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在思索了很久之後終究還是打算同這個人見上一見。察言觀色與看人方麵,並不是張海的強項,因此還從外情部抽調了在這方麵十分擅長的兩名老人同自己一起看看這個人。不過並沒有請內情部與外情部的眾弟子前來一通審查,隻是由親衛連的人負責警衛。


    城北箭館的李自成在剛剛安頓下來不久就見到了皇城內前來的近衛部隊兩帶著軍兵親自來拿人,不過前來的近衛部隊軍官說話卻很客氣:“請跟我們走一躺吧!“


    李自成是被館內的工作人員直接叫到大門口處的,因此仔細想了想就沒有懷疑什麽,覺得這不太可能是有人冒充的,隻是看到前來的人像是能說話的,就問道:“我犯了什麽罪?“


    “這個我還不清楚,是聖主親自想見見你這個人。怕你受到意外的傷害才派這麽多人來保護。這下你能滿意了嗎?“


    聽到這裏一向在外人麵前十分剛直的李自成也不得不低聲說道:“在下眼拙,多有冒昧了,這就跟你們一起去。“


    在李自成身邊的一名近衛部隊軍官也不避諱的說道:“新朝沒有太多的禮術,麵聖也無需跪拜之類。但是當年為了掃盡天下的不平,得罪的人著實不少。因此防身之心不得不多了一些。等到了皇城邊緣地帶的時候,要先由我們的人為你洗澡洗頭徹底更換衣服還要刷牙漱口,明白了沒有?”


    聽到身邊的人這樣講,李自成原本的一絲疑慮也消退了不少,但直到這些人帶著他來到皇城附近並走進了一處便門的時候,疑慮才盡去。


    張海看了看這個西北出身的年輕人,與自己猜測中的印象大致八九分像,也就是年輕一些而已。李自成了解到見到聖主的時候無需多禮,但從進門到坐下還是不敢直接用眼去打量張海什麽樣。隻是從話語中聽的出來新朝聖主也是一個年輕人,而且是個經常鍛煉的習武之人,陽剛之氣不弱。


    “你就是陝西米脂縣的李家寨李自成?聽說你射術不錯?”


    “到了京城尤其是城北箭館才知道差的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李自成謙虛也事實求是的說道。


    “你的理想,就是從軍並成為精兵良將麽?”張海詢問道,張海的問話內容似是詢問,但話語中似乎沒有太多上位者的態度。


    李自成很自然的說道:“加入新軍主力部隊是天下年輕人和武人的夢想,我沒有想到自己很幸運能成為新軍主力部隊中的一員,在戰場上多殺幾個敵人。”


    張海雖然不善於察言觀色,不過也聽的出來這話裏似乎有幾分猶豫,也過於平淡了。完全沒有滿意與興奮。


    思索了片刻,也沉默了許久:張海試探著說道:“好,那就這樣吧,如果沒有什麽別的事情,你可以繼續回城北箭館訓練去了。做為新朝聖主,我也不說虛言:少則五年,多則十五年,必有大戰。現在作訓部直屬的神箭局下的千餘名精幹也一定是會參戰的。在戰場上,訓練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一顆舍生忘死的心”


    李自成聽到這話就是一楞,他沒有想到至少在自己水平上下或更高的那些精銳射手們竟然有多達千人。要知道那種特殊的訓練強度,幾乎是平均每兩天就會練廢一張傳統戰弓,算上其他的成本每個人每年的訓練費就至少有幾百兩的級別了。


    不過李自成在片刻之後就回憶起了自己這一次來可不是為了從軍的,早在來之前就已經下定了決心的他這時候忽然說道:“能加入新軍主力部隊,是我來京之前所根本沒有想到的。我原本的目的隻是想找個反應問題的地方而已。無奈在地方上遇到了不少截訪的風險,入京之後這才有沒有敢輕舉妄動,隻是尋找機會。可是盤纏卻花完了,這才去箭館試了試身手,並受推薦來到了城北箭館.“


    聽到李自成這樣說,張海似乎就想起了什麽來:對啊,按時間算,新朝六年就是崇禎元年。李自成雖然不是在崇禎元年起事的,但毫無疑問,八成是因為去年以來陝北大旱的事情。北方一帶尤其是陝北一帶自從數年之前就一直年景不好,外情部也算是有所關注。張海在新朝開國這兩年也不是沒有處理過類似小型民變或者地方上嚴重問題之類的事情,就猜了個把九不離十。


    “是跟救災糧款有關?”張海詢問道。


    “我在米脂縣隻是一名縣營班長,但是地方上有災,陝北大部分地方上實際得到的隻有那報刊上所說數字的一半。折算下來在災區民眾平均每天口糧不七兩,這僅僅隻夠‘貓冬’的標準而已,根本難友有效的恢複生產。就是逃荒,大部分人也沒有得到必要的盤纏,而且當地縣營還說禁止逃荒,一人逃荒全家耕地充公。”


    說這些話的時候,李自成再也沒有唯唯諾諾,而是很坦然的說道。,再也沒有一絲恐懼和顧慮。


    聽到李自成這樣說,張海的心就是一沉。倒不是因為這類現象多麽的讓人驚訝,比起前明來,本該大規模民變的事情連小小的民變也沒有。拉杆子起家的李自成僅僅是有勇氣進京上訪,這一且都證明了新朝的進步。上麵發先來的東西到下麵隻有一半,這更不是什麽希奇的事情,傳統王朝即便是盛世的時候能做到這些也不錯了。


    讓張海感到震驚的是沒想到在那遠離京城的邊地,竟然存在這麽大的奏報盲區。這件事情竟然在有關陝北的每年至少幾十封奏報中沒有反應。


    “這件事情我會迅速差人讓人去查清楚的,你不用擔心。”張海說罷迅速讓人拿來了筆墨紙冊擺在了李自成的麵前。


    “你是縣營的班長,那就應該識字些字吧?在陝北一帶,你好了解些什麽,風聞些什麽,都不妨寫上一寫。有沒有這個膽量?”張海詢問道。


    李自成不是文人出身,而在這時卻也不由的產生了一似遇到明主的興奮與自豪:“我李自成有這個勇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