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豬吃虎是新軍主力部隊起事後不久就有的老套路了。兵力的局限決定了以少勝多易而以少殲多難。在擁有巨大戰鬥力優勢的情況下也必須依靠敵軍在戰場判斷上犯錯誤才有可能達到“以少殲多”的目標。


    到了當年國內戰事末期的時候,這一套即便在那些反應遲鈍的軍隊身上都快有些不靈了,靠著骨幹部隊一次又一次的刷新敵軍的認知紀錄才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在這信息閉塞的年代,王新盟並不認為俄國人會同當年那些被刷足了人頭的“老油條敵軍”一樣難以對付。不過必要的偽裝工作前來的官兵們還是懂得一二的。


    為了最大限度的取得欺騙敵軍贏得決戰的效果,新來的第三暫編師骨幹部隊的官兵們隻在內襯和梭甲的基礎上套上了胸甲半大腿甲等簡單的防護裝具,頭盔方麵也以借用少年義勇軍隊伍裏一些較大規格的頭盔為主。


    第三暫編師沒有在之前的數個月裏跟隨張海劉洪濤等人所率領的新軍主力部隊一起繼續西征,也沒有按照主力大軍作戰需求強化部隊的線膛化火力能力。不過在這近半年的時間裏依靠留守下來的工匠營官兵還是在火力方麵有所改善。除了改造一些口徑擴大壽命將盡的待發槍銃並進一步加大彈丸威力之外。也開始試製一些輕型的臼炮火力以適應薩法維王朝境內山地戰的需求。並且通過放大規格來降低製造難度的辦法生產了千餘支成本並不算低的前裝線膛抬炮。


    幸運的是這些雙人使用的前裝線膛抬炮還有那為山地作戰所需的輕型臼炮及其彈藥都不算太大,能夠利用新朝義勇軍那些由人力負責推動的車輛進行戰鬥負載,所以在偽裝方麵難度並不是很大。


    新軍主力部隊並不是神箭隊,在箭術方麵遠遠達不到神箭隊那樣的標準。這方麵的訓練卻並非完全沒有,畢竟實戰證明在一些諸如夜戰一類的場合,弓箭也有其獨有的優勢。因此大多數新軍主力部隊官兵雖然難以把一石二鬥力的清式長弓運用的自如,不過使用少年義勇軍的那些弓箭和兵器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


    就這樣,在經過各部隊抽出的人手大概一整天的準備之後,一個由新軍主力部隊為主力,一些戰鬥中表現突出的少年義勇基幹連排為基礎組成的“偽裝旅”就這樣形成了。


    “偽裝旅”由八個五百人左右的營步兵基幹、一百餘輛各型炮車和二百五十餘輛輜重車組成,總兵力多達七千人左右;看起來似像雲集在一起又加強了炮兵單位的“車營”。隻不過比一般明軍那種“車營”似乎更缺乏騎兵輔助力量。


    這些炮車實際上很多都是偽裝成炮車的輜重車,攜帶了一千支左右第三暫編師所屬的前裝線膛抬炮、五十門左右的車載輕臼銃,全炮重約二百五十公斤。傳統意義上重炮與普通意義火炮的界限標準附近。一百五十公斤的身管可以把相當於身管四分之一重量如同萬人敵一般的炮彈發射到一裏高或兩裏遠左右的距離上,以越過一些普通的山丘進行有效的殺傷。每門輕臼炮還配備了十發左右的炮彈。而其餘百餘輛左右的車輛,則攜帶了四萬管左右早已填裝好彈藥的輕型槍銃,每個士兵還隨身攜帶了兩枚左右的重手榴彈和必要的弓刀冷兵器。


    這樣一來:攜帶了眾多車輛的“偽裝營”似乎也根本攜帶不了多少食水等給養了。不過王新盟並不憂慮給養的問題。如果再隊伍離開防守的其他各路人馬兩天左右的行軍距離上那些俄國人還不展開全麵性的進攻行動,就說明敵人另有打算,隊伍也隻能依靠一路上水源和當地就地給養條件的被影響情況再做打算了。


    在羅斯托夫城外聚集起足夠的兵力後,王新盟就開始率領著七八千人的隊伍利用一天左右的行軍越過了數十個少年義勇軍營群所構成的“外圍線”向著二十裏外的俄軍主要營壘方向展開了進攻。


    在這遼闊的南俄草原上,即便相隔二三十裏左右的距離,大軍的動向也幾乎是不用派遣多少斥侯就能輕易偵察到的事情。在之前的交鋒中,俄軍對少年義勇軍的戰鬥力還是多少有一些了解的。除了在組織指揮上體係不健全也比較稚嫩外,按照傳統的眼光來看這其實是一支戰鬥力頗為不俗的隊伍。如果在局部沒有至少十倍以上的兵力優勢與足夠的精銳武力,這平坦遼闊的地帶上大軍會在與這些強敵交鋒之前就在犀利的炮火下傷亡慘重。這規模看起來似乎十倍於一般營群並配屬了重多車輛的隊伍絕對不是當年的單路俄軍所能抗衡的,哪怕是防禦中也一樣。


    因此,王新盟所率領的大軍一出外線,自知不可能是對手的近兩萬多俄軍就不得不放棄了已有的營壘向後退去,同時最大限度的通知臨近的力量準備應對這些東方強敵的反攻。因為這些少年義勇部隊的戰鬥力似乎更多依賴於炮兵,而再輕的炮兵也會給機動力帶來局限。加上新軍這次前來的隊伍似乎沒有多少馬匹,因此在掌握戰場的主動權方麵俄軍並沒有多少顧慮。


    在適當的向後撤退並且不追求對羅斯托夫一帶新朝義勇部隊的包圍對峙的情況下,很容易就集結了七八萬人左右的機動力量。


    “前出的這些東方強敵似乎已經與其他的隊伍拉開一日左右的距離了,我們要不要同這些強敵再展開一次決戰?我想,如果能夠再一次殲滅七八千左右的敵軍,就能。。。”


    “算了吧。你當我們之前沒有俘虜過這些少年並得到最基本的情報信息麽?這些人都是來自於東方的動員部隊罷了。這樣的軍隊,他們每年新增的人數就可能有幾十萬人之多,我們付出之前那樣嚴重的代價再消滅七八千人又有什麽用?我們必須要改變之前的戰術了,擁有足夠的人力和兵力乃至經驗上的優勢,就要充分的利用這種優勢。”


    當見到這數千雲集在一起的“少年義勇部隊”的時候,之前打了不少勝仗的餓國諸勢力其實也開始頭等起來,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像之前那樣付出巨大的代價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