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長江,我進來了!
偷看我日記,曹操製霸三國 作者:安靜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九年,七月中。</p>
大漢水師,在陸彥、甘寧等人的率領下,自廣陵郡與吳郡之間的長江入海口,進入了長江之中!</p>
甘寧望著熟悉的長江江麵,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終於又進來了!”</p>
蘇飛也是百感交集,這裏曾是他賴以生存以及實現抱負與理想的地方,雖然心中感情很複雜,可到了最後他也隻是喊了一聲,“長江!”</p>
水師進入到了長江中,那種在海上顛簸沉浮的感覺似乎也少了許多。</p>
麵色略顯蒼白,比起出發前整個人瘦了一圈兒的司馬懿,來到了陸彥身後,問道:“老師,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p>
陸彥正在欣賞著沿途的景色,聽到司馬懿的問話後,他這才回過神來。</p>
稍稍思索片刻,陸彥說道:“孫權在長江流域布置了許多的軍寨,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兵力攻占江東,但卻能沿途毀掉這些軍寨堡壘,為將來的進攻做一些準備。”</p>
</p>
司馬懿聞言鬆了一口氣,暗道:“看來老師還是很清醒的,我還以為他想憑借這十萬人攻入江東呢...”</p>
陸彥突然歎息一聲道:“可惜..”</p>
“可惜什麽?”司馬懿下意識問道。</p>
“若是子龍、子義、漢升他們和他們的軍隊在的話,我說不定可以一舉拿下這個江東!”</p>
“......”</p>
江風不大,而且船隊是逆行,船隻能依靠船槳來航行,速度不算快。</p>
如此龐大的艦隊突兀的出現在長江之中,吳郡有岸邊勞作的江東百姓也都紛紛發現了他們的存在。</p>
百姓們驚愕的看著江中那百艘近二十丈長,五丈寬的巨大戰艦,遮天蔽日般的在長江中緩緩行進。</p>
有百姓指著戰船,說道:“那些...那些船看起來好陌生,好可怕!”</p>
“這麽龐大的船隊,難道是孫討虜要出征了?”</p>
“不對啊,孫討虜早就與周都督率軍北伐了,哪裏還有兵力來掌控這麽多的戰船?”</p>
這時候,有眼尖的百姓看到了旗幟上繡的字,於是問道:“你們誰識字,那上麵寫的啥?”</p>
江東百姓的識字率普遍偏低,但也不乏有一些認識字的人存在。</p>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有人認出來了,</p>
“那戰船上的旗幟,好像寫的是‘曹’!”</p>
那一聲‘曹’先是讓眾人無比的疑惑,等反應過來便是驚慌失措,亡魂大冒!</p>
“曹!是曹操的艦隊!”</p>
“快看中間最大那艘船上,上麵的旗幟繡的好像是個‘陸’字!!!”</p>
“曹!陸!我的娘啊!是陸彥!!!是驃騎將軍陸彥來了!”</p>
百姓們惶恐不已,議論紛紛,有激靈點的百姓,已經連滾帶爬的去將長江中發現的情況,稟報給了縣城中的守衛。</p>
這些城中的守衛顯然都不相信這群百姓的“鬼話”,甚至還笑話他們,說他們是不是看到水賊,太過大驚小怪了。</p>
不過隨著前來反應情況的百姓越來越多,這些守衛也終於站不住了。</p>
有士卒將城中百姓反映的情況,加急送到了吳縣。</p>
不過當消息送到吳縣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p>
雖然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但為了謹慎起見張昭還是召集了眾人來到州牧府議事。</p>
本來大晚上的被召集,這群文人武將們心中就很不爽。</p>
此刻再一聽到,是有士卒匯報曹軍的戰船出現在長江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荒唐!”</p>
“無稽之談!”</p>
“滑天下之大稽!”</p>
曹軍雖然在整訓水師,可問題是他們才訓練了一年多時間,而且遠在黃河,如何能來到長江?</p>
“難道真的是從大海遠航而來?”在場眾人裏,隻有魯肅被引起了重視。</p>
於是,魯肅站出來說道,“長史,聽聞陸彥建造了一種造型奇特的大船,號稱可以在大海中遠航,屬下在想,他不會是真的率領黃河水師從海中來到了長江吧?!”</p>
張昭雖然也有些持懷疑態度,但卻由不得他不小心,“無論如何需要先查明那支船隊的身份,若真是曹軍戰船,那主公和公瑾恐怕處境堪憂了啊。”</p>
魯肅也點頭道:“長史,我認為無論是否是曹軍戰船,我們都應該盡快遣人將消息送給主公和公瑾,讓他們做好防禦的準備。”</p>
“沒錯,你現在就去安排吧。”</p>
“喏!”</p>
魯肅匆匆離去,議事廳中氣氛有些沉悶。</p>
張昭看向江東唯一留守的老將韓當,道:“韓將軍,沿岸防務就全都交給你了,雖然留守的士卒不多,但我們有堅城和民心,應該還是守得住的。”</p>
韓當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三代君主征伐四方,功勳卓著。</p>
此次江東大軍盡出,但也特意將韓當留了下來,防禦和穩固江東各地。</p>
韓當成竹在胸的回道:“放心吧,有本將在,些許宵小翻不了身!”</p>
......</p>
而與其同時,陸彥的艦隊已經來到了秣陵城外長江地段。</p>
說到秣(mo)陵就不得不稍加介紹一下了。</p>
在東吳定都秣陵並改名建業之前,秣陵甚至都算不上一個城市,更多的被叫做石城。</p>
當初楚王給它置了一個邑,叫作金陵邑,但是有一些人來看過之後,都說這個地方有虎踞龍盤之氣,有帝王之氣。</p>
後來,秦始皇一次巡遊經過金陵的時候,別人告訴秦始皇說這個地方叫金陵,有虎踞龍盤之氣,將來會產生帝王。秦始皇聽了很生氣,就鑿了一條河,把這個水引進城市裏邊,試圖衝破這帝王之氣。</p>
同時,秦始皇還將這個地方的名字從金陵,改為叫秣陵。</p>
為什麽要改做秣陵呢?</p>
秣,指的是牲口的飼料,秦始皇的意思就是指這個地方沒有什麽虎踞龍盤、帝王之氣,這個地方隻配當做喂養牲口的地方...</p>
但改名和鑿河並沒真正的讓秣陵失去氣勢,在魯肅,龐統,諸葛瑾等人來到江東並見到秣陵後,都說這裏有帝王之氣,還勸說孫權將治所遷至秣陵。</p>
遷都秣陵不隻是因為這裏的氣勢,還是因為這裏靠近北方,且有長江天塹。</p>
古代不同現代,傳令要花費大量時間,所以指揮所離戰場越近越好。</p>
孫權有著眾諸侯中最為強大的水軍,還控製著長江天險。他沿著長江建造了許多軍事基地,可以順長江運輸糧食,防禦堪稱完備。</p>
近一年多來,孫權一直在擴建和加固秣陵,如今從遠處看去,這裏已經隱隱有了一座都城的雛形。</p>
陸彥給甘寧、蘇飛、司馬懿等人科普完了秣陵的情形,</p>
甘寧、蘇飛都是恍然大悟。</p>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老師縱橫沙場十餘年從無敗績,恐怕就是因為他對敵人的了解吧。”而司馬懿則在內心震驚於陸彥博聞強識的同時,也暗暗發誓要多向陸彥學習,要學著更加深入透徹的了解敵人。</p>
大漢水師,在陸彥、甘寧等人的率領下,自廣陵郡與吳郡之間的長江入海口,進入了長江之中!</p>
甘寧望著熟悉的長江江麵,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終於又進來了!”</p>
蘇飛也是百感交集,這裏曾是他賴以生存以及實現抱負與理想的地方,雖然心中感情很複雜,可到了最後他也隻是喊了一聲,“長江!”</p>
水師進入到了長江中,那種在海上顛簸沉浮的感覺似乎也少了許多。</p>
麵色略顯蒼白,比起出發前整個人瘦了一圈兒的司馬懿,來到了陸彥身後,問道:“老師,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p>
陸彥正在欣賞著沿途的景色,聽到司馬懿的問話後,他這才回過神來。</p>
稍稍思索片刻,陸彥說道:“孫權在長江流域布置了許多的軍寨,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兵力攻占江東,但卻能沿途毀掉這些軍寨堡壘,為將來的進攻做一些準備。”</p>
</p>
司馬懿聞言鬆了一口氣,暗道:“看來老師還是很清醒的,我還以為他想憑借這十萬人攻入江東呢...”</p>
陸彥突然歎息一聲道:“可惜..”</p>
“可惜什麽?”司馬懿下意識問道。</p>
“若是子龍、子義、漢升他們和他們的軍隊在的話,我說不定可以一舉拿下這個江東!”</p>
“......”</p>
江風不大,而且船隊是逆行,船隻能依靠船槳來航行,速度不算快。</p>
如此龐大的艦隊突兀的出現在長江之中,吳郡有岸邊勞作的江東百姓也都紛紛發現了他們的存在。</p>
百姓們驚愕的看著江中那百艘近二十丈長,五丈寬的巨大戰艦,遮天蔽日般的在長江中緩緩行進。</p>
有百姓指著戰船,說道:“那些...那些船看起來好陌生,好可怕!”</p>
“這麽龐大的船隊,難道是孫討虜要出征了?”</p>
“不對啊,孫討虜早就與周都督率軍北伐了,哪裏還有兵力來掌控這麽多的戰船?”</p>
這時候,有眼尖的百姓看到了旗幟上繡的字,於是問道:“你們誰識字,那上麵寫的啥?”</p>
江東百姓的識字率普遍偏低,但也不乏有一些認識字的人存在。</p>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有人認出來了,</p>
“那戰船上的旗幟,好像寫的是‘曹’!”</p>
那一聲‘曹’先是讓眾人無比的疑惑,等反應過來便是驚慌失措,亡魂大冒!</p>
“曹!是曹操的艦隊!”</p>
“快看中間最大那艘船上,上麵的旗幟繡的好像是個‘陸’字!!!”</p>
“曹!陸!我的娘啊!是陸彥!!!是驃騎將軍陸彥來了!”</p>
百姓們惶恐不已,議論紛紛,有激靈點的百姓,已經連滾帶爬的去將長江中發現的情況,稟報給了縣城中的守衛。</p>
這些城中的守衛顯然都不相信這群百姓的“鬼話”,甚至還笑話他們,說他們是不是看到水賊,太過大驚小怪了。</p>
不過隨著前來反應情況的百姓越來越多,這些守衛也終於站不住了。</p>
有士卒將城中百姓反映的情況,加急送到了吳縣。</p>
不過當消息送到吳縣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p>
雖然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但為了謹慎起見張昭還是召集了眾人來到州牧府議事。</p>
本來大晚上的被召集,這群文人武將們心中就很不爽。</p>
此刻再一聽到,是有士卒匯報曹軍的戰船出現在長江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荒唐!”</p>
“無稽之談!”</p>
“滑天下之大稽!”</p>
曹軍雖然在整訓水師,可問題是他們才訓練了一年多時間,而且遠在黃河,如何能來到長江?</p>
“難道真的是從大海遠航而來?”在場眾人裏,隻有魯肅被引起了重視。</p>
於是,魯肅站出來說道,“長史,聽聞陸彥建造了一種造型奇特的大船,號稱可以在大海中遠航,屬下在想,他不會是真的率領黃河水師從海中來到了長江吧?!”</p>
張昭雖然也有些持懷疑態度,但卻由不得他不小心,“無論如何需要先查明那支船隊的身份,若真是曹軍戰船,那主公和公瑾恐怕處境堪憂了啊。”</p>
魯肅也點頭道:“長史,我認為無論是否是曹軍戰船,我們都應該盡快遣人將消息送給主公和公瑾,讓他們做好防禦的準備。”</p>
“沒錯,你現在就去安排吧。”</p>
“喏!”</p>
魯肅匆匆離去,議事廳中氣氛有些沉悶。</p>
張昭看向江東唯一留守的老將韓當,道:“韓將軍,沿岸防務就全都交給你了,雖然留守的士卒不多,但我們有堅城和民心,應該還是守得住的。”</p>
韓當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三代君主征伐四方,功勳卓著。</p>
此次江東大軍盡出,但也特意將韓當留了下來,防禦和穩固江東各地。</p>
韓當成竹在胸的回道:“放心吧,有本將在,些許宵小翻不了身!”</p>
......</p>
而與其同時,陸彥的艦隊已經來到了秣陵城外長江地段。</p>
說到秣(mo)陵就不得不稍加介紹一下了。</p>
在東吳定都秣陵並改名建業之前,秣陵甚至都算不上一個城市,更多的被叫做石城。</p>
當初楚王給它置了一個邑,叫作金陵邑,但是有一些人來看過之後,都說這個地方有虎踞龍盤之氣,有帝王之氣。</p>
後來,秦始皇一次巡遊經過金陵的時候,別人告訴秦始皇說這個地方叫金陵,有虎踞龍盤之氣,將來會產生帝王。秦始皇聽了很生氣,就鑿了一條河,把這個水引進城市裏邊,試圖衝破這帝王之氣。</p>
同時,秦始皇還將這個地方的名字從金陵,改為叫秣陵。</p>
為什麽要改做秣陵呢?</p>
秣,指的是牲口的飼料,秦始皇的意思就是指這個地方沒有什麽虎踞龍盤、帝王之氣,這個地方隻配當做喂養牲口的地方...</p>
但改名和鑿河並沒真正的讓秣陵失去氣勢,在魯肅,龐統,諸葛瑾等人來到江東並見到秣陵後,都說這裏有帝王之氣,還勸說孫權將治所遷至秣陵。</p>
遷都秣陵不隻是因為這裏的氣勢,還是因為這裏靠近北方,且有長江天塹。</p>
古代不同現代,傳令要花費大量時間,所以指揮所離戰場越近越好。</p>
孫權有著眾諸侯中最為強大的水軍,還控製著長江天險。他沿著長江建造了許多軍事基地,可以順長江運輸糧食,防禦堪稱完備。</p>
近一年多來,孫權一直在擴建和加固秣陵,如今從遠處看去,這裏已經隱隱有了一座都城的雛形。</p>
陸彥給甘寧、蘇飛、司馬懿等人科普完了秣陵的情形,</p>
甘寧、蘇飛都是恍然大悟。</p>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老師縱橫沙場十餘年從無敗績,恐怕就是因為他對敵人的了解吧。”而司馬懿則在內心震驚於陸彥博聞強識的同時,也暗暗發誓要多向陸彥學習,要學著更加深入透徹的了解敵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