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新盟集結西域一帶的力量還有國內增援過來的先頭部隊展開對俄國的掃蕩的時候,在法國南部一帶休整了一個月左右的西征部隊主力在恢複了一定實力之後也沒有徹底的閑下來,而是開始忙碌的準備著冬季的地中海遠征。


    西征部隊指揮所內的戰略地圖上,以現有的情報來分析:從中亞到西亞到奧斯曼廣大的歐洲,幅員不止萬裏的廣大區域內很多地方雖然新朝的存在感並不算高,要等到國內的新生力量增援過來之後才能完成對很多地方的真正控製,但強有力的敵對武裝和政權已經大規模的被殲滅和打垮了。這些地方的真正控製也是早晚的事情。


    整個歐洲新軍主力部隊的兵鋒沒有影響到的地方也隻有兩處,一處是神聖羅馬帝國理論管轄範圍內的意大利諸邦。即便到了17世紀,歐洲科學和藝術的重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意大利諸邦,隻不過沒有二百年前文藝複興剛剛開啟的時候那種中心般的地位罷了。


    另一處,就是法國北部海峽對麵的英倫三島,這兩個地方其實按照劉洪濤的理解,也都是新軍遠征部隊必不會放過的地方。


    讓包括劉洪濤與張海在內有些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剛剛大戰過後的寒冷冬季,意大利諸邦的不少使者卻乘船來到了馬塞附近,並且在逼近岸邊之前差人遞交了求和或者說投降的文書。


    不過稍稍仔細思考一下的時候,張海也就釋然了:英國人或許並不會妥協,他們有退路,而且英國的民間有很多堅定的新教徒和宗教理想主義分子。在美國建國之前,英國民間的宗教意識和獨特的意識形態還是相當強的,不會輕易同新大陸上的強大勢力妥協。


    然而對於早已喪失了羅馬早期民風的此時代的意大利諸邦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地方可以逃亡了:直布羅托在不久前已經被控製,而蘇伊士運河此時還沒有。新一輪的新朝大軍已經開始開進了奧斯曼帝國的舊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代的意大利諸邦竟然像是在戰略上被新朝遠征西方的部隊所包圍了。


    這個理論上的“戰略包圍”當然還很不牢固,實際上對於少數想要下定決心也掌握充分資源的人來說逃亡並不困難。可是那些在意大利諸邦擁有巨大利益的人們顯然大部分並不願意舍棄故鄉還有長期以來的巨大利益。在一係列的勝利顯示出新朝遠征力量的不可戰勝之後,“妥協派”的思潮也在這些民風本就並不強悍的地方成為了主流。這些地方理智的人們清醒的意識到:“曲線救國”還有那麽一絲文明延續的可能,而如果選擇像奧斯曼或者俄國那樣“全民抗戰”,等待著意大利諸邦的就隻有腥風血雨還有無盡的悲劇。


    “要不要親自見那前來的意大利人?”宋子悅在半島諸邦的來使前來之後詢問道。按宋子悅的看法:張海必不會同這些人親自見麵,實際上自從有過新朝六年時一些事情的經曆之後,張海就很少親自去接見那些算不上友好勢力的使節了。


    張海最初的時候也是有所猶豫,但最終還是覺得有必要見見這些人。至於會不會遇到什麽“刺秦”之類的事情,那並不是問題。要是那些來使連一次全麵檢查和衣物行囊更新也不願意,那也就沒有必要去談了。


    不出所料的是這些意大利人還是識相的,沒有對這種看似似乎有些“侮辱”性的禮節有什麽反應。


    前來的人並不是區區幾人,隻算各勢力的代表就有十多人之多。張海在前來之前也請田賓所負責的外情部相關人員,做了相關的查證,證明了這些人大致的身份,這才決定帶著通譯同這些人見上一麵。


    這些人在前來之後態度上也很恭謙,並沒有主動說什麽,顯然是等待著臨時營帳裏的張海首先發話,然後自己才回話,算是對東方的一些規矩和人情世故有些研究的了。


    張海當然也並沒有客氣,而是直言道:“你們是來無條件投降的麽?”


    “是的。。。”一名意大利通譯用有些異樣的口音回答道,沒有多說什麽。


    “既然是來投降的,而不是來討價還價的,那我也就直言了:對於被征服地區,我有三個基本要求:第一駐軍監督第二:除了用於治安的手臼銃以外,你們不準擁有長度以一尺以上的槍炮。從鐵器到黑火藥,還有銅,更別說是鎧甲及其他,一切和兵事有關的專職的匠人都有跟我們走。也就是禁兵。第三,我們可以不收金銀稅。如今的我們也並不缺乏那些,但是卻要求你們在三年之內,每年提供價值五百萬兩按照我們的要求所製作的文具,具體都有那些實物稅,我想在你們進來之前就應該發給你們了。還翻譯成了你們大多數人都能夠看懂的語言。


    聽到這樣的話,一支平靜的人群終於有些交頭結耳起來,不過張海並沒有命人加以阻止,而意大利的通譯也開始明白了之前那張莫名其妙所列表格中所列舉的東西都是些什麽。


    “新朝皇帝陛下,恕我們直言:這個規模的書冊紙張就算是有免費的原料供應,也幾乎是天方夜談,我們諸邦加在一起也根本不可能負擔的。。。”


    張海平靜的回道:“我沒有要求你們現在拿出這些東西,而是三年之後。如果你們有困難,我們的人回來協助你們。我算過你們的市鎮規模,僅僅前羅馬城就有不下十萬的人口,更別說其他所有城鎮加在一起。養十幾萬工匠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而我列舉的那些,是相關領域的十萬匠人並不需要付出太過繁重的勞動就能夠生產和提供的。怎麽,難道你們更願意做奴隸去俄國或者波蘭種田,而不願意學習真正有關文化方麵的基礎產業麽?”


    似乎那些意大利人還想說些什麽,但最終在張海的目光下還是答應了下來,沒有敢提出哪怕一個要求,甚至容我們在商議這種話。因為一些語言在這些意大利人進帳之前,張海就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