,儼然是一位好老師。
走著走著,小兜兜突然拍手驚呼一聲,“我想到了,哈哈,我終於明白了。”
明白什麽了,一驚一乍的?
“外公外公,是不是古代人寫字都寫在這些竹片上呀?那如果想要寫一冊書或者一卷書,豈不是需要很多很多這種竹簡?”小兜兜比劃了一個很多的手勢。
崔君綽撫須點頭,確實如此,可有什麽問題嗎?
小兜兜咯咯笑道:“我終於知道了,爺爺口中的學富五車,如果全都裝這種書的話,那也沒多少嘛,我還以為他看了好多好多的書呢,哼,加上連環畫我都看夠十五本了,一定比他看書多,以後他再敢跟我吹牛,我就拉一車這樣的書給他看。”
啥玩意?眾人猝不及防,真的被這種神轉折打敗了,一驚一乍的就為這個呀?李元英很想告訴女兒,你的連環畫比不得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的書籍,可看著女兒的模樣,幻想一下爺孫兩個打鬧的場景,應該很有趣。
崔君綽老懷大慰,孫女聰慧,能舉一反三,這是好事,於是撫須開口說道:“學富五車出自《莊子》,隻是為了形容一個人讀書多學問深,古代書籍可沒這麽多,所以能讀五車書已經了不起了,而且學富五車也並非一定隻有五車,多數是虛指,意為很多車。”
李元英也附和道:“類似的成語還有很多,比如說汗牛充棟,意思是家裏藏書太多,搬運的時候能把拉扯的牛累壞了……”
嗯?沒等他講完,旁邊的崔君綽詫異道:“哦?汗牛充棟?不錯,此語確實貼切,不知出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