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什麽時候,就連南京宮城裏張海身邊的很多尋常仆從也都開始摸清了一個規律:戰備的時候就是整個宮城乃至張海本人最為忙碌的時候,而海外戰事正在激烈進行的時候反而一切都會輕鬆愉快下來。


    從南京城支援過去的預備隊暫不說,從日本列島增援去的各支隊伍都是新軍堪比近衛部隊一般的精銳。整個朝鮮半島的新軍力量至少增加兩三倍以後,張海就不再擔心今後一段時間內的戰事會有什麽變故了。


    在經過思考之後,張海最終還是放棄了例行的全軍新年晚會和英勇勳章受勳儀式的做法。畢竟如今新軍主力部隊,不但軍官層的規模都比以前大了不少不說,還大部分都在海外的戰事中。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張海親筆提寫受勳表彰和告全軍全國及周邊國家書並將這些東西在準備了足夠的份數之後同慰問信及過年獎一起發往前線。


    例行的新年晚會的改為了針對兩個旅的新編部隊及近衛部隊了,這些部隊暫時沒有新的英勇勳章可拿,但張海要讓所有的新軍主力部隊都有“麵聖”的機會以及告戒所有部隊新朝同以往朝代的不同:戰爭任務會在任何年份隨時來臨,海外輪戰和戰備會成為常態。要永遠保持軍營的條例和紀律不鬆懈。新朝不崇尚中庸、也不崇尚那些已經落伍於時代的所謂“聖人時代”的舊道德標準,新朝要像一個俠士一樣疾惡如仇。除了自身內部,對周邊乃至世上的各種腐朽和黑暗乃至壓迫說“不”並拔刀相助。新朝也不會像東郭先生一樣濫施愛心和同情。在這世上,隻有獲得必要的資源改造自身才能夠最終改造世界.


    張海乃至新軍上層的不少人都並不擔心對日韓攻略會麵臨什麽軍事上的失利,但是激烈的治安作戰會給整個隊伍帶來什麽樣的影響卻是十分關心的了。


    新朝五年的新年來臨前的時候,張海就看望了對日治安戰中的一些重傷員。日本列島治安作戰的烈度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原來的設想,傷亡也略大於原來的預料。六個加強旅群及補充兵累計五萬參戰大軍中,僅僅重傷殘廢乃至種種原因的“精神性傷員”就達到了三千餘人。


    張海在去年見過北征作戰時歸來的戰士們,不論是同明朝的決戰還是北征徹底解決滿蒙的威脅,新朝核心部隊的犧牲與傷亡都並不比對日攻略低。其中的重傷員和嚴重的精神性減員的戰士們張海也都見過。但即便是這些人,大體上也總保持著積極而樂觀的心態,就算是比較悲觀而陷入恐懼之中的,經過專門的安慰與教育也大多能在良好的組織環境下緩解過來。


    可這些從日本列島作戰歸來中戰士中,張海通過各種報告乃至暗中的觀察卻似乎有了一種很不好的感覺:這些人或許並沒有被戰爭的恐懼擊垮,可卻不像是以前那支淳樸、純粹、擁有相當理想主義精神的隊伍中的官兵了。倒像是兩年以前那支庸俗的治安軍,多了一些舊軍隊的感覺和習氣。


    當然,在張海親自到來之後,走廊裏的這些官兵們卻不敢不敬畏起來。這不僅僅是因為張海是有著足夠權力的君王,還因為張海身上在夏天北京城那件事中所增加的無可辯駁的神性。即便是再為世俗的人也不得不麵對這種難以質疑的神跡保持著一絲敬畏。


    對於那些喪失完整勞動能力的人,張海沒有過多的苛責,但當走進京城北部臨近宮城的一處特殊府院裏的時候,張海的神色卻有些冷峻起來。這是那些在戰場上沒有嚴重違紀,卻有些渙散從而最終被淘汰下來的人。


    當張海沒有經過專門的通知而突然來到這處地方的時候,院子裏的不少人都以一種非常奇怪的目光注釋著這個身材十分高大的新來者。應該說新軍主力部隊中幾乎每一個戰士都曾經聽過張海的講話,但大多數情況下卻是在相貌難以仔細辨別的距離上。


    張海來到院落裏後見到院子裏並不算厚的積雪還有不少深秋時節落下的枯葉之後,就拿起大門邊的一把掃除掃起院落中的枯葉和積雪起來。這更加讓院子裏的不少人都狐疑並圍觀起來。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終於有人問道:“你是剛從海外回來的?哪個旅的?”


    張海平靜回答道:“近衛第一旅”


    “近衛第一旅不是沒有來日參戰麽?你叫啥名字?”一個看似有些流氣的戰士問道。新軍主力部隊部隊中一般戰士了解的東西也比一般軍隊裏多不少。因此對於對日出兵情況不少人都是有所了解的。


    “我是新朝聖主、新軍第一近衛旅旅長張海”張海鄭重的回道。


    這話更是讓不少原本就有些狐疑的人躁動起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院子裏還算寬闊的操場上。但大多數人見到後卻有些不信起來。


    “兄弟你這個玩笑可開大了,咱新朝不像過去那樣講究忌諱,也沒有什麽大不敬的罪名。可冒充聖主這事兒要是說出去可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有人這樣開頭,其他不少人也就放下顧慮跟著眾人笑了起來。還有個膽量大的老兵笑道:“新朝聖主可不單單是有身材和塊頭而已,力量和武藝也是天下間難尋的。你有這麽大口氣那就跟我們三個人練練吧,如何?”


    也有人起哄到:“別為難人家了,不是說咱聖主最擅長的是箭法麽?徒手格鬥可沒經驗.”


    “三個太少,你們來四個也一樣,徒手練練也無妨礙。”張海平靜的說道。戰場上的古代近戰徒手技藝是張海的短版,也很少花巨大的時間在這方麵。而且這不像有完善盾甲的冷兵器格鬥或射藝那樣高手對低手的以一敵眾很容易。不過訓練條件上的優勢和訓練方式上的先進性外加巨大的身材力量優勢讓張海有信心對付四五傳統武藝不俗的常人。哪怕自己平日裏在這方麵的練習時間半個時辰也不到。


    畢竟近現代徒手格鬥技巧上的進步和訓練方式上的變革之大,可能也就僅次於20世紀後百年內足球領域對抗賽的革命性進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