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不同往日,徐梁身為新明的君主,自然沒有必要跟內閣的閣臣通宵達旦的討論問題。
唐朝魏征曾經說過,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
徐梁不是聽不進建議的人,而且手下的大學時都是務實派,所以很多問題都是在他們的討論下,得出結果,然後施行的。
正所謂,老成謀國之言,大抵如此。
徐梁離開之後,程賢、蔣德璟、李邦華等人在小會議室就稅收問題繼續開會。
當今聖上賢明神德,如耀陽當空,大家自然不敢將聖上說過的話,跟當初懵懂治國,凡事沒有個前後的崇禎一樣,左耳朵聽,右耳朵冒。
要知道,當今聖上說出來的話,很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可以成為體係的,在那些崇拜聖上的人眼裏,甚至可以當做至理名言。
如今就出現了這麽一種情況,有些府縣的父母官,幾乎每日都將府衙的官人召集起來,大家一起開個一炷香的堂會,將陛下出山以來,說過的話總結出來,然後高聲朗誦。
起初大家還有不少嘲諷這種作為,而到如今這些府衙政通人和,行政效率明顯提高,便再也沒有人說閑話,而且爭相模仿。
大家都知道君主喜歡什麽,若是能夠不失文人風骨,又能獲取君主的歡欣,為什麽不去做呢?
很多時候,大家感覺做臣子和做妃子是一樣一樣的。
妃子是用他們的姿容來影響君主,而臣子則是靠他的實幹和才華?
但是如果你認為僅僅靠這些,就能獲取陛下的歡心,那麽老江湖會用現實啪啪的打你的臉。
當然,在座的幾個閣臣肯定不比如此,他們已經簡在帝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即可。
大家不約而同的咀嚼陛下所謂的“出身”二字,越發的覺得當今聖上是天縱之才,他說的話,已經無限度的接近任何時代朝堂的本質。
陛下說的沒錯,忠誠這兩個字,人人會說。
不論何時,忠義都是非常需要的東西,也是亙古不變的這裏。
君不見,二爺千裏走單騎,劉備成就川蜀霸業?
對於這一點,沒有人會否認,然而事到臨頭,誰都希望自己家的利益最大程度的得到保障。
這一點兒,東南的世家最有體會。
海商正是因為他們在朝廷的關係網才會與他們合作,將海貿暴利分給他們。如果他們隻是做個中間人,將海貿之利也讓一部分給朝廷,則朝廷、勢家、海商勢必三方得利。
然而勢家們卻獨吞了海貿之利,而且為了加重自己在這場貿易中的分量,強烈要求禁海。說得好像不禁海,東南便不再為大明所有一般。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損了朝廷肥了私家,等朝廷終於熬不下去的時候,這些人家也隻能跪在東虜的屠刀下瑟瑟發抖,乞求活命。
蔣德璟的始祖蔣旺六,與父兄一起隨太祖高皇帝起兵,征戰三十九年,得封武德將軍驍騎尉,世襲福全所千戶,太祖賜名“旺”。
其後代代為福全所千戶。其中七世祖蔣繼實,少負異才,為府學生時,俞大猷以兄事之。長於海戰,曾督將捕倭酋吳平,破林鳳諸賊於海上。福全所軍民立“懷恩碑”頌之,至今仍在。
蔣德璟的父親蔣光彥乃是萬曆二十七年進士,官至江西副使、廣東布政司參政。叔父蔣光源是萬曆二十九年進士,任南京國子監博士。蔣德璟還有個弟弟蔣徳瑗,天啟四年中舉,連捷進士,曆任廣東進賢縣令、光祿寺丞、兵科都給事中。
這才是世家的標準模版。
非但在福全所,就是在整個福建,蔣家也是真正的勢家豪族。因為福全所實在是泉州海防門戶、東南沿海的軍事重鎮。有這樣的背景。也不難猜到蔣氏在海貿中扮演的角色。
徐梁將這幾個出身有差,性格各異的閣老湊在一起,自己施施然抽身而退,避免了親自衝鋒陷陣的窘況。他知道蔣德璟的背景,也相信李邦華絕不會對勢家妥協。
李邦華孑身一人,早就將自己的生命貢獻給國家。
在治理國家上,李邦華更加純粹一些。
如果內閣能夠得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提案,那麽這個提案應該說是在勢家的接受範圍之上。否則蔣德璟就不會同意,而他的脾氣可是連皇帝的麵子都不給。
果不其然。徐梁在會議室之外的堂屋中坐了片刻,蔣德璟和李邦華兩個大嗓門就幾乎吵了起來。
有爭議總比一團和氣要好。何況程賢年紀已經不小了,他追求的更多的是一個完人,青史留名,他們總不至於打起來。
徐梁又坐了一會兒,這才離開了內閣職房,回自己的辦公殿去了。他以前還曾懷念前世那間一百平米的派出所,看這進出的犯人,特別有成就感。
不過現在習慣了明式殿堂樓閣,倒也覺得別有滋味。而且的確對身體有極大好處。
現在徐梁缺少的不是運動量,反倒是合理的作息時間。
皇後還特意從太醫院派了兩個太醫為徐梁養生指導,沒兩天就被打發去了下麵給手下幫忙,聽說苦不堪言。現在陛下身邊真正的保健醫生,說出來卻有些奢侈……乃是大名鼎鼎的吳又可。
要知道吳又可其名,不是誰相見就能見的。
達官貴人,沒日沒夜的排隊,就希望見到老先生一麵,讓老人家給摸摸脈,看看身體的狀況。
可徐梁這邊兒厭煩的不行,卻幾乎每月都能簡答老先生。
吳又可的醫術是得到幾乎整個大明朝認可的。zt0g
他對陛下的身體也十分關心。隻要逮到機會便會傳授養生之道,糾正了徐梁不少有害身體的不良習慣。倒也印證了徐梁“人盡其用”的原則。
“陛下。”柳如是見徐梁從內閣回來,連忙迎了上去“大都督府公文。”
徐梁接過標誌著“機密”的信封,在書案後坐定,方才取了出來。原來是陳文慶煉呈報,秦良玉帶來的川軍已經完成了兩個月的新兵訓練,可以下放戰鬥部隊了。
這支川軍本就是四川精銳,秦良玉手中的最後一張王牌,所謂的訓練也更側重於軍紀和思想,對於他們的戰鬥力完全毋庸置疑。
“等的就是這支人馬。”徐梁長舒一口氣“邵一峰!”
“卑職在!”邵一峰應道。
“傳令新訓川兵與獨立遊擊團合編為山地第一師,師長李化鯨,”徐梁幾乎不加思考的說道“讓大都督府即刻著手擴編工作,命該師布防豫、湘西部山區。編製參照近衛第一師,額外配一個教導局,讓他們自己進行山地作戰的針對性訓練。”
山地和平原屬於兩個世界。魯東的兵拉到豫西,或是北直兵派到浙江,並不會出現太大的水土不服反應。而一旦進山,所麵臨的植物、昆蟲、走獸、傳染病……就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平原士兵根本不知道山中的常識,他們所經受的戰陣訓練在崎嶇陡峭的山地也完全無法展開。
<a href="http:///"></a>
現在有這四千生活在山中的土司川兵打底,加上遊擊營本來就多是四川人,山地師的建成基礎可謂得天獨厚。隻要控製住了莽莽群山,平原作戰不過是手到擒拿之事。
見到徐梁高興,柳如是和邵一峰這些身邊近臣當然更是高興。
徐梁又道“從陳文慶煉入營以來,全軍作訓全靠他一手提點,功勞甚著。傳令授陳文慶煉中將軍銜,加武略將軍,封大都督府右都督,提督作訓操練兵務;再令在豫西、徐州、山東,各擴編一個教導師,加大作訓規模。”
教導師是訓導師級規模的部隊,一旦這三個教導師的框架搭起來,在兵員充足的情況下,每三個月就能編成三個師投入作戰。
“陛下麾下虎將皆是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臣實在要恭喜陛下。”柳如是笑道,重音卻是在“獨當一麵”上。
徐梁道“如今坐了金鑾殿,肯定不能持三尺青鋒,鏖戰沙場了,不過我隻要在前線,前線士氣必能大振。”
隨著將軍們的逐漸成長,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戰鬥經驗,徐梁的作用也就淪落到了提升士氣上麵。不過他親臨前線可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士氣,更是為了鞏固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尤其是天下尚未平定的時候,這種影響力必須堅持而深入地貫徹下去。
“而且這回情況比較特殊,不得不親自坐鎮。”徐梁徹底堵住了柳如是的進諫計劃,手指輕輕敲擊桌麵。
“天下最好做的就是官。天下最難做的也是官。你若是想為民辦實事,不怕得罪人,一板一眼做官,那就是最好做的官。你若是要盤根錯節去攀關係,隻想著有朝一日高升閣輔,那這官恐怕就難做了。”徐梁在懷慶稍停一日,視察了一番河內縣的民生狀態。
不同於被血洗過的開封府,處處透著尚未散去的血腥。
青州府倒是仍保有了大明原汁原味的味道,不過新近成立的府縣兩級警察局、巡檢司,以及家家戶戶門上貼著的門牌地址,都顯出與以往不同的氣息。
“今年春耕進行得如何了?”徐梁問道。
“回稟陛下,各地仍舊是耕牛不足,不過這回府裏從技工學院購得‘代耕’三百具,多少能夠緩和春耕所需。”知府顯如今負責青州府春耕事宜,隨同巡視。
徐梁眺目遠望,眼前所見卻都是牛耕。這也是可以理解,下麵府縣都希望將最好的一麵拿出來給上司看到。像知府顯這樣能老實回答,已經算是及格了。
“去看看代耕。”徐梁道。
吳偉業連忙吩咐下去,讓人在前麵開道。徐梁卻沒那個耐心,快馬揚鞭已經向前去了。
一行人徑直北上,果然看到了最新發明的“代耕”。
這種耕種器械在原曆史劇本中一直用到晚清。乃是畜力不足情況下最好的補充方式。原本的設計是一組三人,在田地兩頭安裝兩個轉盤,中間連以繩索。每個轉盤配一個壯勞力,中間一人扶犁。轉盤轉動之後,繩索拉動犁鏵,由此耕出筆直的田壟。
青州府多水。所以知府顯在靠河的地裏多用代耕,可以借水力減人力。而且一般這種上等良田麵積較大,接連成片,也方便“代耕”推進。在那些缺乏水力的地裏用牛耕,隻有下等的山地才用人力。
“原本靠水的田地都屬於富農之家,他們肯定都是有牛的,不用擔心春耕勞力。田越差的人家也就越窮,往往幾家合養一頭牛,隻是聊勝於無。如今官府出麵加以調配。全縣的春耕麵積都上去了,誰家都沒受到損失。”知府顯道。
唐朝魏征曾經說過,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
徐梁不是聽不進建議的人,而且手下的大學時都是務實派,所以很多問題都是在他們的討論下,得出結果,然後施行的。
正所謂,老成謀國之言,大抵如此。
徐梁離開之後,程賢、蔣德璟、李邦華等人在小會議室就稅收問題繼續開會。
當今聖上賢明神德,如耀陽當空,大家自然不敢將聖上說過的話,跟當初懵懂治國,凡事沒有個前後的崇禎一樣,左耳朵聽,右耳朵冒。
要知道,當今聖上說出來的話,很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可以成為體係的,在那些崇拜聖上的人眼裏,甚至可以當做至理名言。
如今就出現了這麽一種情況,有些府縣的父母官,幾乎每日都將府衙的官人召集起來,大家一起開個一炷香的堂會,將陛下出山以來,說過的話總結出來,然後高聲朗誦。
起初大家還有不少嘲諷這種作為,而到如今這些府衙政通人和,行政效率明顯提高,便再也沒有人說閑話,而且爭相模仿。
大家都知道君主喜歡什麽,若是能夠不失文人風骨,又能獲取君主的歡欣,為什麽不去做呢?
很多時候,大家感覺做臣子和做妃子是一樣一樣的。
妃子是用他們的姿容來影響君主,而臣子則是靠他的實幹和才華?
但是如果你認為僅僅靠這些,就能獲取陛下的歡心,那麽老江湖會用現實啪啪的打你的臉。
當然,在座的幾個閣臣肯定不比如此,他們已經簡在帝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即可。
大家不約而同的咀嚼陛下所謂的“出身”二字,越發的覺得當今聖上是天縱之才,他說的話,已經無限度的接近任何時代朝堂的本質。
陛下說的沒錯,忠誠這兩個字,人人會說。
不論何時,忠義都是非常需要的東西,也是亙古不變的這裏。
君不見,二爺千裏走單騎,劉備成就川蜀霸業?
對於這一點,沒有人會否認,然而事到臨頭,誰都希望自己家的利益最大程度的得到保障。
這一點兒,東南的世家最有體會。
海商正是因為他們在朝廷的關係網才會與他們合作,將海貿暴利分給他們。如果他們隻是做個中間人,將海貿之利也讓一部分給朝廷,則朝廷、勢家、海商勢必三方得利。
然而勢家們卻獨吞了海貿之利,而且為了加重自己在這場貿易中的分量,強烈要求禁海。說得好像不禁海,東南便不再為大明所有一般。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損了朝廷肥了私家,等朝廷終於熬不下去的時候,這些人家也隻能跪在東虜的屠刀下瑟瑟發抖,乞求活命。
蔣德璟的始祖蔣旺六,與父兄一起隨太祖高皇帝起兵,征戰三十九年,得封武德將軍驍騎尉,世襲福全所千戶,太祖賜名“旺”。
其後代代為福全所千戶。其中七世祖蔣繼實,少負異才,為府學生時,俞大猷以兄事之。長於海戰,曾督將捕倭酋吳平,破林鳳諸賊於海上。福全所軍民立“懷恩碑”頌之,至今仍在。
蔣德璟的父親蔣光彥乃是萬曆二十七年進士,官至江西副使、廣東布政司參政。叔父蔣光源是萬曆二十九年進士,任南京國子監博士。蔣德璟還有個弟弟蔣徳瑗,天啟四年中舉,連捷進士,曆任廣東進賢縣令、光祿寺丞、兵科都給事中。
這才是世家的標準模版。
非但在福全所,就是在整個福建,蔣家也是真正的勢家豪族。因為福全所實在是泉州海防門戶、東南沿海的軍事重鎮。有這樣的背景。也不難猜到蔣氏在海貿中扮演的角色。
徐梁將這幾個出身有差,性格各異的閣老湊在一起,自己施施然抽身而退,避免了親自衝鋒陷陣的窘況。他知道蔣德璟的背景,也相信李邦華絕不會對勢家妥協。
李邦華孑身一人,早就將自己的生命貢獻給國家。
在治理國家上,李邦華更加純粹一些。
如果內閣能夠得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提案,那麽這個提案應該說是在勢家的接受範圍之上。否則蔣德璟就不會同意,而他的脾氣可是連皇帝的麵子都不給。
果不其然。徐梁在會議室之外的堂屋中坐了片刻,蔣德璟和李邦華兩個大嗓門就幾乎吵了起來。
有爭議總比一團和氣要好。何況程賢年紀已經不小了,他追求的更多的是一個完人,青史留名,他們總不至於打起來。
徐梁又坐了一會兒,這才離開了內閣職房,回自己的辦公殿去了。他以前還曾懷念前世那間一百平米的派出所,看這進出的犯人,特別有成就感。
不過現在習慣了明式殿堂樓閣,倒也覺得別有滋味。而且的確對身體有極大好處。
現在徐梁缺少的不是運動量,反倒是合理的作息時間。
皇後還特意從太醫院派了兩個太醫為徐梁養生指導,沒兩天就被打發去了下麵給手下幫忙,聽說苦不堪言。現在陛下身邊真正的保健醫生,說出來卻有些奢侈……乃是大名鼎鼎的吳又可。
要知道吳又可其名,不是誰相見就能見的。
達官貴人,沒日沒夜的排隊,就希望見到老先生一麵,讓老人家給摸摸脈,看看身體的狀況。
可徐梁這邊兒厭煩的不行,卻幾乎每月都能簡答老先生。
吳又可的醫術是得到幾乎整個大明朝認可的。zt0g
他對陛下的身體也十分關心。隻要逮到機會便會傳授養生之道,糾正了徐梁不少有害身體的不良習慣。倒也印證了徐梁“人盡其用”的原則。
“陛下。”柳如是見徐梁從內閣回來,連忙迎了上去“大都督府公文。”
徐梁接過標誌著“機密”的信封,在書案後坐定,方才取了出來。原來是陳文慶煉呈報,秦良玉帶來的川軍已經完成了兩個月的新兵訓練,可以下放戰鬥部隊了。
這支川軍本就是四川精銳,秦良玉手中的最後一張王牌,所謂的訓練也更側重於軍紀和思想,對於他們的戰鬥力完全毋庸置疑。
“等的就是這支人馬。”徐梁長舒一口氣“邵一峰!”
“卑職在!”邵一峰應道。
“傳令新訓川兵與獨立遊擊團合編為山地第一師,師長李化鯨,”徐梁幾乎不加思考的說道“讓大都督府即刻著手擴編工作,命該師布防豫、湘西部山區。編製參照近衛第一師,額外配一個教導局,讓他們自己進行山地作戰的針對性訓練。”
山地和平原屬於兩個世界。魯東的兵拉到豫西,或是北直兵派到浙江,並不會出現太大的水土不服反應。而一旦進山,所麵臨的植物、昆蟲、走獸、傳染病……就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平原士兵根本不知道山中的常識,他們所經受的戰陣訓練在崎嶇陡峭的山地也完全無法展開。
<a href="http:///"></a>
現在有這四千生活在山中的土司川兵打底,加上遊擊營本來就多是四川人,山地師的建成基礎可謂得天獨厚。隻要控製住了莽莽群山,平原作戰不過是手到擒拿之事。
見到徐梁高興,柳如是和邵一峰這些身邊近臣當然更是高興。
徐梁又道“從陳文慶煉入營以來,全軍作訓全靠他一手提點,功勞甚著。傳令授陳文慶煉中將軍銜,加武略將軍,封大都督府右都督,提督作訓操練兵務;再令在豫西、徐州、山東,各擴編一個教導師,加大作訓規模。”
教導師是訓導師級規模的部隊,一旦這三個教導師的框架搭起來,在兵員充足的情況下,每三個月就能編成三個師投入作戰。
“陛下麾下虎將皆是獨當一麵的大將之才,臣實在要恭喜陛下。”柳如是笑道,重音卻是在“獨當一麵”上。
徐梁道“如今坐了金鑾殿,肯定不能持三尺青鋒,鏖戰沙場了,不過我隻要在前線,前線士氣必能大振。”
隨著將軍們的逐漸成長,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戰鬥經驗,徐梁的作用也就淪落到了提升士氣上麵。不過他親臨前線可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士氣,更是為了鞏固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尤其是天下尚未平定的時候,這種影響力必須堅持而深入地貫徹下去。
“而且這回情況比較特殊,不得不親自坐鎮。”徐梁徹底堵住了柳如是的進諫計劃,手指輕輕敲擊桌麵。
“天下最好做的就是官。天下最難做的也是官。你若是想為民辦實事,不怕得罪人,一板一眼做官,那就是最好做的官。你若是要盤根錯節去攀關係,隻想著有朝一日高升閣輔,那這官恐怕就難做了。”徐梁在懷慶稍停一日,視察了一番河內縣的民生狀態。
不同於被血洗過的開封府,處處透著尚未散去的血腥。
青州府倒是仍保有了大明原汁原味的味道,不過新近成立的府縣兩級警察局、巡檢司,以及家家戶戶門上貼著的門牌地址,都顯出與以往不同的氣息。
“今年春耕進行得如何了?”徐梁問道。
“回稟陛下,各地仍舊是耕牛不足,不過這回府裏從技工學院購得‘代耕’三百具,多少能夠緩和春耕所需。”知府顯如今負責青州府春耕事宜,隨同巡視。
徐梁眺目遠望,眼前所見卻都是牛耕。這也是可以理解,下麵府縣都希望將最好的一麵拿出來給上司看到。像知府顯這樣能老實回答,已經算是及格了。
“去看看代耕。”徐梁道。
吳偉業連忙吩咐下去,讓人在前麵開道。徐梁卻沒那個耐心,快馬揚鞭已經向前去了。
一行人徑直北上,果然看到了最新發明的“代耕”。
這種耕種器械在原曆史劇本中一直用到晚清。乃是畜力不足情況下最好的補充方式。原本的設計是一組三人,在田地兩頭安裝兩個轉盤,中間連以繩索。每個轉盤配一個壯勞力,中間一人扶犁。轉盤轉動之後,繩索拉動犁鏵,由此耕出筆直的田壟。
青州府多水。所以知府顯在靠河的地裏多用代耕,可以借水力減人力。而且一般這種上等良田麵積較大,接連成片,也方便“代耕”推進。在那些缺乏水力的地裏用牛耕,隻有下等的山地才用人力。
“原本靠水的田地都屬於富農之家,他們肯定都是有牛的,不用擔心春耕勞力。田越差的人家也就越窮,往往幾家合養一頭牛,隻是聊勝於無。如今官府出麵加以調配。全縣的春耕麵積都上去了,誰家都沒受到損失。”知府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