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召鳳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的完美計劃百密一疏,正在後悔不迭,偏偏兒子在人家手中,想逃又不敢逃。這時禁衛軍統領與禦林軍統領前來稟報軍情,烏剛與昌亞避入裏間房中,隻聽一個統領道:“叛軍在城外用箭射入許多傳單,說是駙馬爺弑君滅後殺妻,要人人夢醒,共建後衛皇時代,以此擾亂我軍心。在城外又豎起大旗,旗上‘誅殺伊策,匡扶正義’八個大字,弄得我軍心不穩,軍士個個無心作戰,請太尉示下。”
聶召鳳道:“駙馬爺失了人心,民心軍心思變,非你我所能左右,人人思念舊皇,看來中洲進入‘後衛皇時代’是大勢也。”
那兩個統領猶疑不定,一再請太尉示下,聶召鳳道:“你們立即與須起交涉,如果他們入城後不亂殺無辜,我們就明日一早開城投降,如若不然,將死戰到底。”
兩個統領道:“我們怎麽辦?”
聶召鳳道:“主犯是駙馬爺與我,我不在了,你們投降有功,便不會招致殺身之禍。”
兩個統領出去後,與須起談判,說是早就看不慣伊策與聶召鳳的惡劣行徑,想造反卻又在伊策鼻子底下,不敢輕舉妄動,今日大好機會,要與六營六部一起誅殺伊策,共建後衛皇時代。如此一番說詞,與聶召鳳的原意相去甚遠。須起聽了高興,自然赦免了他們的罪名。這也是聶召鳳與烏剛昌亞沒想到的。
烏剛昌亞再見聶召鳳時,見他已經換上粗衣便服,昌亞見了道:“伊策腦袋靈光,一見太尉大人這副妝扮,便知道是逃出來的,中洲大城已經失守。不知他會不會惱羞成怒?”
聶召鳳道:“說得對。”進去換了一套華服,叫人牽來三匹高頭大馬,太尉府有的是名貴良駒。三人趁夜出了城,向北而去。
天亮時稍作休息。聶召鳳幾次欲言又止,昌亞道:“聶太尉有何話說?”
聶召鳳想笑卻笑不出來,硬生生擠出來一點笑容也是扭曲變形,毫無生氣,道:“再別叫我太尉,沒的羞殺我也!敢問二位公子名諱上下?路上也好稱呼?”
昌亞道:“本人姓昌名亞,這位公子姓烏名剛,都是單名。並無表字。”
他二人名聲早已在傳遍各國,關於他們是英雄之後的傳聞人人皆知。聶召鳳道:“烏公子神威凜凜,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果然有天仆將軍的遺風。”
昌亞道:“難道你見過我嗎?”
聶召鳳道:“你扮作女兒身時,我已經見過三次,昨天在衛清宮前,昌公子大發神威時,已是第四次見到,昌公子智勇雙全,比之當年令堂有過之無不及。”
昌亞嚇了一跳。心想湞妃所說果然不假,自己的身份自一進春意軒就已經敗露,他道:“你們既然早已識破了我。為何不早早下手?”
烏剛道:“三弟,他們用心險惡,想用你這一條魚釣出一串魚。”
聶召鳳道:“是的,烏公子真聰明,但據我算來,烏公子也隻猜對了一半而已。一開始我也不知駙馬爺……伊策為什麽認出昌公子就昌百山的後人。但是昌公子的武功修為如此驚人,卻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想到的,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昌公子一人,就打亂了我們的計劃。”
烏剛與昌亞都是驚詫不已。難道伊策還有其它的陰謀嗎?
聶召鳳歎一口氣道:“伊策這人,我到現在也沒看穿。要說他要用昌公子釣出一串魚,那也不假,可是機會很多,早該下手製住昌公子引來烏公子,才是上策,殊不知他竟一次次讓機會白白流失而不顧,我幾次從旁相勸,他理也不理,有一次我剛進清心宮,就聽新任宰相與他大吵,你們知道吵什麽麽?”
烏剛道:“你爽快地說了,好教我們聽得明白。”
聶召鳳點頭道:“是。新任宰相也與我一般地勸解他用蒙藥藥倒昌公子一刀殺了,用見兒姑娘來引其餘人來救,來個一網打盡。伊策說昌公子一死,見兒姑娘就會以死來通知她的同夥,他說:‘我長這麽大,還沒有一個真正喜歡的人,見兒便這個人,我對她又敬又愛,我要讓她從此之後每日每時都快樂。你再也休想勸得動我,要是再勸,我便不走了之,我有了見兒,還做什麽皇帝,哼哼,做上天帝我也不稀罕啦!’我進去之後他們就沒再說下去,我當然也不敢再勸,隻好找了個不打緊的事稟報了一下就出來了。我想,他帶了見兒逃跑的初衷,許是從那時起就已打定了。”
昌亞聽得手心出汗,原來自己從春意軒到宮中,每日都在危險之中。要是睡夢中被侍衛中的高手捅上一刀砍個一劍,不禁後背涼颼颼的,竟然忘記自己百毒不侵。
烏剛道:“那個陰人……”
聶召鳳道:“若非如此,以伊策一直以來毒辣的行事風格,昌公子我不敢說,那見兒姑娘早已魂歸天外。”
烏剛恨道:“這樣也好,倒不用教我過多擔心她,這個陰人,總有一日要撞在我手裏。”
聶召鳳忽地疑道:“我有一事不明,兩位公子都不是中洲人氏,何以找我們下手?”
昌亞道:“天下不平之事,天下人管得。你想想自己做了什麽就知道了。”
聶召鳳額頭滲出汗珠,道:“是,我知道,我那無用的犬子但凡有你十分之一,也教我放心。”他極力討好兩人,以表自己的不會中途變卦的心跡。
昌亞道:“你想見你的犬子,那也不難。不讓你見上一見,你也無心幫我們,這就帶你去見他,最多耽誤個一天。”
聶召鳳道:“不用,我信得過你們,隻要我的龍兒安全無事,我便是上天入地,也要幫你們找出親人。”他這話卻是不假,他早已相信兒子在這兩人之手,要是為了兒子多耽誤時間,出現夜長夢多的情況,事情反而要糟。隻有盡快幫他們找到親人,才能得保兒子平安回家。既然自己拚了全力去幫助他們,到時就算他們的親人遭到什麽不測,到時也怪不到他,找不到為難自己的理由。他向來做事精於算計,在這件事上更不敢出什麽節外生枝之事。
兩日後繞過靈洲,繼續北行,不出一日已經出了中洲國界。這一條道隻有聶召鳳是熟悉的。伊策早行了半日,三人一直是趕不上。
再走得三日,路旁有一輛馬車翻倒,拉車的馬已不知去向。
三人騎在馬上一閃而過,烏剛回頭看了一眼,叫道:“等等走,這輛車有古怪。”
昌亞回身到了車旁,隻見車下露出一角衣服。烏剛翻開馬車,露出一個車夫的屍身,穿了家丁服。
烏剛問聶召鳳:“這個人穿的是米府的家丁服,你們的密謀,米遒大人知不知道?”
聶召鳳道:“北城有伊策的秘密據點,至於在哪,我也不甚清楚。米遒與伊策政見不同,伊策極力排斥於他,自然是不會讓他知道的。”
烏剛滿臉猜疑,問道:“聶大人,此去北城還有多遠?從此去到北城還有什麽大城或是城鎮?”
聶召鳳道:“如果我沒記錯,此去還有三日的路程,中間荒無人煙,這輛馬車當是去北城無凝,亦或是從北城而來,但從車頭的方向來看,是去北城,在此遇劫,但也不排除有人在行凶之後,將車頭掉轉方向以迷惑人。”他於此道甚是熟悉,說來頭頭是道。
烏剛道:“這就怪了,這個家丁是米府的,米遒家的下人何以會去北城?”
昌亞隻見那家丁臉上紅腫不堪,下馬扯開死屍的衣服,隻見滿身青一塊紫一塊,正是地煞的寒冰功所傷,青紫色是霜凍附體的痕跡。
昌亞心中一緊,道:“二哥,咱們快追,一路上我再細細說給你聽。伊策抓的不止三人,應當是四人。還有一人是我兒時的好朋友,就是米遒的女兒仁愛郡主。”說著也不等兩人,自個上馬便行。
烏剛道:“伊策的罪惡又加了一層,想要以伊傛來要挾於你,我們抓了他,再也不會放過他。”
湞妃說的沒錯,伊傛果然上當,被騙到北城來了,那天伊傛與丫環纈草匆匆回家,瞞著米遒,叫了一個家丁就要出門,正好湯氏來看她,在門口相遇。湯氏便問起她去哪兒,伊傛道:“媽,小亞他有困難,我得去幫他,來不及跟您細說,等我帶他回來一道去向您請安。”
那湯氏平素就極是疼愛昌亞,伊策從小與母親不在一起生活,也不太見她,母子兩人不太親密,湯氏常常來看望伊傛,伊傛一直就當她是自己的親娘,兩人心裏互相牽掛,三日兩頭不是伊傛去見她,就是她來看伊傛。此時湯氏一聽昌亞有難,也不及細想,道:“如此怎能出得國界?傛兒,我與你一道去,小亞這孩子如此可憐,我們去把他帶回來一起過,你說可好?”(未完待續)
聶召鳳道:“駙馬爺失了人心,民心軍心思變,非你我所能左右,人人思念舊皇,看來中洲進入‘後衛皇時代’是大勢也。”
那兩個統領猶疑不定,一再請太尉示下,聶召鳳道:“你們立即與須起交涉,如果他們入城後不亂殺無辜,我們就明日一早開城投降,如若不然,將死戰到底。”
兩個統領道:“我們怎麽辦?”
聶召鳳道:“主犯是駙馬爺與我,我不在了,你們投降有功,便不會招致殺身之禍。”
兩個統領出去後,與須起談判,說是早就看不慣伊策與聶召鳳的惡劣行徑,想造反卻又在伊策鼻子底下,不敢輕舉妄動,今日大好機會,要與六營六部一起誅殺伊策,共建後衛皇時代。如此一番說詞,與聶召鳳的原意相去甚遠。須起聽了高興,自然赦免了他們的罪名。這也是聶召鳳與烏剛昌亞沒想到的。
烏剛昌亞再見聶召鳳時,見他已經換上粗衣便服,昌亞見了道:“伊策腦袋靈光,一見太尉大人這副妝扮,便知道是逃出來的,中洲大城已經失守。不知他會不會惱羞成怒?”
聶召鳳道:“說得對。”進去換了一套華服,叫人牽來三匹高頭大馬,太尉府有的是名貴良駒。三人趁夜出了城,向北而去。
天亮時稍作休息。聶召鳳幾次欲言又止,昌亞道:“聶太尉有何話說?”
聶召鳳想笑卻笑不出來,硬生生擠出來一點笑容也是扭曲變形,毫無生氣,道:“再別叫我太尉,沒的羞殺我也!敢問二位公子名諱上下?路上也好稱呼?”
昌亞道:“本人姓昌名亞,這位公子姓烏名剛,都是單名。並無表字。”
他二人名聲早已在傳遍各國,關於他們是英雄之後的傳聞人人皆知。聶召鳳道:“烏公子神威凜凜,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果然有天仆將軍的遺風。”
昌亞道:“難道你見過我嗎?”
聶召鳳道:“你扮作女兒身時,我已經見過三次,昨天在衛清宮前,昌公子大發神威時,已是第四次見到,昌公子智勇雙全,比之當年令堂有過之無不及。”
昌亞嚇了一跳。心想湞妃所說果然不假,自己的身份自一進春意軒就已經敗露,他道:“你們既然早已識破了我。為何不早早下手?”
烏剛道:“三弟,他們用心險惡,想用你這一條魚釣出一串魚。”
聶召鳳道:“是的,烏公子真聰明,但據我算來,烏公子也隻猜對了一半而已。一開始我也不知駙馬爺……伊策為什麽認出昌公子就昌百山的後人。但是昌公子的武功修為如此驚人,卻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想到的,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昌公子一人,就打亂了我們的計劃。”
烏剛與昌亞都是驚詫不已。難道伊策還有其它的陰謀嗎?
聶召鳳歎一口氣道:“伊策這人,我到現在也沒看穿。要說他要用昌公子釣出一串魚,那也不假,可是機會很多,早該下手製住昌公子引來烏公子,才是上策,殊不知他竟一次次讓機會白白流失而不顧,我幾次從旁相勸,他理也不理,有一次我剛進清心宮,就聽新任宰相與他大吵,你們知道吵什麽麽?”
烏剛道:“你爽快地說了,好教我們聽得明白。”
聶召鳳點頭道:“是。新任宰相也與我一般地勸解他用蒙藥藥倒昌公子一刀殺了,用見兒姑娘來引其餘人來救,來個一網打盡。伊策說昌公子一死,見兒姑娘就會以死來通知她的同夥,他說:‘我長這麽大,還沒有一個真正喜歡的人,見兒便這個人,我對她又敬又愛,我要讓她從此之後每日每時都快樂。你再也休想勸得動我,要是再勸,我便不走了之,我有了見兒,還做什麽皇帝,哼哼,做上天帝我也不稀罕啦!’我進去之後他們就沒再說下去,我當然也不敢再勸,隻好找了個不打緊的事稟報了一下就出來了。我想,他帶了見兒逃跑的初衷,許是從那時起就已打定了。”
昌亞聽得手心出汗,原來自己從春意軒到宮中,每日都在危險之中。要是睡夢中被侍衛中的高手捅上一刀砍個一劍,不禁後背涼颼颼的,竟然忘記自己百毒不侵。
烏剛道:“那個陰人……”
聶召鳳道:“若非如此,以伊策一直以來毒辣的行事風格,昌公子我不敢說,那見兒姑娘早已魂歸天外。”
烏剛恨道:“這樣也好,倒不用教我過多擔心她,這個陰人,總有一日要撞在我手裏。”
聶召鳳忽地疑道:“我有一事不明,兩位公子都不是中洲人氏,何以找我們下手?”
昌亞道:“天下不平之事,天下人管得。你想想自己做了什麽就知道了。”
聶召鳳額頭滲出汗珠,道:“是,我知道,我那無用的犬子但凡有你十分之一,也教我放心。”他極力討好兩人,以表自己的不會中途變卦的心跡。
昌亞道:“你想見你的犬子,那也不難。不讓你見上一見,你也無心幫我們,這就帶你去見他,最多耽誤個一天。”
聶召鳳道:“不用,我信得過你們,隻要我的龍兒安全無事,我便是上天入地,也要幫你們找出親人。”他這話卻是不假,他早已相信兒子在這兩人之手,要是為了兒子多耽誤時間,出現夜長夢多的情況,事情反而要糟。隻有盡快幫他們找到親人,才能得保兒子平安回家。既然自己拚了全力去幫助他們,到時就算他們的親人遭到什麽不測,到時也怪不到他,找不到為難自己的理由。他向來做事精於算計,在這件事上更不敢出什麽節外生枝之事。
兩日後繞過靈洲,繼續北行,不出一日已經出了中洲國界。這一條道隻有聶召鳳是熟悉的。伊策早行了半日,三人一直是趕不上。
再走得三日,路旁有一輛馬車翻倒,拉車的馬已不知去向。
三人騎在馬上一閃而過,烏剛回頭看了一眼,叫道:“等等走,這輛車有古怪。”
昌亞回身到了車旁,隻見車下露出一角衣服。烏剛翻開馬車,露出一個車夫的屍身,穿了家丁服。
烏剛問聶召鳳:“這個人穿的是米府的家丁服,你們的密謀,米遒大人知不知道?”
聶召鳳道:“北城有伊策的秘密據點,至於在哪,我也不甚清楚。米遒與伊策政見不同,伊策極力排斥於他,自然是不會讓他知道的。”
烏剛滿臉猜疑,問道:“聶大人,此去北城還有多遠?從此去到北城還有什麽大城或是城鎮?”
聶召鳳道:“如果我沒記錯,此去還有三日的路程,中間荒無人煙,這輛馬車當是去北城無凝,亦或是從北城而來,但從車頭的方向來看,是去北城,在此遇劫,但也不排除有人在行凶之後,將車頭掉轉方向以迷惑人。”他於此道甚是熟悉,說來頭頭是道。
烏剛道:“這就怪了,這個家丁是米府的,米遒家的下人何以會去北城?”
昌亞隻見那家丁臉上紅腫不堪,下馬扯開死屍的衣服,隻見滿身青一塊紫一塊,正是地煞的寒冰功所傷,青紫色是霜凍附體的痕跡。
昌亞心中一緊,道:“二哥,咱們快追,一路上我再細細說給你聽。伊策抓的不止三人,應當是四人。還有一人是我兒時的好朋友,就是米遒的女兒仁愛郡主。”說著也不等兩人,自個上馬便行。
烏剛道:“伊策的罪惡又加了一層,想要以伊傛來要挾於你,我們抓了他,再也不會放過他。”
湞妃說的沒錯,伊傛果然上當,被騙到北城來了,那天伊傛與丫環纈草匆匆回家,瞞著米遒,叫了一個家丁就要出門,正好湯氏來看她,在門口相遇。湯氏便問起她去哪兒,伊傛道:“媽,小亞他有困難,我得去幫他,來不及跟您細說,等我帶他回來一道去向您請安。”
那湯氏平素就極是疼愛昌亞,伊策從小與母親不在一起生活,也不太見她,母子兩人不太親密,湯氏常常來看望伊傛,伊傛一直就當她是自己的親娘,兩人心裏互相牽掛,三日兩頭不是伊傛去見她,就是她來看伊傛。此時湯氏一聽昌亞有難,也不及細想,道:“如此怎能出得國界?傛兒,我與你一道去,小亞這孩子如此可憐,我們去把他帶回來一起過,你說可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