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先生車來啦……祝先生來啦……大家快出來呀……”平康坊貧民巷裏,有人興奮大喊,無數百姓都走出家門,歡迎著祝慈一家。
所有人都下了馬車,老皇帝也鑽出車廂,看到這似乎有些熟悉的場景,心頭一驚,但想走是不太可能了,但願這幫人不認識自己吧。
祝慈攙扶著老皇帝進了相熟的裏正家裏,裏正和善的說道:“莫嫌棄,幾家勉強湊了這些吃食,都想謝謝您呢。”
當然是說祝慈的,祝慈時常幫助貧民巷的人,因此很受這裏的百姓愛戴。
祝慈推辭道:“嗨,你別瞎客氣了,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戶部幾位同僚也都共同湊了湊。對了這位老先生受了傷,老夏你給弄口熱乎吃的,讓他暖暖身子。”
“好好好,來來,老先生您這邊請,慢點……”幾人小心的將老先生扶到了榻上。
祝慈對老夏說道:“我把東西先送一送,大過節的,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還不忘安慰老皇帝道:“我去去就回,別擔心。”
老皇帝顫抖著拿起了桌上的黑窩頭,仔細打量著。
就在這時,一名老婦人走了進來,好奇的看著餐桌這邊,忽然看到了這個蓬頭垢麵老頭,老婦人仔細上前打量。
二人對視,老婦人大喊道:“我認識你!”
老皇帝大聲辯解道:“我沒偷豬!”
“那豬有用!”老婦人大聲道。
“我知道,有用!我知道,我沒偷!”
老婦人一把奪過老皇帝手裏的窩頭,還在堅持喊著:“有用!有用!”
老夏和祝慈夫人連忙給拉開,老婦人有些年老糊塗,咬著窩窩頭,被祝慈夫人攙扶著走了出去。
裏正老夏賠笑著扶老皇帝重新坐下,讓小孩子祝玄也坐在自己身邊,三人就這麽圍著餐桌坐下。
裏正一邊給老皇帝盛飯,是黑麵菜糊糊疙瘩湯,一邊笑著說道:“老先生別怪,我們這條街上,有好些半大孩子沒了爺娘,我們想救,可說實話,也是救不起呀。”
“多虧了祝先生查戶造冊的時候,有心記下了,就時常過來救濟。這不,孩子們能活了,我們就想請個先生給孩子們教書。”
說到這裏,老夏忍不住抹眼淚歎息道:“嗨,一條街上的人家湊錢,也就是能勉強養得起那口豬,作為謝師禮。故此,看得緊了些。”
老皇帝追問道:“那孩子們的爺娘都去了哪裏?”
老夏長歎一聲,“唉,有當兵戰死的,有欠貸還不上投河的,有生了病幹不了活到樂遊原上掛樹枝子的,有田產被大官搶了去官司打不贏被氣死的……嗨,我們這條街上淨是故事。”
“眼下淪落進來的人,倒越來越多了。”
老夏一邊講,一邊給祝玄、老爺子發著窩頭。
老皇帝目光呆滯,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現在是天保三年,大唐盛世,你們怎麽把這日子過成這樣?你騙我……”
裏正老夏目瞪口呆,怔怔的看著這老爺子,回過神來不禁點頭,同樣質問道:“啊,可、可說是呢?我也是覺得現在是太平盛世,可是你看,眼下我過得就是這樣的日子!”
看著桌上的幾盤寒酸野菜窩頭,老夏委屈的別過頭去,心說這也叫過節?
“你可有花萼樓的消息?”老皇帝突然轉而問起了這個。
“啊,有啊。”
沒想到一個老百姓也知道花萼樓的消息,老皇帝連忙追問,“說說看。”
老夏滿不在乎道:“嗨,看著挺嚇人,其實沒大事。說是大燈樓造壞了,裏頭的火燭走了水,花萼樓就是屋頂被燒壞了些,有個把月工夫就能修好。”
“誰說的?”
“聖人說的呀!”
“胡說八道!”老皇帝情緒激憤,心說老子在這裏呢,哪裏來的聖人?突然他有種不詳的預感,莫不是他們找人替代了我?是假扮?還是李代桃僵?
裏正老夏小聲朝著旁邊小孩子問道:“祝玄,你們是從哪兒撿來這麽一個人?”
祝玄尷尬的擠出一絲笑容,沒有說話。
這時,門外傳來祝慈的聲音:“祝玄,祝玄,你快看誰來了。”
隻見祝慈領來了一個絡腮胡子西域人,祝玄驚喜的跑了過去,“安大叔?”
絡腮胡子安大叔遞給祝玄一個木質小玩意,嘴裏吉利烏拉說著家鄉話:“特意為你趕製出來的。”
“謝謝安大叔!”
雙方親切的聊了兩句,絡腮胡子就告辭了。
回到餐桌前,老皇帝驚訝道:“這孩子還會說粟特語?”
祝慈眼神中滿是慈愛和驕傲的笑著解釋道:“嗨,他呀愛問問題,遇到不懂的就問一問,所以什麽話都會說一些。不過,還粗陋的很。”
老皇帝指著小祝玄手裏的東西問道:“你可知道,這是何物啊?”
小祝玄自信的說道:“這是黃道遊儀。舊曆九年,參軍梁令瓚自學天文、數學,不當值的時間,就都拿來研造,這個測候天象的儀器。初始時自造了個木模,被聖人知道了,大加讚許、聖人遂令一行大師和梁令瓚一起,將黃道遊儀改為銅製。”
聽著小家夥如數家珍的介紹,條理清晰不徐不疾,旁邊的老父親祝慈、裏正老夏,全都會心的笑了。
老皇帝點頭說道:“用它測量二十八星宿,距天球極北的角度,萬國寰宇之中,第一次測得恒星移動之象。一行大師就是用這個,寫出了我大唐現在用的大衍曆。”
“以前他們兩個什麽都不是,是我資助他們!不過現在,這個大衍曆已經賜給扶桑國了。”
聽到這裏,祝慈的眼神變了,他突然意識到,這個老頭兒身份不凡,他剛才說什麽?他資助了一行大師和梁令瓚?可那是聖人出……莫非他是……
小祝玄笑著問道:“大伯也喜歡天象之學?”
老皇帝點頭。
小家夥興奮的說道:“祝玄就想將來也能像,一行大師和梁公一樣,為大唐造出利萬代、萬民而不衰的有用之物。”
“好!”老皇帝大為讚許,“朕,回頭給你請大唐最好的老師教你。”
嘶……祝慈倒吸了口涼氣,神情木然的問道:“你、你到底是誰?”
旁邊的裏正老夏笑道:“嗨呀,他還能是誰呀,一位老先生嘛。”
老皇帝突然笑了,“我還不老。”
“哈哈,是是是,你也吃點,都涼了。”
老皇帝伸手端起了那碗野菜黑疙瘩湯,心情複雜的問道:“你們在心裏,是不是在埋怨當今的聖人?因為他沒有照顧好他的子民。”
所有人都下了馬車,老皇帝也鑽出車廂,看到這似乎有些熟悉的場景,心頭一驚,但想走是不太可能了,但願這幫人不認識自己吧。
祝慈攙扶著老皇帝進了相熟的裏正家裏,裏正和善的說道:“莫嫌棄,幾家勉強湊了這些吃食,都想謝謝您呢。”
當然是說祝慈的,祝慈時常幫助貧民巷的人,因此很受這裏的百姓愛戴。
祝慈推辭道:“嗨,你別瞎客氣了,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戶部幾位同僚也都共同湊了湊。對了這位老先生受了傷,老夏你給弄口熱乎吃的,讓他暖暖身子。”
“好好好,來來,老先生您這邊請,慢點……”幾人小心的將老先生扶到了榻上。
祝慈對老夏說道:“我把東西先送一送,大過節的,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還不忘安慰老皇帝道:“我去去就回,別擔心。”
老皇帝顫抖著拿起了桌上的黑窩頭,仔細打量著。
就在這時,一名老婦人走了進來,好奇的看著餐桌這邊,忽然看到了這個蓬頭垢麵老頭,老婦人仔細上前打量。
二人對視,老婦人大喊道:“我認識你!”
老皇帝大聲辯解道:“我沒偷豬!”
“那豬有用!”老婦人大聲道。
“我知道,有用!我知道,我沒偷!”
老婦人一把奪過老皇帝手裏的窩頭,還在堅持喊著:“有用!有用!”
老夏和祝慈夫人連忙給拉開,老婦人有些年老糊塗,咬著窩窩頭,被祝慈夫人攙扶著走了出去。
裏正老夏賠笑著扶老皇帝重新坐下,讓小孩子祝玄也坐在自己身邊,三人就這麽圍著餐桌坐下。
裏正一邊給老皇帝盛飯,是黑麵菜糊糊疙瘩湯,一邊笑著說道:“老先生別怪,我們這條街上,有好些半大孩子沒了爺娘,我們想救,可說實話,也是救不起呀。”
“多虧了祝先生查戶造冊的時候,有心記下了,就時常過來救濟。這不,孩子們能活了,我們就想請個先生給孩子們教書。”
說到這裏,老夏忍不住抹眼淚歎息道:“嗨,一條街上的人家湊錢,也就是能勉強養得起那口豬,作為謝師禮。故此,看得緊了些。”
老皇帝追問道:“那孩子們的爺娘都去了哪裏?”
老夏長歎一聲,“唉,有當兵戰死的,有欠貸還不上投河的,有生了病幹不了活到樂遊原上掛樹枝子的,有田產被大官搶了去官司打不贏被氣死的……嗨,我們這條街上淨是故事。”
“眼下淪落進來的人,倒越來越多了。”
老夏一邊講,一邊給祝玄、老爺子發著窩頭。
老皇帝目光呆滯,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現在是天保三年,大唐盛世,你們怎麽把這日子過成這樣?你騙我……”
裏正老夏目瞪口呆,怔怔的看著這老爺子,回過神來不禁點頭,同樣質問道:“啊,可、可說是呢?我也是覺得現在是太平盛世,可是你看,眼下我過得就是這樣的日子!”
看著桌上的幾盤寒酸野菜窩頭,老夏委屈的別過頭去,心說這也叫過節?
“你可有花萼樓的消息?”老皇帝突然轉而問起了這個。
“啊,有啊。”
沒想到一個老百姓也知道花萼樓的消息,老皇帝連忙追問,“說說看。”
老夏滿不在乎道:“嗨,看著挺嚇人,其實沒大事。說是大燈樓造壞了,裏頭的火燭走了水,花萼樓就是屋頂被燒壞了些,有個把月工夫就能修好。”
“誰說的?”
“聖人說的呀!”
“胡說八道!”老皇帝情緒激憤,心說老子在這裏呢,哪裏來的聖人?突然他有種不詳的預感,莫不是他們找人替代了我?是假扮?還是李代桃僵?
裏正老夏小聲朝著旁邊小孩子問道:“祝玄,你們是從哪兒撿來這麽一個人?”
祝玄尷尬的擠出一絲笑容,沒有說話。
這時,門外傳來祝慈的聲音:“祝玄,祝玄,你快看誰來了。”
隻見祝慈領來了一個絡腮胡子西域人,祝玄驚喜的跑了過去,“安大叔?”
絡腮胡子安大叔遞給祝玄一個木質小玩意,嘴裏吉利烏拉說著家鄉話:“特意為你趕製出來的。”
“謝謝安大叔!”
雙方親切的聊了兩句,絡腮胡子就告辭了。
回到餐桌前,老皇帝驚訝道:“這孩子還會說粟特語?”
祝慈眼神中滿是慈愛和驕傲的笑著解釋道:“嗨,他呀愛問問題,遇到不懂的就問一問,所以什麽話都會說一些。不過,還粗陋的很。”
老皇帝指著小祝玄手裏的東西問道:“你可知道,這是何物啊?”
小祝玄自信的說道:“這是黃道遊儀。舊曆九年,參軍梁令瓚自學天文、數學,不當值的時間,就都拿來研造,這個測候天象的儀器。初始時自造了個木模,被聖人知道了,大加讚許、聖人遂令一行大師和梁令瓚一起,將黃道遊儀改為銅製。”
聽著小家夥如數家珍的介紹,條理清晰不徐不疾,旁邊的老父親祝慈、裏正老夏,全都會心的笑了。
老皇帝點頭說道:“用它測量二十八星宿,距天球極北的角度,萬國寰宇之中,第一次測得恒星移動之象。一行大師就是用這個,寫出了我大唐現在用的大衍曆。”
“以前他們兩個什麽都不是,是我資助他們!不過現在,這個大衍曆已經賜給扶桑國了。”
聽到這裏,祝慈的眼神變了,他突然意識到,這個老頭兒身份不凡,他剛才說什麽?他資助了一行大師和梁令瓚?可那是聖人出……莫非他是……
小祝玄笑著問道:“大伯也喜歡天象之學?”
老皇帝點頭。
小家夥興奮的說道:“祝玄就想將來也能像,一行大師和梁公一樣,為大唐造出利萬代、萬民而不衰的有用之物。”
“好!”老皇帝大為讚許,“朕,回頭給你請大唐最好的老師教你。”
嘶……祝慈倒吸了口涼氣,神情木然的問道:“你、你到底是誰?”
旁邊的裏正老夏笑道:“嗨呀,他還能是誰呀,一位老先生嘛。”
老皇帝突然笑了,“我還不老。”
“哈哈,是是是,你也吃點,都涼了。”
老皇帝伸手端起了那碗野菜黑疙瘩湯,心情複雜的問道:“你們在心裏,是不是在埋怨當今的聖人?因為他沒有照顧好他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