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葉爾羌諸部,弓箭等投射兵器很大程度上開始被火器所替代。但是做為成本較低的裝備,裝備數量仍然不算小。從猩猩峽到哈密一帶的交戰中,先鋒旅繳獲的箭支多達二十多萬支,是參戰的八百多名神箭隊官兵所攜帶箭支數的三倍。當然,問題在於這些箭支大多是以中亞草原流複合弓所用的輕箭,最多也不過是中型戰箭。經過挑選,這裏麵勉強堪用的一兩半到二兩左右的中型戰箭也不過四萬餘支,而重箭更是罕見。


    以清式長弓發射這些規則不一的箭支,即便是先鋒旅的神箭手們,發揮出來的精度和威力也會打不少折扣。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神箭隊的官兵們是新軍各兵種體係中唯一可以利用繳獲物資進行作戰的。


    在安樂城附近的決戰中,最終被官兵們繳獲和收攏的中型箭和重箭多多少少也湊出兩萬支左右的樣子。


    這樣,加上隊伍出發時攜帶的神箭隊官兵們人三十餘支。每個先鋒旅出戰的神箭手可可以用於參戰的舊箭達到了六十餘支。


    逐漸逼近的官兵們將殘敵圍困起來,並迅速的構築了不少供弓箭手所用的前沿簡易戰壕和掩體以回避依托馬匹屍體試圖重新展開還擊的殘敵。


    簡易戰壕從多個方向上逼近到距敵百步左右的距離以求可以在拋射中威懾到縱深地帶。


    神箭手們的弓箭拋射很快就展開了。在用這些並不合式的戰箭盲射的時候似乎根本沒有什麽精度可言,不過在百步左右的距離上拋射方圓二百步左右的大陣的時候,精度似乎也就並不很重要的。


    在有護手防禦的時候,神箭隊官兵們並不擔心“爆箭”的問題,以一石二鬥左右的力量把弓開到最滿拋射出去。雖然用這些不合式的中型箭無法把效率發揮到最大,按照很多人的經驗與知識,也能在接近末端的時候發揮出七十到一百焦爾左右的末能量,對那些並沒有重防護的敵兵有相當殺傷能力。


    就這樣:四個連六百名左右的神箭隊官兵在敵陣的外圍以十二個排陣地展開了持續二十餘分鍾的拋射,累計發射出近四萬支箭。


    在敵軍兩萬多人被壓縮在折算不過七公頃左右麵積的情況下,這些拋射而來的箭支盡管有不少落空和重複命中,還是造成了四千餘人的傷亡。


    而幾乎與此同時,線膛炮手在布置好陣地之後也向被圍之敵展開了從更遠距離上的開火和射擊。線膛抬炮手部署在距離敵陣一裏半左右的距離上,在這個距離上初速並不是很高的線膛炮彈最大落差已經有四五十米左右,已經能夠展開有效的“超越射擊“了。


    這樣的“超越射擊”如果用在正常情況下的臨敵中,是一種以新軍主力部隊的財大氣粗也承受不起的浪費。可當殘敵被壓縮一團的情況下,就強了許多。


    二百多門線膛抬炮在十分鍾左右的時間內展開了十五輪左右的開火,打出了三千發左右的四兩重彈。這些重彈在掠過敵陣的時候依舊以接近平行的斜線滑過,並在落地之後有的形成跳彈效應,一些匍匐在地上的敵人也難以幸免。


    四周控製殘敵的線膛槍神射手們也沒有閑著,不聽的尋找著漏洞和暴露出來的敵兵予以狙擊,在並不算長的時間內就打死打傷幾百人。


    並不算長的時間內就遭受了一半左右傷亡減員的情況下,負責領兵的阿黑麻與馬合木終於從那前所未有的震驚之中恢複過來。


    “我們投降吧!這樣下去,我們一定會。。。”馬合木此時已經如很多人一樣被嚇破了膽。


    而阿黑麻卻還保留著一絲清醒,說道:“天色似乎快要暗下來了,看看我們能不能堅持到天黑吧!如果能的話,還有人能夠逃出來的可能。敵人的攻擊似乎稀疏下來看。”


    劉洪濤並不打算在己方占有優勢的情況下將戰鬥拖入夜間。在劉洪濤看來,就算多付出數十近百傷亡損失,那也比先鋒旅的戰力神秘感遭到泄露要好。沒有太多的殘敵逃回去,先鋒旅就始終能夠保持一種敵軍所不了解,極有可能輕敵的神秘感。


    因此,當葉爾羌人的大軍似乎遭到了不小的打擊的時候,劉洪濤開始命令隊伍準備展開圍攻掃蕩,徹底殲滅這股頑敵。至於俘虜?新軍主力部隊的做法是:在不明顯違背道義的情況下,同外族作戰盡可能少的減少活著的俘虜。活著的敵軍俘虜無法坑殺的情況下那就多多少少是隱患與麻煩。


    各營隊伍重新集結並逼近了殘敵所在的大陣,在殘敵被壓製在不過二百步範圍的情況下的時候,新軍不到兩千名官兵差不多就能形成尚算嚴密的陣線了。從步兵伍一級開始,神射手充當近戰兵,神炮手充當擲彈兵和短刃兵,弓箭手充當主要的投射力量。


    不斷逼近的力量給個殘敵以巨大的壓力,不少人站起身來似乎想要投降,但是迎接這些人的卻是神箭手射出的利箭。


    擲彈手神箭手的近距壓製之下,外圍的防線很快就被攻破了。喪失了膽氣的葉爾羌人不是等待著被屠戮的命運就是進一步向中心被積壓過去。


    極少數勇敢頑強的敵兵也以火器或弓箭乃至近兵突然站起來並衝過來與新軍官兵們決戰。這些人大多在第一時間就被神箭手所射殺。而重手榴彈更是將不少躺在地上裝死的殘敵“炸醒”過來,接受殘酷的命運。


    幾乎是不留俘虜的慘烈圍攻還是多少少少讓進攻的隊伍遭受了一定的傷亡。一線參戰的一千幾百名先鋒旅官兵四分之一左右被尚有一定戰鬥力的敵軍射出的火器彈丸,或者裝死的人暴起造成的近兵殺傷所命中。不過優良的鎧甲防護還是把實際的傷亡降低到了大概五十人左右。


    而在經曆了慘烈的圍攻之後,原本兩萬餘名殘敵僅僅隻有三千人左右存留下來。這些失去膽氣的人知道裝死的結果也是被補刀,而隻有明顯放下武器站起神來哭喊求饒的情況下才有生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