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很生氣,可實際上他本人對此其實也司空見慣了。隨著媒體的發展,記者也越來越沒有節操,艾瑞斯他們還算好的,至少是真的在拿命在調查,而有些記者,那就純純靠胡說八道和“捉人新聞”來混日子了。


    為了博人眼球不擇手段的“捉人新聞”已經成為了西方一種獨特的傳媒文。


    好萊塢電影中常有這樣的畫麵:主人公千方百計給反派設下圈套,誘人上鉤,終於在得手一刻喜不自勝,激情揮拳,歡呼一聲:“gotcha”!


    所謂“gotcha”是英文口語中的常見詞匯,全稱“ihavegotyou”,可以理解為“我捉到你了”或“騙到你了”。


    如今,“gotcha”已不僅是美國演員的俗套台詞,更是西方記者的常用把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傳媒文化。美國新聞界美其名曰“捉人新聞”,泛指媒體為博取眼球,設套誘導或曝光報道對象“犯錯”,也被學者譯作“陷阱式采訪”。“捉人新聞”怎麽個捉法?


    “捉人新聞”最早出現在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馬島戰爭期間,英國《太陽報》以巨大的“gotcha”為題發表頭版消息,興奮喝彩道“我們的小夥子們擊沉了一艘炮艇,打殘了一艘巡洋艦”。這條“戰場喜訊”為當期《太陽報》掙得驚人銷量,卻也招來廣泛批評。不少評論家認為,此類好戰標題不僅有失“客觀公允”,而且冷血無情、毫無新聞倫理可言。


    然而,更多西方記者看到的是《太陽報》大賣,嗅出的是“財富密碼”:隻要“蹭”上各種政治敏感議題熱度,語不驚人死不休,就能吸眼球、搏出位。如果能“捉”得大人物們一時語塞,就能出盡風頭、升職加薪,何樂而不為呢?“捉人新聞”就此被西方媒體發揚光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咄咄逼人甚至有時粗魯無禮的西方記者。


    “捉人新聞”最經典的套路是強行打斷采訪對象,或是提出與采訪主題無關的問題,打對方一個猝不及防,誘騙甚至激怒對方,讓采訪對象尷尬、失言、犯錯、出醜。


    曆任美國總統都沒少被美國記者“捉到”過。老布什曾被公開質問是否服用過可卡因。小布什曾被“考”到車臣、巴基斯坦、印度和台灣地區領導人姓名。奧巴馬還在競選總統時,曾有記者問他為什麽在拉票活動中不佩戴國旗胸針,暗示他“不愛國”。


    種種例子數不勝數。


    這也是喬討厭記者的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他們對警察的抹黑!


    老實說,喬也知道警察不全是好人,也有壞蛋。這是不可能避免的,畢竟大家都是人。可記者總是有目的的報道那些壞的,但對真正願意為了這份工作獻出一切的警察,記者們從來不去關注他們。


    最簡單的就是喬自己了。


    他在警局能有那麽高的聲望,不是因為他呆的時間長。


    那玩意根本糊弄不住任何人。


    喬一直以來都是他們分局的骨幹成員,破案率也非常高。但他從未得到過任何媒體上的誇讚。有的隻是汙蔑和嘲弄。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巴裏有點頭疼的攔住了父女倆的再次爭吵。


    老實說,這種劇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他也很無奈。


    一邊是自己最喜歡的女孩,一邊是對自己恩重如山的養父,巴裏真的很難弄。


    “回到正題吧!我們該怎麽做。”


    巴裏嚴肅的說道。


    他必須把話題拉回來,要不然鬼知道會歪到哪去?


    “當然是你去把他們一網打盡,然後警方去收拾殘局。就像以前做的那樣。”


    艾瑞斯毫不猶豫的說道。


    喬立刻反對:“不行!你不要總是想著搞一個大新聞!你需要為那些受害者想想!巴裏再厲害隻有一個人,但凡隻要有一點意外,那些可憐的女孩就會受到傷害!”


    喬是一名警察,他太知道那些人販子有多狠了。


    特別是阿爾巴尼亞黑幫,他們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


    他比這裏的其他人更明白阿爾巴尼亞黑幫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成色,實際上洛杉磯警方和阿爾巴尼亞黑幫的交鋒可比這些記者知道的要早很多!


    阿爾巴尼亞黑幫的恐怖風評可不是針對東歐的地域刻板性偏見,這個認證來自於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發表的官方報告。報告中提到東南亞、南亞、和東歐是世界人口販賣的重災區,像阿爾巴尼亞、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這些東歐國家在劇變之後就成了人口販賣的主要來源地,而操縱這一切的黑暗勢力主要是阿爾巴尼亞黑幫和俄羅斯黑幫。


    今天所有關於東歐黑幫的起源研究都會提到東歐劇變這個地緣政治災難。這個災難不是站在政客的角度來說的,而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來說的。這些前華約國家政權性質的更迭往往伴隨著經濟崩潰和政治動蕩,秩序崩潰緊接而來的便是民族矛盾的大爆發,阿爾巴尼亞人所處的巴爾幹地區是20世紀90年代歐洲最血腥的地方。作為“冷戰”勝利一方的西歐一開始是美滋滋地享受著勝利果實,西歐資本大肆低價收購東歐的優質資產,東歐受過教育的高素質人才開始充實著西歐的勞動力市場,就連經濟落後的意大利南方也雇傭得起來自東歐的年輕護士和保姆。但事物往往有兩麵性,東歐劇變不僅僅帶來的是大量高素質人口的失業,還有前華約集團過剩的武力。這些原來是準備打的武備一夜之間失去了對手,國家的財政再也不可能養得起這麽多脫產的職業軍人。


    這些精壯猛男除了一身的軍事技能再也沒有別的技能,他們隻能從之前準備對付北約的軍火庫中盜取槍支加入黑幫,討生活的目標是他們當年宣誓要保衛的同族女性。


    “鐵幕”消失後,阿爾巴尼亞人對資本主義的理解就好比一個三歲孩子操縱汽車方向盤上高速公路。這個小國一下子遍地都是融資公司,開出的高利息一個比一個離譜。幾乎所有阿爾巴尼亞人都陷入了賣掉全部資產把錢交給融資公司然後一夜暴富的美夢中,這個明顯的龐式騙局自然毫不意外地“爆雷”了。


    從一夜暴富的美夢再到一夜破產的現實,阿爾巴尼亞陷入了全國性的騷亂,該國的軍火庫在騷亂中受到了衝擊。阿爾巴尼亞在“冷戰”中同時與美國和蘇聯交惡,整個國家患有重度迫害妄想症,所以軍火庫中存儲著上百萬支各類槍械以防入侵。


    然而這批數量龐大的槍支卻在騷亂中流入了民間,當時阿爾巴尼亞街頭到處充斥著手持ak突擊步槍到處遊蕩的無業青年。本來阿爾巴尼亞長久以來就是一個物產和資源都非常匱乏的山地國家,貧困的失業青年在這種極端環境中拿起了槍前往歐洲各國“捕獵”。當時西歐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各個產業都已經發展得很成熟,賺錢的產業都被本地人所掌握,不可能給外來戶留有多少空間。在這種情況下,阿爾巴尼亞人把目光投向了一個特殊的產業:犯罪,主營的“產品”是毒品和人口。


    相對毒品還要有生產、運輸等環節,販賣人口就簡單粗暴很多,隻要綁架到人就可以了。90年代戰亂動蕩的東歐到處都是憧憬著能去西歐生活的年輕女孩,阿爾巴尼亞黑幫隻需要借著去西歐大城市當服務員、模特的幌子就能誘騙女孩和他們一起走,幾乎“零成本”。當女孩們發現一切不對勁時已經太遲了,她們已經被送進了更深的地獄。這是一個涉及到人性最陰暗的行業,她們被賣到西歐各大城市的紅燈區,人身自由被控製,一旦不服從黑幫的安排就會被毒打乃至被注射毒品控製思想。


    在這一過程中,阿爾巴尼亞黑幫建立了一個遍布歐洲的人口販賣網絡。就連人口不到三百萬的阿爾巴尼亞本土,每年至少有一千四百名少女被拐賣,很多女孩甚至都還沒成年。而整個歐洲的司法機關效率都偏低,這麽多年以來對於人口販賣的打擊一直都不理想。再加上阿爾巴尼亞黑幫有不輸於警察的武裝火力,更助長了他們囂張的氣焰。


    因為這些阿爾巴尼亞人組成的黑幫,相比其他的黑幫,更加暴力,而且肆無忌憚,甚至多次麵對他國軍警時開槍射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而被稱為匪幫。


    他們如果發現了巴裏,絕對會拿那些人質來威脅巴裏。


    就算最後沒用,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殺死那些女孩……用來逃脫審判。


    當然,這是最極端的情況,最大可能就是巴裏服軟……真的,這非常可能發生。巴裏是那種百分之百純好人,為了他人甚至可以讓自己受到傷害。


    這當然很好,可喬始終覺得這是一個破綻。


    可有什麽辦法呢?


    他把這個孩子教的太好了。


    這也是為什麽,喬最終讓巴裏去鑒證科的原因,那是文職中的文職……連槍都不用配的職位。


    就是因為不需要麵對犯罪分子,就算真的遇到了,也是遇到死的……嗯,巴裏是有法醫資格證的,所以他會去屍檢。當然,目前來說巴裏還沒這個資格。


    洛杉磯是大城市。


    法醫都是泰鬥級的人物。


    (法醫是很難的,法醫培訓過程非常漫長且複雜。成為一名法醫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通常包括本科和醫學院的學習,時間長達10至15年。這種長時間的培訓過程使得許多人望而卻步,導致法醫隊伍難以擴大)


    總之,喬很自豪自己能培養出巴裏這樣的孩子,乖巧聽話,學習成績好,關鍵是善良!


    但這對警察來說,並不是優勢……至少太善良並不是。


    結果命運弄人,巴裏居然成為了一名超級英雄……


    巴裏常常因為自己的善良受傷,好幾次都差點死掉,要不是神速力讓巴裏擁有遠超常人的治愈能力,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閃電俠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從而加快傷口的愈合,即使承受2000英尺海底的水壓、被壓碎骨頭,也能在幾分鍾內愈合如初)


    “最好是配合警方一起行動,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將其一網打擊,順帶可以降低那些可憐姑娘受傷害的幾率。”


    喬的這個提議很正確。


    但被自己的女兒鄙視了。


    “你這完全是想要給警方臉上貼金!他們做這種事已經幾年了,你們警方卻一點消息都沒有,放任他們為非作歹。現在卻想著出來摘桃子!實在太惡心了!”


    “嘿!姑娘,我是你爸爸!你也是警察的孩子!”


    “不!我先是一名記者,重點是,我還是一名有良心的記者,其次我才是你的女兒!然後才是警察的女兒!”


    “見鬼!你隻是一名圖片編輯!還不是記者……你現在就拋棄了你老爸,果然……當初我收養巴裏是正確的!要是靠你,我都不敢想象我的晚年會是個什麽樣子!”


    “別這樣,爸爸。我愛你。”


    艾瑞斯服軟讓喬很舒服。


    但接下來,喬覺得自己生她還不如生塊叉燒!


    “我愛你父親,但我更愛真理!”說完艾瑞斯還很裝腔作勢的說道:“亞裏士多德的名言。”


    “亞裏士多德?”喬很吃驚的看向自己的女兒,他其實壓根不知道亞裏士多德是哪塊小餅幹,但能說是名言的一定是大人物。他吃驚的是,自己的女兒居然能說出這種話。


    “你這是什麽表情?我可是一名記者!”喬的眼神表達的意思實在太明顯了,讓艾瑞斯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記者也是文化人!”


    “可……親愛的,你高中的成績快讓羅斯夫人腦淤血,直到現在,我看到羅斯夫人都低著頭走路……我實在不敢看她的眼神,見鬼每次看到她,她看我的眼神就好像在看一名智障!”


    “那是因為你的確是個智障!她曾經跟我說過,她當初可是很吃驚你能找到工作,還是一名警察,要不是你後來幹的不錯,她都準備搬家去墨西哥了,畢竟她無法想象你成為一名警察對社區是一場怎樣的災難,她甚至認為你不該有孩子,因為她覺得智商這種東西會遺傳,那會害了下一代,也就是我!”


    羅斯夫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師,不僅是艾瑞斯的高中老師,同時也是喬的老師。她有著過硬的專業技能,也非常的熱愛這份工作,就是有點管不住嘴巴,她……說話有點直接……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受到尊敬。


    至少她對所有孩子都是一個樣,嘴裏說著最陰陽怪氣的言語,但卻給予每個人不遺餘力的幫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劇大世界裏的騎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姆雷克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姆雷克撒並收藏美劇大世界裏的騎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