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與物的樣子在宮中或是在南京城都不會給人以希奇,可是廣大的鄉間也幾乎能做到如此卻不知怎的,總是給人以不真實感。


    可如今的張海卻知道這並非什麽人搞的形式主義:“江南一帶的內情都是你負責的,你應該對此最了解才是。”下船隻後見沒有人靠近,張海便對楊思笑道。


    “紙麵上的東西和真實的感受確實有所距離。”楊思歎道。


    “這有我的功勞,但也有你們的功勞。如果沒有你們這些小女孩兒。就是再好的政策也有效落實的。至少統治力要打上不少的折扣。”張海也安慰楊思道。


    丹陽縣是京杭運河南段重要一處縣城,在這水運還沒有斷航卻又臨近斷航的時候反而比平日裏更為忙碌。不過此時的張海不再打算避諱人群,在尋常民間百姓家借宿後第二天繼續沿水路踏上了從丹陽縣到太湖的路程。


    這一帶過往的船就沒有太小的了,載客至少也是十來個人。


    人數不算多路途卻不近的情況下,船上的人們也開始時不時的閑聊了起來。


    在京城臨近地區外出的人還是男的居多,話題也就比較廣泛,也沒有什麽顧及了。


    一個北方口音的中年商旅用著不太標準的新朝白話笑道:“都說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可第一次來江南,卻感覺到這天下的車夫船夫其實還是樸實的人居多啊。”


    “這你就不懂了,其實這車船店腳牙是有排名順序的。前兩個不過是有個別不法之徒魚目混珠罷了,一般店家則是看人下菜,風險也稍大一些。正所謂店大欺客,客大欺店。隻有那‘做公的’和‘牙行‘們才是一點兒江湖道義沒有,惡人多見。”也有人誇誇其談的說道。


    負責蹬船踩踏著人力螺旋槳的船夫則笑道:“你們說的這都是過去的經驗之談了。至少在這南直隸與浙北一帶,又有幾個敢像過去那樣為非作歹無所顧及?那太湖的水匪厲害不厲害?可天下初定之後那些人在湖麵上蹦達了有多長時間?就是在別的地方勉強算是肥差的公家飯在這南直隸與浙北一帶也不是那麽好吃的。這新朝聖主整頓起那些不正之風來可是毫無顧及.“


    聽到這裏,連張海都感覺到有些虛假,開始懷疑船夫是不是外情部的托了。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一般傳統國人在閑聊的時候為了緩解心理壓力,不論是談論家常裏短的那些事情還是政事國事總是喜歡拿比較負麵的東西當談資,至少也會是站在貌似中立的立場上。幾個外地來的商旅也似乎感覺到這船家多多少少有些奇怪,就不在這個方向上繼續談下去了。開始聊起了目的地的一些事情。


    曾經就在蘇州常住的一名遊客說道:“過去天下菜肴當以粵菜為首,那裏的食材最為豐富。可是自從新朝入主江東之後,從皇宮裏的禦廚禦醫到不少瓦解的大戶中的私廚都開始在政府的組織下傳道授業。去年軍隊裏的不少做行軍糕點的也回到了蘇州等地,這江東美食就有蓋過粵菜之勢了。等大家到了蘇州,就知道哪怕是同過去相比,那裏為什麽會被喻為美食仙境了。“


    “唉?不對啊。我聽說這新朝曾經征集全天下的人才工匠,南京早已有蓋過蘇杭天下第一繁華之地。為什麽舊朝的禦廚在政府組織下傳道授業,反倒會讓蘇州成了這天下美食雲集之地?“一位北方口音的商旅有些疑惑的笑道。


    “這俗話說的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對於新朝來說後者未必對,但前者似乎有那麽點兒意思。估計是為了確保南京的新軍精銳不被奢靡之風所腐化。在南京城是出版之都,戲劇文化之都,蘇州不少的相關工匠和人才也都去了南京。那裏還是農具鐵器五金方麵的全國重地,還是名醫聚集的地方,還有外人想都想象不到的福利保障。但是在吃穿用度等不少有關享樂消費的地方,還是要看蘇杭等地。除了中小商販,民間的中大商戶們也往往不願意去南京城同那裏的衙門打交道。”


    “是那裏的皇莊王店不好惹嗎?”有人問道。


    “那裏的皇莊王店們到還算好打交道,可是那裏的規矩可並非什麽人都能承受的起的。要是有競爭對手栽贓陷害給你來點兒假貨或者質量稍微不達標的,又或者是服務態度不好有人投訴的,保你不死也得扒層皮。凡在南京城的民間大商戶們,都得請幾個訟師才能應付的過去。而且那裏用工的規矩也多,什麽行業工會勞動仲裁之類。這樣一來,盡管那裏的市民消費能力頗高,可在那裏開店就遠不如在蘇杭等地經營了.”


    不少人閑聊著,張海並沒有插話。不過人們見到張海這樣魁梧的身材似乎像是打行一類的人物,也就沒有人輕易敢來搭話。盡管張海似乎像是帶著家人去南邊兒探親一般的摸樣。


    不過張海卻沒有完全打算在十幾個人中做一個孤零零的看客,那樣也就同樣有些顯眼了,就順便問道:“聽說蘇杭等地除了食貨之外,近幾年武風也很盛行?不知道那裏的武藝相比南京城如何。我在南京實在是混不下去了,那裏的高手如雲。這不帶著夫和孩子想去蘇州那裏走走親戚,看看能不能在哪裏打行某個好的活計。”


    “不知道這位朋友練的可是武行內哪方麵的武藝?是箭術,還是刀槍或拳腳?”


    “最擅長的是箭術,刀槍也粗通一些,拳腳最不熟悉。”


    “拳腳方麵可學會新擂台技?還是傳統打法?“


    “隻學過幾個月的新擂台技,傳統打法的根基不牢。“


    “那你就去對地方了。南京城所謂的‘拳腳最不熟悉’又是像您這樣的身材,練過幾個月的新擂台技,在蘇杭那裏一定吃的開。畢竟拳腳還是講究身大力不虧的。”


    一行人了個把時辰之後,順流而下又有螺旋槳動力的小船已經臨近太湖了,船夫也開始提醒有沒有要下船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