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剛自小就受到母親的嚴格教育,五歲後在宋夫人的熏陶下有著良好的品行,後來在大目犍連和高古等人的影響下,立下遠大的誌向,誰曾想,突然之間他站在了正義的對立麵上,辜負了眾多人的希望,自覺無顏立於天地之間,因此存了個必死的心,一心要刺穿自己的心髒,以求解脫無窮無盡的悔恨羞愧之苦。
“嗖”的一聲,那劍飛走。
他睜眼見特利悉那握著一柄明晃晃的利器,正是從自己手上“瞬移”而去的劍。
特利悉那緩緩舉起利劍,直到離自己雪白的脖子兩寸處停下。
他忽地想起,一切的一切,都與這個女子有關,剛才一時情爭,竟然忘記追尋她的來曆,他道:“特利悉那,你到底是誰?我淪落到今天這地步,你總該讓我死得明白吧?”
特利悉那聽他這句話,隻覺得有人拿了一枚尖針,不停地往自己心上鑽孔,她眼望手上利劍,潸然淚下,她忍住內心的酸痛,說道:“烏剛,你想不想聽一個故事?”
在場之人覺得這女人不可思議,死到臨頭,還講什麽故事。
烏剛哪有心情聽她講故事,他搖搖頭,垂頭喪氣,輕聲道:“你不想告訴我,那也罷了!”
既然一死不成,便不作第二次的死誌,他朗聲道:“各位,我烏剛有罪,自願伏法,但總是要知道個為什麽?男子漢大夫豈能糊塗而死?”
大目犍連叫道:“說得好!特利悉那女居士,老僧有兩個問題要當麵請教?不知是否肯據實回答。”
特利悉那將身子躬了一躬:“目大師德高望重,對我這將死之人還能和顏悅色,小女子感激涕零。但有所問,今日不敢有一字隱瞞。”
“好,記得兩個月前,西京寶都大戰在即,我分析李授音將兵分三路。以迷惑我軍,再以止禪刀先屠一小城,自然比七天踏雁劍先一步煉化成邪,這一招可說用心險惡,要知道止禪刀成邪後的威力無窮,用來對付西京重兵。當真是勢如破竹,到那時烏剛空有七天踏雁劍又能奈他何?你說我說得對是不對?”大目犍連問道。
“是,大師神算,當時的確是這樣的。”特利悉那垂下雙瞼,淚花還留在臉上。
大目犍連續道:“兵分三路。那是自削兵力,與李授音平日裏自詡的‘散紙線刀’的兵法相衝,他以為我們不知他的詭計,故鋌而走險用上這一妙招。豈知我有先見之明,讓烏剛去到開州煉成了七天踏雁劍,我則出兵開州擊破他的中路大軍,卻發現他沒有按原計劃用兵,仍然將兵力集中在一起。攻打西京,他一個人奔走充州,做下屠城之舉。老衲想了許久。始終不明白這其中的原委,你可知道?”
特利悉那目光初時有些閃爍,不過一眨眼,她向天望了一下,像是下定什麽決心,道:“不錯。當日你在西京城頭與烏剛談起這些,我正趕來為烏剛送寒衣。我聽到了,把這消息傳了出去。”
場上一陣騷動。都想:“原來這香豔的美女竟然日月佛派來幫助李授音的間諜,妖魔真是無也不入,當真可惡,致使我軍在西京大戰中多有損傷。”
烏剛猛然間聽得特利悉那直承其事與自己有關,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但他一心悔恨的是自己怎麽就不提防著她,如果一味怪她,又為什麽不怪自己疏忽大意?
大目犍連道:“這就是了,老衲佩服姑娘勇氣,姑娘本來可以否認這事與自己有關,為什麽要承認呢?”
特利悉那慘然一笑,道:“我已經對不起烏剛,對不起眾多西京將士,我注定要失去烏剛,況且今日難逃一死,何必再違背我心?”
“姑娘雖是日月佛的人,這一點還是教老衲佩服。”大目犍連話一轉,道,“西京大戰我軍多有損失,那也不提。卻說那次和你初次見麵,是在絕風山山口,是不是?”
“是。”
“那晚,烏剛用魂力布下個結界,籠住了史千千,那史千千有個虛無縹緲的老婆,與你突然間照麵,驚訝地道:‘你……你……’連說兩次,你厭惡之極,用‘瞬移*’移走了她,將七天踏雁劍弄了回來。後來,‘海河四虎’中的老三袁今不明不白地死在養傷的屋內,老大高古更是瘋得離奇,高將軍瘋了後隻記得一句話:‘不答應?你能逃到天涯海角麽?’不知這這件事當中有什麽機巧?”
烏剛聽到大師提到他高大叔和袁三叔,眼眶頓時紅了,袁三叔頭骨和脊椎骨碎裂,卻又無法查證下手之人用了什麽古怪手法,至今還是懸案,想到這裏,後悔剛才太過衝動要自盡,是不明智之舉。
他隱隱感到這個謎案的真相就要浮出水麵。
這一次,特利悉那表情反而輕鬆,強笑一聲,並沒回答大師的問題,反而道:“烏剛,我的那個故事,你想不想聽?”
烏剛見她笑得古怪,忽然有一種強烈的恐懼襲來,這個恐懼來自他心底那個漸漸明朗的猜想,他無力地問道:“你來自哪裏?你是誰?”
特利悉那道:“對,我從來沒有告訴你我來自哪裏,不過你聽完我這個故事就知道我是誰啦。
你知道嗎?舍利城是個美麗的地方,城裏有三個姐妹,美如城外的山花,人們對她們的讚美高過對月亮的愛戴,可是人們哪裏知道,最小的妹妹貪戀世間的一切,雖然她後來形質毀滅,靈魂還能附體,被她附體的男子總能感覺到她非凡的美貌,她繼續貪愛著這世上的東西,她名叫羅伽。中間的妹妹隻愛男色,隻要被他看中的男子,她就要用‘情天欲海’浮獲他。”
“羅蒂?”烏剛失聲叫了出來,他親身經曆過“情天欲海”,知道其中的厲害,“這兩個是姐妹?”
特利悉那道:“是。”忽地臉上飛上朝霞,想起與烏剛同處“情天欲海”中,又快樂,又羞澀,又有些失望。(未完待續)
“嗖”的一聲,那劍飛走。
他睜眼見特利悉那握著一柄明晃晃的利器,正是從自己手上“瞬移”而去的劍。
特利悉那緩緩舉起利劍,直到離自己雪白的脖子兩寸處停下。
他忽地想起,一切的一切,都與這個女子有關,剛才一時情爭,竟然忘記追尋她的來曆,他道:“特利悉那,你到底是誰?我淪落到今天這地步,你總該讓我死得明白吧?”
特利悉那聽他這句話,隻覺得有人拿了一枚尖針,不停地往自己心上鑽孔,她眼望手上利劍,潸然淚下,她忍住內心的酸痛,說道:“烏剛,你想不想聽一個故事?”
在場之人覺得這女人不可思議,死到臨頭,還講什麽故事。
烏剛哪有心情聽她講故事,他搖搖頭,垂頭喪氣,輕聲道:“你不想告訴我,那也罷了!”
既然一死不成,便不作第二次的死誌,他朗聲道:“各位,我烏剛有罪,自願伏法,但總是要知道個為什麽?男子漢大夫豈能糊塗而死?”
大目犍連叫道:“說得好!特利悉那女居士,老僧有兩個問題要當麵請教?不知是否肯據實回答。”
特利悉那將身子躬了一躬:“目大師德高望重,對我這將死之人還能和顏悅色,小女子感激涕零。但有所問,今日不敢有一字隱瞞。”
“好,記得兩個月前,西京寶都大戰在即,我分析李授音將兵分三路。以迷惑我軍,再以止禪刀先屠一小城,自然比七天踏雁劍先一步煉化成邪,這一招可說用心險惡,要知道止禪刀成邪後的威力無窮,用來對付西京重兵。當真是勢如破竹,到那時烏剛空有七天踏雁劍又能奈他何?你說我說得對是不對?”大目犍連問道。
“是,大師神算,當時的確是這樣的。”特利悉那垂下雙瞼,淚花還留在臉上。
大目犍連續道:“兵分三路。那是自削兵力,與李授音平日裏自詡的‘散紙線刀’的兵法相衝,他以為我們不知他的詭計,故鋌而走險用上這一妙招。豈知我有先見之明,讓烏剛去到開州煉成了七天踏雁劍,我則出兵開州擊破他的中路大軍,卻發現他沒有按原計劃用兵,仍然將兵力集中在一起。攻打西京,他一個人奔走充州,做下屠城之舉。老衲想了許久。始終不明白這其中的原委,你可知道?”
特利悉那目光初時有些閃爍,不過一眨眼,她向天望了一下,像是下定什麽決心,道:“不錯。當日你在西京城頭與烏剛談起這些,我正趕來為烏剛送寒衣。我聽到了,把這消息傳了出去。”
場上一陣騷動。都想:“原來這香豔的美女竟然日月佛派來幫助李授音的間諜,妖魔真是無也不入,當真可惡,致使我軍在西京大戰中多有損傷。”
烏剛猛然間聽得特利悉那直承其事與自己有關,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但他一心悔恨的是自己怎麽就不提防著她,如果一味怪她,又為什麽不怪自己疏忽大意?
大目犍連道:“這就是了,老衲佩服姑娘勇氣,姑娘本來可以否認這事與自己有關,為什麽要承認呢?”
特利悉那慘然一笑,道:“我已經對不起烏剛,對不起眾多西京將士,我注定要失去烏剛,況且今日難逃一死,何必再違背我心?”
“姑娘雖是日月佛的人,這一點還是教老衲佩服。”大目犍連話一轉,道,“西京大戰我軍多有損失,那也不提。卻說那次和你初次見麵,是在絕風山山口,是不是?”
“是。”
“那晚,烏剛用魂力布下個結界,籠住了史千千,那史千千有個虛無縹緲的老婆,與你突然間照麵,驚訝地道:‘你……你……’連說兩次,你厭惡之極,用‘瞬移*’移走了她,將七天踏雁劍弄了回來。後來,‘海河四虎’中的老三袁今不明不白地死在養傷的屋內,老大高古更是瘋得離奇,高將軍瘋了後隻記得一句話:‘不答應?你能逃到天涯海角麽?’不知這這件事當中有什麽機巧?”
烏剛聽到大師提到他高大叔和袁三叔,眼眶頓時紅了,袁三叔頭骨和脊椎骨碎裂,卻又無法查證下手之人用了什麽古怪手法,至今還是懸案,想到這裏,後悔剛才太過衝動要自盡,是不明智之舉。
他隱隱感到這個謎案的真相就要浮出水麵。
這一次,特利悉那表情反而輕鬆,強笑一聲,並沒回答大師的問題,反而道:“烏剛,我的那個故事,你想不想聽?”
烏剛見她笑得古怪,忽然有一種強烈的恐懼襲來,這個恐懼來自他心底那個漸漸明朗的猜想,他無力地問道:“你來自哪裏?你是誰?”
特利悉那道:“對,我從來沒有告訴你我來自哪裏,不過你聽完我這個故事就知道我是誰啦。
你知道嗎?舍利城是個美麗的地方,城裏有三個姐妹,美如城外的山花,人們對她們的讚美高過對月亮的愛戴,可是人們哪裏知道,最小的妹妹貪戀世間的一切,雖然她後來形質毀滅,靈魂還能附體,被她附體的男子總能感覺到她非凡的美貌,她繼續貪愛著這世上的東西,她名叫羅伽。中間的妹妹隻愛男色,隻要被他看中的男子,她就要用‘情天欲海’浮獲他。”
“羅蒂?”烏剛失聲叫了出來,他親身經曆過“情天欲海”,知道其中的厲害,“這兩個是姐妹?”
特利悉那道:“是。”忽地臉上飛上朝霞,想起與烏剛同處“情天欲海”中,又快樂,又羞澀,又有些失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