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南片月憑著己身才智武功征戰亂世,最後一統天下,締建了強大遼闊的大東帝國,那是史上奇跡般的壯麗功業。爾後身為長兄的東始修登基為帝,年號‘元鼎’,封賞其弟妹無數榮華,並八人同住於帝都皇宮,真正做到福禍與共,那是史上神話般的綺麗傳奇……”
清幽如詩的嗓音娓娓道來,鋪開一卷壯麗的山河圖,揭開一段塵封的曆史。
一、人間龍鳳1
大東元鼎三年四月。
“退朝!”
隨著內侍尖細而響亮的聲音,文武百官依次踏出金殿。
三兩結伴而行的,五六一群傾談議論的,從東華門至西武門隨處可見這些或老或壯或少的朝廷棟梁們,隻不過當這些棟梁瞥見一抹白影時皆紛紛垂首退避。
那抹白影是大東的“鳳影將軍”風獨影,此時的她正是二十二歲的韶華之齡,麵如雪玉,長眉入鬢,鳳目盈光,容色豐豔。未如百官盛服朝冠,一襲素白羅袍,廣袖上以金線綉著繁複精致的鳳羽,昂首踏步間衣袖飄舉鳳羽翩翩,倒真似是鳳翅招展,那本是素潔雅淡的白衣反是變得極其華麗高貴。
沿途的官員、侍衛紛紛行禮,她亦隻是微微點頭便揚長而去,身後目送她的背影遠去的人中有人輕聲感歎一句:“風將軍這氣度呀堪比女王。”
聞者莫不頷首。
大步如飛的風獨影自然沒有聽得這些話,當然即算是她聽到了也不會有任何反應。皇宮裏宮門如林,台階遍布,她心裏頭這刻隻是再一次地煩著為什麽每次出入宮中一趟都要走這麽長的路。
“影。”
即要過宣直門時,一道柔淡的嗓音從斜後方不疾不徐的傳來。
這世間會這般喚她的隻有一人,雖則隻是偶爾。未轉身回首,隻是唇邊彎起淺淺弧度,“四哥。”
豐極一身墨色常服,悠然踱步行來,仿佛玉樹徐迎,風神秀逸,沿途官員、侍衛無不注目之。
“去我府中。”他與她並肩而行。
“嗯。”她頷首。
兩人出了宣直門,一隊巡邏的侍衛迎麵而來,見著兩人,齊齊停步行禮:“見過太宰大人,風將軍(鳳影公主)。”
齊紮的聲音中卻有那麽一道突兀的,然後白影一閃,緊接著侍衛首領身後第三個侍衛便飛出丈遠。
“七妹。”豐極喚一聲,神色有些無奈又有些好笑。
風獨影揚著下巴睨著地上的侍衛,冷冷道:“本將什麽地方像那種軟綿綿膽怯怯的小白兔了?!”
跌在地上的侍衛一臉傻呆地看著風獨影,完全反應不過來。
“將軍,這小子新來的不懂事,還請將軍饒了他這一回。”侍衛首領趕忙跪下請罪,身後眾侍衛也一同求情。
“此乃小事,勿需如此,諸位都起來。”豐極向眾侍衛擺手示意,然後不給風獨影說話的機會,一把拖了她就走。
等兩人走得遠了,侍衛們才起身,然後首領“啪!”的一掌甩在那名還傻愣著的侍衛腦門上。“死小子!你不要命了!想害我們一起陪葬啊!”
“大人,我……”那名侍衛委屈的看著首領,可憐被打了卻不知錯在何處。
“來的頭一天我就告誡過你們,見到風將軍一定要稱‘將軍’而非‘公主’!這都大半個月了,你竟還給我犯錯!”首領怒氣衝衝。
“大人,可陛下明明封她‘鳳影公主’啊。”那名侍衛不解。
“你還有理了。”首領又一巴掌甩他腦門上,“風將軍最厭惡別人叫她‘公主’了,你小子給我記牢了,否則下回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是。”侍衛垂首。
“你小子走運,剛才幸好有太宰大人在,否則你小子死定了!”首領再甩一掌。
“好了,大人,你就饒了他,他這次肯定長記性了。”旁邊的侍衛上前勸說,“況且他剛才受了風將軍一腳,還不知受沒受傷呢。”
首領本也就隻是氣這小子不長記性,罵一通也就氣消了,這會聽人提起,忙問那侍衛,“可有受傷?”
那侍衛揉揉胸口,還是一臉迷糊狀,“回大人,一點都不痛,沒受傷。”
“一點也不痛?”首領與眾侍衛有些不信,“以風將軍的武功,踢你一腳便可取你小命,你竟沒一點事?”
“真的沒事。”侍衛拍著胸脯點頭,表示無事。
“看來這小子走了狗屎運,風將軍剛才腳下留情了。”一幹侍衛不由都道。
而前邊,豐極也在勸說著風獨影,“七妹,不是每個公主都是‘緋霓公主’那樣的。”
“緋霓公主”乃是當年與他們共爭天下的強敵“滔王”之妹,在“滔王”敗亡後,其家眷作為俘虜收在軍中,他們八人曾有幸見過此公主,後來南片月便笑曰其為“白兔公主”,隻因她遇人即怯,遇雷即驚,遇血即暈,遇風即倒。
“四哥,你別提‘緋霓’兩字。”風獨影素不喜如此怯弱無能之輩,所以聞言即皺眉頭。她卻不知女子柔怯可人更惹男兒憐愛,是以當年軍中許多將領傾心“緋霓公主”,最後是寧靜遠的部將霍君行得公主首肯。兩人一是英雄,一是美人,一如鬆柏,一如菟絲,成婚八載,夫妻恩愛,生有兩兒兩女,十分美滿。而風獨影文通百家武敵萬軍,可縱橫沙場談笑殺敵,那等氣概女中獨一,又兼得風姿絕麗,傾慕她的男兒自然不少,卻是無人敢娶,無人能匹。當然,她至今未嫁並不隻是這個原因。
豐極笑笑搖頭,“好,不提。”
兩人一路出了皇宮。
風獨影是騎馬來的,隨行也就一名侍衛杜康,所以一出宮門,杜康便牽著馬迎上來。
“去四哥府。”她吩咐一句。
杜康聞言點點頭,沒有說話,遞過白馬的韁繩給她。他是一個身材頎長的年輕男子,五官端正英俊,隻是麵容冷寂,氣息內斂,似個影子般一點也不惹人注目。
那邊豐府的馬車過來了,豐極回首看著風獨影,示意她與他同乘馬車。
風獨影卻是飛身上馬,道:“四哥,我先走一步。”言罷一揮馬鞭,白馬頓飛馳而去,杜康也翻身上馬,緊隨其後。
豐極想喚也喚不住,隻得搖搖頭自行上了馬車。
風獨影一路飛奔,不過一刻工夫便到了豐府,府前的侍衛遠遠看得迎上前來。她下了馬,將韁繩扔給杜康,便自顧往府裏走去,杜康將馬交給侍衛,跟在風獨影身後。府裏早有人去通報了大總管,所以風獨影剛跨過前院門檻,大總管已飛速前來,見禮後將風獨影領到了後府豐極的書房裏。
待奉了茶水後,總管便退下了。
書房裏,風獨影飲過半杯茶後,喚了一聲:“杜康。”
杜康聽得召喚走了過去在風獨影坐著的藤榻上靠最左邊坐下,再從袖中取出塊幹淨的白色綢巾鋪在腿上。風獨影身子平躺下,將頭枕在綢巾上,打了個哈欠,不過片刻,便酣然入睡。而被她枕著的人一直靜靜地閉目端坐,如石像般紋絲不動。
書房裏一片靜謐,隻有茶香嫋嫋。
一個時辰後,遠處傳來的喧囂聲令得杜康睜開雙眼,他伸手扶起風獨影。
風獨影醒來,睜眼,一杯茶已遞到麵前,接過,飲下茶水,人便已徹底清醒,將茶杯遞回杜康,問:“四哥回來了?”
“嗯。”杜康點頭,將空杯放回桌上,然後靜靜站立藤榻旁。
門外傳來腳步聲,緊接著書房的門被侍女自兩邊推開了,屋外驕陽燦爛,豐極翩翩走入,仿佛攜了一身日華,映得書房裏光彩熠熠。
風獨影目注豐極,道:“四哥,若哪一日邊城告急定不能派你去救援。”說著移眸望著豐極身後跟著的侍衛石衍,問:“今日又收了多少詩文,聽了多少曲歌?”
豐極容顏俊美無倫,又才華風儀無雙,更兼得位高權重,卻是至今未娶,可想而知,這帝都裏有許多“家中有女初長成”的父母中意他,許多妙齡少女傾慕他。但無論是明著請人說親保媒的,還是暗著詩文表意的,豐極皆一一婉拒。
可是如此絕倫的人物,即算是明言拒絕,又怎能阻得了那些懷春少女對他的明思暗想。所以這兩年,帝都裏有兩三事的繁盛皆因豐極。
第一宗是淒婉哀豔的閨閣詩文蔚然成風。
豐極是個文武全才,他文章闊朗詩詞雄秀,又精通棋畫音律,後世評其為“東初第一才子”。因此,那些通識文墨的才女們,一為表自己的才情,二為搏心上人的青睞,紛紛將一腔戀慕傾於詩文之中。有的遣人送與豐極表達心意,有的則被家人或仆從傳出閨閣,其中不乏佳句麗章,甚得文人雅士之讚賞。而但凡是得到大家讚賞認同的,有的人會想更勝一籌,還有的人則會仿效,這是人的天性,亦是人的劣性。
第二宗是帝都之人樂藝冠絕天下,數出國手。
以詩文表意何等高雅,卻非人人精通文墨,而閨閣之中,多有習琴簫者,因此那些雅擅音律的女子,則以曲傳情。隻是請豐極來府中聽曲,或是去豐極府中為他奏曲,這皆難行之事,於是便有了豐極出行時,沿路樂聲飄飄之景。每每他一路走過,或高牆內,或閣樓上,總會飄出或纏綿或清雅的琴曲箏歌,甚至半路上還被人攔住請求留步片刻,聽完一曲或留下評言幾句。聞得佳曲之時,豐極自不吝嗇讚言,而他的讚言隻引得他人的爭衡,引得更多的人趨之若鶩。
第三宗是“丹陽街”成為帝都最繁華熱鬧之地。
從豐府到皇宮,這一條街名曰“丹陽街”,是豐極幾乎每日都必經之道,所以那些想一睹他豐儀的,想遞送詩詞與他的,想彈曲與他賞的,甚至某些小官小吏想求見他而不得入門的,都會來此等候。自然,這一條街的人流最多,街邊店鋪、酒樓、客棧的生意也十分興隆。
“豐四郎容傾天下”是當時世人於他之讚言,甚至後世史官在為他寫傳時亦不吝筆墨留下一句:
“風姿特秀,朗朗如玉山上行,軒軒如朝霞舉。時人皆慕之。”[注○1]
而聽得風獨影那略帶調笑的問話,石衍卻是一本正經地答道:“屬下不懂曲藝,隻知這一路回來樂聲未斷,什麽樂器的都有,屬下此刻耳朵裏還鬧哄哄的。至於詩文……”他雙手比劃了一下,“屬下收了這麽多,方才總管看到說今晚又得多燒幾根蠟燭了,大人不到亥時是看不完。”
風獨影聞言唇角微勾,“四哥,我聽說古時有個美男竟生生被人看殺死了,幸而你非體弱之人,否則這日日遭人圍看,夜夜秉燭讀詩,一千條命也不夠用的。”
對於風獨影的取笑豐極隻是淡淡一挑眉,道:“我聽說你從宮中搬了出來。”
此話一出,風獨影不笑了。
豐極在一張禪椅上坐下,身子斜斜靠在椅背上。侍女上前為他除下發冠,一頭墨發頓如流雲迤邐垂地,光可鑒人。此刻的他,不比在朝官麵前的端莊雅麗,卻仿佛是白鶴翔飛萬裏後倚壁而立,另有一種散漫倦美之態。
“宮外的日子可舒服?”豐極接過另一名侍女奉上的香茶。
他剛從鼎城回來,八弟南片月便神神秘秘的跑來說要告訴他一個大消息,以為又是什麽雞毛蒜皮的事,誰知卻是“七姐從宮裏搬出來了”的消息。原本他們八人都住在皇宮裏的,隻是這兩年,幾兄弟先後大婚,便都陸陸續續地搬出了皇宮,各自在帝都裏另行建府置家,隻有七妹一人還留在宮裏。
而“鳳影將軍”搬出皇宮,這在他人看來許是小事一件,但是以他們對大哥也就是當今皇帝陛下的了解,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大事。
對於豐極的問話,風獨影抱臂於胸,抬著下巴,垂著眼睛,不發一言。那姿態倒似是等著人給她作解答。
看她那模樣,豐極搖頭,道:“宮裏住得好好的,你幹麽也要搬出來?”
風獨影眼皮子都不抬一下,道:“他的那些女人太吵了。”
聽著這樣的答案,豐極頓然失笑:“大哥同意?”
“我一人一劍,誰人可阻。”風獨影下巴又抬高了點。
這樣囂張任性得不可一世的話,讓豐極忍不住撫額歎氣:“你呀……難怪大哥生氣!”
風獨影聽了,不由望向他,問:“四哥何時回的?昨夜宿在宮中?”今日早朝並未見他,顯見是昨日便入宮了,否則焉知大哥生氣。
“昨日申時回的。”豐極放下手答道,“先入宮向大哥稟報此番巡程,結果被大哥拉著陪他喝了
清幽如詩的嗓音娓娓道來,鋪開一卷壯麗的山河圖,揭開一段塵封的曆史。
一、人間龍鳳1
大東元鼎三年四月。
“退朝!”
隨著內侍尖細而響亮的聲音,文武百官依次踏出金殿。
三兩結伴而行的,五六一群傾談議論的,從東華門至西武門隨處可見這些或老或壯或少的朝廷棟梁們,隻不過當這些棟梁瞥見一抹白影時皆紛紛垂首退避。
那抹白影是大東的“鳳影將軍”風獨影,此時的她正是二十二歲的韶華之齡,麵如雪玉,長眉入鬢,鳳目盈光,容色豐豔。未如百官盛服朝冠,一襲素白羅袍,廣袖上以金線綉著繁複精致的鳳羽,昂首踏步間衣袖飄舉鳳羽翩翩,倒真似是鳳翅招展,那本是素潔雅淡的白衣反是變得極其華麗高貴。
沿途的官員、侍衛紛紛行禮,她亦隻是微微點頭便揚長而去,身後目送她的背影遠去的人中有人輕聲感歎一句:“風將軍這氣度呀堪比女王。”
聞者莫不頷首。
大步如飛的風獨影自然沒有聽得這些話,當然即算是她聽到了也不會有任何反應。皇宮裏宮門如林,台階遍布,她心裏頭這刻隻是再一次地煩著為什麽每次出入宮中一趟都要走這麽長的路。
“影。”
即要過宣直門時,一道柔淡的嗓音從斜後方不疾不徐的傳來。
這世間會這般喚她的隻有一人,雖則隻是偶爾。未轉身回首,隻是唇邊彎起淺淺弧度,“四哥。”
豐極一身墨色常服,悠然踱步行來,仿佛玉樹徐迎,風神秀逸,沿途官員、侍衛無不注目之。
“去我府中。”他與她並肩而行。
“嗯。”她頷首。
兩人出了宣直門,一隊巡邏的侍衛迎麵而來,見著兩人,齊齊停步行禮:“見過太宰大人,風將軍(鳳影公主)。”
齊紮的聲音中卻有那麽一道突兀的,然後白影一閃,緊接著侍衛首領身後第三個侍衛便飛出丈遠。
“七妹。”豐極喚一聲,神色有些無奈又有些好笑。
風獨影揚著下巴睨著地上的侍衛,冷冷道:“本將什麽地方像那種軟綿綿膽怯怯的小白兔了?!”
跌在地上的侍衛一臉傻呆地看著風獨影,完全反應不過來。
“將軍,這小子新來的不懂事,還請將軍饒了他這一回。”侍衛首領趕忙跪下請罪,身後眾侍衛也一同求情。
“此乃小事,勿需如此,諸位都起來。”豐極向眾侍衛擺手示意,然後不給風獨影說話的機會,一把拖了她就走。
等兩人走得遠了,侍衛們才起身,然後首領“啪!”的一掌甩在那名還傻愣著的侍衛腦門上。“死小子!你不要命了!想害我們一起陪葬啊!”
“大人,我……”那名侍衛委屈的看著首領,可憐被打了卻不知錯在何處。
“來的頭一天我就告誡過你們,見到風將軍一定要稱‘將軍’而非‘公主’!這都大半個月了,你竟還給我犯錯!”首領怒氣衝衝。
“大人,可陛下明明封她‘鳳影公主’啊。”那名侍衛不解。
“你還有理了。”首領又一巴掌甩他腦門上,“風將軍最厭惡別人叫她‘公主’了,你小子給我記牢了,否則下回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是。”侍衛垂首。
“你小子走運,剛才幸好有太宰大人在,否則你小子死定了!”首領再甩一掌。
“好了,大人,你就饒了他,他這次肯定長記性了。”旁邊的侍衛上前勸說,“況且他剛才受了風將軍一腳,還不知受沒受傷呢。”
首領本也就隻是氣這小子不長記性,罵一通也就氣消了,這會聽人提起,忙問那侍衛,“可有受傷?”
那侍衛揉揉胸口,還是一臉迷糊狀,“回大人,一點都不痛,沒受傷。”
“一點也不痛?”首領與眾侍衛有些不信,“以風將軍的武功,踢你一腳便可取你小命,你竟沒一點事?”
“真的沒事。”侍衛拍著胸脯點頭,表示無事。
“看來這小子走了狗屎運,風將軍剛才腳下留情了。”一幹侍衛不由都道。
而前邊,豐極也在勸說著風獨影,“七妹,不是每個公主都是‘緋霓公主’那樣的。”
“緋霓公主”乃是當年與他們共爭天下的強敵“滔王”之妹,在“滔王”敗亡後,其家眷作為俘虜收在軍中,他們八人曾有幸見過此公主,後來南片月便笑曰其為“白兔公主”,隻因她遇人即怯,遇雷即驚,遇血即暈,遇風即倒。
“四哥,你別提‘緋霓’兩字。”風獨影素不喜如此怯弱無能之輩,所以聞言即皺眉頭。她卻不知女子柔怯可人更惹男兒憐愛,是以當年軍中許多將領傾心“緋霓公主”,最後是寧靜遠的部將霍君行得公主首肯。兩人一是英雄,一是美人,一如鬆柏,一如菟絲,成婚八載,夫妻恩愛,生有兩兒兩女,十分美滿。而風獨影文通百家武敵萬軍,可縱橫沙場談笑殺敵,那等氣概女中獨一,又兼得風姿絕麗,傾慕她的男兒自然不少,卻是無人敢娶,無人能匹。當然,她至今未嫁並不隻是這個原因。
豐極笑笑搖頭,“好,不提。”
兩人一路出了皇宮。
風獨影是騎馬來的,隨行也就一名侍衛杜康,所以一出宮門,杜康便牽著馬迎上來。
“去四哥府。”她吩咐一句。
杜康聞言點點頭,沒有說話,遞過白馬的韁繩給她。他是一個身材頎長的年輕男子,五官端正英俊,隻是麵容冷寂,氣息內斂,似個影子般一點也不惹人注目。
那邊豐府的馬車過來了,豐極回首看著風獨影,示意她與他同乘馬車。
風獨影卻是飛身上馬,道:“四哥,我先走一步。”言罷一揮馬鞭,白馬頓飛馳而去,杜康也翻身上馬,緊隨其後。
豐極想喚也喚不住,隻得搖搖頭自行上了馬車。
風獨影一路飛奔,不過一刻工夫便到了豐府,府前的侍衛遠遠看得迎上前來。她下了馬,將韁繩扔給杜康,便自顧往府裏走去,杜康將馬交給侍衛,跟在風獨影身後。府裏早有人去通報了大總管,所以風獨影剛跨過前院門檻,大總管已飛速前來,見禮後將風獨影領到了後府豐極的書房裏。
待奉了茶水後,總管便退下了。
書房裏,風獨影飲過半杯茶後,喚了一聲:“杜康。”
杜康聽得召喚走了過去在風獨影坐著的藤榻上靠最左邊坐下,再從袖中取出塊幹淨的白色綢巾鋪在腿上。風獨影身子平躺下,將頭枕在綢巾上,打了個哈欠,不過片刻,便酣然入睡。而被她枕著的人一直靜靜地閉目端坐,如石像般紋絲不動。
書房裏一片靜謐,隻有茶香嫋嫋。
一個時辰後,遠處傳來的喧囂聲令得杜康睜開雙眼,他伸手扶起風獨影。
風獨影醒來,睜眼,一杯茶已遞到麵前,接過,飲下茶水,人便已徹底清醒,將茶杯遞回杜康,問:“四哥回來了?”
“嗯。”杜康點頭,將空杯放回桌上,然後靜靜站立藤榻旁。
門外傳來腳步聲,緊接著書房的門被侍女自兩邊推開了,屋外驕陽燦爛,豐極翩翩走入,仿佛攜了一身日華,映得書房裏光彩熠熠。
風獨影目注豐極,道:“四哥,若哪一日邊城告急定不能派你去救援。”說著移眸望著豐極身後跟著的侍衛石衍,問:“今日又收了多少詩文,聽了多少曲歌?”
豐極容顏俊美無倫,又才華風儀無雙,更兼得位高權重,卻是至今未娶,可想而知,這帝都裏有許多“家中有女初長成”的父母中意他,許多妙齡少女傾慕他。但無論是明著請人說親保媒的,還是暗著詩文表意的,豐極皆一一婉拒。
可是如此絕倫的人物,即算是明言拒絕,又怎能阻得了那些懷春少女對他的明思暗想。所以這兩年,帝都裏有兩三事的繁盛皆因豐極。
第一宗是淒婉哀豔的閨閣詩文蔚然成風。
豐極是個文武全才,他文章闊朗詩詞雄秀,又精通棋畫音律,後世評其為“東初第一才子”。因此,那些通識文墨的才女們,一為表自己的才情,二為搏心上人的青睞,紛紛將一腔戀慕傾於詩文之中。有的遣人送與豐極表達心意,有的則被家人或仆從傳出閨閣,其中不乏佳句麗章,甚得文人雅士之讚賞。而但凡是得到大家讚賞認同的,有的人會想更勝一籌,還有的人則會仿效,這是人的天性,亦是人的劣性。
第二宗是帝都之人樂藝冠絕天下,數出國手。
以詩文表意何等高雅,卻非人人精通文墨,而閨閣之中,多有習琴簫者,因此那些雅擅音律的女子,則以曲傳情。隻是請豐極來府中聽曲,或是去豐極府中為他奏曲,這皆難行之事,於是便有了豐極出行時,沿路樂聲飄飄之景。每每他一路走過,或高牆內,或閣樓上,總會飄出或纏綿或清雅的琴曲箏歌,甚至半路上還被人攔住請求留步片刻,聽完一曲或留下評言幾句。聞得佳曲之時,豐極自不吝嗇讚言,而他的讚言隻引得他人的爭衡,引得更多的人趨之若鶩。
第三宗是“丹陽街”成為帝都最繁華熱鬧之地。
從豐府到皇宮,這一條街名曰“丹陽街”,是豐極幾乎每日都必經之道,所以那些想一睹他豐儀的,想遞送詩詞與他的,想彈曲與他賞的,甚至某些小官小吏想求見他而不得入門的,都會來此等候。自然,這一條街的人流最多,街邊店鋪、酒樓、客棧的生意也十分興隆。
“豐四郎容傾天下”是當時世人於他之讚言,甚至後世史官在為他寫傳時亦不吝筆墨留下一句:
“風姿特秀,朗朗如玉山上行,軒軒如朝霞舉。時人皆慕之。”[注○1]
而聽得風獨影那略帶調笑的問話,石衍卻是一本正經地答道:“屬下不懂曲藝,隻知這一路回來樂聲未斷,什麽樂器的都有,屬下此刻耳朵裏還鬧哄哄的。至於詩文……”他雙手比劃了一下,“屬下收了這麽多,方才總管看到說今晚又得多燒幾根蠟燭了,大人不到亥時是看不完。”
風獨影聞言唇角微勾,“四哥,我聽說古時有個美男竟生生被人看殺死了,幸而你非體弱之人,否則這日日遭人圍看,夜夜秉燭讀詩,一千條命也不夠用的。”
對於風獨影的取笑豐極隻是淡淡一挑眉,道:“我聽說你從宮中搬了出來。”
此話一出,風獨影不笑了。
豐極在一張禪椅上坐下,身子斜斜靠在椅背上。侍女上前為他除下發冠,一頭墨發頓如流雲迤邐垂地,光可鑒人。此刻的他,不比在朝官麵前的端莊雅麗,卻仿佛是白鶴翔飛萬裏後倚壁而立,另有一種散漫倦美之態。
“宮外的日子可舒服?”豐極接過另一名侍女奉上的香茶。
他剛從鼎城回來,八弟南片月便神神秘秘的跑來說要告訴他一個大消息,以為又是什麽雞毛蒜皮的事,誰知卻是“七姐從宮裏搬出來了”的消息。原本他們八人都住在皇宮裏的,隻是這兩年,幾兄弟先後大婚,便都陸陸續續地搬出了皇宮,各自在帝都裏另行建府置家,隻有七妹一人還留在宮裏。
而“鳳影將軍”搬出皇宮,這在他人看來許是小事一件,但是以他們對大哥也就是當今皇帝陛下的了解,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大事。
對於豐極的問話,風獨影抱臂於胸,抬著下巴,垂著眼睛,不發一言。那姿態倒似是等著人給她作解答。
看她那模樣,豐極搖頭,道:“宮裏住得好好的,你幹麽也要搬出來?”
風獨影眼皮子都不抬一下,道:“他的那些女人太吵了。”
聽著這樣的答案,豐極頓然失笑:“大哥同意?”
“我一人一劍,誰人可阻。”風獨影下巴又抬高了點。
這樣囂張任性得不可一世的話,讓豐極忍不住撫額歎氣:“你呀……難怪大哥生氣!”
風獨影聽了,不由望向他,問:“四哥何時回的?昨夜宿在宮中?”今日早朝並未見他,顯見是昨日便入宮了,否則焉知大哥生氣。
“昨日申時回的。”豐極放下手答道,“先入宮向大哥稟報此番巡程,結果被大哥拉著陪他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