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的本地百姓,可不好招惹。


    抓一個小孩,很可能惹出一家子甚至一村人,弄不好那些泥腿子裏就冒出十個八個一輪武夫,乃至一兩個二輪高手,那就要命了。


    是的,如今這世道不少泥腿子居然也能成二輪高手,這對大武的地痞混子們實在太不友好了。


    地痞混子習慣好吃懶做,走歪門邪道,已是積惡難改。


    這與仙山賜福的基本要求不說南轅北轍,起碼也是水火不容。


    路,在不知不覺間就走窄了。


    於是有人便在一條路上走到黑,盯著流浪的小乞丐下手。


    宣威府城常住人口近百萬,流動人口以十萬計,這種沒有家庭親族庇護的小孩絕對數量不少。


    隔段時間抓上那麽幾十個,賣掉或自用,根本引不起波瀾。


    可落到小滿耳中,立馬就產生了極其惡劣的作用。


    別忘了,當初這丫頭便是被販子抓走,最後賣到了中庭。


    雖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經曆讓她最終成了顧恪的小雇工,但期間提心吊膽,挨罵受罰卻也是家常便飯。


    她又沒大病,自然不會有甚“感激苦難”的腦缺想法,隻會對販子們深惡痛絕。


    見那兩個大漢得意洋洋,無限猖狂地打罵著小乞丐們,將他們一一捆綁,小滿腦中更是想起了曾經的回憶。


    那些抓她的販子模樣已記不得了,這般做派神態卻如出一轍。


    幾乎不假思索地,她屈指輕彈。


    幾點黃豆大小,麵團似的白色血氣飛出,刹那間就撞上兩個大漢的肘膝關節。


    小小血氣團威力恍如重錘,哢嚓幾聲,倆大漢臉上還保持著“得意地笑”,突然就關節破碎,一息撲街。


    不光如此,兩團白色血氣還在他們手肘上反彈了一下,砸中他們下頜,連慘叫聲都發不出來了。


    倒在地上的小乞丐們集體懵逼:啥情況?這倆人兒咋突然就跪地上了捏!


    那領頭小乞丐反應不慢,大概猜到有人救了自己。


    他努力起身,對著四周連連拜謝,卻沒人回應。


    失落地直起身,這小乞丐看著兩個躺在地上,口中嗚嗚呼痛的地痞,眼中冒出凶光。


    一聲招呼,幾個還沒被捆綁的同伴一擁而上,手中拿著剛從旁邊抓來的土石木棒,對著兩個地痞就是一頓痛打落水狗。


    大武人的體質普遍高於顧恪上一世的人。


    這群小乞丐正麵打不過這兩個地痞,但圈抽這兩個四肢骨折的人卻綽綽有餘。


    剛才有多猖狂,現在就有多慘。


    兩個地痞被一通猛抽,終於不再慘叫了,頭破血流地昏迷當場。


    小乞丐們扔下土塊木棍,一擁而上,上下其手。


    這兩個家夥身上值錢的東西統統拿走,再把他們衣物也剝了個精光,連貼身短褲都扯了,扔進了小巷兩側的牆內。


    一群小乞丐才心滿意足地逃離小巷。


    萬事屋的窗邊小滿和薩蘭珠興高采烈,連連叫好。


    小萍兒嫌棄兩個地痞果身的醜陋模樣,提前偏開頭沒看,但臉上也是帶著笑容。


    這種專門盯著孤寡小孩欺負的惡棍,打死活該。


    當然,現在他們也不比死強多少。


    小滿出手,保證他們終身殘疾,除非能拿到洞府出產的補血丸,才有可能恢複如初。


    但以倆地痞的低劣手段和品性,他們那勢力裏有沒有洞府的補血丸是個問題。


    哪怕真有,八成也不舍得拿來救這兩個垃圾。


    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們能在凍死前被救。


    可就那小巷子的偏僻程度,還有他們的身份,顧恪覺得這可能性不大——正經人誰會救這種地痞啊。


    顧恪再看看歡呼的三女,莞爾一笑:如此好戲,這趟倒也不算白來。


    然後重新低下頭,抄錄起技能書來。


    無相真經讓他的神念強大到難以估測的地步,沒事不抄點技能書就太浪費了。


    比起消耗天符通寶和因果錢的係統灌頂,技能書幾乎是無本買賣。


    尤其是沒有特性附帶的技藝和武學,技能書和灌頂並無實質性區別。


    正在筆耕不輟時,大門打開,撞得門上沿的鈴鐺發出悅耳的“叮鈴”聲。


    顧恪手中的筆頓住,抬眼看去,就見一群小乞丐湧進了大門。


    他們臉上滿是緊張、恐懼、忐忑之情,又帶著亢奮,進來後就立刻轉身,探出頭朝門外左右打量,看是否有人注意到他們。


    數息後,才有一個小乞丐感覺背後一片安靜,與外麵街道的喧囂截然不同。


    她疑惑地轉頭,就見坐在櫃台內,一臉平靜注視著自己和小夥伴們的顧恪。


    二爺可是公認的古代美男,唯獨不會有和藹可親的氣質,高仿二爺的戰王同樣如此。


    被他注視著,這小乞丐雖沒嚇哭,卻心中忐忑,趕緊伸手,瘋狂拉拽身後還在觀察外麵動靜的小夥伴。


    終於,被她拉拽得受不了的領頭小乞丐轉頭:“小丫,你幹……嘛?呢?”


    最後兩個字,是從他口裏停頓著說出來的,因為他也接收到了“二爺的凝視”。


    隨著這一聲,如連鎖反應般小乞丐們紛紛回頭,然後集體縮頭躬身,不敢與顧恪對視。


    還像是一群被扔進雪地的小鵪鶉,瑟瑟發抖。


    顧恪並不是想嚇唬他們,隻不過小孩子也不適合太放縱。


    嗯~~~長不大的小滿,巨嬰薩蘭珠除外。


    等一群小乞丐安靜下來,他才微微頷首:“都過來坐下吧。”


    話出口,安靜老實下來的小乞丐們下意識照辦,走到了櫃台前。


    這櫃台分隔內外那一塊四尺出頭,小乞丐們走近後,其中一多半都必須仰頭才能看著他的臉。


    顧恪不以為意,隨手一揮,神念就將這群孩子全部托到高腳木凳上,開口問到:“都餓了吧,想吃包子還是麵條?”


    聽見“包子”和“麵條”,一群小乞丐幾乎齊齊咽了口唾沫,然後亂七八糟地回答到:“包子。”


    “麵條。”


    十五個人,七個包子八個麵條,差不多五五開了。


    顧恪扭頭,對已經進了櫃台的三女頷首:“他們身體很虛弱,先用普通材料摻一點異種糧食,做煎蛋陽春麵和蘑菇餡兒包子。”


    三女自動分工,小萍兒和薩蘭珠從倉庫中取來食材,開始處理。


    小滿和顧恪則給幾口灶台塞上柴火,點燃。


    第一個灶台放上大鐵鍋,加水後坐上蒸籠底格和籠蓋,準備蒸包子。


    第二個灶台也是大鐵鍋加水,準備煮麵。


    顧恪專門在倉庫裏找了找,翻出幾個時醒好的麵團。


    這是他從外界交易來的一些普通麵粉,專門弄回來與異種糧食做對比測試的樣品。


    因此倒不會再交易出去,倉庫裏留得不多,但每種千兒八百斤還是有的。


    不同原材料,類似的樣品還有不少。


    有倉庫的十倍陳化功能,盞茶工夫就能完成揉麵、醒麵的全過程,並不費時。


    先在麵板上撒一層紫麥麵粉,再將麵團在麵板上搓揉變長。


    切成麵劑子,再搓揉成長條,抹上食用油,再以擀麵杖壓得略微扁平。


    雙手抓住數根長麵條的兩端,一張一合間,麵條朝上甩起,在空中形成一個圓弧——跟上一世某高校“著名”的拉麵女神雕像動作類似。


    <a href="http:///"></a>


    然後麵條又在雙手張合的動作下,重重摔打在麵板上,發出清脆有力的啪啪聲。


    拉長許多的麵條對折,再次重複拋起、摔打的過程。


    如此重複三五次,揪掉麵頭,一根根長而不斷,寬約一指的麵條就成型了。


    這是上一世川蜀撻撻麵的做法。


    事實上,拉條子、拉麵、褲帶麵都是類似的做法,無非是拉伸時的手法不同,最後麵的寬窄厚薄不同罷了。


    褲帶麵最寬,撻撻麵次之,拉條子再次之,拉麵最細。


    幾種麵口感也有所區別。


    褲帶麵和撻撻麵的感覺較為相似,吃進嘴的麵條厚實又不失彈性,但又不像麵疙瘩那麽誇張。


    顧恪選擇撻撻麵,隻不過是因為簡單,小孩吃著也不會太麻煩——褲帶麵的特色之一就是寬,可沒法嗦進嘴裏。


    隨手一抖一拋,長長的麵條在空中形成重疊的圓圈,啪地摔進水剛沸騰的大鐵鍋中,濺起一圈水花,緩緩沉了下去。


    而旁邊的第二個灶台上,小滿放上了雲紋鏊的孿生兄弟黑鍋鏊。


    倒上一灘油,左手血氣輕掃,將其抹勻。


    右手中出現三顆雞蛋,隨手在鏊邊擦過,雞蛋殼就裂開了同樣大小的口子。


    貼著鏊麵,依次將三顆雞蛋的缺口朝下,倒出蛋液蛋黃。


    拋開蛋殼,甩進腳邊的廚餘桶,右手立刻又出現四顆雞蛋,重複之前的過程。


    三息時間,十五個“小太陽”鋪滿了黑鍋鏊,底部發出嗤啦啦的聲響。


    煎雞蛋的香味也立刻冒了出來,飄進小乞丐們的鼻腔。


    咕嚕!一群小孩齊齊咽著唾沫,視線也從顧恪這邊的麵條上移開。


    他們踩住高腳木凳上的凳子橫條踏腳,微微起身,伸長脖子盯著黑鍋鏊上的煎雞蛋。


    而顧恪拿起大勺,舀起滾開的麵湯,澆進旁邊的一排大碗裏。


    大碗裏有著小坨豬油、小香蔥、蒜末、生抽,配上一點點花椒油、紅油、陳醋、土雞精、白糖。


    這是小萍兒分心二用,用血氣操控片刻,就準備妥當了。


    單獨做某一個菜,她不如顧恪和小滿。


    但說到批量配置麵條底料,每份調料份量一致,那真是又快又好。


    同時配好十五碗底料時,她手裏還不忘把麵劑子擀成麵皮,順著麵板一滑,就到了薩蘭珠手下。


    薩蘭珠一大勺蘑菇餡兒扣在軟乎乎的麵皮上,左手托著麵皮勻速轉動,右手手指飛快捏合邊緣,最後在頂端形成一個小揪揪。


    放下包子,下一張麵皮剛好滑過來,重複這個過程。


    兩人的配合流暢,節奏穩定。


    無論是麵皮的重量大小,還大包子上那十八個褶,都如工業品般標準精確,強迫症看了必會直呼舒適。


    顧恪那邊麵條才起鍋,這邊包子就全部包好,悄無聲息地進了蒸籠,蒸籠再被放在底格上,蓋上籠蓋。


    微微帶著點紫色的麵條被長竹筷夾起,在合適的長度截斷,順滑地溜入大碗內,沒入淺醬色的湯底中。


    小滿手中竹鏟伸來,將上麵的雙麵煎蛋依次抖入碗中。


    一盤煮熟的小青菜被倒進煮麵鍋內,在翻滾的熱湯中汆上數息,再被一根根夾進大碗內,沿著碗邊擺出半圈翠綠。


    正中是焦黃的煎蛋,下麵是淺醬油色的麵湯,漂著小片紅色油花,還有麵湯中若隱若現的白色麵條。


    簡單樸素,卻色香味俱全的煎蛋陽春麵就完成了。


    顧恪和小滿齊動手,將它們放到一群小孩麵前,附送一雙紫竹筷。


    “吃吧,不用搶。每人一碗,等下還有兩個蘑菇包子。”他開口說到。


    小乞丐們咽著唾沫,偷偷瞅瞅他,又瞅瞅領頭的那個十歲出頭的小乞丐。


    這領頭小乞丐深吸一口氣,雙手抱拳:“謝謝大叔,一飯之恩,必有後報。”


    顧恪頷首,後退幾步坐到高腳凳上,重新拿起無名之筆,開始抄錄未完的技能書。


    這小乞丐眼中流露出羨慕和敬畏之色。


    他與其他小夥伴不太一樣,曾找機會,聽過幾次鎮上教習講課。


    雖時間太短,沒學到太多東西,卻記著教習說過一句話:“人若不讀書,一輩子便隻能渾渾噩噩,練武都難入門。”


    當時那教習臉上的神情,似乎是自得,但又帶著遺憾。


    後來聽鎮長家那傻兒子說,教習是入門武夫,但家境不好,練武太晚,這輩子都成不了高手了。


    小乞丐那時不太明白,等到村子毀於詭物後,一路流浪到宣威府城。


    而這兩個給了他重要提示的人,卻已與家鄉那個鎮子一起消失。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練武的重要性——教習守護鎮子的防護陣法,血氣衰竭而亡,鎮長的傻兒子被詭物一口吃了,渣都沒留下。


    所以練武很重要,起碼……能死得體麵些。


    讀書更重要,否則隻能是個入門武夫,說不定就像教習那樣,血氣衰竭而亡。


    這些都被領頭小乞丐牢牢記在心中,見到顧恪讀書寫字,自然難掩羨慕。


    218章第一批客人,包子和麵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冰原三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冰原三雅並收藏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