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壓力麵前,不少本來就是留下來打個吆喝的其他各路土司聯軍留下來的人沒有組織的向四麵八方潰逃而去。


    而沐天波所率領的後勇軍官兵在這種情況下的表現還是讓張海高看了不少。這支經過戰鬥減員仍然有一千幾百人之多的隊伍沒有在巨大的火力威脅麵前集中突圍,也沒有選擇四散潰逃,而是自動的分成了七八路,每路大概連規模左右的力量向著北麵不同的方向非奔而去。不少打完了子彈的槍支甚至相當部分的輜重都被直接丟下了。


    這隻在西南山地成長起來的隊伍雖然在兵源選拔和體能上同張海率領的近衛第一營群有不小的差距,不過在登山鑽林等方麵的能力上卻毫不遜色之。


    張海沒有猶豫,迅速下令配給第一營群的二百名神射手向著不到一裏左右距離上的敵人展開了火力。短短不過二十秒左右的時間內就打出了兩輪火力四百餘發子彈。


    在這樣遠的距離上射擊運動中的目標,即便撤退的敵軍是以連為單位展開撤退的,有效的殺傷效率還是達到了三成左右。在精確的火力壓力下當場就有最前麵的一百幾十名後勇軍官兵被打倒在地。


    炮兵連負責觀望的炮兵偵察員也早就用望遠鏡發現了這些躥出樹林的敵軍似乎沒有攜帶像樣的鎧甲,就命令炮兵以尋常火繩槍彈丸大小的輕霰彈對遠距離上的敵兵展開射擊。


    就算是三斤彈左右的輕炮一次也幾乎能將六十到八十枚左右的輕霰彈發射到一裏左右的距離上。


    在這樣的距離上,已經根本談不上什麽精度,能保證大部分的彈丸飛到方圓一公頃左右的區域上就算是相當不錯了。十二門輕炮接連不斷展開的兩輪火力打出了近兩千發彈丸,雖然沒有組織分成多路的敵兵潰逃,也還是稍稍遲滯了下敵軍的撤退。


    而在這個時間裏,近衛第一營群步兵主力還有隨行的神箭手和神射們也早就開始了向還沒有逃過山脊的敵兵展開了追擊作戰。


    張海也沒有閑下來,再次在身邊幾個親兵的幫助下不斷以一石二鬥力上下的戰弓速射遠處逃亡的敵兵。


    在上萬人的作戰中,張海個人的武力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經並不明顯,但在這種千人規模的交鋒中,哪怕在並非能夠精確命中的距離上,連續百餘支箭隻能殺傷幾十個人的情況下也遏止住兩兩三股逃敵翻越另一山嶺時的通路。


    跟隨隊伍的線膛槍手再次將敵人納入火力範圍的時候也展開精確射擊,雖然這樣的運動交戰對精確射擊很不利,不過還是盡可能多的遏止了逃敵向四麵八方山嶺逃散的可能。


    就在張海率領的第一營群也展開隊型在兩三裏的戰線上展開對逃敵的追擊的時候,一陣猛烈的火力忽然從第一營群的背後襲來。那是埋伏在樹林裏的一部分後勇軍“死士”以自身做為命運難料的棄子為代價展開的攻擊。百餘名敵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上千支早已填裝好彈藥的火槍打了出去,在張海所率領的精銳連群方向上,至少有近半的人被猛烈的火力命中,張海也不可幸免的成為這股伏兵襲擊的重點,右肋如同挨了重重一拳般。不過因為張海身上的鎧甲標準還要超出尋常,加上厚實的身材才沒有在運動中被當場打倒。


    連群之中被命中的戰士大多也不過是負了輕微的鈍傷而已,可還是有四五十人喪失了快速追擊能力。這使的張海最終不得不停下對殘敵的追擊。


    恰恰就在就在這時候,整個第一營群的後麵有二三百規模的馬隊以不顧一且的速度逼近過來。


    在敵我識別方麵,新軍主力部隊還是頗有一套體係和原則,因此援兵的趕到並沒有讓張海誤會什麽。


    遠放的熱氣球也逐漸逼近過來,不過在這種複雜地形環境雙方陣營也不是十分明晰的情況下空中的熱氣球也不敢以火箭展開遠距離的襲擊。


    “看殘敵這速度,剩下這千把規模的殘敵可能最終還是會逃散啊!”張海不由的有些遺憾的說道。


    盡管自己這次出征以來已經盡可能的保持果斷的作風,不再像之前那樣保守。可張海卻也發現,自己在臨陣指揮方麵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並不是一個十分有天賦的將才。


    “聖主不用擔心。不久前熱氣球從空中墜落的時候,臨近的隊伍都十分擔心,正以最大的速度從各個方向趕了過來。派向前麵那道山嶺之前執行阻敵任務的精銳也有。”親自負責近衛一旅第二營群的宋子悅回答道。


    聽到這話,張海以及身邊不少有所緊張的人心也鬆了下來,開始在兩道山嶺之間內穀地從林間搜索負傷的敵兵以及還打算頑抗的殘敵。


    七八百名被火力留下來的後勇軍以及數百具其他土司聯軍中已經有不少人成為屍體,不過近衛旅第一營群及趕來的其他兩路負責增援的先鋒沒有敢怠慢,發現躺著不動的敵兵,通常是在百米左右的距離之外就以線膛槍精確瞄準後補上一槍看看動靜再向敵軍可能存在的方向逼近。


    搜剿殘敵的工作也並非一帆風順,大部分負傷的敵兵都選擇了頑抗。這七八百人規模左右的敵兵中最終隻有五十人左右被俘,其中沒有嚴重負傷或者隻負了輕傷的不到三十人。


    不過對於審訊頗有些經驗的宋子悅來看,這個數量的俘虜也已經夠了。就是他見過的最為頑固的人群,嚴刑與利誘之下短時間內至少會有不少於半成的比例最終妥協,更硬的沒見過。


    在張海等人所率領的隊伍打掃戰場的過程中,第二營群與第三營群的主體終於在經過拚盡全力的急行軍之後趕了過來。在張海的指揮下,趕來的援軍僅僅是喘息了片刻就向敵軍潰逃的方向追擊而去。


    就在近衛旅主力隊伍一部打掃戰場,而大部向逃敵展開追擊的時候,負責堵截與遲滯逃敵的先鋒們同敵兵在第二道山嶺的北麵激烈的展了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