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鐵蹄踏震大地轟鳴作響,有墨色的旌旗凜冽飄揚半空,那是雍州雍王駕臨!


    晏瑕叔望見遠處如黑色潮水奔湧而來的鐵騎,不由默默感歎:好個清徽君!好個雍王!配合得堪稱妙到毫巔!


    他感歎之時,舉起右臂,刹時城前數千鐵騎喝聲如雷:“主上有令,放下兵器者,既往不咎!”


    至此,叛軍徹底崩潰,放下兵器,俯首跪地。


    而穀仞眼見敗局難挽,再不敢留,忙領著數千親信逃遁而去。


    晏瑕叔早得久遙吩咐,是以並不追擊,隻是率眾上前,收服降兵。


    原被穀仞派去攔阻雍王大軍的那一萬兵馬,被豐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便殲滅一半,餘下逃遁至此的眼見城前叛軍紛紛投降,再看高空之上青王如神般親臨,刹時萬念俱灰,也跟著放下兵器投降。


    豐極領兵趕至時,遠望已逃遁而去的穀仞等叛軍,輕聲感概一句:“這招‘不戰而屈人兵’用得妙絕,奈何有將才,卻無將心。”


    身旁石衍聽了,卻道:“如此才好。”接著又問一句,“要不要讓厲將軍去追?”


    豐極搖頭勒馬,仰首望見半空青鳥緩緩飛落城樓上,思及久羅山上的事,默然許久,終未發言。


    王城之上,守軍齊聲歡呼,王城之下,是跪地降服的數萬叛軍。一場一觸即發的大戰,終是兵不血刃而瓦解。


    十五章、角聲滿天秋意寒2


    七月十一日未時,昔日鄯王旗下猛將、今日的叛軍首領——穀仞領著號稱五萬的叛軍抵達王都。


    自攻下溱城後,青州各地


    已得國相命令,各城警戒。這穀仞當年跟在風青冉麾下,亦學了些兵法之道,不是魯莽之輩,他知這些早有防範的城池輕易是攻取不下的,而他起兵本打的就是對方


    的措手不及,要的就是速戰速決,沒有時間來圍著守著慢慢攻下,否則等到大東皇帝得了消息,派大軍來伐,他隻區區數城如何抵擋。是以他直奔王都而來,隻要攻


    下這作為王權象征的王都,這青州便崩潰了,隻要青州入手,到時自有八方英雄呼應,這天下……便該易主了!


    是以當日抵達王都,稍作休整後,申時四刻他即發動攻城。


    而王都裏,自久遙回來後,群臣便如吞定心丸,對於叛軍攻打王都皆知是早晚之事,朝議之上,群臣征詢久遙意見,久遙就一個字:守!


    於是那日穀仞攻城,王都裏負責戌守的都統晏瑕叔率領將士殊死抵擋,自申時四刻起,至戌時一刻休,一番血戰後,叛軍的第一次攻城無功而止。


    第二日辰時,叛軍再次攻城,雙方激戰,守城的將士再一次將叛軍阻於城外。


    隻是經此兩戰,城中將士傷亡頗重,而且城中僅守軍一萬,與叛軍人數懸殊,雖則有久遙在此安定人心,但他畢竟不是曾率領眾將士南征北伐戰無不勝的被士兵們視為神一般存在的鳳影將軍,眼見數日過去,青王卻依舊毫無消息,是以城中將士士氣大減。


    七月十三日,穀仞未有發動攻城,雙方各自休整。


    七月十四日,寅時,黎明前最黑暗亦是守兵最疲憊之際,穀仞傾全部兵力四麵攻城,來勢洶洶。晏瑕叔自然是率領將士們抵擋,隻是連續三戰的疲憊,以及精神上的惶


    然,再加四麵敵人攻來,士兵們已顯難以支撐。晏瑕叔心頭焦灼,眼見著叛軍已有不少爬上了城樓,城牆上亦有叛軍如蟻蟲般攀著牆梯湧上來,他亦不由得惶恐,難


    道今日竟是守不住了嗎?


    正在這時,驀然“咚!”的一聲鼓響,震耳欲聾,瞬間傳遍王城,便是酣戰裏將士們的刀劍叩鳴亦不能掩那鼓聲!


    “咚!咚!咚!咚!咚!咚……”


    巨大的鼓聲不曾間斷,一聲一聲,如擊在戰士的心頭,如自九天傳下,散落城中每一個角落,令那些戰士驀然間湧出鬥氣。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


    塞上燕脂凝夜紫。”


    震耳的鼓聲裏,忽起沉厚而豪邁的歌聲,聲聲入耳,如叩心弦。


    將士們百忙間循聲遠望,便見王都最高的建築——矗立於王宮的踏雲樓之頂,一人挾鼓而立,一邊擊鼓一邊高歌,身旁一隻青碧大鳥展翅嘯鳴,嘹唳飛空。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注○1】


    那時正是旭日初升之刻,淡薄的霞光裏遠遠望去,矗於高樓之上的天青身影巍然若山,碧霄白雲上美麗的青鳥展翅飛翔,鼓聲、歌聲、鳥聲相和,激昂張揚又清越嘹亮。如此景象,於這曠遠王城,於這肅殺戰場,是那樣的奇妙,就仿佛天降神諭,震魂撼魄!


    “清徽君!”


    戰士們仰望踏雲樓上那如天神屹立的男人,刹那間豪氣陡生,滿身熱血沸騰!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晏瑕叔舉劍高喝。


    瞬即,城樓之上如雷鳴般響起回應:“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兒朗們,守住王都,恭臨主上歸來!”


    “是!”


    “咚咚咚……”的鼓聲裏,將士們勇氣倍增,舉起刀劍,掄起矛戈。


    “殺!”震天的喊殺聲裏,氣勢如虹的王都守軍,衝向那湧上城樓的叛軍,刹那裏便有頭顱翻滾,殘肢斷臂橫飛!


    而王城裏,各自躲於家中惶恐不安的百姓們,在聽得振耳的鼓聲,聽得戰士們震天的吼聲時,不由都稍稍安神,不約而同向神佛祈求著守軍大勝!


    踏雲樓頂,“咚咚咚咚……”鼓聲不止,而擊鼓之人,仰首望向長空。


    蒼穹之上可有族人在看,可有怨魂哀泣?


    那日,穀仞攻城無功,更是傷亡慘重,不得不狼狽休戰。


    ……


    ※※※


    十四日,酉時。


    經過一番激戰的雙方,都在休整之中,便在此刻,立於了樓遠望的士兵望見了遠處一股黃塵揚於半空,頓時心頭一跳,趕忙飛奔稟報。


    自接到徐史的信後,豐極即點兩萬精兵,自雍州王都出發,日夜奔行,於十二日抵兩州邊界,稍息一夜後,翌日清晨,帝都以星火令急速送來的聖旨便到了。豐極一接詔書,即拔營起程,領大軍邁過界碑,奔赴青州王都而來。


    在離王都還有五十裏之際時,探子回報,今日叛軍與王都守軍一場激戰,清徽君親自擊鼓助戰,將士份外勇猛,擊退了叛軍的攻勢。


    隨軍大將厲則行便進言,即刻急速奔襲,可攻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豐極沉吟片刻後,卻吩咐大軍再行四十裏,然後就地紮營休整。


    厲則行雖是奇怪,但他向來敬服豐極,隻道其另有妙策,遵令行事。


    他去後,石衍問豐極,“援兵到來,叛軍自然惶恐,先前又已一番激戰,定耗損體力,正是一舉擊潰的良機,為何主上卻不同意進攻?”


    豐極勒馬,舉目瞭望前方,淡淡道:“這區區叛軍,孤伸手可破。”這樣自負囂張的話語由他說來,顯得格外的平靜而雅淡。


    常年跟隨他左右的石衍自然深信不疑,是以再問:“唾手可得之功,主上何以不取?”


    豐極默然了片刻,才悵悵道:“當日七妹嫁他是為救他,我們兄弟雖不樂意,但無可奈何。如今,七妹與他已成夫妻,既是如此,那麽他至少要做到與七妹並駕齊驅,


    若他不能,而隻是一個依附於七妹苛活之人……”他話音一頓,雍雅的眉宇間溢出一絲徹骨的冷意,“這樣的人,不存也罷。”


    石衍一震,看著前方駿馬上雍雅無倫的人,心下了然,“主上是要考量他?”


    豐極不語。


    石衍遲疑了片刻,又道:“主上之苦心,常人難懂,此刻王都危困,援兵不救,日後隻怕要招天下誹議。”


    “天下誹議……”豐極呢喃一聲,唇邊扯一抹笑,卻苦澀不堪。


    昔年隻因他事事苛求盡善盡美,以至痛失所愛。如今……為著七妹,他便任性一回,自私一回。仇人成婚,其間之愛恨磨痛,豈能少了,這兩年七妹與那人如何度日,


    他們兄弟豈有不知,隻是七妹何等驕傲之人,絕不容他人插手。而那人沉淪悲痛難消怨恨,他們兄弟都能理解,可若一生,七妹與那人都要活在這仇恨與折磨中,那


    他寧擔千古罵名,亦要就此替七妹斬斷餘生羈縛。


    此時此刻,即為契機。


    那人肯出山,肯擊鼓相助,顯然並非無情無義之人,那便讓他看看,那人有沒有與七妹並肩而行的勇氣,有沒有與七妹並駕齊驅的本事。


    他的七妹,是天上的鳳凰,不是世間庸俗狹隘之輩可與匹配的!


    若那人……


    豐極握緊了手中韁繩,吩咐石衍,“既是清徽君在擊鼓,顯然七妹還未歸來。你即刻點兩百精兵,速往忻城三石村找尋七妹。”


    “是。”石衍領命。


    而那時王都裏的將士聽聞救兵來了,振奮不已,本因激戰而疲倦的身體又瞬間湧出了力量。晏瑕叔整頓兵馬,預備著隻要城外雍王攻襲叛軍,他們便即刻出城接應,到時前後夾攻,叛軍必然可一舉擊潰。


    可隨後探子又來報,雍王大軍於十裏外駐紮,似乎並無攻打叛軍之意。


    眾將士聞言無不訝然,晏瑕叔趕忙將消息報與王宮。


    群臣聞之亦不解,紛紛將目光投向玉座上的清徽君。


    久遙聞得消息後,端坐許久後,心底輕歎,到底是她的兄弟。


    ※※※


    卻說叛軍營中,穀仞自也早得探子回報,雍王領兵來救,一時心頭也有些忐忑,畢竟“傾城將軍”並不隻是指容色傾城,而是那“不動則已,一動傾城”的絕世將才。正想著要不要退兵時,又得探報,雍王於十裏外紮營不動。


    穀仞聽後,不由心生疑惑。


    這雍王既是來救援的,為何不趁他疲倦之時來個急襲?那他真的隻有逃跑一途。


    難道是一路勞頓需要休整?豈不擺明著給他時間讓他逃跑。


    那是另有圖謀?卻是圖謀什麽呢?


    思來想去,卻是怎麽也想不明白。以眼前局勢來說,他應該退兵,不然等到王都守軍與雍王雙麵夾擊,他必敗無疑。


    可是退兵……也是敗局!


    此次起兵,時機可說半由天意,半是人為。


    風獨影歿或傷,青州必然亂,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王都,而後再將潰散的青州拿下,那時即算大東皇帝反應過來,派兵來討,他已青州在握,足可與之慢慢*,且那時昔日敗於大東皇帝的各方英雄必然響應,大東朝便危在旦夕!


    隻是,他沒有想到,數日攻城,以五萬人馬竟然沒能攻下隻一萬守軍的王都,更沒想雍王的救援會來得如此之快!


    此刻退兵,日後再難有此良機,一世雄心抱負便就此斷送,於他來說,即為敗局。


    若不退兵……


    他走出營帳,舉目瞭望遠處巍峨的王城。城牆上掛著幹涸的血跡,城下層層疊疊的是來不及收拾的戰死的士兵屍首。這幾日攻城,王城守軍定然折損幾千,此刻守軍比


    他們隻怕更是疲憊不堪,而自己這方,還有四萬多的兵力,探子回報雍王援兵亦不過兩萬左右,這麽算來,依舊是自己這邊占了優勢。


    那不如……搏一把!


    隻要能攻破王都,能入主王城,雍王不足為慮,這青州不出十日便為掌中之物!


    如此一想,他即刻下令,命副手高亥領一萬人去五裏外駐守,目的是阻住雍王的兵馬,同時傳令眾將士今夜休息,明日攻城。


    穀仞打定了主意的時候,王宮紫英殿裏,除了徐史垂眸默默思索著外,群臣無不如熱鍋上螞蟻般,躁動不安,一個個猜測著雍王按兵不動的原因。隻是猜來猜去,誰也摸不清,最後又把目光望向了清徽君。


    玉座上,久遙端坐著,目光望向殿中的諸位大臣,所謂的“群龍無首”大約說的便是此等景況。他沉吟會兒,然後啟口道:“諸位大人,要是主上在此……”他的話卻故意在這兒停頓了,目光自群臣麵上一一掃過。


    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鳳影空來(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傾泠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傾泠月並收藏鳳影空來(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