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情解決之前張海再也不願意耽擱,船隊內的水手向旗船及少量幾艘護衛船隻集中起來,以增加這些船上的人力螺旋槳槳手。槳位不夠,就分成四批每時辰一換,以最大的人力輸出推動著這少數幾艘官船逆江而上的速度竟然如同湖麵上行船一樣快,而且晝夜不停,僅僅一晝夜之間就臨近南京城下。


    幾乎與此同時,集中在六合一帶的大軍也開始迅速動員了。張海親自坐鎮的情況下幾乎沒有遇到什麽障礙,大軍在黎明之前快速行進到殺破狼穀附近。六合一帶執行訓練管理任務的人在這過程中迅速的選拔出了規模過達三百人左右的“尖兵隊”由這段時間以來在六合一帶訓練管理表現最為突出的張洋親自率領,從過去的暗衛也不知道,僅僅是張海自己做為應變需求的兩條最為隱秘的地道直接向未名宮、北殿、西院三處最為要害的地區展開了突然行動。


    眾多的後續官兵也跟在後麵源源不斷的緊緊跟在尖兵隊身後展開行動,以做最壞的準備鏖戰的打算。


    張海從來沒有抱任何僥幸,隻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就覺得宮內有可能爆發一場大戰,而且誰也不敢確保柳香等人是否安全。


    讓張海沒有想到的是李千蘭在供述中的布防情況竟然與事實幾乎沒有大致出入,暗號也與事實幾乎沒有大致出入,這避免了很多無謂的衝突。整個拯救行動和“複宮”突襲雖然發生了衝突,有幾名官兵被那些孩子們掌握的閃光筒和簡單針箭所射傷,但是並沒有人陣亡。幾十個控製未名宮的武裝中隻有十幾個人選擇了抵抗,但是多用的失能一類的特殊兵器。雖然造成多人暫時性失明以及負了輕傷,但是並沒有哪怕造成一個重傷。


    當然,此時的張洋也很謹慎,告訴戰士們:“在能夠保證確保控製局麵的情況下以製服對方為主。”


    正因為如此,幾十名控製未名宮的人中隻有十餘名進行頑抗的孩子還有一名親衛連士兵被弓箭所射傷。有人重傷,卻沒有人死亡。


    當張海率領大部隊直接從殺破狼穀進入宮中的時候,剛剛開始忙碌起來的宮內的近衛官兵竟然並不知道張海外出的事情,一直以來,都是李千蘭尋來的一名江湖藝人負責模擬張海的筆體與聲音,部分處理公務,但拒絕張林楊秋霞還有西院的不少孩子們的探視。這也是東亞曆史上的不少動刀兵的宮變兵變都鬧的血雨腥風,而新朝十三年這件事竟然如此輕易的就平頂下來。


    對於何種情況在前來的路途之中張海也是有所準備,告訴負責的人:這是一次遏製“宮變”的戰術演練,因為要求最大限度的“逼真”,所以雙方都沒有知曉真正的演練行動。


    聽到這樣的話,有所了解的石壘還是多少有些擔心起來,在思索了許久之後也下定決心對張海直言道:“這樣做合適麽?”


    張海沉默了片刻後坦然的回道:“你不用擔心,這件事情我當然不會就這樣不做處罰的揭過去。隻是這樣兒的事情如果最近就公開出去,對於宮內宮外的秩序還沒有完全縷順的新朝來說多多少少是件負麵的事情。權衡利弊,我還是決定參照之前的事情:一定範圍內的人知曉就可以了。少則十年多則二三十年,相信那個時候再補全這些事情應該也不會有人覺得怎樣的‘斧光燭影’”


    不過對於張林還有楊秋霞等,張海倒沒有隱瞞這件事情,而是做了片刻準備之後就親自來到北殿,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張林楊秋霞等人。


    在九歲那年恢複了前世的記憶後,張海並沒有從心中認同他們算是自己真正的父母。可是回想起這一世的技藝乃至起事以來的重重張海可以確定:如果沒有二人自幼開始就鼎立的相助還有像這個時代的人少有的無怨無悔的全力支持。新朝的事業就算能建立,也決不會有那樣快。從曆史上看,就是條件最好並在最年輕的時間建立功業的梟雄,也基本上要二十大幾歲至三十歲左右的這個年紀,也就是能夠承擔重任大致十年以後才能成為宰執天下的人物.自己能在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成為開國皇帝,固然與自己一些穿越者天然擁有的優勢有關,張林等人鼎力支持也幾乎是必不可少.


    “海兒,外麵發生什麽事情了?你的腿怎麽了”楊秋霞這些日子以來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不過見到張海的時候長期以來懸著的心還是放了下來。隻是見到張海不僅消瘦了許多,似乎還被人抬著,又感覺到一陣不安。


    張海沒有隱瞞什麽的打算,將這一年多以來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述了一編。


    張林和楊秋霞等人也多少有些懊悔的對張海說道:“一些事情當初我們就不應該。。。”


    “這些事情的責任完全在我,與二老沒有關係。”張海並非是敷衍的語氣,而是繼續一邊回憶起過去的往事一邊鄭重而坦然的說道:“因為有著天帝的指引,幾乎從九歲那年開始。我們的革新事業總的來說就是一帆風順。團以下,我軍最為核心的主力部隊竟然在奪取天下乃至決戰關外的過程中沒有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失敗。七年籌備,僅僅四年就奪取了江山。之後的外戰和內政也是雖然有所波折,但總的來說卻幾乎沒有擺不平的事情。尤其重要的是新朝四年發生在北京的那件事情,更是讓從我到我們的新朝一下子就擁有了尋常政權難以企及的組織力和凝聚力,我們的新朝似乎江山永固,革新事業在西征掃平天下的主要對手之後似乎也再沒有什麽危機。在這個過程中,相比曆史上的那些梟雄,我做為一個開國君主缺少了對於自己心境的曆練,也缺少了必要的責任意識。甚至缺乏一個開國君王基本的常識認知和領導技能,過多的以來身上的種種天帝帶來的光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