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反物質推進器


    因為時間封印而奔忙的k7特勤隊員們,在正確評估了時間機器的不完善和諸多因素的製約,使得時間機器還不能如願地按照地球人類的所想而得出所想的結果。所以,完成的時間封印交由天狼星座的專家們完成,這其中就免除了一些顧慮。


    但是這天,隊長藍洋正前往郊區的一個商場辦事,李力匆忙地跑到藍洋跟前。


    對藍洋說:“隊長!咱們所預見的那個反物質推進器已經由美國進行研製立項”!


    藍洋怔怔地站在那裏,半天才對李力說:“這件事需要幹預”!


    李力說:“以前就提到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物理學家蘭杜亞稱‘1克反物質的製造成本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呀!人類在短時間之內要完成反物質推進器,那是不可能的!”


    藍洋說:“就是有太多的技術障礙在那,比如儲存反物質是電磁場通過令暗物質遠離所謂‘彭寧離子阱’的內壁,可以在裏麵儲存等等,記得在2000年9月18日,cern成功製造出大約5萬個低能態的反氫原子,這個成果確實不小呀”!


    李力說:“鑒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花費了5年時間,耗資巨大的研究才最終抓住了38個反氫原子0.17秒的時間。有關反物質作為能源以及武器的運用,目前其還僅存在於科幻小說中。反物質隻是一個很遙遠的夢想,也許在未來很長的時間中,它僅僅停留在新概念的範疇內。美國哈佛大學粒子物理學家弗蘭克?克洛斯,他甚至悲觀地認為:人類有能力製造可以使用的反物質需要等到數十億年之後!”


    藍洋歎息地說:“是呀!弗蘭克?克洛斯說的很有道理呀!就反物質能潛在且十分誘人的用途是用來製造星際航行火箭的超級燃料。將氫和反氫混合湮滅來獲得能量,這種燃料的0.01克所產生的推力相當於120噸由液態氫和液態氧組成的傳統燃料(b)。”


    李力說:“人類的另一項努力是阿爾法磁力分光儀實驗(ams)。這是一項由nasa與麻省理工學院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美籍華人)合作的計劃,涉及資金20億美元,包括中美法德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56個研究機構在空間領域展開合作。‘阿爾法磁譜儀1號’早在98年已發射升空,而‘阿爾法磁譜儀2號’也將於2011年2月由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運到國際太空站,開始持續十餘年的觀測研究。在這項實驗中,中國參與了很多項目的研究。其中,阿爾法磁譜儀的主要結構以及關鍵部分——永磁體,是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還有多所高校也參與了ams項目其他部分的工作。”


    藍洋說:“2010年11月17日,歐洲研究人員在科學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質。2011年5月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重反物質粒子——反氦4。2011年6月5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宣布已成功抓取反氫原子超過15分鍾。”


    李力說:“還有科學家懷疑通古斯大爆炸,是反物質湮滅所致。1908年6月30日淩晨,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遭遇從天而降的‘火球’,大片原始森林頃刻化燼。”


    藍洋說:“我們現在行走在人家的項目立項上,他們的反物質推進器也許萌芽在想象裏吧!反正對於宏觀的微觀的世界,同時也就是宇宙的真諦所在,一通百通,想當年周傳教授就是在宏觀物理學的獨到建樹而被選入k7特勤隊的!”


    藍洋接著說:“咱們k7特勤隊也要出去走動走動,至少我們出去就能夠掌握反物質推進器的秘密研製進程吧”!


    於是,k7特勤隊全隊出發,以觀光旅遊的形式進入澳大利亞悉尼。


    藍洋這次給予隊員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購物和享受沙灘散漫豐腴的陽光浴。


    藍洋和李力卻來到悉尼的一家最大的互聯網工作室,通過澳洲的互聯網,詳細地了解了一些關於美國對於反物質研製的細枝末節。


    倒是曹沛在旁邊的一間大廳口,聽得兩位年長的男子在用英文交談尖端科學研究的新課題。


    曹沛認真聽了半天後,才過來將藍洋和李力拉到內間工作室裏,對兩位說:“我剛剛在旁邊的大廳口聽得兩位男科學家談起美國的尖端科技研發的最新動態,聽一位說,政府目前正啟動一個代號叫‘蠻牛行動’的特大項目,這個項目牽扯到兩個劃時代的項目,一個是利用水代替地球的化石燃料的項目;一個是研發付質子充當航空能源的新項目”!


    李力興奮地說:“看來,我們預想的並不錯”!


    藍洋說:“位於紐約長島的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利用兩束接近於光速的金核對撞來模擬宇宙大爆炸,產生類似於早期宇宙的物質形態。這種劇烈的碰撞產生大約等量的誇克和反誇克物質,其中一部分穩定的反物質可以在與正物質湮滅之前在star探測器中留下清晰的信號”!


    李力說:“中國與美國就反阿爾法粒子(a粒子)的研究,取得過很大的成績。star合作組是由來自12個國家的54家科研單位組成,其中star中國合作組成員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山東大學等。”


    藍洋說:“我國上海應用物理所研究員、star中國合作組召集人馬餘剛說,中國科學家隊伍在這個重要的科學發現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一方麵,該發現依賴於中國合作組研製的性能優異的大型飛行時間探測器;另一方麵,該發現得益於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唐愛洪(文章投稿作者)帶領的團隊利用‘高階觸發’技術,使得我們能夠在海量的實驗數據中實時挑選出含有反物質氦4的碰撞事例。”


    李力說:“其實我國老一輩的科學家在這個領域作出了許多傑出的工作,包括已故科學家趙忠堯院士在1930年觀測到了由狄拉克預言的反電子跡象和王淦昌院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在1960年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等。這次star合作組的反氦4重要發現是繼發現反物質超氚核後的又一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的突破性進展,而在這兩個重要的科學發現中我國的核物理學家隊伍都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突顯了基於大科學基礎研究的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之後,他們一行有來到的美國紐約,並且通過聯合國安全署,參觀了位於紐約長島的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這套設備雖沒有歐洲核子對撞機那樣龐大,但是精致的設備同樣體現出美國民族的聰明智慧。


    藍洋對見習科學家塞頓博士提出這樣的問題,他說:“塞頓博士!我們人類的反物質粒子研究,怎樣才能夠有一個能級的提升點?”


    塞頓博士思考了一回,回答說:“藍洋隊長!你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如此尖銳的科學研究問題的,盡管你們沒有奔忙在粒子世界,但是你們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了那個區域!其實在科學界,如果沒有一個劃時代的反常規的突破,反物質的研究就不能有一個能級的提升點”!


    藍洋問:“博士所提的突破,實質指的是什麽?”!


    塞頓博士回答說:“改進設備以及人類徹底改變對你微觀世界的掌控能力!”


    塞頓博士補充說:“其實,人類對反物質子宇宙中的組成還在研究階段,我們把實質的東西還沒有弄懂,人類的功利心促使讓它來充當推進器來造福人類,為時過早!”


    藍洋謙遜而微笑地握著塞頓博士手說:“謝謝你!博士先生!你有讓我們清醒地認識這個事物”!


    後麵一行佩蘭等,都陪笑著走出了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基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彩虹鬥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雛並收藏彩虹鬥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