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商討下來,得出的結論就是繼續在義肢上麵加碼,這樣的一個項目,是麵向全社會殘疾人的利國利民的好項目,不能在這將要收獲的時節退縮。


    在李振華不知道的時候,他這義肢的項目,已經被軍方繼續關注了下去。可以說今後他都不用在為止操心,唯一需要他的地方也就是製造上的事了。


    這時他找到了劉曉冬和郭書貴兩人,一起針對義肢後續大規模生產的事情商量了起來。


    對於義肢的生產,三人一同決定,在九州神獸集團下新成立一個公司,名字就叫九州神獸人體醫療輔助設備生產公司。


    至於具體的公司架構問題,有劉曉冬和郭書貴兩人負責,他也就不用插手了。而需要他抄手的地方,卻在生產模式上,這個才是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對於義肢其實是需要定製的,畢竟每個人的體型不同、缺失部分不同、那麽製造上雖然是有固定模板,可是總是有差別的。


    而現在要進行大規模生產,那麽走定製模式肯定就麵臨這義肢價格高的問題,這樣的價格如果居高不下,根本不利於推廣,也讓廣大殘疾人士得不到實惠。


    將之做成高端產品的好處,就是九州神獸能夠賺到很多錢,可他們九州神獸現在卻不缺錢,而且三人經過商討,一致決定這義肢項目,他們公司在保證不虧錢的情況下,盡量將價格定到最低。


    所以現在急需解決的就是義肢生產問題,該如何去做,才能將之適合大規模生產。


    而這個問題,劉曉冬和郭書貴兩人誰也幫不上忙,還是要靠他自己去弄。


    回到車間把自己扔進沙發,接著開動起了他兩個多月都沒有用過的腦子。


    最終讓他想到的辦法還是確定標準大小號,就像是衣服尺碼一樣,將機械義肢分成許多部分,然後將這些部分做成分大小號的樣子。


    就比如一個人丟失了胳膊,然後根據這人的數據,去選擇義肢的尺寸,這樣去做雖然不能將之完全和丟失的部分相匹配,但也會差不多大小,這樣也就解決了規模化生產的問題。


    有了解決的辦法,那一切也就好辦了,隨後將之前成立負責義肢項目製造的人員全部召集起來,將他的想法公布了下去,這製定大小號的工作也就交給這些人去做了。


    雖然公司確定的是走規模化生產的路子,但依舊沒有將定製的這條路堵死,依舊給不差錢的殘疾人提供定製義肢的服務。


    也就是想要安裝假肢,但看不上規模化生產的產品,那麽就可以選擇高端定製,完全按照客戶人體數據進行定製,這樣能讓客戶獲得更加匹配的義肢。


    方案確定下來,接下來的工作也被他交到了負責這項目的人手中,李振華之後算是車底從義肢上麵脫離了出來。


    將這個項目昨晚收尾之後,他也就算是徹底清閑了下來,可之前已經閑置了兩個月時間了,他卻不想這麽閑下去,而之前沒有足夠時間去做的大機床計劃,就被他提上了日程。


    大機床計劃,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新型機床的設計,好的設計也決定這機床的精度以及機床效率。


    而且這個計劃可謂是極其龐大,這次不僅是要設計一款機床,而是要設計很多款,車床、鑽床、銑床、刨床、磨床、鏜床這些都要去搞,這是一係列的機床設計。


    出了這些基礎,還要在其上設計數控機床,而且最終還要將高精度加工中心弄出來,這才是最終目的。


    而他現在卻是沒打算從基礎機場開始,而是走的從高端到低端進行的自上而下的研發過程,直接一步到位對著高精度加工中心使勁。


    當今社會一切都在向智能化前進,放在機床領域也是這樣,雖然機床是與人手打造出來的,但機器在某些時候,於穩定性而言,確實比人類更加具有優勢。


    按照以往的經驗,李振華在做某種東西的時候,往往都是要先將某種東西拆個百八十台,在足夠了解這種東西之後,他才會開始對其動手。


    這次的機床也是一樣,先拆後設計製造,特別符合他的一貫作風。


    此刻虛擬實驗室中,他的麵前正擺著一個加工中心方陣,總數量足足有二十五台,這些被他擺的像是閱兵部隊一樣的數控加工中心,就是接下來他即將要進行拆解的。


    這些機床還是他在航天工業集團參觀的時候接觸到的,是目前為止,他能夠接觸到精度最高,體型最大的一款立式加工中心,能夠加工的工件直徑達到了八米。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國之重器,這麽大的加工中心在製造上可不是多麽容易,更何況還要保證其超高的精度,這種加工中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五軸聯動高速龍門加工中心。


    這種加工中心能夠加工的工件,都是超大型號的工件,並且精度還高,所以他一上來就將目光對準了這個產品門類。


    隻要將這個大型的研究透徹,後續的再次基礎上就能進行縮小研究,形成一係列的高精度加工中心。


    虛擬實驗室中一個航車被他具現出來,這就是他用來輔助拆卸的工具,而他自己也穿上了一套動力外骨骼,別看是在虛擬實驗室中,但動力外骨骼也讓他拆卸的速度大大增加了。


    這台體型巨大,結構複雜,加工精度極高的五軸聯動高速龍門加工中心,就在他的手中被拆了個七零八落,而隨著他的拆解,也對這種加工中心有了足夠的了解。


    並且不僅僅限於了解,其中各個部件的參數也都被他發的分析之眼收錄了下來,並將之形成了圖紙,就算是其中各部件的金屬也有不例外,全都在圖紙上有所標注。


    現在他隻要拿著這些圖紙找到加工的工具,以及足夠的材料,他就能將之在現實中手擼一台出來,而且經他手擼出來的加工中心,估計在精度上還要超過起原型。


    這僅僅是他在虛擬實驗室中,拆解的第一台這種機床,而隨著第二台、第三台,隨著拆解的越來越多,對於這種機床的了解也就更深,也從拆解中知道了這種機床的缺點在哪。


    當他拆到第十台的時候,就已經在心中打起了草稿,那些缺點是需要他改掉的,哪些有點是需要他進行放大的,機床的總功率大小是否合適,這些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數。


    等到他將那5*5的機床方陣全部拆完以後,他心中理想型的大型五軸聯動龍門加工中心也成型了,心中有著腹稿的他,接下來就畫起了圖紙,已經在其中各個部位應該用什麽金屬,這些東西都在他的設計範圍之內。


    所有的圖紙,將機床的各個部分事無巨細全都標注了一個清楚,在外麵隻要拿著這樣的圖紙,任何一家大型機床廠,都能將之生產出來,當然由於沒有李振華這個人形機床在,那精度可能會很感人。


    將機床的所有圖紙全部畫好,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就從材料開始搞起,按照已有的機床材料,對材料進行優化,讓其更加的符合現在他設計的這款機床的條件。


    一種材料被他搞出來,往往是優化了一個優點,但是缺點卻增加了很多,這樣的情況很多,他也隻能重新開始實驗,好在這是在虛擬實驗室中進行的,讓他有大把的時間還有材料去實驗。


    不然按照他的這種研發模式,在現實中這麽搞的話,就算是現在以九州神獸的體量,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可見這材料的研發,才是一個國家重中之重的學科,往往是最基礎的東西,話費的金錢和時間是最多的。


    有虛擬實驗室為後盾給他支撐著,讓他很多在材料上的想法,都有了可以實施的可能,就算是失敗了,也沒有什麽。


    因為他在虛擬實驗室中,連炸爐都不怕,不就是被炸死一次嘛,又不是沒被炸死過,當初學開飛機的時候,他可是體驗過多種死法的。


    機床上要用到的材料,被他經過大量的時間實驗,終於全都被他搞了出來,不僅僅是機床的材料,就連機床上要用到的刀具材料,他也捎帶手給搞了出來。


    就現在他研究出來的這些材料,如果在外界就能引起很大的軒然大波,實在是他現在搞出來的這些基礎材料,性能上很好而且種類還多,在製造上也相對簡單。


    有了這些材料,對於九州各行業也是一個很大的利好。能夠讓很多材料不達標的產業,將產品製造的更加棒。


    言歸正傳,在將所有材料搞定後,他就開始研製起了這種超大型的五軸聯動龍門加工中心。


    從最簡單的機床座開始製造,然後是機床中其他的各種零部件,全都是以他現在最高的精度進行製造的。


    而對於機床的動力,他選用的是電力,而電動機方麵,他也是有技術儲備的,先前研究電動汽車的時候,他可是狠狠研究了電動機,可以說對電動機不要太熟。


    在他看來這機床上的動力,隻要將他之前用在車上的電動機,進行一些改裝,就能滿足機床動力的需求。


    而且他在動力上的想法,就是大力出奇跡,先別管是不是動力過剩,隻要那動力足符合標準就行,至於過剩的動力完全不在他考慮當中。


    所以他給現在高的這大型加工中心,專門配置了一個由六台特殊製造的480kw,652匹馬力的電動機組成的主動力箱,總功率在2880kw,3912馬力。


    就算是這樣,他還給動力設計了上升的空間,廠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對主動力箱進行升級,隻要說廠家要添置多少台電動機,完全由廠家決定。


    就因為這麽強勁的動力,讓他不光是將主軸做了加固,還將所有牽涉到動力的部件全都做了加固。讓他設計的這個機床在外觀上看去,是那麽的強壯。


    但也僅僅是強壯,卻不是臃腫,因為他對於外觀也進行了優化設計,一些不需要那麽大強度的地方,進行了輕量化設計。


    就這麽著在虛擬實驗室中,他一點點的將加工中心所需的部件製造了出來,當所有零件全都製造出來後,他借助著龍門吊以及動力外骨骼,將所有零件全都組裝到了一起。


    現在他設計製造的這款加工中心,還僅僅是第一版,還沒有經過大量實驗的一版加工中心,這機床的製造也僅僅是完成了第一步。


    而後的時間裏,他利用虛擬實驗室裏大量的時間,對其進行了實際生產實驗,可以說加工中心哪怕是有一點不那麽合理的地方,他都會對其進行專項研究。


    總之就是他要將所有發現的弱點,全部都進行優化,按照他的這種設計理念,估計這款加工中心在完成設計的那一刻,將會是最強大的一款加工中心。


    在他不懈努力之下,加工中心一版接著一版的被他製造了出來,而在優化的時候,他也將新加工中心用到了實處,就是利用前一版加工中心去製造下一版的零件。


    這麽一版版製造優化下來,也讓他在製造過程上省卻了很多麻煩。幾乎就是在使用中找到弱點,下一版還沒製造完成,上一版的一些弱點就暴露了出來,然後他就再次進行優化。


    這還僅僅是在硬件上的動作,控製軟件上他也是如同硬件一樣的操作。


    一開始的控製軟件,讓他弄的很是臃腫,文件特別大,運行起來也慢,程序很是冗雜、繁瑣。而經過他的優化之後,控製程序也在慢慢瘦身。


    最總形成的控製程序,可以說是他目前能夠優化的極致,而這軟件程序除了還是用英文體係下的語言編寫的外,可以說是擁有著完整的版權。


    這加工中心的研發,他自己在虛擬實驗室中,不知道研發了多久,他自己都已經記不清了,但是在現實中他總共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不僅是晚上的時候鑽進虛擬實驗室裏,就算是白天,他在車間中也是大部分時間都泡在裏麵。


    這加工中心也經過他不懈努力,在加上開掛的情況,終於將設計弄到了現階段最完美狀態。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一間鐵匠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和李和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和李和李並收藏開局一間鐵匠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