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賢馬上表態:
“淺水灣的房子不算貴,購一套沒有關係,老豆你去看房吧,看中哪一套,回頭你通知我,我去給你買房契。”
丁賢早就打聽過淺水灣的房價。
即使丁兆廉不說,丁賢也準備在香江投資幾套房產。
73年底國際上爆發一次石油危機,導致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出現大衰退,香江也沒能幸免。
去年一整年,香江股市與樓市都在直線下跌。
樓市至今沒有回暖,很多房產企業堅持不住,看不到市場曙光,不得不對旗下物業進行揮淚大甩賣。
現在買房,其實是最佳時期。
丁兆廉聽兒子答應。
他扭頭交待孟月楨:“咱們兵分兩路,你陪阿仔去看工廠,我去看房子。”
孟月楨不讓他當甩手掌櫃:“工廠是大事,你應該陪著阿仔。”
丁兆廉卻道:“我不懂經商,去了也幫不上忙,不如去打理家務,阿仔一直租房住,他雇的保姆又笨手笨腳,照顧不好他,我看房子是為了給他解決生活上的麻煩,讓他可以一心撲在事業上,你真當我是給自己買別墅嗎?”
孟月楨聽他講的頭頭是道,就不再堅持:“那你怎麽去?咱們隻這一輛車。”
丁兆廉問丁賢:“你阿姐在不在家?”
“在,她知道你和老媽今天來,專門在家等著你們。”
“那就送我去丁媛家裏,讓丁媛陪我去看房。”
就這樣。
一家人分作兩路。
丁賢先讓司機把丁兆廉送去佐敦的堂姐家裏,然後才趕往觀塘區的電子工廠。
行車途中。
丁賢向孟月楨打聽起家族舊事。
“老媽,我們家與道亨銀行到底是什麽淵源呀?”
這件事丁賢以前沒有問過。
孟月楨也不曾主動講。
此刻丁賢忽然提起。
孟月楨就從頭說:“道亨銀行的創始人叫董中維,最初的總部是在大陸,早在三十年代已經創立,當時都叫‘銀號’,還不叫銀行,後來發生戰亂,大陸沒法做生意,總部就遷到香江,但在四十年代時,香江也不安全,總部又遷往了澳門。”
整個戰亂期間,澳門在葡萄牙人老羅寶的周旋下,並沒有遭遇戰火,因此成了很多企業的避難所。
道亨銀行入澳後,為了經營便利,引入一位當地股東,就是孟月楨的父親孟雲鬆。
丁賢外公孟雲鬆成為道亨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等戰亂結束,道亨銀行總部重新遷回香江,澳門支行交由丁賢外公打理。
“咱們與董家合作二十幾年,一直相安無事,結果在1965年時遇上擠兌風波,那一年華資銀行損失慘重,很多都易了主。”
1965年的擠兌事件是香江爆發的第一次銀行危機,華資領頭羊恒生銀行就是在這一年被迫賣給了英資的匯豐銀行。
丁賢對這次事件略有耳聞:“道亨銀行也是在這一年易主的?”
孟月楨搖頭:“道亨銀行撐過了這次危機,但董中維為了保住銀行,引入了第三位股東,就是英資的格林德利銀行,董中維賣給格林德利兩成股權,70年董中維去世後,董家把剩餘五成股權全部賣空。”
“外公為什麽不買呢?”
“你外公的出價沒有格林德利高。”
這就是在商言商。
道亨銀行是私人銀行,並不是上市公司,若誰想入主董事會,可以直接采用協議收購的方式,隻要出價夠高,就能收購成功。
但英國格林德利銀行雖然買到董家的七成股權,卻仍舊需要華人進行管理,就聘請丁賢外公出任道亨總經理。
遺憾丁賢外公在1971年時因為心髒病也去世了。
孟家人丁不旺,孟月楨隻有一個弟弟,姐弟兩人共同繼承道亨銀行的三成股份。
孟月楨繼續說:“你外公去世後,格林德利銀行上門收購股份,你舅舅把手上的兩成股份賣掉,移民去了加拿大,我隻剩一成,留著也沒有什麽用,索性也賣給了英國人。”
春節孟月楨與丁兆廉去加拿大旅遊,就是因為丁賢舅舅在那邊。
71年時,丁賢舅舅把繼承的兩成股權全部賣成了現金。
孟月楨則是選擇換購股票,她把手上的一成道亨銀行原始股,等價換成了格林德利銀行的股票。
因為她有格林德利銀行股東的身份,就被委任為旗下子公司道亨銀行澳門分行的總經理。
丁賢忍不住打聽:“這筆股票價值多少錢?”
孟月楨並沒有瞞兒子:“當時的估價是一千萬港幣!”
也就是說,一成道亨銀行原始股,價值一千萬港幣,道亨銀行的總價值就是一億港幣。
<a href="http:///"></a>
等到1982年,馬來西亞的豐隆集團會把道亨銀行從格林德利銀行手上再度買走,他們為此花掉了整整十億港幣。
十年間,道亨銀行的股權會升值十倍。
但孟月楨手持的股票卻升值不了多少,格林德利銀行的業務重心是在印度,那鳥地方的盈利空間遠遜於香江。
照此來看,孟月楨賣掉的一成原始股,應該是賣虧了。
不過這筆交易並不是孟月楨自己做主,而是與夫家的整個家族商量後做下的決定,丁家人一致認為,英國佬的銀行更有升值空間,換成股票更劃算,結果全都看走了眼。
孟月楨與道亨銀行的關係就是這樣。
丁賢聽了以後,對孟月楨說了一句,“老媽,我會把這間銀行重新給你買回來,但我需要幾年時間。”
孟月楨心裏並沒有執念,因為道亨銀行不是孟家創立,她從不把這間銀行當成家族遺留,“如果你需要這間銀行,你盡管去投資,假如你用不著的話,那就不要花冤枉錢。”
兒子打包票重新買回道亨銀行,她竟是不懷疑兒子的能力。
丁賢也不多誇口。
他見轎車駛入觀塘區,轉而打聽工廠情況:“你是怎麽找到這間工廠的?”
孟月楨是通過道亨銀行總部的關係,“華記電子是道亨銀行大客戶,信貸資金超過千萬港幣,但是已經瀕臨破產,貸款還不上,質押的股份都已經變成道亨銀行的資產。”
類似這種因為資金鏈斷裂,被迫把企業股份抵押給銀行的例子,在全球各地的商界都比比皆是。
有些企業能夠通過抵押貸款,換來一絲喘息之機。
但更多企業的下場往往是基業易主,更有甚者是破產倒閉。
華記電子的命運已經注定,它將被道亨銀行轉賣給有能力讓它擺脫困境的新管理者。
“淺水灣的房子不算貴,購一套沒有關係,老豆你去看房吧,看中哪一套,回頭你通知我,我去給你買房契。”
丁賢早就打聽過淺水灣的房價。
即使丁兆廉不說,丁賢也準備在香江投資幾套房產。
73年底國際上爆發一次石油危機,導致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出現大衰退,香江也沒能幸免。
去年一整年,香江股市與樓市都在直線下跌。
樓市至今沒有回暖,很多房產企業堅持不住,看不到市場曙光,不得不對旗下物業進行揮淚大甩賣。
現在買房,其實是最佳時期。
丁兆廉聽兒子答應。
他扭頭交待孟月楨:“咱們兵分兩路,你陪阿仔去看工廠,我去看房子。”
孟月楨不讓他當甩手掌櫃:“工廠是大事,你應該陪著阿仔。”
丁兆廉卻道:“我不懂經商,去了也幫不上忙,不如去打理家務,阿仔一直租房住,他雇的保姆又笨手笨腳,照顧不好他,我看房子是為了給他解決生活上的麻煩,讓他可以一心撲在事業上,你真當我是給自己買別墅嗎?”
孟月楨聽他講的頭頭是道,就不再堅持:“那你怎麽去?咱們隻這一輛車。”
丁兆廉問丁賢:“你阿姐在不在家?”
“在,她知道你和老媽今天來,專門在家等著你們。”
“那就送我去丁媛家裏,讓丁媛陪我去看房。”
就這樣。
一家人分作兩路。
丁賢先讓司機把丁兆廉送去佐敦的堂姐家裏,然後才趕往觀塘區的電子工廠。
行車途中。
丁賢向孟月楨打聽起家族舊事。
“老媽,我們家與道亨銀行到底是什麽淵源呀?”
這件事丁賢以前沒有問過。
孟月楨也不曾主動講。
此刻丁賢忽然提起。
孟月楨就從頭說:“道亨銀行的創始人叫董中維,最初的總部是在大陸,早在三十年代已經創立,當時都叫‘銀號’,還不叫銀行,後來發生戰亂,大陸沒法做生意,總部就遷到香江,但在四十年代時,香江也不安全,總部又遷往了澳門。”
整個戰亂期間,澳門在葡萄牙人老羅寶的周旋下,並沒有遭遇戰火,因此成了很多企業的避難所。
道亨銀行入澳後,為了經營便利,引入一位當地股東,就是孟月楨的父親孟雲鬆。
丁賢外公孟雲鬆成為道亨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等戰亂結束,道亨銀行總部重新遷回香江,澳門支行交由丁賢外公打理。
“咱們與董家合作二十幾年,一直相安無事,結果在1965年時遇上擠兌風波,那一年華資銀行損失慘重,很多都易了主。”
1965年的擠兌事件是香江爆發的第一次銀行危機,華資領頭羊恒生銀行就是在這一年被迫賣給了英資的匯豐銀行。
丁賢對這次事件略有耳聞:“道亨銀行也是在這一年易主的?”
孟月楨搖頭:“道亨銀行撐過了這次危機,但董中維為了保住銀行,引入了第三位股東,就是英資的格林德利銀行,董中維賣給格林德利兩成股權,70年董中維去世後,董家把剩餘五成股權全部賣空。”
“外公為什麽不買呢?”
“你外公的出價沒有格林德利高。”
這就是在商言商。
道亨銀行是私人銀行,並不是上市公司,若誰想入主董事會,可以直接采用協議收購的方式,隻要出價夠高,就能收購成功。
但英國格林德利銀行雖然買到董家的七成股權,卻仍舊需要華人進行管理,就聘請丁賢外公出任道亨總經理。
遺憾丁賢外公在1971年時因為心髒病也去世了。
孟家人丁不旺,孟月楨隻有一個弟弟,姐弟兩人共同繼承道亨銀行的三成股份。
孟月楨繼續說:“你外公去世後,格林德利銀行上門收購股份,你舅舅把手上的兩成股份賣掉,移民去了加拿大,我隻剩一成,留著也沒有什麽用,索性也賣給了英國人。”
春節孟月楨與丁兆廉去加拿大旅遊,就是因為丁賢舅舅在那邊。
71年時,丁賢舅舅把繼承的兩成股權全部賣成了現金。
孟月楨則是選擇換購股票,她把手上的一成道亨銀行原始股,等價換成了格林德利銀行的股票。
因為她有格林德利銀行股東的身份,就被委任為旗下子公司道亨銀行澳門分行的總經理。
丁賢忍不住打聽:“這筆股票價值多少錢?”
孟月楨並沒有瞞兒子:“當時的估價是一千萬港幣!”
也就是說,一成道亨銀行原始股,價值一千萬港幣,道亨銀行的總價值就是一億港幣。
<a href="http:///"></a>
等到1982年,馬來西亞的豐隆集團會把道亨銀行從格林德利銀行手上再度買走,他們為此花掉了整整十億港幣。
十年間,道亨銀行的股權會升值十倍。
但孟月楨手持的股票卻升值不了多少,格林德利銀行的業務重心是在印度,那鳥地方的盈利空間遠遜於香江。
照此來看,孟月楨賣掉的一成原始股,應該是賣虧了。
不過這筆交易並不是孟月楨自己做主,而是與夫家的整個家族商量後做下的決定,丁家人一致認為,英國佬的銀行更有升值空間,換成股票更劃算,結果全都看走了眼。
孟月楨與道亨銀行的關係就是這樣。
丁賢聽了以後,對孟月楨說了一句,“老媽,我會把這間銀行重新給你買回來,但我需要幾年時間。”
孟月楨心裏並沒有執念,因為道亨銀行不是孟家創立,她從不把這間銀行當成家族遺留,“如果你需要這間銀行,你盡管去投資,假如你用不著的話,那就不要花冤枉錢。”
兒子打包票重新買回道亨銀行,她竟是不懷疑兒子的能力。
丁賢也不多誇口。
他見轎車駛入觀塘區,轉而打聽工廠情況:“你是怎麽找到這間工廠的?”
孟月楨是通過道亨銀行總部的關係,“華記電子是道亨銀行大客戶,信貸資金超過千萬港幣,但是已經瀕臨破產,貸款還不上,質押的股份都已經變成道亨銀行的資產。”
類似這種因為資金鏈斷裂,被迫把企業股份抵押給銀行的例子,在全球各地的商界都比比皆是。
有些企業能夠通過抵押貸款,換來一絲喘息之機。
但更多企業的下場往往是基業易主,更有甚者是破產倒閉。
華記電子的命運已經注定,它將被道亨銀行轉賣給有能力讓它擺脫困境的新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