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幽州邊境契丹族部落。
這天靺鞨一族的頭領出使契丹,正在被契丹王熱情招待。
“自從上次長安城一別,許久未見了,靺鞨王最近可好?這次來我契丹族,可得多留幾日,本王一定熱情款待。”契丹王十分仗義的說。
靺鞨王卻沒有半點興奮或者高興的樣子,反而滿是煩悶的說道:“若是尋常,本王自然願意多留幾日。可惜,這次來是有要事相商。高句麗新王傳信說,大唐欲揮兵全占遼東之地,怕是我等小國,不久就要被大唐全滅了。”
什麽???此消息可靠嗎?
“不對呀,大唐雖然強盛,我們惹不起,但他想要全滅我等小國,怕是力有不逮吧,你我加上室韋三家,少說能湊出二十萬戰士,高句麗一家能有十萬精銳,大唐能吃得下?本王不信!”
“原本我也是不信的。”靺鞨王點頭道,“但是高句麗王說了,大唐有幾名猛將,不久前甚至僅僅用兩萬人,就攻破了高句麗邊關要塞,此事你不會不知吧?我們和高句麗不同,我們根本無險可守。那大唐兵馬,連突厥的頡利都追得狼狽逃竄,我們如何能擋?”
聽完靺鞨王的解釋,契丹王陷入了沉思。相比於靺鞨的偏遠,契丹距離大唐更近,雙方在幽州接壤,平素裏多有貿易往來,所以契丹王更加了解和親善大唐一些。
這任契丹王相當推崇中原文化,自己平日裏穿綢緞,學中原社交禮儀。
沉思片刻,契丹王搖頭說道:“此事還是謹慎為妙!我們都清楚,高句麗也不是什麽好鳥。大唐雖然強盛,但這些年卻並未欺壓過我們。反倒是口口聲聲稱我們為盟友的高句麗,多年以來沒少欺負我們,一直拿我們當他們的奴隸屬國,根本瞧不上我們。”
“高句麗和中原王朝,那是曆來的死敵。現在大唐強盛,高句麗看自己低擋不住,想拉我們當他們的炮灰送死,嗬嗬,我是不願意幫這種盟友的。一個不好,惹火燒身,我契丹地少人少,莫說大唐,連人家幽州一地都惹不起。”
靺鞨王靜靜聽完,同樣陷入了沉思,這麽說,也是有道理的。哎,夾在兩大強國中間,我們這些小國部落,被迫站隊,戰戰兢兢還飽受欺淩,什麽時候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我何嚐不知利害?但高句麗未必沒有道理,倘若我們見死不救,大唐真的滅了高句麗,到那時,唇亡齒寒,我們更加無力抵抗,遲早也要被滅國。”靺鞨王擔憂道。
契丹王哈哈大笑了起來,“若是惹惱了大唐,放下高句麗不滅,先攻打我們呢?你覺得高句麗會傾盡全力幫我們抵抗大唐嗎?這幫人我太了解了,根本靠不住。”
“那、那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呀!”靺鞨王著急了。
契丹王揮手按下了對方,長歎一聲勸解說道:“與其依靠高句麗,不如想辦法強大自身。我們可以派人聯絡一下突厥的頡利,或許跟草原結盟也不錯,畢竟突厥是真正能跟大唐掰腕子的。
另外還有一條路子,隻不過……”
“還有?隻不過什麽,賢弟倒是說呀,素聞賢弟深通中原文化博學多才,眼下正是需要賢弟出謀劃策指條明路的時候,賢弟可要拉為兄一把,隻要能安全度過危機,靺鞨一族必有厚報!”
契丹王嗬嗬一笑,“你我兩族情況差不多,其實你也心知肚明。什麽亡國不亡國的,我們這點地盤和人口,算什麽國家,就是一堆遊牧部落。人家大唐根本看不進眼裏。”
“另外一條路就是,投靠大唐,成為大唐的屬國,隻要大唐接納我們,那就不算滅國。我們不僅可以靠著大唐壯大自身,還能受到大唐的庇護,再也不怕高句麗的欺壓。”
契丹王的話,深深的震驚了靺鞨王,對方目瞪口呆的說道:“賢弟,你、你沒開玩笑吧?我們雖然國小力弱,偏安一隅,但勝在逍遙自在,好歹也一地稱王,若是投了大唐,豈不是……”
“我不這麽認為,現在雖然自在,但不一樣在大唐或者高句麗的刀鋒下如履薄冰嗎?兩家誰都惹不起。與其投靠高句麗,不如倒向大唐。隻要大唐不是看中了我們的地盤和人口,我們就可以一直留在這裏繼續稱王。不過是一個屬國的稱號罷了,我是不在乎。”
這話說的真心實意,契丹王倒是個明白人,這些遊牧民族素來崇拜強者,加上契丹王自幼學習中原文化,看問題比靺鞨更加透徹些。
“報!大王,斥候來報,說大唐派來了使臣來訪,來人身份高貴,是當今大唐皇帝的親弟弟,漢王李元昌,據此不到百裏地了。”
什麽???大唐漢王來訪我契丹?
“快,召集各部族首領,隨本王前去迎接!”
靺鞨王小聲說道:“既然賢弟有貴客,那為兄就先告辭……”
“且慢,大唐漢王來的正好,我們正好試探一下他們的口風,賢兄何不留下一起談談呢?”
這、這……那好吧!
契丹王出王庭五十裏親自迎接李元昌一行,十分隆重。李元昌表示很滿意,這幫人粗歸粗,但懂規矩。
王帳內,李元昌坐在貴賓主位上,身旁是弘農楊氏的楊彪楊豹兩兄弟,那神情,看上去比漢王李元昌還要傲慢。
“開門見山吧契丹王。本王此次前來,是代表我秦王五哥,有一樁大買賣跟你談。”
什麽???
大唐秦王要跟我談買賣?
契丹王表示震驚。靺鞨王直撮牙花子,心說特娘的這好事怎麽不找我?
“不知有什麽地方能為大唐秦王效勞的,若有用得到之處,契丹全族願意全力配合。”契丹王十分謙卑,去過長安城的他,可是十分清楚大唐秦王的強大,毫不誇張的說,在某些方麵,比之大唐皇帝都強大。
李元昌示意手下楊彪來說,楊彪輕蔑的掃視了一圈契丹一族的文武,語氣傲慢道:“我大唐秦王殿下有一喜好,那就是愛吃牛肉,必須是上等好牛身上,僅有三斤的牛裏脊,還得是活牛現宰。
隻不過在大唐,為了保護耕牛,法令禁止殺牛,秦王殿下愛民如子,不願殺傷百姓耕牛。聽聞契丹一族擅養草原野牛,所以派我們漢王殿下過來瞧瞧,若是可堪一嚐,就購買一批回去。”
旁邊的楊豹補了一句道:“不錯,等秦王殿下嚐過後,若說一句能吃,嗬嗬,你們契丹就有福了。以秦王殿下的胃口,若是吃的高興,一口氣把你們契丹部族的野牛全部收了去,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看著大帳內,全都被嚇傻的契丹人,漢王李元昌相當滿意的點頭道:“怎麽樣契丹王?這算不算一樁大買賣?”
“不過先不要高興太早,我家五哥號稱大唐廚神,嘴可是相當挑剔的。知道本王了解牛肉,所以派我前來驗看驗看成色。生意成不成的,還要看你的牛肥壯如何的。若是不好吃,嗬嗬,你就是上趕著賣,我們也不要。”
這天靺鞨一族的頭領出使契丹,正在被契丹王熱情招待。
“自從上次長安城一別,許久未見了,靺鞨王最近可好?這次來我契丹族,可得多留幾日,本王一定熱情款待。”契丹王十分仗義的說。
靺鞨王卻沒有半點興奮或者高興的樣子,反而滿是煩悶的說道:“若是尋常,本王自然願意多留幾日。可惜,這次來是有要事相商。高句麗新王傳信說,大唐欲揮兵全占遼東之地,怕是我等小國,不久就要被大唐全滅了。”
什麽???此消息可靠嗎?
“不對呀,大唐雖然強盛,我們惹不起,但他想要全滅我等小國,怕是力有不逮吧,你我加上室韋三家,少說能湊出二十萬戰士,高句麗一家能有十萬精銳,大唐能吃得下?本王不信!”
“原本我也是不信的。”靺鞨王點頭道,“但是高句麗王說了,大唐有幾名猛將,不久前甚至僅僅用兩萬人,就攻破了高句麗邊關要塞,此事你不會不知吧?我們和高句麗不同,我們根本無險可守。那大唐兵馬,連突厥的頡利都追得狼狽逃竄,我們如何能擋?”
聽完靺鞨王的解釋,契丹王陷入了沉思。相比於靺鞨的偏遠,契丹距離大唐更近,雙方在幽州接壤,平素裏多有貿易往來,所以契丹王更加了解和親善大唐一些。
這任契丹王相當推崇中原文化,自己平日裏穿綢緞,學中原社交禮儀。
沉思片刻,契丹王搖頭說道:“此事還是謹慎為妙!我們都清楚,高句麗也不是什麽好鳥。大唐雖然強盛,但這些年卻並未欺壓過我們。反倒是口口聲聲稱我們為盟友的高句麗,多年以來沒少欺負我們,一直拿我們當他們的奴隸屬國,根本瞧不上我們。”
“高句麗和中原王朝,那是曆來的死敵。現在大唐強盛,高句麗看自己低擋不住,想拉我們當他們的炮灰送死,嗬嗬,我是不願意幫這種盟友的。一個不好,惹火燒身,我契丹地少人少,莫說大唐,連人家幽州一地都惹不起。”
靺鞨王靜靜聽完,同樣陷入了沉思,這麽說,也是有道理的。哎,夾在兩大強國中間,我們這些小國部落,被迫站隊,戰戰兢兢還飽受欺淩,什麽時候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我何嚐不知利害?但高句麗未必沒有道理,倘若我們見死不救,大唐真的滅了高句麗,到那時,唇亡齒寒,我們更加無力抵抗,遲早也要被滅國。”靺鞨王擔憂道。
契丹王哈哈大笑了起來,“若是惹惱了大唐,放下高句麗不滅,先攻打我們呢?你覺得高句麗會傾盡全力幫我們抵抗大唐嗎?這幫人我太了解了,根本靠不住。”
“那、那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呀!”靺鞨王著急了。
契丹王揮手按下了對方,長歎一聲勸解說道:“與其依靠高句麗,不如想辦法強大自身。我們可以派人聯絡一下突厥的頡利,或許跟草原結盟也不錯,畢竟突厥是真正能跟大唐掰腕子的。
另外還有一條路子,隻不過……”
“還有?隻不過什麽,賢弟倒是說呀,素聞賢弟深通中原文化博學多才,眼下正是需要賢弟出謀劃策指條明路的時候,賢弟可要拉為兄一把,隻要能安全度過危機,靺鞨一族必有厚報!”
契丹王嗬嗬一笑,“你我兩族情況差不多,其實你也心知肚明。什麽亡國不亡國的,我們這點地盤和人口,算什麽國家,就是一堆遊牧部落。人家大唐根本看不進眼裏。”
“另外一條路就是,投靠大唐,成為大唐的屬國,隻要大唐接納我們,那就不算滅國。我們不僅可以靠著大唐壯大自身,還能受到大唐的庇護,再也不怕高句麗的欺壓。”
契丹王的話,深深的震驚了靺鞨王,對方目瞪口呆的說道:“賢弟,你、你沒開玩笑吧?我們雖然國小力弱,偏安一隅,但勝在逍遙自在,好歹也一地稱王,若是投了大唐,豈不是……”
“我不這麽認為,現在雖然自在,但不一樣在大唐或者高句麗的刀鋒下如履薄冰嗎?兩家誰都惹不起。與其投靠高句麗,不如倒向大唐。隻要大唐不是看中了我們的地盤和人口,我們就可以一直留在這裏繼續稱王。不過是一個屬國的稱號罷了,我是不在乎。”
這話說的真心實意,契丹王倒是個明白人,這些遊牧民族素來崇拜強者,加上契丹王自幼學習中原文化,看問題比靺鞨更加透徹些。
“報!大王,斥候來報,說大唐派來了使臣來訪,來人身份高貴,是當今大唐皇帝的親弟弟,漢王李元昌,據此不到百裏地了。”
什麽???大唐漢王來訪我契丹?
“快,召集各部族首領,隨本王前去迎接!”
靺鞨王小聲說道:“既然賢弟有貴客,那為兄就先告辭……”
“且慢,大唐漢王來的正好,我們正好試探一下他們的口風,賢兄何不留下一起談談呢?”
這、這……那好吧!
契丹王出王庭五十裏親自迎接李元昌一行,十分隆重。李元昌表示很滿意,這幫人粗歸粗,但懂規矩。
王帳內,李元昌坐在貴賓主位上,身旁是弘農楊氏的楊彪楊豹兩兄弟,那神情,看上去比漢王李元昌還要傲慢。
“開門見山吧契丹王。本王此次前來,是代表我秦王五哥,有一樁大買賣跟你談。”
什麽???
大唐秦王要跟我談買賣?
契丹王表示震驚。靺鞨王直撮牙花子,心說特娘的這好事怎麽不找我?
“不知有什麽地方能為大唐秦王效勞的,若有用得到之處,契丹全族願意全力配合。”契丹王十分謙卑,去過長安城的他,可是十分清楚大唐秦王的強大,毫不誇張的說,在某些方麵,比之大唐皇帝都強大。
李元昌示意手下楊彪來說,楊彪輕蔑的掃視了一圈契丹一族的文武,語氣傲慢道:“我大唐秦王殿下有一喜好,那就是愛吃牛肉,必須是上等好牛身上,僅有三斤的牛裏脊,還得是活牛現宰。
隻不過在大唐,為了保護耕牛,法令禁止殺牛,秦王殿下愛民如子,不願殺傷百姓耕牛。聽聞契丹一族擅養草原野牛,所以派我們漢王殿下過來瞧瞧,若是可堪一嚐,就購買一批回去。”
旁邊的楊豹補了一句道:“不錯,等秦王殿下嚐過後,若說一句能吃,嗬嗬,你們契丹就有福了。以秦王殿下的胃口,若是吃的高興,一口氣把你們契丹部族的野牛全部收了去,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看著大帳內,全都被嚇傻的契丹人,漢王李元昌相當滿意的點頭道:“怎麽樣契丹王?這算不算一樁大買賣?”
“不過先不要高興太早,我家五哥號稱大唐廚神,嘴可是相當挑剔的。知道本王了解牛肉,所以派我前來驗看驗看成色。生意成不成的,還要看你的牛肥壯如何的。若是不好吃,嗬嗬,你就是上趕著賣,我們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