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山區的夏季陰雨連綿的天氣並不常見,在還不豐裕的環境下為了盡可能減少戰士們病患,不讓高強度長期戰備消磨了戰士們的士氣,遇到早上陰天或者下雨的日子張海還是打算至少給那些新來的少年營戰士倫休的機會。


    不知在緊張與疲憊中挨了多少日子,第二十三小隊的少年戰士終於盼來了這樣的一個早晨。哨聲響起的時候見到外麵那殘酷的陽光沒有再一次照進屋子,幾乎所有人都低聲的歡呼起來。


    負責管理第二十三小隊的隻是少年營中並不算太出眾的一名張海的核心弟子石壘。身為張海選訓出來並言傳身教多年的骨幹,他當然了解那種不同於舊軍營的嚴格而緊張的生活作風對於戰鬥力的意義。可自從館陶山寨的守戰以來不少像他這樣對於天下的形勢從師傅那裏稍有了解的人都似乎有些鬆懈了。


    八個小時的睡眠似乎根本不足以緩解這些日子以來訓練乃至幫工積累下來的疲勞,早上起床整理生火作飯吃飯再加上洗衣和保養擦拭鎧甲箭銃的活之後,距離準備午飯又僅僅是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了。


    這半個時辰的時間裏戰士們終於有時間躺在木板床上從兒的經曆到戰場與未來的閑聊起來,別看少年營的戰士們在一起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不要說一個小隊之內,就是整個山寨上很多人的麵孔也能熟識了,可在嚴格的紀律管控之下能說上話的幾乎卻很少。一個寢室裏的十二個人同袍數月很多事情卻像慶雲城下的戰場前一樣陌生。


    “還是他們火器手輕鬆,不用天天練臂力,隻要在山下動動嘴猜猜數然後在師傅那裏讀讀書就可以了,戰場之上也可以躲在後麵開火,還有那麽多大人幫趁,唉。早知道我就不去主動報名習弓了。”李小武哀歎道。


    身為隊長的核心弟子石壘笑道:“這麽點兒苦都吃不了?那我告訴你大頭還在後麵呢。上次山寨之戰的時候你也看到了,我們連同師傅在一共不不過一百六十餘個人,用臼銃的有多少人?連同工匠都做戰勤上陣了,六百多號人。可殺傷的人卻不比我們多多少。更重要的:我們的鍛煉出來的臂力也不僅僅是在射箭的時候有用,博命時也是不可獲缺的。我們天天出工為他們打造臼銃不過是為了全隊的安危防止敵人依靠人多勢眾人海突襲而已,對峙交戰中的殺傷,隻要我們的力量能打穿敵人的鎧甲,作用絕對是那些速成的火器手難以替代的。”


    正說著的時候,一個魁梧而高大的身影在窗外閃現,原來是師傅來了。眾人見狀不敢再在床上躺著,趕緊站了起來。這並非僅僅因為是等級下的禮儀,也確實因為師傅在戰場上的表現是令絕大部分孩子們敬仰的。


    “為師知道,夏天以來大家的訓練都很辛苦。可是我們離下一次出戰遠征越來越近了,如果我們不進行這些戰備,全軍遇到敵人的大部隊很可能又是類似慶雲城下那種傷亡嚴重的惡戰。你們將來都是開創新朝天地的棟梁之才,為師寧願你們今年緊張一些也不願意你們無謂的傷亡和犧牲,大家理解麽?”難得的休閑日子裏張海不希望占用戰士們太多的閑暇時間以招至惡感,但卻知道鼓勵在艱難的時候應該時常存在的道理。


    “師傅放心,下一次我們作戰的時候隻要敵人在直射範圍之內再也不會出現那種射在盾牌邊緣的‘肉’上也無法讓其見血的事兒了。”雖然這些日子以來訓練及幫工的任務繁重,但李小武及許多戰士們都似乎是別著一口氣,要把要其撒在敵人的頭上。


    張海對於這一階段以來戰士們的訓練成效是滿意的,從初學到技巧上掌握弓勁乃至滿足最基本的射準要求,並且能夠拉開七鬥以上的戰弓,正是弓手實力增長最快的時期,加上孩子們很多處於十四五歲到十五六歲最後一年的快速成長期的時候就更是如此。平時古代軍隊因為管理鬆散以及訓練密度不夠,如無特殊的選兵,這樣基本合格的要求在好的強軍中也要至少一年。而戰士們僅用了四五個月就接近了這一要求,所下的苦功可見一般。


    可當張海的餘光偶然向床上掃視的時候卻發現不知道被子是沒有疊好還是在臨時休息的拉開了。


    張海沒有去問新來數個月的那些少年戰士們,而是私下裏向做為核心弟子的石壘嚴肅的說到:“內務條理新戰士們可能不清楚,做為基層隊長的你怎麽能不清楚?我們在張宅的時候可曾有過例外麽?”


    石壘知道師傅不是一個死板而不講理之人,雖然並非不了解當年師傅對這一問題的解釋可還是自信而坦然的回到:“我們的戰士雖然入伍才數月,可那麽也算是經曆過多次生死考驗的人了,絕不會因為這點兒小事而在戰場上拉稀打折扣的。”


    軍隊中對於內務的要求在中國曾是從北洋新軍時代開始流傳下來的,可“疊被子難道能把敵人疊死?”的疑問不僅僅是在21世紀存在,在革命戰爭年代的優秀軍隊中同樣存在。張海並不是一個教條主義者,他相信並不那麽遵守內務紀律甚至在彈藥箱上點火做飯的朝戰後期誌願軍中絕大多數人不會在進攻命令下達的時候因為戰場反應而邁不開腿,也理解二戰時期類似《星星敢死隊》那種精英偵察兵可以無需完全遵守一些內務條例。而對於不那麽精銳而優秀的普通士兵而言,這確實是近代軍事變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們的戰士或許不會,可以後新來的戰士呢?我們現在隊伍上不敢說所有的人都很強,但平均起來自然是可以一以當十甚至以一勝十的精銳,可當我們今後擴充到兩三千戰兵的時候每一個少年營的新戰士都要成為其他人的表率。現在不嚴格讓他們樣成良好而自然的生活習慣,難道想讓舊軍隊那種拿新戰士當仆人的風氣今後在我們的隊伍上滋長嗎?我不希望在我們還沒有結束戰爭的時候,就讓這舊時代的那一套規矩和風氣在我們的隊伍上蔓延。”張海對石壘認真的叮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