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個說道:“老烏隨那兩個侍衛不知幹嘛去了?”
另一個道:“你我是什麽身份,可也告訴你我麽,我看是機密之事。”
烏剛想:“果不出我料,這前鋒營的校尉也去了,這可有趣得很。”
前頭叫道:“你們兩個聊天來著麽?要是‘星辰七子’來了你們毫不知覺,害得眾位兄弟性命不保,看我不扒了你們的老皮?”
烏剛聽那人一提“星辰七子”,這兩人立即噤若寒蟬,不禁心中一樂:“星辰七子”是什麽人,竟比山中的魔獸還嚇人?”他無心去想,他最感興趣的是還有四個營的校尉是否也如交鋒營、步兵營、驍綺營一樣都被那兩個神秘的太尉府侍衛叫走了。
他飛身縱去幾十丈,悄悄走了。之後按照馬五百長的地圖,連續夜探神機營、虎槍營、護軍、健銳四座大營,隻有虎槍營校尉留在營中,其餘三營校尉都與黃令、須起一樣被太尉府侍衛一天之中請走了。
烏剛想:“聶召鳳不知要搞什麽名堂?”一徑向禦史府去,進了府,正撞見米遒要去戶部,便將六校尉齊齊離營一事說了,米遒聽了皺眉道:“這幾日倒沒聽說有這事,護京駐防將領離了軍營是件大事,更何況是六營校尉齊齊離開駐地,更是要慎之又慎。這聶召鳳初任太尉,難道他一心籠絡人心,竟而不顧這件事的關係如此重大麽?”說罷搖頭歎息,顯得無能為力又痛心疾首。
到得晚間,米遒回府。烏剛問起:“我老爺家三位小姐選上沒有?”
米遒道:“恐怕要讓你老弟失望了。”
烏剛道:“願聞其詳!”
“你們那位三小姐,似是給你們老爺寵壞了,美則美矣,尤其是一對大眼睛讓人著迷。可卻是個高傲脾氣。如此重大的一次選秀,倒不是嬤嬤們在挑她,而是她對嬤嬤們挑三揀四。嬤嬤們嚴是嚴了點,她們也是無法。誰讓她們是為皇上選美,都不敢有半點不敢馬虎,偏偏三小姐不懂,有一位嬤嬤要脫了她的衣裳驗身,被她猛摑了一掌。雙方大鬧了一陣,結果可想而知。”
烏剛笑笑道:“她是這個性子,從小到大向是這樣。米老兄,選進宮中之後。有哪些安排?”
米遒說道:“要等內宮的二選結果,再作安排,沒有一兩個月,皇帝是不會見這些新秀的,就是見了,輪到你們大小姐二小姐,還不知到什麽時候。你放心,你的二小姐我會在二選中給打掉,叫你稱心如意。”
烏剛忙道:“還是算了吧,她既已經去了。可見下了決心,我這人最不喜拗人意願,她選擇得上選擇不上再也不關我的事。”
一麵盼望衛見永不受伊策臨幸。怕她出什麽差錯,一麵又想:“她身涉險境,為的是要報了大仇,恨我不是女兒身,不能代替她去,我隻有加緊尋找機會,從旁相助。”
米遒見他心不在焉,也替他難受,說道:“你不是要做一番大業讓她在你身邊像個公主麽?”
烏剛道:“米兄。說真的,我的大業還不知在哪一年。要叫她等我,也是沒有理由。萬一我一事無成。豈不是害了她麽?”
米遒豎起大拇指道:“我就說沒看錯你,果然你胸襟廣闊,是條漢子。”
他故意道:“米老兄,這會我也無處可去,要在你這府上叼擾幾天,你探聽得黃將軍回營了,我立馬就去他那兒當兵。”
米遒一拍大腿道:“差點忘了這事,今兒我悄悄問起太尉府的一位朋友,他一聽驚得如雷轟頂,忙問我怎地知曉這機密之事,我說有一位朋友剛從外防回來,無意間聽到,他才長噓一口氣,說確有此事,隻是要等六個校尉回到京都受獎那天公開,為的是給各位大臣一個驚喜,此是一,其二是各校尉駐守職責重大,此間事一了,並不耽得半日就要回營,免得老朋友相見,又是喝酒又是作樂,誤了軍中大事。我原以為聶召鳳有個豬油心,原來還算精明。”
烏剛聽了也不以為意,與米遒喝酒到大醉,第二天趁個機會溜出來,在街上見到一少女無精打采的閑逛,正是百裏好女,兩人去到客店找到高古,高古裝作是鄉下來的財主,正要去‘財源會”賭博,一見烏剛神情,知道他除了擔心衛見沒什麽事,這小子對衛見的一番心思與牽掛都寫在了臉上。
三人找了個小店,高古與烏剛喝起酒來。
高古問道:“你救了米遒,這幾日去了哪兒?”
烏剛先將衛見還不知哪一日能成功的事說了,高古道:“見兒的事暫時不去擔心。好女姑娘,你不可亂走,跟著我們在這等昌相公的消息。”
好女點頭,還是無精打采,兩人知道她沒選上有點受到打擊,安慰了一陣。烏剛談起了拜訪黃令一事,烏剛便從頭說起。高古聽到太尉府侍衛遍邀六營校尉回京一事,打手勢叫烏剛別說,起身就往外走。三人走到一個僻靜的溪邊,高古才叫烏剛繼續說。
烏剛心中奇怪:“這事在米遒口中也是平常之極,高叔叔,怎地偏你如此大驚小怪?”
高古道:“以我在軍中多年的經驗,要出一件大事。”
烏剛一驚,說道:“果真是麽?”
高古道:“京都外防有七營,此次調回六個營的校尉,讓我猜猜是哪一個營不在此中。”
烏剛道:“這很難知道罷?”
高古笑道:“七營之中有一個專侍皇宮大員扈從圍獵的,所以如果不是虎槍營,我這頭也不要了。”
烏剛奇道:“高叔,你可聰明得緊,正是虎槍營。”
“正是。這虎槍校尉專與大人們接觸,這個近水樓台豈肯放過?那巴結討好之功早已做足,最重要的是他做了皇帝信任的人。”
烏剛聽出點意思,問道:“難道那六營的校尉便是不受上頭信任的?”
高古道:“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那六營將領都是舊朝的人,對舊主多少有懷念之心,這便是重點。那些高高在上的掌權大人,深怕這些人號令不從,心生異端。想方設法地便要換上自己的人。”
烏剛道:“這,這怎麽可以?我看那須起便是鐵錚錚的人,像這種人不用,更用何人?”
“管他什麽人,總是不如自己人更放心。”
“高叔,我有點相信你的說法,要真是這樣,這聶召鳳手段也太過厲害。問題是米遒怎地和你不一樣想,看他認為這是小事一件,你卻說要出一件大事。”
高古道:“米遒是個書呆子,神經不敏感,軍中的利害關係他不懂也在情理之中。”
烏剛悲道:“有功忠心的將士要撇在一旁,不是教眾將士寒心麽?”
高古道:“豈止是撇在一旁這麽簡單?”
烏剛叫道:“那還待怎樣?難道要叫人死了才算完麽?”
高古道:“沒錯,隻有死人才不會反抗。”
烏剛跳起來道:“高叔,你這話是真……”他想說“你這話是真是假的?”可是高古的話句句字字在理,不由得他不信服,因此說了一半便說不下去,直接承認是對的。
高古道:“雖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聶召鳳要取六軍校尉性命,也不是這麽容易的,因為公道自在人心,且看他如何自圓其說,才能騙過六軍將士。”
烏剛想了一下,道:“嗨,我說高叔,你這是多慮了,那六營校尉是何等聰明之人,一個個都是精明得很,聶召鳳想到的詭計,我們都想到了,他們怎地又想不到?既能想到,又怎能服服帖帖地任由那兩個侍衛擺布?”
高古道:“兩個原因:一是聶召鳳欺瞞太深,六個將軍身在其中,反倒沒有我們兩個旁觀者清,二是太尉召見,明知風險即至,又有誰敢反抗逃亡,也許此時聶召鳳正因找不到借口而發愁,六校尉可不蠢,絕不至於自己給聶召鳳創造借口。”
烏剛心裏咯登一下,道:“如此說來,這六校尉豈不是命在旦夕之間?”
高古仰天沉吟了一會,道:“依我的推想,這事是*不離十的,隻是不知道這六個將軍會是什麽方式結束他們的生命,這倒是將要的。”
烏剛驚道:“高叔,還有什麽比這更重要的?”
高古道:“聶如鳳與伊策狼狽為奸,姓聶的軍權攬身,這時正是他穩固權力的時候,到了他基礎穩定,他必扶植得伊策皇位坐得更加牢固,那時候再想撼動他就難上加難了。”
烏剛繼續把這次的經曆說完,鄭重道:“我新交的驍騎營的朋友們,個個都是義氣為先,那須起將軍更是對剛兒特別器重。高叔,我有一打算在此,不知行不行得?”
高古早知其意,道:“當年你爹為了一個朋友可以不要性命相助,為了一個軍士寧願自己死了也要救下。剛兒,你去吧!去做你想做的正義之事。”
烏剛與高古、好女相別,轉過溪邊的柳樹,躍上大路,消失在人流之中。(未完待續)
另一個道:“你我是什麽身份,可也告訴你我麽,我看是機密之事。”
烏剛想:“果不出我料,這前鋒營的校尉也去了,這可有趣得很。”
前頭叫道:“你們兩個聊天來著麽?要是‘星辰七子’來了你們毫不知覺,害得眾位兄弟性命不保,看我不扒了你們的老皮?”
烏剛聽那人一提“星辰七子”,這兩人立即噤若寒蟬,不禁心中一樂:“星辰七子”是什麽人,竟比山中的魔獸還嚇人?”他無心去想,他最感興趣的是還有四個營的校尉是否也如交鋒營、步兵營、驍綺營一樣都被那兩個神秘的太尉府侍衛叫走了。
他飛身縱去幾十丈,悄悄走了。之後按照馬五百長的地圖,連續夜探神機營、虎槍營、護軍、健銳四座大營,隻有虎槍營校尉留在營中,其餘三營校尉都與黃令、須起一樣被太尉府侍衛一天之中請走了。
烏剛想:“聶召鳳不知要搞什麽名堂?”一徑向禦史府去,進了府,正撞見米遒要去戶部,便將六校尉齊齊離營一事說了,米遒聽了皺眉道:“這幾日倒沒聽說有這事,護京駐防將領離了軍營是件大事,更何況是六營校尉齊齊離開駐地,更是要慎之又慎。這聶召鳳初任太尉,難道他一心籠絡人心,竟而不顧這件事的關係如此重大麽?”說罷搖頭歎息,顯得無能為力又痛心疾首。
到得晚間,米遒回府。烏剛問起:“我老爺家三位小姐選上沒有?”
米遒道:“恐怕要讓你老弟失望了。”
烏剛道:“願聞其詳!”
“你們那位三小姐,似是給你們老爺寵壞了,美則美矣,尤其是一對大眼睛讓人著迷。可卻是個高傲脾氣。如此重大的一次選秀,倒不是嬤嬤們在挑她,而是她對嬤嬤們挑三揀四。嬤嬤們嚴是嚴了點,她們也是無法。誰讓她們是為皇上選美,都不敢有半點不敢馬虎,偏偏三小姐不懂,有一位嬤嬤要脫了她的衣裳驗身,被她猛摑了一掌。雙方大鬧了一陣,結果可想而知。”
烏剛笑笑道:“她是這個性子,從小到大向是這樣。米老兄,選進宮中之後。有哪些安排?”
米遒說道:“要等內宮的二選結果,再作安排,沒有一兩個月,皇帝是不會見這些新秀的,就是見了,輪到你們大小姐二小姐,還不知到什麽時候。你放心,你的二小姐我會在二選中給打掉,叫你稱心如意。”
烏剛忙道:“還是算了吧,她既已經去了。可見下了決心,我這人最不喜拗人意願,她選擇得上選擇不上再也不關我的事。”
一麵盼望衛見永不受伊策臨幸。怕她出什麽差錯,一麵又想:“她身涉險境,為的是要報了大仇,恨我不是女兒身,不能代替她去,我隻有加緊尋找機會,從旁相助。”
米遒見他心不在焉,也替他難受,說道:“你不是要做一番大業讓她在你身邊像個公主麽?”
烏剛道:“米兄。說真的,我的大業還不知在哪一年。要叫她等我,也是沒有理由。萬一我一事無成。豈不是害了她麽?”
米遒豎起大拇指道:“我就說沒看錯你,果然你胸襟廣闊,是條漢子。”
他故意道:“米老兄,這會我也無處可去,要在你這府上叼擾幾天,你探聽得黃將軍回營了,我立馬就去他那兒當兵。”
米遒一拍大腿道:“差點忘了這事,今兒我悄悄問起太尉府的一位朋友,他一聽驚得如雷轟頂,忙問我怎地知曉這機密之事,我說有一位朋友剛從外防回來,無意間聽到,他才長噓一口氣,說確有此事,隻是要等六個校尉回到京都受獎那天公開,為的是給各位大臣一個驚喜,此是一,其二是各校尉駐守職責重大,此間事一了,並不耽得半日就要回營,免得老朋友相見,又是喝酒又是作樂,誤了軍中大事。我原以為聶召鳳有個豬油心,原來還算精明。”
烏剛聽了也不以為意,與米遒喝酒到大醉,第二天趁個機會溜出來,在街上見到一少女無精打采的閑逛,正是百裏好女,兩人去到客店找到高古,高古裝作是鄉下來的財主,正要去‘財源會”賭博,一見烏剛神情,知道他除了擔心衛見沒什麽事,這小子對衛見的一番心思與牽掛都寫在了臉上。
三人找了個小店,高古與烏剛喝起酒來。
高古問道:“你救了米遒,這幾日去了哪兒?”
烏剛先將衛見還不知哪一日能成功的事說了,高古道:“見兒的事暫時不去擔心。好女姑娘,你不可亂走,跟著我們在這等昌相公的消息。”
好女點頭,還是無精打采,兩人知道她沒選上有點受到打擊,安慰了一陣。烏剛談起了拜訪黃令一事,烏剛便從頭說起。高古聽到太尉府侍衛遍邀六營校尉回京一事,打手勢叫烏剛別說,起身就往外走。三人走到一個僻靜的溪邊,高古才叫烏剛繼續說。
烏剛心中奇怪:“這事在米遒口中也是平常之極,高叔叔,怎地偏你如此大驚小怪?”
高古道:“以我在軍中多年的經驗,要出一件大事。”
烏剛一驚,說道:“果真是麽?”
高古道:“京都外防有七營,此次調回六個營的校尉,讓我猜猜是哪一個營不在此中。”
烏剛道:“這很難知道罷?”
高古笑道:“七營之中有一個專侍皇宮大員扈從圍獵的,所以如果不是虎槍營,我這頭也不要了。”
烏剛奇道:“高叔,你可聰明得緊,正是虎槍營。”
“正是。這虎槍校尉專與大人們接觸,這個近水樓台豈肯放過?那巴結討好之功早已做足,最重要的是他做了皇帝信任的人。”
烏剛聽出點意思,問道:“難道那六營的校尉便是不受上頭信任的?”
高古道:“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那六營將領都是舊朝的人,對舊主多少有懷念之心,這便是重點。那些高高在上的掌權大人,深怕這些人號令不從,心生異端。想方設法地便要換上自己的人。”
烏剛道:“這,這怎麽可以?我看那須起便是鐵錚錚的人,像這種人不用,更用何人?”
“管他什麽人,總是不如自己人更放心。”
“高叔,我有點相信你的說法,要真是這樣,這聶召鳳手段也太過厲害。問題是米遒怎地和你不一樣想,看他認為這是小事一件,你卻說要出一件大事。”
高古道:“米遒是個書呆子,神經不敏感,軍中的利害關係他不懂也在情理之中。”
烏剛悲道:“有功忠心的將士要撇在一旁,不是教眾將士寒心麽?”
高古道:“豈止是撇在一旁這麽簡單?”
烏剛叫道:“那還待怎樣?難道要叫人死了才算完麽?”
高古道:“沒錯,隻有死人才不會反抗。”
烏剛跳起來道:“高叔,你這話是真……”他想說“你這話是真是假的?”可是高古的話句句字字在理,不由得他不信服,因此說了一半便說不下去,直接承認是對的。
高古道:“雖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聶召鳳要取六軍校尉性命,也不是這麽容易的,因為公道自在人心,且看他如何自圓其說,才能騙過六軍將士。”
烏剛想了一下,道:“嗨,我說高叔,你這是多慮了,那六營校尉是何等聰明之人,一個個都是精明得很,聶召鳳想到的詭計,我們都想到了,他們怎地又想不到?既能想到,又怎能服服帖帖地任由那兩個侍衛擺布?”
高古道:“兩個原因:一是聶召鳳欺瞞太深,六個將軍身在其中,反倒沒有我們兩個旁觀者清,二是太尉召見,明知風險即至,又有誰敢反抗逃亡,也許此時聶召鳳正因找不到借口而發愁,六校尉可不蠢,絕不至於自己給聶召鳳創造借口。”
烏剛心裏咯登一下,道:“如此說來,這六校尉豈不是命在旦夕之間?”
高古仰天沉吟了一會,道:“依我的推想,這事是*不離十的,隻是不知道這六個將軍會是什麽方式結束他們的生命,這倒是將要的。”
烏剛驚道:“高叔,還有什麽比這更重要的?”
高古道:“聶如鳳與伊策狼狽為奸,姓聶的軍權攬身,這時正是他穩固權力的時候,到了他基礎穩定,他必扶植得伊策皇位坐得更加牢固,那時候再想撼動他就難上加難了。”
烏剛繼續把這次的經曆說完,鄭重道:“我新交的驍騎營的朋友們,個個都是義氣為先,那須起將軍更是對剛兒特別器重。高叔,我有一打算在此,不知行不行得?”
高古早知其意,道:“當年你爹為了一個朋友可以不要性命相助,為了一個軍士寧願自己死了也要救下。剛兒,你去吧!去做你想做的正義之事。”
烏剛與高古、好女相別,轉過溪邊的柳樹,躍上大路,消失在人流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