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在聽到寧完我這個名字後,心中一動。


    雖然人沒見過,但他卻知道皇太極成為大金的大汗後,重用了不少漢人出身的臣子,其中就有這個寧完我。


    “在下是不是危言聳聽,祖總爺應該很清楚,虎賊的人到目前為止恐怕還沒有聯絡過祖總爺吧!”寧完我笑眯眯的看向祖大壽。


    聽到這話的祖大壽臉一沉。


    皇太極的人連這種事情都知道,明顯寧遠城內有人給皇太極泄露消息,而且泄露消息的這個人地位還不低。


    寧完我注意到祖大壽陰沉的臉色,語帶輕笑的說道:“從虎賊占據了山東,大明的滅亡已經被注定,一旦虎賊入主京師,以虎賊的行事作風,必定不會放過祖總爺和大明在遼東的將士。”


    “你少在本將這裏妖言惑眾,有本將和遼東的將士在,定會保大明無恙,陛下無恙。”嘴裏說著,祖大壽抱拳與肩齊平的拱了拱手。


    聞言的寧完我哈哈大笑了起來。


    當他笑聲止住後,開口說道:“祖總爺說出這話實在是出乎在下的意料,若是在下沒有猜錯的話,大明皇帝讓祖總爺帶兵去京師的旨意已經送來了有段日子了吧,祖總爺真要像自己說的這般對大明忠心耿耿,為何要一直故意推脫不去京師。”


    一臉玩味的看著麵前的祖大壽。


    “本將是因為糧餉不足,待糧餉足備,自然會去京城護駕。”說話時,祖大壽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


    寧完我的話,讓他有一種被人打臉的感覺。


    “糧餉不足這種借口騙騙大明的皇帝還可以,但騙不了我大金的大汗。”寧完我說道,“說白了,祖總兵還不是根本就不想去京城,想要在遼東這裏待價而沽。”


    祖大壽臉一黑。


    自己那點小心思明顯已經被人猜到。


    寧完我繼續說道:“虎賊那邊給不了祖總爺想要的東西,但祖總爺隻要帶著手下的人歸順大金,大汗對祖總爺絕不吝嗇恩賞,而我親自來見祖總爺,足以證明大汗對祖總爺的誠意。”


    “是啊大哥,寧先生的話很有道理。”祖大弼在一旁幫腔道。


    聞言的祖大壽瞪了祖大弼一眼,然後才對寧完我說道:“本將問一句,既然你們有誠意,那不妨和本將說說,到底有哪些誠意?”


    他也好奇,皇太極能給他什麽。


    “祖總爺歸順大金之後,大汗保證祖總爺麾下的兵馬仍歸祖總爺統率,而且大汗願意拿出爵位給祖總爺,將來有一天大汗登基稱帝,祖總爺甚至有機會被封為異姓王。”寧完我說完,目光便落在祖大壽的身上。


    而支持皇太極登基稱帝,一直是他們這些漢臣想要做的事情。


    大汗看似是大金的頭領,可草原上的大汗太多了,哪怕一個小部落都有可能頂著大汗的頭銜。


    所以登基稱帝才能讓大金變為正統,他們這些投靠大金的漢臣不僅變成開國功臣,更能洗掉他們投靠異族的罵聲。


    異族的帝王也是帝王,隻要是帝王就代表著正統。


    聽完寧完我的允諾,祖大壽半晌沒有說話。


    武將出身的他,最終看的就是兵權,而皇太極允諾他繼續統率麾下的兵馬,等於保證了他手中的兵權不動,至於後麵所說的封爵封王,這些東西他並不太在乎,他更在乎的是實利。


    “大哥,大金給出的條件很好了,居然答應封大哥你為王。”一旁的祖大弼興奮地說道。


    和祖大壽不同,他更看重爵位這些東西。


    寧完我麵上含笑的看著這對兄弟。


    對祖大壽,大金又給名又給利,他不信祖大壽不動心,就算是虎賊派人來聯絡祖大壽,他相信給出的條件也不會比大金開出的條件更高。


    “本將是大明的臣子,忠於大明,是不會背叛大明投靠你們,祖大弼,送他離開。”祖大壽下了逐客令。


    一旁的祖大弼有些不明白祖大壽為何要拒絕這麽好的條件,嘴裏忍不住說道:“大哥,這麽好的條件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送客!”祖大壽加大了語氣。


    祖大弼見祖大壽鐵了心要把人趕走,哪怕心中不情願,但還是對寧完我說道:“寧先生,請吧!”


    “留給祖總爺的時間不多了,這幾天我會留在寧遠城。”寧完我並沒有因為祖大壽的驅逐而有任何不滿。


    因為他知道,祖大壽要真的做大明的忠臣,就不是驅趕他離開,而是直接拿著他的人頭送去給大明的皇帝。


    祖大壽看著寧完我說道:“不必了,本將不會背叛大明。”


    聞言的寧完我笑了笑,轉身往外走去。


    祖大弼陪同著他一塊離開。


    另一邊,範文程趕往山海關。


    到了山海關外,他並沒有向寧完我一樣直接進城,而是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去山海關,經由別人的手送到高第的手中。


    大金這些年沒少往山海關安插探子,隻不過地位都不高,但往高第手中遞信還是能夠做到的。


    無非就是花點銀子,買通高第身邊的人,讓其把信給高第遞過去。


    此時的高第早已是焦頭爛額。


    朝廷交代的旨意他沒有完成,虎字旗又有大金困住了山海關。


    山海關內也試著派出了兵馬想要打開虎字旗大軍的包圍,幾次試探都沒有成功反而損兵折將,死傷了不少明軍。


    “督師,有人送來了一封信,指明要督師您親啟。”來人是高第的一名幕僚。


    作為薊遼督師,高第來上任的時候,身邊帶了兩位幕僚,而且他的這兩位幕僚都是舉人出身。


    曆來幕僚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外,大部分都是為了某官。


    大明的官員體係早已是臃腫不堪,一個位置很多人在盯著,許多進士都不能得到實職的位置,舉人就更難了。


    所以一些舉人出身的舉子,見自己科舉希望不大後,便會投身某位官員的麾下做事,呆上幾年後,便有可能得到背後東主的舉薦,從而直接出仕為官。


    而且這樣的情況很多,在大明並不稀奇。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腳踝骨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腳踝骨折並收藏大明流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