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地籠放得更久一些,收獲也自然更多一些,不過也都是一些指甲蓋大小的小魚小蝦。
加一起也差不多有一斤了,張華重新把地籠放好,說道:“回去吧,差不多夠吃了,等下午再來取,應該還能更多一些,時間久一點說不定還有驚喜。”
“一斤就夠吃了嗎?”陳君明顯不想這麽快回去,畢竟好不容易才找到這麽個樂子,自然想多玩兒一會兒。
張華笑道:“差不多了,放點麵粉和雞蛋能炸出來很多的,又不可能單吃這個,回去我再多編幾個地籠,今天晚上再來放好,明天說不定能取到一些大貨。”
一斤鰟鮍魚起碼都有幾百條,放在桶裏看起來密密麻麻的一大群。
回去後正好碰見種菜回來的張父,看了看張華提的桶,問道:“你抓這麽多菜板魚幹啥?”
“吃啊!”張華笑道。
張父笑了笑,說道:“吃大魚不是更好嗎,這麽小多難得擠肚子啊!”
“不用擠,就要吃那個苦味!”張華笑道:“可以清熱解毒的,對身體好!”
“還有這說法?”
“書上這麽說的,苦膽嘛,自然有清熱解毒的效果了。”
一條指甲蓋大小的魚,苦膽自然更小,居然能讓人感覺到明顯的苦味,效果自然也是很不錯的。
這麽小的自然也不用怎麽收拾,用清水漂洗幹淨就行,然後裹上麵粉和雞蛋液放點鹽,用菜籽油一炸,外麵酥脆裏麵細嫩,味道好的很。
至少陳媽就很喜歡吃,陳君吃了一塊就不吃了,“苦味好重啊!”
陳媽笑道:“你等一會兒再感覺一下其實還有點回甘。”
陳君舔了舔嘴唇,笑道:“好像還真有點回甘。”然後又拿了一塊吃,吃著吃著倒是喜歡上了這種苦味。
<a href="http:///"></a>
吃過午飯,張華去砍了幾根竹子打算多編幾個地籠放河溝裏麵,父母和家裏的兩個幫工也一起過來幫忙。
陳君好奇的問道:“怎麽你們所有人都會竹編的嗎?”
張父笑道:“這是我們這邊必須得會的本事兒,不然怕是媳婦都娶不到,畢竟天天都要用的,像什麽背篼、籮篼、笎篼、筲箕、撮箕這些東西根本就離不開。
如果全靠買,那每年怕是得多花不少錢,手藝好不好先不說,自己必須得會做,地籠倒是要複雜一點,畢竟想要抓住魚必須得精密一些。”
張華負責先把竹子破成小塊順便把竹節給清理一下,然後張父再把青篾和黃篾分出來,張母和兩個幫工則負責編製,一個下午不過才編製了三個地籠出來。
陳君拿起其中一個地籠看了看,笑道:“挺漂亮的,能賣多少錢一個?”
“十塊八塊還是可以賣到的。”張父得意的說道。
“這麽難才賣十塊錢?”陳君驚訝的問道。
張父歎了口氣,說道:“已經不錯了,這還是他們幾個手藝好,才能賣十塊錢,還得看行情,如果沒人買,八塊錢也會出手。”
“那也太虧了!”陳君覺得很不劃算,畢竟自己要出材料,吃住也是自己的,一個人一天的辛苦才能編製出來一個,居然隻能賣十塊錢。
“農村嘛。”張父笑道:“在我們這邊還算好的了,你要進貴省山區裏麵去,那些很是精致的背篼,就背平安的那種能站能坐的小背篼,差不多得花兩天的時間才能編好一個,也不過十一二塊一個,拿到我們這邊來賣也就十五六塊錢就能拿下來。”
陳君想了想,對張華問道:“我們要是大量收購拿到莞城那邊去賣,能不能賺錢?”
張華點了點頭,笑道:“賺錢是肯定賺錢的,不過意義並不大就是了,一來產量不穩定,也不可能有太多產量,二來運輸也比較麻煩。”
陳君想了想,說道:“產量我們可以和當地政府合作嘛,多找幾個縣,產量肯定就有保證了,隻要有錢賺,他們肯定也會解決交通問題的。”
“倒是可以試試!”張華笑道。
也就隻能試試了,算是給陳君找點事情做,張華其實並不看好,因為竹編這東西那怕再過二十多年也還是這麽個行情。
辛辛苦苦幹一天,自己出材料吃自己的住自己的,收獲也不過三五十塊錢,那時候可不存在什麽交通問題。
屬於資本看不上,普通人賺點辛苦錢的小生意。
不過張華現在自己有銷路倒是可以試一下,而且做這種事情吧,賺錢倒是其次,關鍵是可以解決一些貧困問題,幫助一些沒辦法出去打工的人增加一點穩定的收入。
算是可以給自己掙一個好名聲的買賣,這就可以做了,虧本都可以做,比直接捐錢的效果還要更好。
張華又去拿了一點雞油,出去把三個地籠全部安放到了河溝裏麵,順便把上午的兩個地籠取了,又放了一點雞油在裏麵重新安放好。
這次放的時間足夠長,兩個地籠加一起不但小雜魚收了一斤多,還收到了一條半斤重的鯰巴郎,還有一條二三兩重的黃辣丁,如果是夏天,泥鰍黃鱔也是有的,不過現在天氣太冷了,泥鰍黃鱔不喜歡動彈,很難捕獲到。
“黃骨魚還可以,這種鯰魚不好吃!”陳君有些嫌棄的說道。
張華笑了笑,說道:“那是你們那邊的鯰魚不好吃,我們這邊的鯰魚可是很好吃的,你也不看看河溝裏麵的水多清啊!”
在南方打過工的人都知道,那邊鯰魚的味道簡直讓人一言難盡,可是離開兩廣之後的鯰魚,又好吃了起來。
那怕是這種小河溝的鯰魚價格也比四大家魚貴一倍,如果是長江裏麵的鯰魚,那價格再翻一番也不一定能買的到。
回到家,張華把所有小魚丟給雞鴨去了,鯰巴郎和黃辣丁給養了起來,打算明天趕場看看能不能買一點,再把河溝裏麵的幾個地籠一收,應該可以弄一頓大餐吃。
家裏已經做好了飯,正準備開吃,康有名這家夥跑了過來,“嘿,剛剛好趕上開飯。”
加一起也差不多有一斤了,張華重新把地籠放好,說道:“回去吧,差不多夠吃了,等下午再來取,應該還能更多一些,時間久一點說不定還有驚喜。”
“一斤就夠吃了嗎?”陳君明顯不想這麽快回去,畢竟好不容易才找到這麽個樂子,自然想多玩兒一會兒。
張華笑道:“差不多了,放點麵粉和雞蛋能炸出來很多的,又不可能單吃這個,回去我再多編幾個地籠,今天晚上再來放好,明天說不定能取到一些大貨。”
一斤鰟鮍魚起碼都有幾百條,放在桶裏看起來密密麻麻的一大群。
回去後正好碰見種菜回來的張父,看了看張華提的桶,問道:“你抓這麽多菜板魚幹啥?”
“吃啊!”張華笑道。
張父笑了笑,說道:“吃大魚不是更好嗎,這麽小多難得擠肚子啊!”
“不用擠,就要吃那個苦味!”張華笑道:“可以清熱解毒的,對身體好!”
“還有這說法?”
“書上這麽說的,苦膽嘛,自然有清熱解毒的效果了。”
一條指甲蓋大小的魚,苦膽自然更小,居然能讓人感覺到明顯的苦味,效果自然也是很不錯的。
這麽小的自然也不用怎麽收拾,用清水漂洗幹淨就行,然後裹上麵粉和雞蛋液放點鹽,用菜籽油一炸,外麵酥脆裏麵細嫩,味道好的很。
至少陳媽就很喜歡吃,陳君吃了一塊就不吃了,“苦味好重啊!”
陳媽笑道:“你等一會兒再感覺一下其實還有點回甘。”
陳君舔了舔嘴唇,笑道:“好像還真有點回甘。”然後又拿了一塊吃,吃著吃著倒是喜歡上了這種苦味。
<a href="http:///"></a>
吃過午飯,張華去砍了幾根竹子打算多編幾個地籠放河溝裏麵,父母和家裏的兩個幫工也一起過來幫忙。
陳君好奇的問道:“怎麽你們所有人都會竹編的嗎?”
張父笑道:“這是我們這邊必須得會的本事兒,不然怕是媳婦都娶不到,畢竟天天都要用的,像什麽背篼、籮篼、笎篼、筲箕、撮箕這些東西根本就離不開。
如果全靠買,那每年怕是得多花不少錢,手藝好不好先不說,自己必須得會做,地籠倒是要複雜一點,畢竟想要抓住魚必須得精密一些。”
張華負責先把竹子破成小塊順便把竹節給清理一下,然後張父再把青篾和黃篾分出來,張母和兩個幫工則負責編製,一個下午不過才編製了三個地籠出來。
陳君拿起其中一個地籠看了看,笑道:“挺漂亮的,能賣多少錢一個?”
“十塊八塊還是可以賣到的。”張父得意的說道。
“這麽難才賣十塊錢?”陳君驚訝的問道。
張父歎了口氣,說道:“已經不錯了,這還是他們幾個手藝好,才能賣十塊錢,還得看行情,如果沒人買,八塊錢也會出手。”
“那也太虧了!”陳君覺得很不劃算,畢竟自己要出材料,吃住也是自己的,一個人一天的辛苦才能編製出來一個,居然隻能賣十塊錢。
“農村嘛。”張父笑道:“在我們這邊還算好的了,你要進貴省山區裏麵去,那些很是精致的背篼,就背平安的那種能站能坐的小背篼,差不多得花兩天的時間才能編好一個,也不過十一二塊一個,拿到我們這邊來賣也就十五六塊錢就能拿下來。”
陳君想了想,對張華問道:“我們要是大量收購拿到莞城那邊去賣,能不能賺錢?”
張華點了點頭,笑道:“賺錢是肯定賺錢的,不過意義並不大就是了,一來產量不穩定,也不可能有太多產量,二來運輸也比較麻煩。”
陳君想了想,說道:“產量我們可以和當地政府合作嘛,多找幾個縣,產量肯定就有保證了,隻要有錢賺,他們肯定也會解決交通問題的。”
“倒是可以試試!”張華笑道。
也就隻能試試了,算是給陳君找點事情做,張華其實並不看好,因為竹編這東西那怕再過二十多年也還是這麽個行情。
辛辛苦苦幹一天,自己出材料吃自己的住自己的,收獲也不過三五十塊錢,那時候可不存在什麽交通問題。
屬於資本看不上,普通人賺點辛苦錢的小生意。
不過張華現在自己有銷路倒是可以試一下,而且做這種事情吧,賺錢倒是其次,關鍵是可以解決一些貧困問題,幫助一些沒辦法出去打工的人增加一點穩定的收入。
算是可以給自己掙一個好名聲的買賣,這就可以做了,虧本都可以做,比直接捐錢的效果還要更好。
張華又去拿了一點雞油,出去把三個地籠全部安放到了河溝裏麵,順便把上午的兩個地籠取了,又放了一點雞油在裏麵重新安放好。
這次放的時間足夠長,兩個地籠加一起不但小雜魚收了一斤多,還收到了一條半斤重的鯰巴郎,還有一條二三兩重的黃辣丁,如果是夏天,泥鰍黃鱔也是有的,不過現在天氣太冷了,泥鰍黃鱔不喜歡動彈,很難捕獲到。
“黃骨魚還可以,這種鯰魚不好吃!”陳君有些嫌棄的說道。
張華笑了笑,說道:“那是你們那邊的鯰魚不好吃,我們這邊的鯰魚可是很好吃的,你也不看看河溝裏麵的水多清啊!”
在南方打過工的人都知道,那邊鯰魚的味道簡直讓人一言難盡,可是離開兩廣之後的鯰魚,又好吃了起來。
那怕是這種小河溝的鯰魚價格也比四大家魚貴一倍,如果是長江裏麵的鯰魚,那價格再翻一番也不一定能買的到。
回到家,張華把所有小魚丟給雞鴨去了,鯰巴郎和黃辣丁給養了起來,打算明天趕場看看能不能買一點,再把河溝裏麵的幾個地籠一收,應該可以弄一頓大餐吃。
家裏已經做好了飯,正準備開吃,康有名這家夥跑了過來,“嘿,剛剛好趕上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