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海率領著近千人的隊伍離開了梧州城,展開了向西南內陸的出巡之後。梧州城內的李文遠在感覺到張海一行人已經走遠了的情況下才徹底安心下來。


    李文遠做為當年跟隨石壘王光等人南下作戰的骨幹之一,也是當年曾經在南京城凱旋受勳並在當年就成親的人物。


    自兩宋流官製度以來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小妾不論,就正妻來說一般都選擇祖籍或出生地的“同鄉之妻”,在外任職的時候,親屬要盡可能的同當地人分離開來。新朝沒有流官製度的傳統。不過張海以及新軍上層在主力的官兵們在婚姻問題上還是有所考慮的。新朝的地方官員成親沒有這類規矩,隻是要回避宗族大戶,並且配偶有必要的檔案且經過審查就足夠了。這些事情基本上是新朝二年天下鼎定之前的時候就開始忙碌起來。


    同很多新軍主力部隊出身而且擔任州官的骨幹一樣,李文遠的妻子在調查的時候也是東南沒有太大背景富戶的女子,前明時剛剛入宮不久,名叫陳茹。所不同的是因為陳茹一口南京官話口音,當時的隊伍上就以為她是東南一帶的人物。而實際上陳茹正是廣東潮汕人出身。


    在新朝早年執行新政的時候,潮汕當地因為宗族勢力強大,對新朝的反對也最為劇烈,很多人都被當地所清洗了。不過潮汕族陳家的一支因為有宮內這條關係線,李文遠地位不算太高,但也能多少說的上話,因此算是受難不算太大的。陳茹及其直親最終遠離了潮汕當地,跟著李文遠一起來到了梧州。


    兩廣一帶的民眾除了廣州佛山等比較繁華富裕的地方不少大族養了一些拐賣來的資色出眾的女子外,當地人的平均顏值大多不怎麽樣。潮汕人的北方漢家血脈在這上千年的時間裏算是保持的比較好的,這也讓李文遠為之欣慰。


    新朝的官員不像舊時的讀書人流官製那樣經常頻繁調動,做為縣官也沒有完善官僚體係內那些迎來送往的需求,雖然分配的不是富裕的地方,但李文遠卻曾經立誌在當地做出一翻事業,最終也能開拓出一分家業。


    自從新朝四年開始,接連兩次大規模的風暴開始讓李文遠一家人有些不安起來。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李文遠對於張海乃至新朝在敬畏之中多了一絲不滿的心。常對妻子抱怨道:“都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聖主什麽都好,就是有些好高務遠了。”


    不滿歸不滿,身為有過三年從軍經曆自青州城時代就開始接受教育的老兵骨幹,李文遠可是清楚的知道新朝與舊時的朝廷巨大的不同,還有新朝聖主張海那幾乎可以得到證實的天帝之使的身份乃至無尚的權威,從來不敢有任何反叛的念頭。


    陳茹卻不相信新朝四年北京城中傳出來的那些傳聞,對於新朝雖然也是敬畏大過家仇,但卻不相信新朝能在一代人的時間內管的到這廣西境內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很多李文遠不敢去做的事情,陳茹卻並沒有多少顧及。比如當地的商戶們平日裏送來的那些看起來並不算貴重的禮物。憑借著潮汕人盤根錯節的家族關係與逐漸恢複的人脈,也利用一位遠親經營起了不小的藥材生意。在之後短短兩年之內就賺取了上萬兩的銀錢。梧州城算不上大,通貨的購買力也高,有了這些關係的支持也讓這小小的梧州城在平時的發展上稍稍強出了不少。


    不過到了新朝六年春節的時候,陳茹身邊的一名負責聯絡事情的丫鬟竟然失蹤了,在這不久之後,一封匿名的信件卻讓陳茹惶恐不安起來。搞官商經濟的事情終究是暴露了。


    新朝的不少規矩與思想意識陳茹也是多少有些耳聞的,擦邊球一般的“官商經濟“雖然不算是貪汙瀆職那樣的重罪,但是也是新朝的大忌之一。在兩廣這樣的邊地,超過萬兩的數額不管是有什麽樣兒的“罪輕情節”也必然最終是個家破人亡的結果。


    陳茹沒有敢將這件事情告訴自己的丈夫,而是花了不少的時間私下裏同這些不知道那裏來身處暗處的勢力講條件。她還是有一絲幻想:隻要有了足夠的錢與勢力,就算出現最壞的情況,那大不了也可以去流亡去南洋,甚至在這西南一帶,無需流亡海外也有退路也說不定。


    就這樣:陳茹最終有些意識到了是什麽人在要挾自己,那很可能與前明的餘孽有關。可是到了此時,陳茹覺得這件事情再也沒有退路了,就將一切對李文遠坦白了。


    讓陳茹奇怪的是李文遠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並沒有勃然大怒或者責備自己,而是陷入了惶恐之中不知所措起來。這些事情在舊朝或許不算太過嚴重的事,可在新朝極有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兒,說不好就有拿一天要遭遇石刑的待遇。


    也就在這個時候,梧州公安軍縣營的副手乃至幾個連長等頭麵人物闖了進來。這些人不知什麽時候也都被花了極大的價錢拉下水了。


    “你們是想造反麽?或者還是你們覺得那些人有可能成事兒?”李文遠終究平靜下來對這些人怒斥道。


    凡是在新軍主力裏做過事兒的人,不管是新軍主力部隊的軍官還是核心工匠,都會知道張海及其領導的新軍主力是多麽的強大。而且這種強大還不是像很多強軍那樣僅僅靠著某些目的來維持的很容易因為環境而改變衰敗下去的士氣,還在於層出不窮的戰術手段乃至整個精工生產力體係的進步。在掌握了天下的資源之後,就算新朝陷入最不利的局麵而分裂,那也會如當年學習材料中的亞曆山大帝國一樣分裂成幾個新朝********的勢力,而絕對不會有外人的空間。那些前明餘孽就像邊地的北方少數民族一樣,在新朝麵臨最為不利的情況下也似乎是早沒有了什麽機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