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最怕的就是掌管風紀的憲官,後世叫執法官,明朝尤甚,縣令知府見到按察使,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既眼饞又心寒,避之不及。眼饞的是人家手中的權利,心寒的是自己手腳不幹淨。
都察院的人到地方,所有官員都怕,就是因為都察院就是明朝的檢察院兼法院兼紀檢委,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兼執法機關,三合一型的,這樣的官員誰不怕?當然都察院一般隻是針對官員,民間刑事案件還是由地方政府和刑部大理寺來辦理,隻有牽涉到重大案件,這三個部門才會聯合辦案,也就是有名的三堂會審。
練達寧也不裝窮了,痛痛快快拿出一千兩銀子給下屬發賞錢,然後又在蘇州最好的酒家獅子樓訂了幾桌酒席,宴請右都禦史,接風洗塵,還說哪天再給方步瞻餞行,小小惡心了方步瞻一把。
兩位都禦史心裏不痛快,尤其右都禦史胸中憋著一團悶氣,這次都察院和刑部在內閣吃了個癟,他身為都察院副長官,自然臉上也無光,還得厚著臉皮來傳旨,心裏更不是滋味。
方步瞻先前還有些不解,但他對朝廷內閣六部的情況了如指掌,略加分析已經明白大半,隻是不懂何人能有這等水平,居然把都察院刑部連同內閣所做的設定給掀翻了!
酒席中間,右都禦史找個空隙隻跟他說了一句:“高拱反水了。”
方步瞻馬上就明白了,心裏暗暗罵道,王八蛋!
他不明白高拱為何要反水,此次自己來蘇州的目的之一,也是受高拱之托為其弟子鋪平道路,韋皋仕途順暢日後必然會回報恩師。高拱卻在這個情況下反水了,難道真是壓力山大嗎?
方步瞻知道,刑部和都察院本來有些不對付,兩家經常為職權範圍的事在朝廷上爭執不休,因為都察院經常派官員巡撫地方,許多本來應該由刑部辦理的案件被都察院搶去了。都察院的人自視甚高,有些瞧不起刑部,兩家不和由來已久。
此次兩家聯手,一是因為各自要辦的案子撞在了一起,二是因為高拱以裕王殿下的名義將他們綁在了一起。若是沒有裕王發聲,內閣也不會置首輔的顏麵於不顧,處理他的弟子就等於打他的臉,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
看來不是高拱反水了,而是裕王殿下改變了主意。方步瞻心裏想著,不對,不是殿下改變主意了,而是高拱先前就假傳聖旨,或許殿下此次下了明確的旨意,高拱也不得不遵從。
然而殿下是儲君,這位置太微妙了,一般不會對任何事說話,以免有架空皇上的嫌疑,誰有這麽大的能耐,能讓裕王殿下發話?
按說南京按察使根本沒到任期,也沒犯錯,何來空缺?可是聽右都禦史說,南京按察使已經平調河南按察使,聖旨也已經下了。這樣事情就不僅要通過內閣了,還要通過吏部,吏部可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號稱塚宰,就是宰相。
這也不是虛名,曆來吏部尚書都是六部尚書中的最尊貴者,而且一般做到這個位置,也必然同時兼任內閣大學士。但其他五部尚書卻未必能入閣,或許下麵的侍郎反而能入閣拜相,這就看皇上的意思了。
方步瞻不是傻子,雖然離開京城很久了,但政局不是幾天就能改變的,他想要分析這件事根本不難,卻隻是想不到京城哪位大佬有這能耐,而且有這興趣。他怎麽也想不到會是陳慕沙,他一直以為陳慕沙不過是仗著有個得意門生,借著中山王府的勢力耍耍威風罷了。
“練大人,下官敬您一杯酒,恭喜大人榮升。”
此時的韋皋再狂,也不敢跟練達寧打太極了,而是標準的下官見上司的禮儀。
“奉祖兄,好說,同喜啊。奉祖兄這次不也是榮升嗎?”練達寧心中高興,也不計較此人先前對自己的百般刁難了,得過且過吧。
“方大人此番回京述職,皇上一定龍顏大悅,一定也要高升了吧?”練達寧端著酒杯對鄰座沉思的方步瞻笑道。
“辦事不力,不連降三級就不錯了,比不得練兄你啊,不僅有靠山,而且硬得很啊。”方步瞻靠在軟椅上,陰陽怪氣道。
練達寧也不敢太得瑟,他雖然也是執法官了,可是在都察院兩個都禦史麵前,他還是官低資曆淺,萬萬不可得意忘形,於是連忙上前打躬作揖。
練達寧現在也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京城的水太深了,不到他老師徐階這一層,很難能探到底。當年嚴嵩父子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結果還是被徐階和宮裏幾個道士挖坑給淹死了。這事對所有官員都是一個深刻教訓,你再牛還能牛得過嚴嵩嗎?
隔日,兩位都禦史啟程返京,練達寧、韋皋率領新舊幕僚和衙門差役送到城外十裏長亭,又飲了餞行酒,這才看著兩位大人氣哼哼離去。
聖旨到達當晚韋皋就爽爽快快在交接文件上簽了字,再也不提虧空的事,要求三萬兩銀子貼補的事似乎從來就不曾有過,新的幕僚小團隊更是圍著練達寧的幕僚百般說好話,下次見到就是在上司衙門了。
練達寧也沒難為韋皋,畢竟是高拱的門生,高拱可是潛相啊,下一屆可能就是首輔大人。兩人依舊稱兄道弟,互相稱字而不道名,以表示尊重。說不準什麽時候都要用著對方呢,矛盾歸矛盾,官官相護才是他們的根本。
兩位都禦史一走,陳慕沙就得到了消息,然後告訴況且,他自由了。
況且抑製不住激動,頓時熱淚盈眶,總算自由了,自由是多麽的可貴!可以出去玩兒了,再這麽憋在家裏,非瘋掉不可。
“你這是什麽心性啊,就是在家裏呆幾天,還天天一堆人陪著你,就難受成這樣?這還怎麽成理學宗師啊。”石榴提出了尖銳批評。
況且自己也不明白,如果沒這事,讓他自己在家裏呆一個月也不會感覺憋悶,寫字畫畫看書足夠消磨時間的,說不定讓他出門他還不願意呢。當初他在鳳陽,光是觀摩臨摹東坡的《前赤壁賦》就幾乎整整一個月沒出門,啥事也沒有啊,而且很自在。
況且不理石榴,知道她是找機會擠對自己,出去見過老師後,就鳥兒出籠一般飛出門外了。
街道是那麽寬敞,天空是那麽湛藍,他真有種走出監獄的感覺,看見什麽都覺得好,這就是自由的味道啊。
在一條條街上逛著,走走停停,街坊臨近看見他都上來打招呼,他也就站住跟別人嘮上幾句廢話。
“這不是況公子嘛,最近怎麽沒看見啊?”
“況公子,聽說你病了,我們這些街坊都想去看看呢,可惜你家裏門前那些兵太凶了,根本不讓我們靠近。”
“況少爺啊,你看上去還不錯嘛!況大夫什麽時候回來啊,我還等著他給我開藥呢。”
這一路行來,大人小孩都上來跟他說話,這也是這些日子他家警戒森嚴,來來往往都是官府的大轎子,排場也都大,所以各種猜測就都有了。有人說他攤上大事了,躲在家裏不敢露麵,有人說他被刺客盯上了,所以家裏四周都是衛兵把守,更有離奇的說法是皇上要召他進京做官,他堅窩不起,那些來來往往的大轎子裏都是京城來的大人物,敦請他進京呢。
這些謠言也不知是從哪兒傳起的,還真有人信。陳慕沙就是征君啊,去了京城,都猜測他一定當了大官,人家卻是白衣征至白衣還。
“難道這師徒兩個都要當征君?”終於有人提出了這個假設。
“你們說的都不對,是有人綁架了況少爺,人家況少爺自己掙脫了,回來了,怕綁匪繼續綁他,才躲在家裏的。”有個信息靈通人士宣布道,這似乎最接近真相,卻仍然隻是猜測。
“嗯,這說法對頭,前些日子不是全城搜索了嗎,那就是官府的人在找況少爺。現在他回來了,還不得先保護起來嘛。”
這種說法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讚同,當時況且被綁架,知道內情的人並不多,官府和中山王府的人也是暗地裏搜索,並沒向外宣布這件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溜達了幾條街之後,況且發現有一條脫了毛的小狗一直跟著他,他走狗走,他停狗停。他走過去,狗就連忙後退,他轉過身去,狗就叫兩聲再繼續跟著他走。況且想,我若是跑呢?再一想覺得挺無趣,跟隻狗鬥什麽趣啊,或許它是餓了吧。
自由是自由了,怎麽總覺得背後有人指指點點的呢,怎麽就成了千夫所指了呢?況且決定先回家,回到家門口,忽然間心頭一悸,好像當頭被人打了一棒似的。
怎麽回事,這是個不祥的預兆,難道真有事要發生嗎?況且站在門外就急急地嚷道:“妮兒妮兒,我回來了!”
居然沒有人答應他。原本隱藏在家中的王府護衛人影都沒了,況且心裏一下子有了幾分失落。此刻家裏竟然是空蕩蕩的,與昨日完全是兩個天地。
都察院的人到地方,所有官員都怕,就是因為都察院就是明朝的檢察院兼法院兼紀檢委,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兼執法機關,三合一型的,這樣的官員誰不怕?當然都察院一般隻是針對官員,民間刑事案件還是由地方政府和刑部大理寺來辦理,隻有牽涉到重大案件,這三個部門才會聯合辦案,也就是有名的三堂會審。
練達寧也不裝窮了,痛痛快快拿出一千兩銀子給下屬發賞錢,然後又在蘇州最好的酒家獅子樓訂了幾桌酒席,宴請右都禦史,接風洗塵,還說哪天再給方步瞻餞行,小小惡心了方步瞻一把。
兩位都禦史心裏不痛快,尤其右都禦史胸中憋著一團悶氣,這次都察院和刑部在內閣吃了個癟,他身為都察院副長官,自然臉上也無光,還得厚著臉皮來傳旨,心裏更不是滋味。
方步瞻先前還有些不解,但他對朝廷內閣六部的情況了如指掌,略加分析已經明白大半,隻是不懂何人能有這等水平,居然把都察院刑部連同內閣所做的設定給掀翻了!
酒席中間,右都禦史找個空隙隻跟他說了一句:“高拱反水了。”
方步瞻馬上就明白了,心裏暗暗罵道,王八蛋!
他不明白高拱為何要反水,此次自己來蘇州的目的之一,也是受高拱之托為其弟子鋪平道路,韋皋仕途順暢日後必然會回報恩師。高拱卻在這個情況下反水了,難道真是壓力山大嗎?
方步瞻知道,刑部和都察院本來有些不對付,兩家經常為職權範圍的事在朝廷上爭執不休,因為都察院經常派官員巡撫地方,許多本來應該由刑部辦理的案件被都察院搶去了。都察院的人自視甚高,有些瞧不起刑部,兩家不和由來已久。
此次兩家聯手,一是因為各自要辦的案子撞在了一起,二是因為高拱以裕王殿下的名義將他們綁在了一起。若是沒有裕王發聲,內閣也不會置首輔的顏麵於不顧,處理他的弟子就等於打他的臉,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
看來不是高拱反水了,而是裕王殿下改變了主意。方步瞻心裏想著,不對,不是殿下改變主意了,而是高拱先前就假傳聖旨,或許殿下此次下了明確的旨意,高拱也不得不遵從。
然而殿下是儲君,這位置太微妙了,一般不會對任何事說話,以免有架空皇上的嫌疑,誰有這麽大的能耐,能讓裕王殿下發話?
按說南京按察使根本沒到任期,也沒犯錯,何來空缺?可是聽右都禦史說,南京按察使已經平調河南按察使,聖旨也已經下了。這樣事情就不僅要通過內閣了,還要通過吏部,吏部可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號稱塚宰,就是宰相。
這也不是虛名,曆來吏部尚書都是六部尚書中的最尊貴者,而且一般做到這個位置,也必然同時兼任內閣大學士。但其他五部尚書卻未必能入閣,或許下麵的侍郎反而能入閣拜相,這就看皇上的意思了。
方步瞻不是傻子,雖然離開京城很久了,但政局不是幾天就能改變的,他想要分析這件事根本不難,卻隻是想不到京城哪位大佬有這能耐,而且有這興趣。他怎麽也想不到會是陳慕沙,他一直以為陳慕沙不過是仗著有個得意門生,借著中山王府的勢力耍耍威風罷了。
“練大人,下官敬您一杯酒,恭喜大人榮升。”
此時的韋皋再狂,也不敢跟練達寧打太極了,而是標準的下官見上司的禮儀。
“奉祖兄,好說,同喜啊。奉祖兄這次不也是榮升嗎?”練達寧心中高興,也不計較此人先前對自己的百般刁難了,得過且過吧。
“方大人此番回京述職,皇上一定龍顏大悅,一定也要高升了吧?”練達寧端著酒杯對鄰座沉思的方步瞻笑道。
“辦事不力,不連降三級就不錯了,比不得練兄你啊,不僅有靠山,而且硬得很啊。”方步瞻靠在軟椅上,陰陽怪氣道。
練達寧也不敢太得瑟,他雖然也是執法官了,可是在都察院兩個都禦史麵前,他還是官低資曆淺,萬萬不可得意忘形,於是連忙上前打躬作揖。
練達寧現在也是一半清醒一半醉,京城的水太深了,不到他老師徐階這一層,很難能探到底。當年嚴嵩父子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結果還是被徐階和宮裏幾個道士挖坑給淹死了。這事對所有官員都是一個深刻教訓,你再牛還能牛得過嚴嵩嗎?
隔日,兩位都禦史啟程返京,練達寧、韋皋率領新舊幕僚和衙門差役送到城外十裏長亭,又飲了餞行酒,這才看著兩位大人氣哼哼離去。
聖旨到達當晚韋皋就爽爽快快在交接文件上簽了字,再也不提虧空的事,要求三萬兩銀子貼補的事似乎從來就不曾有過,新的幕僚小團隊更是圍著練達寧的幕僚百般說好話,下次見到就是在上司衙門了。
練達寧也沒難為韋皋,畢竟是高拱的門生,高拱可是潛相啊,下一屆可能就是首輔大人。兩人依舊稱兄道弟,互相稱字而不道名,以表示尊重。說不準什麽時候都要用著對方呢,矛盾歸矛盾,官官相護才是他們的根本。
兩位都禦史一走,陳慕沙就得到了消息,然後告訴況且,他自由了。
況且抑製不住激動,頓時熱淚盈眶,總算自由了,自由是多麽的可貴!可以出去玩兒了,再這麽憋在家裏,非瘋掉不可。
“你這是什麽心性啊,就是在家裏呆幾天,還天天一堆人陪著你,就難受成這樣?這還怎麽成理學宗師啊。”石榴提出了尖銳批評。
況且自己也不明白,如果沒這事,讓他自己在家裏呆一個月也不會感覺憋悶,寫字畫畫看書足夠消磨時間的,說不定讓他出門他還不願意呢。當初他在鳳陽,光是觀摩臨摹東坡的《前赤壁賦》就幾乎整整一個月沒出門,啥事也沒有啊,而且很自在。
況且不理石榴,知道她是找機會擠對自己,出去見過老師後,就鳥兒出籠一般飛出門外了。
街道是那麽寬敞,天空是那麽湛藍,他真有種走出監獄的感覺,看見什麽都覺得好,這就是自由的味道啊。
在一條條街上逛著,走走停停,街坊臨近看見他都上來打招呼,他也就站住跟別人嘮上幾句廢話。
“這不是況公子嘛,最近怎麽沒看見啊?”
“況公子,聽說你病了,我們這些街坊都想去看看呢,可惜你家裏門前那些兵太凶了,根本不讓我們靠近。”
“況少爺啊,你看上去還不錯嘛!況大夫什麽時候回來啊,我還等著他給我開藥呢。”
這一路行來,大人小孩都上來跟他說話,這也是這些日子他家警戒森嚴,來來往往都是官府的大轎子,排場也都大,所以各種猜測就都有了。有人說他攤上大事了,躲在家裏不敢露麵,有人說他被刺客盯上了,所以家裏四周都是衛兵把守,更有離奇的說法是皇上要召他進京做官,他堅窩不起,那些來來往往的大轎子裏都是京城來的大人物,敦請他進京呢。
這些謠言也不知是從哪兒傳起的,還真有人信。陳慕沙就是征君啊,去了京城,都猜測他一定當了大官,人家卻是白衣征至白衣還。
“難道這師徒兩個都要當征君?”終於有人提出了這個假設。
“你們說的都不對,是有人綁架了況少爺,人家況少爺自己掙脫了,回來了,怕綁匪繼續綁他,才躲在家裏的。”有個信息靈通人士宣布道,這似乎最接近真相,卻仍然隻是猜測。
“嗯,這說法對頭,前些日子不是全城搜索了嗎,那就是官府的人在找況少爺。現在他回來了,還不得先保護起來嘛。”
這種說法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讚同,當時況且被綁架,知道內情的人並不多,官府和中山王府的人也是暗地裏搜索,並沒向外宣布這件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溜達了幾條街之後,況且發現有一條脫了毛的小狗一直跟著他,他走狗走,他停狗停。他走過去,狗就連忙後退,他轉過身去,狗就叫兩聲再繼續跟著他走。況且想,我若是跑呢?再一想覺得挺無趣,跟隻狗鬥什麽趣啊,或許它是餓了吧。
自由是自由了,怎麽總覺得背後有人指指點點的呢,怎麽就成了千夫所指了呢?況且決定先回家,回到家門口,忽然間心頭一悸,好像當頭被人打了一棒似的。
怎麽回事,這是個不祥的預兆,難道真有事要發生嗎?況且站在門外就急急地嚷道:“妮兒妮兒,我回來了!”
居然沒有人答應他。原本隱藏在家中的王府護衛人影都沒了,況且心裏一下子有了幾分失落。此刻家裏竟然是空蕩蕩的,與昨日完全是兩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