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剛聽說高古一夥去了本國,忙問道:“高叔叔,咱們天朝可還好吧?”
袁今罵罵咧咧道:“好個屁!他娘的還不是一般黑暗無光。”
占往道:“三弟說話不可粗魯,宋夫人和兩位小姐三個女眷可聽著呢。”
袁今猛回過神來,伸了伸舌頭,道:“說慣了嘴了,莫怪!”
宋夫人道:“袁大哥是爽快之人,還是隨著性來好。”
袁今道:“謝夫人!”
宋夫人道:“天朝號稱帝國,怎地還是我們當年出走時一般黑暗麽?”
高古道:“一入天朝國,我們就聞出了氣氛當中相當的異味。”
小目道:“高大爺你說錯話兒了。”
高古一愕,想想自己一直在一本正經說著話,怎地說錯了?小目道:“高大爺,怎地氣氛也能聞出來麽?你的鼻子也與狗兒一般靈麽?”說完咯咯咯笑了起來。
袁今笑道:“臭小子,把我們比作狗兒,可是屁股找打了麽?”
高古笑道:“小目,要是當時你在那兒,這詭異的氣氛也說沒啦!我們一入天朝國,也一般地遭到盤問,幸虧我們是喬了裝的,再說我們出天朝國已經這麽多年,許是把追緝我們的事給緩了。”
天朝的李授音李敗壞,昌亞是早已見過,知道天朝的事要壞就壞在這姓李的手上。
高古道:“許是天朝的時局變了這才把我們忘了。但是到底變在哪裏,我們可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弄出點端倪,也不知對與不對。想再追查下去,可惜與剛兒約定的時間已經不多,就緊著回來了。”
他呷了口茶,繼續說道:“說是忘了,也許根本沒忘,隻是現下要針對的不是我們,而是另有圖謀。”
這些人中除了海河四虎。隻有昌亞了解其中的跡象,他道:“高叔叔。李授音其人我倒是見過。”
高古騰地站起道:“你何時見過?這人,他可著實不簡單。”
昌亞道:“何止見過,我與他還交過手,這人武功似乎難尋敵手。他的意念力堪稱一絕。”於是把自己如何為他一掌擊死,又陰差陽錯地一掌將自己擊活,隻為了阻止自己成為“西海上癢”癢主,從而達到霸占《塔王遺篇》的目的一事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眾人聽了都是大為驚奇。
高古道:“依你說來,李授音不但四處網羅人才,而且四處打擊對自己有威脅的潛在敵手,隻為一己私欲,隻是他的私欲到底是什麽?昌公子。那風中龍又是什麽想法,萬裏之遙竟和李授音混到一塊去了。”
昌亞道:“風中龍這人據我所知,五年來依仗手中的權力。靠著南北兩宮的勢力,所作所為與李授音一般無二,都想合並四方勢力,為己所用,這便是書中所說的縱橫連合,不歸者即滅之。歸順者合之,五年前的天界匪幫十四酷。已經為他收入囊中。”
高古道:“正是,李授音在天朝西京寶都權傾朝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有一日,我們四兄弟想去‘東廂聖閣’看看,不想竟是一片空蕩蕩,隻有兩個守園的老人,我們躲在一邊偷聽,從那兩個老人口中得知‘東廂聖閣’已經遷往西京寶都的戰靴穀。我們隨即去了戰靴穀,你道我們看到什麽?竟是一個個軍營林立,往來的軍士戰服竟不與天朝的一樣,儼然是自成一統。我們都是吃了一驚,隱隱感覺到這其中有不同尋常的意味在裏麵,後來我們又探聽到,這李授音手段高明,這朝堂之上,除了宰相陳不由與太子令廣輝,餘人都是戰戰兢兢的隨他擺布。”
宋夫人歎道:“我們是天朝人,這令家天下一失,天朝帝國就姓李了,往後我們回去家園就更難了,不但回家不成,烏、昌、諶三雄冤情再難翻案。”
烏剛一拍桌子,說道:“四位叔叔,時不我待,我們這時不出手,日後他勢大獨統,我們又豈奈他何。”
高古道:“夫人,公子,伊策雖未稱帝,已經將衛家王朝居為己有。李授音正步步蠶食天朝皇權,已經勢大,我們蜷縮在五倫山這偏隅之地,無奈他何。”
占往道:“目大師不知怎地失約,要是他回來了,多一個頭腦也能多一個辦法。”
宋夫人道:“再等兩日看看,要是目大師到時還不回來,我們再作打算。這兩日大家好好休息,養足精神,免得出力之時無精打采的,兩日之中,大家要是想出了什麽好主意,立即共同商議。”
眾人都說好,各自回去睡覺。昌亞又哪能睡得著,二哥之事本就是自己的事,目的都是一樣,要找出陷害父親的凶手,還己一個公平公正,如今正是與二哥聯手的好時機,都說“製敵製弱”,隻是這天下局勢,竟無下手的地方,敵人似乎沒有弱點。他坐起來,又想:“不知鮑百歲與刀萬千的獸軍與陣法演練得如何。”心下有些焦躁,便出到外麵走動起來,剛走出門外,一個白影一閃,好女站在眼前,正巧笑嫣然地望著自己,心中一暖,牽了她的手輕輕問道:“你怎地不睡?”
好女趴在他耳邊也是輕輕問道:“你又怎地不睡?”
昌亞嫌她調皮,伸出一指點了點她的鼻子,道:“女孩子家家的怎地心事重重?”
好女噘起嘴道:“偏隻你能心事重重,就不允人家心事重重?”昌亞無言以對,兩人不覺在林中走得遠了。此時隻微微有些月光,什麽也瞧不見,卻又什麽都有些影子,夜色朦朧,就像心中的迷霧。
忽聽一聲歎氣,婉轉輕柔,百折回腸,昌亞定睛看去,隻見前麵樹後露出一角白色裙裾,顯然那裏坐著一個冥思苦想的女子,不知何事愁腸百結,直至發出這一聲歎息,以致他與好女兩個到來都沒有察覺。他好奇心起,停下腳步,也藏身在一棵樹後,要聽聽這女子的心事。
過了一會,那女子輕聲誦道:“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
昌亞聽到這裏,早已知道她是誰,接了她朗誦道:“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衛見驚回首,聽出身後之人就是天央舊將昌百山之子昌亞,烏剛的結義弟弟,她立起身道:“昌公子,我一時覺得愁雲慘淡,不知不覺念了這首詩,可攪了你的清靜。”她不怪別人攪了她的沉思,反倒怪自己攪了別人的清靜。
昌亞歉然道:“是我作了不速之客,壞了衛小姐的心境。”
兩人一般的言語,一般的口氣,都不好意思起來。
昌亞道:“凡間奇女花木蘭,蛾眉不輸須眉,著實令人敬服。想我堂堂七尺男兒,也不及她代父從軍的勇豪壯誌。”
衛見道:“花木蘭前無古人後無繼者的驚世之舉該是我這等小女子拜服的偶像。昌公子英雄遺風早已聞名遐邇,何須有此感歎。將來公子的作為必超越前人。”
昌亞聽她言語間果是端莊大氣,又兼彬彬有禮,想了一下道:“衛小姐,我目下什麽也沒做出,你的讚美隻有讓我心感愧疚。剛才聽你堪堪要念這首詩詞時,先發一歎,再以詩伴歎,這婉歎中愁雲不開,教人聽了心碎。都說撥雲就能見日,但你聲音憂鬱,可見你心事重重,難以開解。”
衛見聽了,覺得此人心思細膩體貼,還帶了書倦氣,全不與烏剛的粗豪大氣相似。便與他談起了晚間眾人所談的天下時局,好女叫道:“都站著幹嘛,咱們坐下說吧。”
次日一早,晨光微熹,百裏好女就在近處林中練起了劍法,衛見看好女遊龍般的一口劍輕巧靈活,不住口地誇讚,好女笑道:“姐姐,我好比那蠟做的銀槍,好看不中用,你真沒看出來麽?”
衛見絲毫不懂得刀劍修真之理,搖頭道:“我隻知你這麽一比,又那樣一劃,本以為你這一比一劃是從左至右,卻沒想到妹妹的身姿扭得一扭,卻是從後至右,身段曼妙亦且劍走偏鋒,真真的好看。”
這時烏剛一夥人練功回來聽見,老遠就聽見她兩個在議論劍法,便立在一旁聽,袁今道:“百裏小姐這劍法的造詣是不得了,要是……”忽然像見到什麽可居的奇貨般張大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
眾人望去,見宋夫人微笑著碎步走來,身旁卻多了一位從未見過的長裙美貌少女,瓜子臉龐嬌俏,五官秀氣唇紅齒皓,身材高挑款步輕擺。眾人見了都不識得,大感奇怪,這宋夫人一夜之間不知從哪帶來這麽個妙到極致的少女。
烏剛上前道:“媽,這人是誰?你怎麽識得她?”
宋夫人微笑道:“這位姑娘你可喜歡?在你眼中可算得上標致麽?”(未完待續)
袁今罵罵咧咧道:“好個屁!他娘的還不是一般黑暗無光。”
占往道:“三弟說話不可粗魯,宋夫人和兩位小姐三個女眷可聽著呢。”
袁今猛回過神來,伸了伸舌頭,道:“說慣了嘴了,莫怪!”
宋夫人道:“袁大哥是爽快之人,還是隨著性來好。”
袁今道:“謝夫人!”
宋夫人道:“天朝號稱帝國,怎地還是我們當年出走時一般黑暗麽?”
高古道:“一入天朝國,我們就聞出了氣氛當中相當的異味。”
小目道:“高大爺你說錯話兒了。”
高古一愕,想想自己一直在一本正經說著話,怎地說錯了?小目道:“高大爺,怎地氣氛也能聞出來麽?你的鼻子也與狗兒一般靈麽?”說完咯咯咯笑了起來。
袁今笑道:“臭小子,把我們比作狗兒,可是屁股找打了麽?”
高古笑道:“小目,要是當時你在那兒,這詭異的氣氛也說沒啦!我們一入天朝國,也一般地遭到盤問,幸虧我們是喬了裝的,再說我們出天朝國已經這麽多年,許是把追緝我們的事給緩了。”
天朝的李授音李敗壞,昌亞是早已見過,知道天朝的事要壞就壞在這姓李的手上。
高古道:“許是天朝的時局變了這才把我們忘了。但是到底變在哪裏,我們可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弄出點端倪,也不知對與不對。想再追查下去,可惜與剛兒約定的時間已經不多,就緊著回來了。”
他呷了口茶,繼續說道:“說是忘了,也許根本沒忘,隻是現下要針對的不是我們,而是另有圖謀。”
這些人中除了海河四虎。隻有昌亞了解其中的跡象,他道:“高叔叔。李授音其人我倒是見過。”
高古騰地站起道:“你何時見過?這人,他可著實不簡單。”
昌亞道:“何止見過,我與他還交過手,這人武功似乎難尋敵手。他的意念力堪稱一絕。”於是把自己如何為他一掌擊死,又陰差陽錯地一掌將自己擊活,隻為了阻止自己成為“西海上癢”癢主,從而達到霸占《塔王遺篇》的目的一事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眾人聽了都是大為驚奇。
高古道:“依你說來,李授音不但四處網羅人才,而且四處打擊對自己有威脅的潛在敵手,隻為一己私欲,隻是他的私欲到底是什麽?昌公子。那風中龍又是什麽想法,萬裏之遙竟和李授音混到一塊去了。”
昌亞道:“風中龍這人據我所知,五年來依仗手中的權力。靠著南北兩宮的勢力,所作所為與李授音一般無二,都想合並四方勢力,為己所用,這便是書中所說的縱橫連合,不歸者即滅之。歸順者合之,五年前的天界匪幫十四酷。已經為他收入囊中。”
高古道:“正是,李授音在天朝西京寶都權傾朝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有一日,我們四兄弟想去‘東廂聖閣’看看,不想竟是一片空蕩蕩,隻有兩個守園的老人,我們躲在一邊偷聽,從那兩個老人口中得知‘東廂聖閣’已經遷往西京寶都的戰靴穀。我們隨即去了戰靴穀,你道我們看到什麽?竟是一個個軍營林立,往來的軍士戰服竟不與天朝的一樣,儼然是自成一統。我們都是吃了一驚,隱隱感覺到這其中有不同尋常的意味在裏麵,後來我們又探聽到,這李授音手段高明,這朝堂之上,除了宰相陳不由與太子令廣輝,餘人都是戰戰兢兢的隨他擺布。”
宋夫人歎道:“我們是天朝人,這令家天下一失,天朝帝國就姓李了,往後我們回去家園就更難了,不但回家不成,烏、昌、諶三雄冤情再難翻案。”
烏剛一拍桌子,說道:“四位叔叔,時不我待,我們這時不出手,日後他勢大獨統,我們又豈奈他何。”
高古道:“夫人,公子,伊策雖未稱帝,已經將衛家王朝居為己有。李授音正步步蠶食天朝皇權,已經勢大,我們蜷縮在五倫山這偏隅之地,無奈他何。”
占往道:“目大師不知怎地失約,要是他回來了,多一個頭腦也能多一個辦法。”
宋夫人道:“再等兩日看看,要是目大師到時還不回來,我們再作打算。這兩日大家好好休息,養足精神,免得出力之時無精打采的,兩日之中,大家要是想出了什麽好主意,立即共同商議。”
眾人都說好,各自回去睡覺。昌亞又哪能睡得著,二哥之事本就是自己的事,目的都是一樣,要找出陷害父親的凶手,還己一個公平公正,如今正是與二哥聯手的好時機,都說“製敵製弱”,隻是這天下局勢,竟無下手的地方,敵人似乎沒有弱點。他坐起來,又想:“不知鮑百歲與刀萬千的獸軍與陣法演練得如何。”心下有些焦躁,便出到外麵走動起來,剛走出門外,一個白影一閃,好女站在眼前,正巧笑嫣然地望著自己,心中一暖,牽了她的手輕輕問道:“你怎地不睡?”
好女趴在他耳邊也是輕輕問道:“你又怎地不睡?”
昌亞嫌她調皮,伸出一指點了點她的鼻子,道:“女孩子家家的怎地心事重重?”
好女噘起嘴道:“偏隻你能心事重重,就不允人家心事重重?”昌亞無言以對,兩人不覺在林中走得遠了。此時隻微微有些月光,什麽也瞧不見,卻又什麽都有些影子,夜色朦朧,就像心中的迷霧。
忽聽一聲歎氣,婉轉輕柔,百折回腸,昌亞定睛看去,隻見前麵樹後露出一角白色裙裾,顯然那裏坐著一個冥思苦想的女子,不知何事愁腸百結,直至發出這一聲歎息,以致他與好女兩個到來都沒有察覺。他好奇心起,停下腳步,也藏身在一棵樹後,要聽聽這女子的心事。
過了一會,那女子輕聲誦道:“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
昌亞聽到這裏,早已知道她是誰,接了她朗誦道:“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衛見驚回首,聽出身後之人就是天央舊將昌百山之子昌亞,烏剛的結義弟弟,她立起身道:“昌公子,我一時覺得愁雲慘淡,不知不覺念了這首詩,可攪了你的清靜。”她不怪別人攪了她的沉思,反倒怪自己攪了別人的清靜。
昌亞歉然道:“是我作了不速之客,壞了衛小姐的心境。”
兩人一般的言語,一般的口氣,都不好意思起來。
昌亞道:“凡間奇女花木蘭,蛾眉不輸須眉,著實令人敬服。想我堂堂七尺男兒,也不及她代父從軍的勇豪壯誌。”
衛見道:“花木蘭前無古人後無繼者的驚世之舉該是我這等小女子拜服的偶像。昌公子英雄遺風早已聞名遐邇,何須有此感歎。將來公子的作為必超越前人。”
昌亞聽她言語間果是端莊大氣,又兼彬彬有禮,想了一下道:“衛小姐,我目下什麽也沒做出,你的讚美隻有讓我心感愧疚。剛才聽你堪堪要念這首詩詞時,先發一歎,再以詩伴歎,這婉歎中愁雲不開,教人聽了心碎。都說撥雲就能見日,但你聲音憂鬱,可見你心事重重,難以開解。”
衛見聽了,覺得此人心思細膩體貼,還帶了書倦氣,全不與烏剛的粗豪大氣相似。便與他談起了晚間眾人所談的天下時局,好女叫道:“都站著幹嘛,咱們坐下說吧。”
次日一早,晨光微熹,百裏好女就在近處林中練起了劍法,衛見看好女遊龍般的一口劍輕巧靈活,不住口地誇讚,好女笑道:“姐姐,我好比那蠟做的銀槍,好看不中用,你真沒看出來麽?”
衛見絲毫不懂得刀劍修真之理,搖頭道:“我隻知你這麽一比,又那樣一劃,本以為你這一比一劃是從左至右,卻沒想到妹妹的身姿扭得一扭,卻是從後至右,身段曼妙亦且劍走偏鋒,真真的好看。”
這時烏剛一夥人練功回來聽見,老遠就聽見她兩個在議論劍法,便立在一旁聽,袁今道:“百裏小姐這劍法的造詣是不得了,要是……”忽然像見到什麽可居的奇貨般張大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
眾人望去,見宋夫人微笑著碎步走來,身旁卻多了一位從未見過的長裙美貌少女,瓜子臉龐嬌俏,五官秀氣唇紅齒皓,身材高挑款步輕擺。眾人見了都不識得,大感奇怪,這宋夫人一夜之間不知從哪帶來這麽個妙到極致的少女。
烏剛上前道:“媽,這人是誰?你怎麽識得她?”
宋夫人微笑道:“這位姑娘你可喜歡?在你眼中可算得上標致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