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司內,李必和徐賓很快接到了消息,徐賓快步衝向了主官居室。
李必一把拉住,“去哪兒?”
徐賓解釋道:“知會何監!請何監出麵,請何監出麵聯絡禮部,向禮部請協查令,然後再由禮部知會大司儀,大司儀首肯之後,兩廂共查狼衛,共同平息坊眾怒意。”
若是尋常坊市,就跟後世的街道辦一樣,隨便入內辦案。但懷遠坊不同,這裏牽扯到宗教。大唐,凡是涉及宗教事務的,大司儀統管宗教事務,各個宗教分部有司儀或者長老,比如懷遠坊就是拜火教一個分部。這個情況,就跟後世的回民村落有一個清真寺和阿訇類似。
李必緊皺著眉頭說道:“你的方法,對!但是來不及。”
轉頭下令道:“令望樓再傳我令!姚汝能立即帶懷遠坊四方武侯、不良人入場,聽張都尉調遣,必要時,護張都尉安全。”
“等等!”徐賓連忙打斷,壓低了聲音提醒道:“使不得,帶兵進入懷遠坊,聖人,會怪罪太子!”
李必喉嚨滾動,咽了口唾沫,沉聲道:“令是我下的,與他人無幹,速去!”
懷遠坊這邊,一名書生正趴在一匹死馬身上嚎哭,“我的綠眉啊……我幹謁的詩文啊……”
此人正是被圖格魯搶了馬的那書生,馬背上的袋子裏,裝的是他幹謁的詩文,也被張小敬丟的燃燒煙丸焚毀,何其倒黴。
所謂幹謁,意思是投卷。那時的科舉考試不算透明,不單單要考個好成績,而且最好是在考試前就找好靠山,這樣才能在判卷時候,被人青睞偏向。等到考中功名,也能投身靠山門下做個門生。
而寒門子弟沒有親朋長輩作為靠山,隻能以投卷幹謁的方式,投遞詩文給高官望族、或者名人,以期用才華打動這些高層,從而獲得青睞,將來平步青雲。故而,幹謁投卷,幾乎是當世的風氣。
嚎啕痛哭一陣,書生起身抽出了自己隨身帶的鋒利刻刀,恨聲道:“殺我綠眉,燒我詩文,此仇不共戴天!我殺了你……”
就在張小敬被圍住千夫所指,所有人都關注他的時候,那圖格魯也露出得意並嘲諷的笑容,放鬆了警惕。
“你還我綠眉命來,我殺了你……”
噗呲、噗呲……刀刀入肉,圖格魯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憤怒的書生,從背後連捅數刀。
拚著一口氣撞開書生,反手一刀封喉殺了裏正,憤怒的坊眾如潮水般湧上,瞬間淹沒了圖格魯。
張小敬掙紮著大喊:“留活口、留活口……”
混亂之中,不知被誰從背後用棍子一下敲在頭上,張小敬撲到在地上,被人不斷踩踏。
強撐抬頭去看,正好透過人群下方的縫隙,隱約看到,一個帶著碎風鈴手串的手,似乎在圖格魯身上摸走了什麽。
關鍵時刻,姚汝能帶不良人及時趕到,撐開人群,拉起了張小敬。張小敬立即衝上去查看,圖格魯身上輿圖已失,人也隻剩下一口氣。
“輿圖給誰了?同夥是誰?說話!”張小敬抓住圖格魯的衣領大聲質問著。
圖格魯沒有回答,嘴裏喃喃道:“黑色的骨頭,鋪出重生的道路,闕勒霍多降臨長安!”
說到這裏,眼神中突然湧上一股狠辣,向著張小敬嘲諷道:“你們,所有人,都得死!”
說完,脖子一歪,咽氣了。
“什麽?什麽黑色骨頭?什麽闕勒霍多?闕勒霍多是什麽?說話、說話、說話……”張小敬憤怒的捶打著圖格魯的屍首,卻被姚汝能用力拉開。
姍姍來遲的李氏兄弟終於趕到,李元英走向了那個抱著兒子哭喊的母親,伸手探去,還有鼻息。
“四哥,找來主事人,我能救下這個孩子,讓他配合平息混亂。”說完,李元英從那母親手中接過孩子,並且快速拿出身上金針,就近找了一個桌案,掃掉上麵的燭火,將孩子放了上前。準備施展救命絕技——金針渡劫!
那母親好似抓到一個救命稻草般,抱住李元英的腿磕頭求告:“大夫,若能救回我家慶長,妾身做牛做馬也當報答……”
“大嫂,你鬆開我才能救。幫我擋下民眾,別打擾我施針。”
婦人連忙叫來幾個坊民,很快就清理出一片安靜的空地,很顯然,這婦人在本地也是有身份的。
李元霸找到了懷遠坊主事,老主事一聽能救慶長,那是百依百順,很快就平息了混亂的懷遠坊。張小敬等人也得以脫困,來到了李元霸身邊。
“多謝前輩相救!不知李郎中何在?”張小敬恭敬行禮,自從知道對方實力深不可測之後,他越發謹慎了。
李元霸伸手一指,“在那邊救人。你小子怎麽回事?還以為幫你打殘個狼衛,你就能輕鬆控製場麵,沒想到還是鬧得如此狼狽。人捉到了嗎?”
張小敬慚愧的低下了頭,“我隱約看到,一個帶著碎風鈴手串的人,偷走了圖格魯身上的輿圖,可惜被他趁亂逃了。不過他一定沒有逃出去,速封坊門,一定能抓到人。”
姚汝能抓住了他,嗬斥道:“你瘋了?這可是懷遠坊!”
張小敬凶惡道:“已經不是幾個狼衛的事了,今日,長安有大劫!封坊,任何人不得出入!”
李元霸嘴角微彎,露出一個欣慰的表情,朝著懷遠坊主事看去,對方表示為難,今日可是祭祀的日子。
“我們並無惡意,你們配合我們查案,我們救那孩子,雙方合作!”李元霸言簡意賅,老主事隻能點頭,然後全力配合。
“封坊,任何人不得出入。”
無數不良人迅速把守懷遠坊四門。
張小敬看到那名殺圖格魯的書生,過去一把揪住對方,喝問道:“你是何人?”
“為什麽抓我?放開我!我乃仙州岑參!”書生頗為硬氣。
原來這還是位曆史名人,大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做出那首流傳千古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那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膾炙人口家喻戶曉。
張小敬才不管對方是誰,也沒聽過什麽仙州岑參,繼續追問道:“你為什麽在這兒?”
“為我的摯友報仇!”岑參梗著脖子吼道。
“這裏哪一個是你的摯友?”
“綠眉!我的馬,跟了我三年了……”
“給我滾!”氣得張小敬一腳踹開了這貨。娘的,晦氣,追了半天,讓一個半路殺出的書生壞了菜。
書生癲狂的嘶吼道:“你憑什麽打我!”
兩邊不良人直接給按住帶走,姚汝能拉住了張小敬,“別跟他廢話了。帶走,先關在靖安司。”
就在這時,望樓鼓響,姚汝能、李元英同時臉色一變。就連懷遠望樓敲鼓的武侯也不解的犯嘀咕,“沒傳錯吧?張都尉不是自己人嗎?”
用信燈發令的武侯解釋道:“光德坊(靖安司所在)那邊,已經發了三次,不會有錯。”
隻見一隊帶甲旅賁軍來到了懷遠坊門口,門口不良人阻攔道:“坊內捉人,四門全關,請留步!”
“奉靖安司何監令,帶回張小敬,放行!”
什麽?帶回張都尉?眾不良人全都愣住,雖然不理解,可也隻能讓路。
李必一把拉住,“去哪兒?”
徐賓解釋道:“知會何監!請何監出麵,請何監出麵聯絡禮部,向禮部請協查令,然後再由禮部知會大司儀,大司儀首肯之後,兩廂共查狼衛,共同平息坊眾怒意。”
若是尋常坊市,就跟後世的街道辦一樣,隨便入內辦案。但懷遠坊不同,這裏牽扯到宗教。大唐,凡是涉及宗教事務的,大司儀統管宗教事務,各個宗教分部有司儀或者長老,比如懷遠坊就是拜火教一個分部。這個情況,就跟後世的回民村落有一個清真寺和阿訇類似。
李必緊皺著眉頭說道:“你的方法,對!但是來不及。”
轉頭下令道:“令望樓再傳我令!姚汝能立即帶懷遠坊四方武侯、不良人入場,聽張都尉調遣,必要時,護張都尉安全。”
“等等!”徐賓連忙打斷,壓低了聲音提醒道:“使不得,帶兵進入懷遠坊,聖人,會怪罪太子!”
李必喉嚨滾動,咽了口唾沫,沉聲道:“令是我下的,與他人無幹,速去!”
懷遠坊這邊,一名書生正趴在一匹死馬身上嚎哭,“我的綠眉啊……我幹謁的詩文啊……”
此人正是被圖格魯搶了馬的那書生,馬背上的袋子裏,裝的是他幹謁的詩文,也被張小敬丟的燃燒煙丸焚毀,何其倒黴。
所謂幹謁,意思是投卷。那時的科舉考試不算透明,不單單要考個好成績,而且最好是在考試前就找好靠山,這樣才能在判卷時候,被人青睞偏向。等到考中功名,也能投身靠山門下做個門生。
而寒門子弟沒有親朋長輩作為靠山,隻能以投卷幹謁的方式,投遞詩文給高官望族、或者名人,以期用才華打動這些高層,從而獲得青睞,將來平步青雲。故而,幹謁投卷,幾乎是當世的風氣。
嚎啕痛哭一陣,書生起身抽出了自己隨身帶的鋒利刻刀,恨聲道:“殺我綠眉,燒我詩文,此仇不共戴天!我殺了你……”
就在張小敬被圍住千夫所指,所有人都關注他的時候,那圖格魯也露出得意並嘲諷的笑容,放鬆了警惕。
“你還我綠眉命來,我殺了你……”
噗呲、噗呲……刀刀入肉,圖格魯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憤怒的書生,從背後連捅數刀。
拚著一口氣撞開書生,反手一刀封喉殺了裏正,憤怒的坊眾如潮水般湧上,瞬間淹沒了圖格魯。
張小敬掙紮著大喊:“留活口、留活口……”
混亂之中,不知被誰從背後用棍子一下敲在頭上,張小敬撲到在地上,被人不斷踩踏。
強撐抬頭去看,正好透過人群下方的縫隙,隱約看到,一個帶著碎風鈴手串的手,似乎在圖格魯身上摸走了什麽。
關鍵時刻,姚汝能帶不良人及時趕到,撐開人群,拉起了張小敬。張小敬立即衝上去查看,圖格魯身上輿圖已失,人也隻剩下一口氣。
“輿圖給誰了?同夥是誰?說話!”張小敬抓住圖格魯的衣領大聲質問著。
圖格魯沒有回答,嘴裏喃喃道:“黑色的骨頭,鋪出重生的道路,闕勒霍多降臨長安!”
說到這裏,眼神中突然湧上一股狠辣,向著張小敬嘲諷道:“你們,所有人,都得死!”
說完,脖子一歪,咽氣了。
“什麽?什麽黑色骨頭?什麽闕勒霍多?闕勒霍多是什麽?說話、說話、說話……”張小敬憤怒的捶打著圖格魯的屍首,卻被姚汝能用力拉開。
姍姍來遲的李氏兄弟終於趕到,李元英走向了那個抱著兒子哭喊的母親,伸手探去,還有鼻息。
“四哥,找來主事人,我能救下這個孩子,讓他配合平息混亂。”說完,李元英從那母親手中接過孩子,並且快速拿出身上金針,就近找了一個桌案,掃掉上麵的燭火,將孩子放了上前。準備施展救命絕技——金針渡劫!
那母親好似抓到一個救命稻草般,抱住李元英的腿磕頭求告:“大夫,若能救回我家慶長,妾身做牛做馬也當報答……”
“大嫂,你鬆開我才能救。幫我擋下民眾,別打擾我施針。”
婦人連忙叫來幾個坊民,很快就清理出一片安靜的空地,很顯然,這婦人在本地也是有身份的。
李元霸找到了懷遠坊主事,老主事一聽能救慶長,那是百依百順,很快就平息了混亂的懷遠坊。張小敬等人也得以脫困,來到了李元霸身邊。
“多謝前輩相救!不知李郎中何在?”張小敬恭敬行禮,自從知道對方實力深不可測之後,他越發謹慎了。
李元霸伸手一指,“在那邊救人。你小子怎麽回事?還以為幫你打殘個狼衛,你就能輕鬆控製場麵,沒想到還是鬧得如此狼狽。人捉到了嗎?”
張小敬慚愧的低下了頭,“我隱約看到,一個帶著碎風鈴手串的人,偷走了圖格魯身上的輿圖,可惜被他趁亂逃了。不過他一定沒有逃出去,速封坊門,一定能抓到人。”
姚汝能抓住了他,嗬斥道:“你瘋了?這可是懷遠坊!”
張小敬凶惡道:“已經不是幾個狼衛的事了,今日,長安有大劫!封坊,任何人不得出入!”
李元霸嘴角微彎,露出一個欣慰的表情,朝著懷遠坊主事看去,對方表示為難,今日可是祭祀的日子。
“我們並無惡意,你們配合我們查案,我們救那孩子,雙方合作!”李元霸言簡意賅,老主事隻能點頭,然後全力配合。
“封坊,任何人不得出入。”
無數不良人迅速把守懷遠坊四門。
張小敬看到那名殺圖格魯的書生,過去一把揪住對方,喝問道:“你是何人?”
“為什麽抓我?放開我!我乃仙州岑參!”書生頗為硬氣。
原來這還是位曆史名人,大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做出那首流傳千古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那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膾炙人口家喻戶曉。
張小敬才不管對方是誰,也沒聽過什麽仙州岑參,繼續追問道:“你為什麽在這兒?”
“為我的摯友報仇!”岑參梗著脖子吼道。
“這裏哪一個是你的摯友?”
“綠眉!我的馬,跟了我三年了……”
“給我滾!”氣得張小敬一腳踹開了這貨。娘的,晦氣,追了半天,讓一個半路殺出的書生壞了菜。
書生癲狂的嘶吼道:“你憑什麽打我!”
兩邊不良人直接給按住帶走,姚汝能拉住了張小敬,“別跟他廢話了。帶走,先關在靖安司。”
就在這時,望樓鼓響,姚汝能、李元英同時臉色一變。就連懷遠望樓敲鼓的武侯也不解的犯嘀咕,“沒傳錯吧?張都尉不是自己人嗎?”
用信燈發令的武侯解釋道:“光德坊(靖安司所在)那邊,已經發了三次,不會有錯。”
隻見一隊帶甲旅賁軍來到了懷遠坊門口,門口不良人阻攔道:“坊內捉人,四門全關,請留步!”
“奉靖安司何監令,帶回張小敬,放行!”
什麽?帶回張都尉?眾不良人全都愣住,雖然不理解,可也隻能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