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老魔歇了口氣,繼續說道,“我們取道中洲國,實則去往的是天央國,可是為難的正是中洲公主,因此我們盡量地高調我們的行程,消息傳得越廣,越是不會讓公主落人口實。現如今人魔之間是敵非友,可是祭祀本是無可厚非的大事,知道的人越多,當是沒人會橫加幹涉。”
衛見見他們做事大多是為自己考慮,有點感動,隻是這些話中還是有些疑點,於是她直接就說出了自己的疑慮:“這個人知道得那麽多,想必是位神人?”
華服老魔沉吟了一下,“這個人是近代一位名人的後代,他的話如果是真的,不僅是我魔族的大恩人,而且也是人族的救世主,隻要能夠驗證他的話真實可靠,這世上的千古仇怨又何愁不能化解。”
他似乎不方便說出這個人的姓名,隻在話中強調自己這一次對祖先地的朝拜的執著。
其實衛見和昌亞都知道世上有這麽一本手抄經,這本經書最初是由高古說起,當時他懷疑宋剛就是烏天仆之子,說出來試探他的。當時就隻有大目犍連師徒、宋剛母子和他五個人在場,那這世上除了高古還有占二叔、哀三叔、諸四叔三人知道,當年的“海河四虎”就是烏天仆駕前的猛將,曾跟隨烏天仆到天央國研究經書上的修煉*。由於手抄金本《本照經》又與昌亞的父親有莫大的關聯,烏剛又把這件事也告訴了昌亞,當然也告訴了衛見。世上除了這幾個人就沒人再知道了。而海河四虎在天朝大戰中已經失了三虎,小目也回了凡間。高古、宋夫人、衛見、昌亞自然不會巴巴地跑去告訴魔人這個秘密,由此看來,華服老魔口中的名人之後,就隻有烏剛了。
昌亞、衛見對望一眼,心下都在說:“烏剛。他想幹嘛?”
要知道金裝手抄《本照經》中藏著的那篇武功典籍《蝴蝶陰文》,是鍾四郎專門研究出來針對魔族穀家的功夫,可能其中還有對付日月佛的修煉之法,這麽一篇絕世修煉的法門,一旦被人知曉,勢必為各界所爭奪。引來一場浩劫。
難道烏剛為了那個絕頂香豔的魔界妖女特利悉那,為了在魔地立足,竟向秋容冬獻出為個驚天的秘密,向魔主遨功?
衛見悲哀地望了一眼昌亞,似是在說:“我真是看錯了他了。”
昌亞搖了搖頭。似在回應她道:“我早就對他失了信心。”
兩人心照不宣,想的都是這個意思。
“我們魔族人沒有用文字記事的習慣,據說經書夾層中是一個人族的大人無意中闖入我族,親眼見證了人魔兩族戰爭的起源,如果能夠找到戰爭的起源,這對我魔族的未來至關重要。幾百年來的戰爭,我們都累了,厭了。也怕了。都說以史為鑒,不失為一麵鏡子。我秋國主近日忽覺前麵一片迷茫,當以什麽判斷將來的走向。國主大人深深迷茫,他向我們這些老人詢問,我們也是不知如何回答。唉!要是這篇文能夠找到並且公諸於天下,又豈隻是我魔族一家的福祉?”華服老魔逐漸顯露出他能言善道的本領,自顧自地連篇累竇,一篇話中竟絕口不提那篇《蝴蝶陰文》。而且最後那一句竟還有鼓動衛見也一道尋找那本手抄經書的意思。
此時說者已經將要說的說了,聽者卻在心裏掀起了軒然大波:這老魔人提出《蝴蝶陰文》還好。不提那就是心中有鬼,試想。魔人的武功修煉之法已盡在人族的掌握之中,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了破解之法,魔族既得到這個消息,豈有不想方設法奪取秘籍,從而改進自家的修煉之道,反其道而行,從而發揚自家之長,研究出克敵的奇門藝業,這是不可不防的。
衛見已經無心再聽下去。“老人家暫且再休息一兩天,此事須得慎重,再說取經之路漫漫,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一蹴而就。且再計議計議。”當即推卻了。
那老魔人微微顯得失望。“公主身軀嬌貴,長途跋涉已是不容易,先休息好了再提今日之事。我們可以等。”
房間內,三人沉默不語。伊傛瞧瞧這個,一言不發,瞧瞧那個,木頭石化。“你們兩個倒是說說話呀,一個個都不言不語,這是為什麽?”
衛見一顆淚珠差點就要滾落下來。“你沒聽出來嗎?金珍手抄《本照經》的秘密為什麽魔人會知道?”說著眼望地上,眉眼處盡是哀怨落寞,“不是他泄露的麽?除了他還有誰呢?”
“這個他,是說的烏剛大哥吧?”伊傛見衛見快要崩潰,看向昌亞。
此時昌亞心中不停地叫著一個人的名字:“好兒,你在哪裏?”原來百裏好女不僅容貌出眾,兼且計智超群,往往在昌亞一籌莫展的時候,能為他分憂解難。要是她在這裏,就能好好安慰衛見,並能針對時下的局勢說出一番不同的見解。隻是她卻不知在這世界的哪一方。
“傛兒,你是不知道,那本經書中不僅揭露了人魔之戰的根源,還有一篇武功修煉心法,當世之中,能超出其右的隻怕沒有,你道是這些魔族老人真的是來尋找這麽一部普通的手抄經書的麽?這欲蓋彌彰之法使得太過笨拙,目的不就是衝著那篇心法去的麽?”昌亞說著將這部經書是如何發現,當世三雄烏、昌、諶又是如何因為這部書而失蹤的事告訴了她。
“原來隻是因為這個啊?要我說呢,烏剛大哥不會那麽笨就把關於武功心法的事告訴魔人,他就算變壞了也還能分得清孰輕孰重。再說當初發現經書秘密的人是烏昌諶三雄,這三人連體同心一般,或許早就把心法背了下來,把原本毀了去,既是三雄,該是心智武功都在上層,做事不會留下禍患吧?”伊傛還是那副“一切往好的方麵考慮”的糯米菩薩的樣子,又溫又甜。
昌亞這回聽得點頭稱讚:“有點道理。”
“小亞,道理可大著呢。烏剛大哥身在魔地,一定不會做出有損人族的事來。我相信他堅定的信念。”伊傛認為誰都是好人,就連那些魔族老人,在她眼中也是相當可信的。
而在衛見和昌亞的心裏,不得不將一切後果思慮在內,萬不得已,就要先下手為強,斬斷一切引發不堪後果的苗頭。
這不,如果烏剛投降變節一旦變為事實,就該想盡方法將他撲殺,以免他日後反過頭來對人族恩將仇報。(未完待續)
衛見見他們做事大多是為自己考慮,有點感動,隻是這些話中還是有些疑點,於是她直接就說出了自己的疑慮:“這個人知道得那麽多,想必是位神人?”
華服老魔沉吟了一下,“這個人是近代一位名人的後代,他的話如果是真的,不僅是我魔族的大恩人,而且也是人族的救世主,隻要能夠驗證他的話真實可靠,這世上的千古仇怨又何愁不能化解。”
他似乎不方便說出這個人的姓名,隻在話中強調自己這一次對祖先地的朝拜的執著。
其實衛見和昌亞都知道世上有這麽一本手抄經,這本經書最初是由高古說起,當時他懷疑宋剛就是烏天仆之子,說出來試探他的。當時就隻有大目犍連師徒、宋剛母子和他五個人在場,那這世上除了高古還有占二叔、哀三叔、諸四叔三人知道,當年的“海河四虎”就是烏天仆駕前的猛將,曾跟隨烏天仆到天央國研究經書上的修煉*。由於手抄金本《本照經》又與昌亞的父親有莫大的關聯,烏剛又把這件事也告訴了昌亞,當然也告訴了衛見。世上除了這幾個人就沒人再知道了。而海河四虎在天朝大戰中已經失了三虎,小目也回了凡間。高古、宋夫人、衛見、昌亞自然不會巴巴地跑去告訴魔人這個秘密,由此看來,華服老魔口中的名人之後,就隻有烏剛了。
昌亞、衛見對望一眼,心下都在說:“烏剛。他想幹嘛?”
要知道金裝手抄《本照經》中藏著的那篇武功典籍《蝴蝶陰文》,是鍾四郎專門研究出來針對魔族穀家的功夫,可能其中還有對付日月佛的修煉之法,這麽一篇絕世修煉的法門,一旦被人知曉,勢必為各界所爭奪。引來一場浩劫。
難道烏剛為了那個絕頂香豔的魔界妖女特利悉那,為了在魔地立足,竟向秋容冬獻出為個驚天的秘密,向魔主遨功?
衛見悲哀地望了一眼昌亞,似是在說:“我真是看錯了他了。”
昌亞搖了搖頭。似在回應她道:“我早就對他失了信心。”
兩人心照不宣,想的都是這個意思。
“我們魔族人沒有用文字記事的習慣,據說經書夾層中是一個人族的大人無意中闖入我族,親眼見證了人魔兩族戰爭的起源,如果能夠找到戰爭的起源,這對我魔族的未來至關重要。幾百年來的戰爭,我們都累了,厭了。也怕了。都說以史為鑒,不失為一麵鏡子。我秋國主近日忽覺前麵一片迷茫,當以什麽判斷將來的走向。國主大人深深迷茫,他向我們這些老人詢問,我們也是不知如何回答。唉!要是這篇文能夠找到並且公諸於天下,又豈隻是我魔族一家的福祉?”華服老魔逐漸顯露出他能言善道的本領,自顧自地連篇累竇,一篇話中竟絕口不提那篇《蝴蝶陰文》。而且最後那一句竟還有鼓動衛見也一道尋找那本手抄經書的意思。
此時說者已經將要說的說了,聽者卻在心裏掀起了軒然大波:這老魔人提出《蝴蝶陰文》還好。不提那就是心中有鬼,試想。魔人的武功修煉之法已盡在人族的掌握之中,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了破解之法,魔族既得到這個消息,豈有不想方設法奪取秘籍,從而改進自家的修煉之道,反其道而行,從而發揚自家之長,研究出克敵的奇門藝業,這是不可不防的。
衛見已經無心再聽下去。“老人家暫且再休息一兩天,此事須得慎重,再說取經之路漫漫,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一蹴而就。且再計議計議。”當即推卻了。
那老魔人微微顯得失望。“公主身軀嬌貴,長途跋涉已是不容易,先休息好了再提今日之事。我們可以等。”
房間內,三人沉默不語。伊傛瞧瞧這個,一言不發,瞧瞧那個,木頭石化。“你們兩個倒是說說話呀,一個個都不言不語,這是為什麽?”
衛見一顆淚珠差點就要滾落下來。“你沒聽出來嗎?金珍手抄《本照經》的秘密為什麽魔人會知道?”說著眼望地上,眉眼處盡是哀怨落寞,“不是他泄露的麽?除了他還有誰呢?”
“這個他,是說的烏剛大哥吧?”伊傛見衛見快要崩潰,看向昌亞。
此時昌亞心中不停地叫著一個人的名字:“好兒,你在哪裏?”原來百裏好女不僅容貌出眾,兼且計智超群,往往在昌亞一籌莫展的時候,能為他分憂解難。要是她在這裏,就能好好安慰衛見,並能針對時下的局勢說出一番不同的見解。隻是她卻不知在這世界的哪一方。
“傛兒,你是不知道,那本經書中不僅揭露了人魔之戰的根源,還有一篇武功修煉心法,當世之中,能超出其右的隻怕沒有,你道是這些魔族老人真的是來尋找這麽一部普通的手抄經書的麽?這欲蓋彌彰之法使得太過笨拙,目的不就是衝著那篇心法去的麽?”昌亞說著將這部經書是如何發現,當世三雄烏、昌、諶又是如何因為這部書而失蹤的事告訴了她。
“原來隻是因為這個啊?要我說呢,烏剛大哥不會那麽笨就把關於武功心法的事告訴魔人,他就算變壞了也還能分得清孰輕孰重。再說當初發現經書秘密的人是烏昌諶三雄,這三人連體同心一般,或許早就把心法背了下來,把原本毀了去,既是三雄,該是心智武功都在上層,做事不會留下禍患吧?”伊傛還是那副“一切往好的方麵考慮”的糯米菩薩的樣子,又溫又甜。
昌亞這回聽得點頭稱讚:“有點道理。”
“小亞,道理可大著呢。烏剛大哥身在魔地,一定不會做出有損人族的事來。我相信他堅定的信念。”伊傛認為誰都是好人,就連那些魔族老人,在她眼中也是相當可信的。
而在衛見和昌亞的心裏,不得不將一切後果思慮在內,萬不得已,就要先下手為強,斬斷一切引發不堪後果的苗頭。
這不,如果烏剛投降變節一旦變為事實,就該想盡方法將他撲殺,以免他日後反過頭來對人族恩將仇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