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著解決了洞口附近的危機,張海也終於下定決心再此向這個陷阱之地前進。張海並不認為在短短的一天還不到的時間之內,那些人能夠進行多少工程量龐大的布置。至於花費巨大成本專門搞出一個“機關重重之地”類似古墓派那種,效費比也極存差,更加沒有必要。就算有著精心的安排恐怕多般也是這種工程量並不算巨大的花活。所以張海並不擔心深入一段距離就遇到巨大的爆炸或把洞口直接炸塌埋葬自己這類。當然,這種風險也是存在的,可是張海並不認為埋有眾多火藥的地方真能做到絲毫不被人察覺。兩世為人的經曆所帶來的獨特自信也在鼓舞著自己。


    可是讓張海覺得有些為難的是,在繼續沿著山洞向內行進的時候,不知怎的,入口處變的極為狹小起來。即便自己的身形已經比一兩年以前消瘦了不少,可幾乎還是必須爬行才能經過某些地方。而且還不能把物品隨時帶在身邊並保持戰鬥狀態。這卻昂張海有些猶豫不絕起來。


    雖然張海的膽量不小,願意冒一些風險。可是這向內的隻能容孩子輕鬆通過的狹小通道隱藏的危險卻是張海思索了許久都難以應對的:像地道戰那種長矛內堡的暗算也就罷了。自己身上的精銳鋼輕甲可以解決大部分危機。要是像《驕傲的將軍》那樣內口有人埋伏或把守,正準備對付爬行而出的自己呢?火銃近射、錘斧等都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難以應對的風險。


    見到這種情況,張海也就沒有打算冒險深入,盡管這時候似乎聽到一些孩子的忽救聲也一樣。甚至可以說:正是這些隱隱的呼救聲讓張海感覺到了巨大的危險。從正常的思維角度出發,關在裏麵的人應該對外麵的情況一無所知才對,怎麽知道前來的人可能就是自己的救星?


    這種種疑惑,終究還是讓張海決定先在這附近等待一段時間在說,既然這裏是個顯而易見的陷阱,那麽用不了太多的時間就應該有人前來查看收獲才對。自己雖然不知道這廣州府地方武裝係統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是什麽樣兒的,但是按照自己對新朝法規的了解,理想情況下這種發生在府城周邊的地方一個時辰之內就應該做出反應,兩個時辰之內像這麽大規模的械鬥就應該驚動當地武裝。差一些,夜間因為種種顧慮不敢出動,那麽到了天亮的時候也會有大部隊趕到了。


    廣州府城至少應該有一個滿編旅五千人左右的機動力量,就算考慮自身防衛也應該能出動兩千人左右。


    如果發生誤會,規模兩千上下的公安軍已經是自己沒有必勝的把握能夠對付的了,除非這些武裝的士氣和組織極為低下,這種情況在數年前的時候或許有可能,但是在教育機構住宿製培訓出來的一代新人廣泛進入各個崗位之後,地方治安力量的戰鬥力必然有極大的提升,那就不是自己能夠對付的了。


    可是張海對政事也並非完全不了解,自己身上帶的這些器械應該足以讓那些學兵們中的不少人都看出門道了,更別說英勇勳章獲得者這種人就算是有假冒之類的爭議案子,按照新朝律法也絕不是交由地方處理。


    在思索權衡了許久之後,張海還是決定留下來等待:一個人就做成一件大事說起來很好,可張海已經並不年輕了,知道這樣的事情必然需要有公家的介入才穩妥,哪怕僅僅是安頓那些孩子重新改變長久以來的一些習慣和政策。


    就這樣,等待之中時間轉眼就到了後半夜天色已經快亮的時候。


    就在這時候,洞外終於穿來了陣陣腳步聲,百餘名手持火繩手炮身背腰刀似乎還裝備著一些鎧甲的人闖了進來,看裝束和樣子,似乎是廣州的公安軍。此時的張海躲在深處那處狹小的內洞邊緣附近時刻戒備著,感覺似乎多少有些不對。遇到這種突發事件,按照新朝的原則標準,怎麽也不會隻來這麽點兒人,這就有些奇怪了。不過,此時其中幾個頭目的言談也讓張海大致能猜測出一些事情了。


    “那人果然是來了,而且看樣子能耐還不小,我們布置了這麽多還是沒有把他拿下啊。還損失了好幾個靠譜的兄弟。”其中一個身穿普通公安軍士兵軍裝的人正很奇怪的同一名似乎是連長摸樣的人說道。


    那位公安軍連長是個省學學堂裏出來的年輕人,也讀過不少的書,在仔細的看了看一些倒下的人屍體情況的時候忽然間不由的膽寒起來,叫到:“快走,這事兒我們不管了!”說著竟然如遇到瘟神一般的向外逃去。


    “不是說那人是個冒牌貨麽?”那名似乎有些地位的手下有些疑惑的。


    “我沒空跟你解釋太多,隻說一句:這種厲害異常的火藥針弩天下隻有南京宮內的頂級工匠可以做的出來。其他?就是堆人工都不成!”


    這個時候在暗處的張海也迅速做出了決斷:不能讓這些人輕鬆的離開,製造的場麵越大,自己洗白的機會也就越大。說不定能在前來的地方武官心術不良的情況下也能脫險。經曆了不好風浪之後,此時的張海也不再過於文青,麵臨一些事情的時候也不再心慈手軟。


    花了半個時辰左右重新填裝好火藥針箭的八十一聯裝“暴雨梨花”再次展開了火力。嫻熟的射術操作之下擁擠在空間並不算大的洞口處的百餘人在猛烈的一連串爆響聲中短短數秒種的時間內就有二三十人被掃到在地。有過不少研究和應用經驗的張海主要瞄準這種密集人群的下盤開火,這樣可以避免太多的針箭打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從而造成浪費火力的現象。腿部的麵積更小,重疊的機會也小,這種掃射之下可以命中更多的人。


    就這樣,一部火藥針銃內的八十一枚針箭還有三成沒有打完的情況下就至少放到了小一半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