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這種線膛抬炮的射擊還可以把大部分可用於參戰的火力集中到船頭或船舷的一側,幾千支線膛槍手在短短幾分鍾內就打出了幾萬發彈丸,殺傷了至少一成敵船上的人員,這種一邊倒的戰鬥態勢也終於使這些西班牙船員的士氣帶來了嚴重的打擊。


    並且隨著距離的逐步逼近,這種打擊的效果還越來越大,甚至壓製了敵船上的火力。


    就在遠征部隊海上突擊部隊針對這些半軍半民的船隻展開圍攻作戰的時候,一些不太安分的船上水手們也開始暴動起來。特別是不少常年在海上的英國水手,對於新軍遠征部隊的一些裝備和火力特點沒有聽說過。以為在近戰的情況下這些僅僅隻有火銃甚至連刺刀都沒有的看守之敵根本就沒有什麽威懾力。


    當這些水手中的部分人打算暴動並在近距離衝過來的時候當即就遭到了燧發排槍接連不斷的開火。


    新軍主力部隊的臨戰反應還有裝備的火力持續力遠遠的超過了那些暴動起來的水手們的想象,往往在不過幾十秒內的時間內,串聯起來的敵水手就會遭到迅速的處置。而且一個問題是:這些水手們分散在幾十艘海船上,相互之間很難有進行仔細規劃和溝通的機會,往往是一艘船上的水手起事的時候,臨近幾艘船上的西歐各國水手就被迅速的控製起來。


    經曆了荷蘭沿海附近的慘烈的決戰,新軍主力部隊官兵們對於戰爭的承受力也顯然大了不少。雖然說如果在遇到那樣的惡仗一些人的意誌或許就會開始動搖。可是在這裏斯本港口附近遇到的敵人同荷蘭海岸的聯合艦隊戰鬥力和規模的差距也太為懸殊了,而且戰鬥意誌也要薄弱的多,甚至讓不少的官兵們疑神疑鬼起來,甚至懷疑一些輕易在戰鬥中選擇投降的敵人很可能就詐降。


    不過這次遠征的準備還是充分的,重點連或營級單位都配備了不少通譯,因此,在遇到有敵船升起白旗要求投降的時候。新軍主力部隊就會向敵船以重箭射出早已在戰前就準備好的三國語言文字構成的勸降書和要求書。


    這些書要求敵人在短時間內所有的人都要離開船,並且放棄武器裝備用小船接受新朝大軍由自己的小船派出的受降代表的檢查,並在火炮近距離的抵近瞄準下,派遣少量幾名新軍遠征部隊官兵去在對方的船隻上進行全麵的檢查,在這樣的情況下力爭把傷亡損失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


    因為在如何於海上接受敵軍投降方麵很早就做了認真的規劃和準備,因此在裏斯本附近的港口戰鬥中對那些被俘敵船的接受工作並沒有花費太大的時間,已經上船的一些西班牙富裕平民也被強行勒令“淨身出戶”


    這樣,原本攜載有三萬多人的五十艘船終於得到了足夠的船隻來進行全麵的人員分配和安排,船艙也終於顯得不太擁擠起來。


    裏斯本港口附近的這場戰鬥新軍遠征部隊海上突擊部隊原本是做為一場諸如荷蘭沿海之戰那樣的大仗和惡仗來打的,可是戰鬥的過程卻短促而輕鬆,新軍主力部隊在戰鬥中不過付出了一人戰死十餘人負傷的代價就讓數以萬計的敵軍海員和船員最終放棄了抵抗。這裏麵還有幾名戰士的負傷是暴動的英國水手造成的。


    同大型海船不一樣,這些中小型海船中有一些安裝了人力螺旋槳裝置,這也讓劉洪濤的信稍稍寬鬆下來。如今的水上遠征部隊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顯然就是缺乏能夠操作西洋海船的水手。而繳獲到這些安裝了人力螺旋槳裝置的中小船隻後,至少在冬天的時候依托地中海的機動就不成為問題了。


    因為很多傷員還沒有恢複,在隊伍登陸上岸並輕易的攻取了裏斯本一帶後沒有派遣部隊繼續向更深的內陸展開進攻。新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力雖然強悍,但一萬左右可以用於戰鬥的機動力量還是太少了,在有效的看守船隻的情況下最多也隻能分出幾千人來執行陸上任務。隻能等到入冬的時候大部分輕傷員和中傷員恢複,看守船隻之外的機動力量達到一萬五千人之後再執行向內陸的進攻任務了。


    當冬季來臨的時候,不論是大西洋沿岸還是地中海都會並不平靜,不過按照外情部的了解,即便是“不太平靜”的東大西洋或地中海,海況也沒有中國東南沿海某些季節那樣的危險,加上伊比利亞半島上也並不缺乏良港,船隊在岸邊的存在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起碼這裏的海上風暴要比中國外海的風險小上很多。


    針對那些被俘的人所進行的新一輪的甄別審訊工作也很快結束了。經過外情部隨軍人員的調查和審訊,終於得到一個還算靠譜的消息:西班牙新軍主力以及不少的貴族甚至百包括核心軍工場的不少匠人早在七天前的時候就已經乘坐規模不小的船隊出海了。目的地也無許多說,是美屬西班牙殖民地。


    如果在這個時候新軍主力船隊打算展開出海追擊任務其實還來的及,至少在那西屬殖民地可以供養數以萬計官兵和其他人員的地方也是屈指可數。不過此時的劉洪濤卻知道這樣做是並不明智的了。在敵軍了解了決戰彈藥的特性之後,再加上海上突擊部隊並沒有可靠的遠洋水手,實際上根本沒有把握在同殘敵的決戰中獲勝的絕對把握。


    就這樣;劉洪濤率領三萬餘名官兵從荷蘭沿海起程的這次海上決戰突擊終於在入冬前告一段落,新軍海上突擊部隊以接近三分之二的傷亡損失讓西歐聯軍海上力量及最後的精華放棄了保衛歐陸的打算最終退往西屬美洲。


    以查理一世為首的英王乃至不少的貴族在隨後不久也從英國南部港口離開,攜帶著規模不小的海員和軍民前往北美的殖民地了。此時的北美殖民地大部分地區還是人煙稀少的荒蠻之地加上少數據點,不過那些新教貴族為主體的人們對於艱苦的環境到沒有西班牙人那樣的敏感和畏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