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懸殊的差距麵前,勝算的唯一可能就是那些決戰彈藥了。可是這些決戰彈藥在海戰中的效果如果,完全是一件很憑運氣的事情,遠征部隊所準備的爆破船的數量甚至還未必有可能之敵的大中型艦隻多,兵力上更是有幾倍之多的差距,這些都使得交戰的前途未卜起來。


    劉洪濤一時之間也陷入了沉思,不過在權衡了利弊之後他還是決定出戰並與海上的強敵展開一場對決。在劉洪濤看來,真正的決戰已經在富爾達以西決出了勝負,此時率領的主力部隊就算在海戰中失利,並且也遇到殘敵反撲的情況,遠征部隊在西歐的決定性勝利也難以被從根本上動搖了。尤其是考慮到並不算長的時間之後就會有新增援的部隊從海上趕來的情況下。


    而如果這一場海戰取得勝利,甚至還繳獲到至少一百艘以上比較完好的敵艦,那麽這就意味著敵軍連控製遠洋的權力也將喪失。雖然在航海能力和操作這種軟帆船能力方麵新軍遠征部隊還有那些可能增援過來的水師官兵都遠未合格。不過考慮到人力螺旋槳時代的特點,操船能力優劣對戰鬥力的意義被最大限度的減輕了,而足夠堅固的大船就能夠讓那些線膛銃炮手有效的發揮出自身的實力出來,從而在海戰中麵對傳統型的對手贏得決定性的上風。


    更重要的:隻要荷蘭沿海附近的決戰取得了勝利,並且有足夠的繳獲,那麽在麵對其他敵艦隊的時候就不再是問題。


    “我決定冒險一次,在白天的時候同海上的敵軍決戰!”劉洪濤最終下定了冒險賭博的決心。


    “為什麽要在白天決戰。。。”水上遠征部隊的臨時參謀長剛剛問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似乎也就自己想到了什麽,示意自己已經明白了。


    因為很顯然:西班牙海軍是同新朝的水上力量有過交鋒的對手,如果在夜間遇到新軍主力部隊的突擊,這些以西班牙人為首的那些人的選擇很可能就是向英倫的方向突圍或者企圖逃脫並進行運動中的消耗戰,那樣一來,對新朝遠征部隊來說顯然會陷入不利和被動的局麵。


    因此可以選擇的作戰方法就隻有以近快的速度在岸上偵察敵沿海船隊的動向,在夜間隻負責運動和包抄圍攏敵主力艦群,決戰則放在天色開始放亮的是。


    在大軍準備向海上進發之前,劉洪濤也把指揮層討論和商議出來的作戰方針要領向基層各級單位做了傳達和明確:第一,因為這些規模不小的敵艦隊群中也有可能配備了人力螺旋槳和線膛銃炮手,因此爆破船應該靠後,船上的一般官兵要要發出堅如磐石般的作戰意誌抵擋住敵軍任何可能突圍的方向,在選擇爆破攻擊如非被圍攻或者有敵小船隊嚴重阻隔的情況,否則要在一裏左右的距離上使用決戰彈藥並為繼續的突擊創造機會。


    第二是對敵大船的突進進攻距離也視海情定在一裏半到一裏左右的距離上。決戰彈藥的釋放選擇在一裏到二百步左右的位置上。這個位置顯然也是經過嚴密演算的結果。如果決戰彈藥能夠起到有效的延緩敵軍運動並在短時間內使敵混亂的效果。那麽三分鍾左右的時間內就足夠讓以人力螺旋槳全速航行的大多數風向內的小船逼近到距離敵大船很近的距離上。如果敵大船在這個時間內有戰術行動機動和回避,那麽就要持續的針對敵軍展開火力吸引並配合決戰彈藥的使用來壓製對手。


    整個水路突擊部隊一共配備千餘艘小型戰船和六百艘左右用於爆破攻擊用途的“火船”。


    如果考慮到雙方船隻近乎兩個數量級級別的差距,雙方的實力對比是十分懸殊的,超過了人員訓練和素養差距所能彌補的地步。而新軍遠征部隊唯一有可能的勝算就是決戰彈藥了。因此在負責掩護的戰船上,所有的上千枚決戰彈藥都分發到了各船。


    為了避免誤傷,因此劉洪濤還是叮囑了各基層部隊:決戰彈藥的使用如非幾種特殊情況,一定要在特定的信號之下集群展開應用,而不能隨意的浪費掉。也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誤傷的可能。


    盡管戰前做了各種各樣的努力和安排,但實際上劉洪濤也明白:這一次海上的決戰是不可能準備的太過完備的。因為如果準備太長時間,從消息的泄露到敵情的變化都有可能錯失掉戰機。


    就這樣,為了牽製和吸引海上的敵人,新軍主力部隊開始派遣越來越多的“偵察部隊”前往海灘上去偵察敵情,並趁夜間構築了能夠有效避免重霰彈殺傷的工事。


    盡管執行這種任務的部隊不過幾千人左右的規模,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海上西洋各國聯軍也並不再敢於派遣隊伍上岸像在伊斯坦布爾附近的戰鬥中那樣上前送戰績了。在土耳其境內的戰鬥其實已經讓西歐各國不少海軍官兵也認識到了新軍主力部隊在陸上的絕對戰鬥力優勢。


    如果對手隻是島上的敵人,並且時間比較寬裕,那麽精戰一團或許能夠通過緩慢消化俘虜恢複傷員的方式與敵人展開長期作戰的。最終或許會像卡斯特羅那樣解放海南全島。可長時間以來的作戰經曆讓他明白凡事從最壞處著想總是沒有錯的,特別是經曆了這次艱難的等落作戰之後。以日本人在鬆滬的反應速度,短則十天長則兩個禮拜就會有集團規模的日軍在海南島登陸。憑借精戰一團剩餘的這點兒力量是根本無法應對規模如此龐大的內外敵人的。


    海南中部的大山裏的蚊子毒蟲不得不讓精戰團於當夜就決定釋放了相當一部分俘虜。但嚴酷暑熱的環境也讓俘虜的甄別選拔變的更容易了些。最終隊伍隻留下了一萬左右的俘虜以臨時製作的扁擔每人攜帶四十千克左右分裝的軍火以各營為單位向南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