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勳貴的事情處理完畢,接見完宋應星之後,徐梁這位在京師看來不務正業的帝王,終於提兵南下,直接駐蹕杭州。
杭州也算是江南繁華之地,但是此時在徐梁看來,此地駐紮了一個非常不合時宜的人。
方國安。
徐梁的目的簡單而直接,他就是想讓方國安老老實實的回老家當個土財主,然後士兵接受朝廷的整編。
對於方國安這個人,朝野其實爭論非常大。
像是魏國公之流,甚至覺得他們可以跟方國安聯合一下,搞一把大的,直接脅迫自己,搞一波政變。
而朝廷的大佬們則覺得這廝很有可能給朝廷帶來巨大的麻煩。
不過在徐梁看來,這個家夥是屬於在戰爭中催生出野心來的人,實際上是屬於既沒有多大本事,有沒有拚死作戰勇氣的人。
否則在另外一個時空不會選擇向滿清投降。
雖然都說晚明很多人沒有骨氣,但是拚了命跟滿清對抗,明知道不是對手,依然拚死作戰到最後一天的人也大有人在。
不過為了防止這個腦殘的家夥,一時間想不開,製造局新造的火炮直接運輸過來十幾門,由派遣了一支裝備了三千支燧發槍火銃部隊。
如果這個家夥敢造反,也隻會瞬間在大明強大的火力麵前崩潰。
民間百姓頗為無知,再加上很多地方上的人物在崛起的過程中,都喜歡吹噓一些自己是什麽星君、鬼神轉世之類的,所以在百姓嘴裏,這方國安天生就是公侯之命。
不過徐梁在見識到方國安本人的時候,卻覺得這家夥一點氣度都沒有,根本不像是有公侯之命的人。
這個出身寒門,自幼失去父母的軍閥,已經完全被南方脂粉腐蝕,根本不像是個自我奮鬥的官一代,反倒像那些墮落的豪門世家子弟。就是真正的權二代吳三桂,都要比他更有英氣。
——這就不是個能夠成事的人。
徐梁暗暗為他打上了標簽。
“陛下,末將在杭州派遣的士兵並不算多,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奴仆叛變、匪徒阻亂的情況,所以士兵都分散在浙江駐地”
方國安早就聽說了皇帝的雄才大略,尤其是見麵之後,這位帝王不怒自威,比起那些明朝的儒臣大佬不知道要強多少。
所以在撒謊的時候,感覺心裏怕怕的。
但是有些小聰明的方國安又打聽了徐梁的行程,根據謀士們推算,陛下應該沒有時間搜羅他的罪證。
當然,他的罪證比起那些做的非常過分的大佬,其實什麽都不是。
他頂多犯了喝兵血,吃空餉,多占一些土地罷了。
隻要不謀反,徐梁根本沒有細細追究的打算。
“他報了多少人馬?”徐梁問身邊參謀。
總參謀部派遣隨同的副官參謀飛快應道:“五萬三千四百六十二人,戰馬一千匹,各色馱馬驢騾兩千匹。軍械若幹。”
“全都認了。”徐梁道:“讓徐敬業就照這個數目交接部隊。今天就讓他帶上隨身細軟,離開軍營,自己謀生去吧。其名下所有田產、宅院,盡數收繳。如果無處可去,給他驛票,讓他去北京住宿舍
去。”
參謀應聲而退。
左右衛士架起目瞠口呆連求饒都忘了的方國安一並出去。
徐梁看了看身邊的邵一峰。道:“你跟在我身邊也這麽久了,如今局勢安定,可想過下部隊掙個前程?”
江浙肯定不會隻有這點部隊,如果能夠收納超過一萬名合格的士兵,加上新軍新訓練的南兵,新二師團可以直接成為軍團的。
邵一峰是黃韜他們的後人,那是實打實的可靠的人,他若是願意領兵,倒是個機會。
邵一峰想了想,道:“陛下,卑職還是願意跟在陛下身邊。”
“哦?”
“不僅僅是卑職,便是小石頭、小硯台等人,都隻想追隨在陛下身邊。”邵一峰自覺到:“
大明的人才不計其數,我們跟他們比起來其實沒有什麽優勢,而我們真正的優勢,隻是比他們更忠誠於陛下,效忠於陛下時間更久罷了。以卑職的實力,若是進了軍中,也未必比那些團長之流強多少。”
邵一峰說的這倒是實話,像是邵一峰這樣的人,是在配軍營裏成長起來的,若是論個人武藝,單兵作戰能力,確實非常不錯,但是現在的軍隊,講究各人武力的時候越來越少了。
現在講究更多的是武器的使用以及軍陣的配合。
真正上了戰場,火炮先打,火銃次之,如今能與野戰精銳刀槍見紅的部隊也隻有東虜了。而東虜也是越打越弱,最近遼東戰報中提及的戰鬥,全是高燕和魏鷹主動發起的。
這種情況下,單兵的武力的確沒有作用。
徐梁點了點頭,不再提下部隊的事。其實他也更樂於看到經驗豐富的邵一峰一直跟在自己身邊。隻是擔心他的前途罷了。
方國安一倒,其家丁有願意追隨而去的。也有希望留在浙江繼續當兵吃糧的,但沒有一人願意卸甲歸農。明朝是農業專業化的重要時期,加上晚明的高難度氣候條件,已經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當農民了。
徐敬業自然對此十分歡迎。戚繼光選用的浙兵打下了戚家軍的威名,乃至於渾河之戰,浙兵也是讓建奴望風而逃。徐敬業此番來到浙江。又在擴軍的關口上,自然要近水樓台先得月,挑選一批精兵種子。
相比北方的瘡痍,浙江的確是天堂一般的地方。
就算是國變引起的舉國動蕩,市井之中仍能保持整潔。徐梁隻在杭州城裏轉了一圈。重新委任了浙江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要員,旋又出城住在了軍營之中。
宋應星對於皇帝不進城也十分好奇,很快他就知道了其中緣故。
皇帝開始帶著一大幫人開始四處“遊山玩水”,有時候連軍營都不回,直接就地宿營。若非天氣轉暖,以他的身體素質還真的有些扛不住。
徐梁此番南下浙江,卻是想利用宋應星的頭腦,大力開展蠶桑業。
其實他更在意徐光啟,因為人家才是真正的農業大佬,人家在農業上的造詣根本不是別人能比的,尤其是人家在津門種田的事跡,連徐梁也聽說過,可惜老大人早就作古多年了。
從國家層麵來看,讓江南種田,顯然不如養蠶收絲收益更大。
桑樹對土地
並不挑剔,無論貧瘠、肥沃還是過幹過濕,都能存活。僅僅是桑葉的收益,每畝每年能有三兩六錢,堪比上好的田地。而且田地種植莊稼,有各種風險,而桑葉的風險卻可以忽略不計。
更何況桑樹不需要占用上好田地,無論是坡地還是邊角廢地,都能種植,還可以提供桑葚和柴木。
而且江南養蠶、繅絲頗有民間基礎,許多地方家家戶戶都是絲戶。從婆婆到幼女,都會養蠶繅絲。而生絲和絲綢的收益,自然要比糧食的收益更大。何況生絲還是換取日本銅、銀、硫磺的重要商品。
徐梁前世讀小學時養過一版蠶,也沒怎麽管它,最後有三四隻結繭,最終成了蠶蛾。所以要讓他來指導養蠶,無異癡人說夢。不過這並不是問題,因為徐梁雖然不會,但他有權,可以招攬足夠多的蠶戶。
<a href="http:///"></a>
從湖州到蘇州,每個村子都有養蠶年數在八年以上的蠶戶被征召到杭州。離開這些養蠶主力,家中可能今年就沒法收獲足夠的蠶花了,所以官府給了一家十兩銀子的“買斷費”,就算是往年勞心勞力也未必能賺這麽多。
給的銀子足夠多,自然有人為這美差爭破頭。在基本條件上卻不太敢有人作假,生怕過去被人識破,犯了欺君大罪。當然,膽子大些的還是敢以三五年蠶齡的親戚硬頂上去,反正不是新手。
劉家大娘子就是如此。她今年也有二十三、四年紀了,是五孩子的娘。因為本家堂妹嫁了縣裏典史做妾,所以撈到了這門美差,拿到了四兩銀子的“買斷費”。
家裏有婆婆頂著,一樣是個養蠶能手,所以家裏今年仍舊要養蠶,這買斷費純是白賺的。
在三月頭上,劉家大娘子就與附近村的姐妹匯聚到了縣裏,坐上了四個輪子的太平車,然後轉了船,在三日之後抵達了浙江首府杭州城外。
眼看著大車連城都沒進就往鄉野之地跑,嚇得一車小媳婦們以為被人賣了。
不等她們驚慌鬧將起來,眼前已經出現了一座白牆黑瓦的山莊來。隻從這牆上塗的白來看,顯然新修沒有多久。
這山莊之內是大片的平房,也不知道要給多少人住。造得卻是考究,非但門窗有紗罩,就連地上都是青磚,而非簡單的夯土。劉家大娘子隨著大隊走進莊子裏,卻見這些平房也不是木磚壘起來的,下麵竟然都是條石,也不知道為何下如此之大的本錢。
“這些都是蠶房,日後用來養蠶的。你們的宿舍在另一頭。”莊子裏來接應蠶婦的是個宦官,聲音尖細。他在大內養了幾十年的蠶,當然不是真的為了取絲,而是皇子公主們的常識教育。
如今朝廷換了君主,他也算是失業了,本以為會成為太監墳裏麵的一具枯骨,沒想到皇帝聖明,給了他重新發光發熱的機會,所以他非常感激皇帝,也比誰都重視這一份工作。
蠶婦們的住所很像是臨時兵營,房子還沒蠶房考究,更沒有條石、青磚鋪地的待遇。八個人一個房間,不過一丈長寬,放了四架高低床,木板草席,兩床薄被,便是她們的住宿待遇。
即便如此簡陋的待遇,也是無從挑剔的。蠶婦們見這裏包吃包住,已經歡喜得很了。何況家裏未必有這麽簇新的草席睡。
杭州也算是江南繁華之地,但是此時在徐梁看來,此地駐紮了一個非常不合時宜的人。
方國安。
徐梁的目的簡單而直接,他就是想讓方國安老老實實的回老家當個土財主,然後士兵接受朝廷的整編。
對於方國安這個人,朝野其實爭論非常大。
像是魏國公之流,甚至覺得他們可以跟方國安聯合一下,搞一把大的,直接脅迫自己,搞一波政變。
而朝廷的大佬們則覺得這廝很有可能給朝廷帶來巨大的麻煩。
不過在徐梁看來,這個家夥是屬於在戰爭中催生出野心來的人,實際上是屬於既沒有多大本事,有沒有拚死作戰勇氣的人。
否則在另外一個時空不會選擇向滿清投降。
雖然都說晚明很多人沒有骨氣,但是拚了命跟滿清對抗,明知道不是對手,依然拚死作戰到最後一天的人也大有人在。
不過為了防止這個腦殘的家夥,一時間想不開,製造局新造的火炮直接運輸過來十幾門,由派遣了一支裝備了三千支燧發槍火銃部隊。
如果這個家夥敢造反,也隻會瞬間在大明強大的火力麵前崩潰。
民間百姓頗為無知,再加上很多地方上的人物在崛起的過程中,都喜歡吹噓一些自己是什麽星君、鬼神轉世之類的,所以在百姓嘴裏,這方國安天生就是公侯之命。
不過徐梁在見識到方國安本人的時候,卻覺得這家夥一點氣度都沒有,根本不像是有公侯之命的人。
這個出身寒門,自幼失去父母的軍閥,已經完全被南方脂粉腐蝕,根本不像是個自我奮鬥的官一代,反倒像那些墮落的豪門世家子弟。就是真正的權二代吳三桂,都要比他更有英氣。
——這就不是個能夠成事的人。
徐梁暗暗為他打上了標簽。
“陛下,末將在杭州派遣的士兵並不算多,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奴仆叛變、匪徒阻亂的情況,所以士兵都分散在浙江駐地”
方國安早就聽說了皇帝的雄才大略,尤其是見麵之後,這位帝王不怒自威,比起那些明朝的儒臣大佬不知道要強多少。
所以在撒謊的時候,感覺心裏怕怕的。
但是有些小聰明的方國安又打聽了徐梁的行程,根據謀士們推算,陛下應該沒有時間搜羅他的罪證。
當然,他的罪證比起那些做的非常過分的大佬,其實什麽都不是。
他頂多犯了喝兵血,吃空餉,多占一些土地罷了。
隻要不謀反,徐梁根本沒有細細追究的打算。
“他報了多少人馬?”徐梁問身邊參謀。
總參謀部派遣隨同的副官參謀飛快應道:“五萬三千四百六十二人,戰馬一千匹,各色馱馬驢騾兩千匹。軍械若幹。”
“全都認了。”徐梁道:“讓徐敬業就照這個數目交接部隊。今天就讓他帶上隨身細軟,離開軍營,自己謀生去吧。其名下所有田產、宅院,盡數收繳。如果無處可去,給他驛票,讓他去北京住宿舍
去。”
參謀應聲而退。
左右衛士架起目瞠口呆連求饒都忘了的方國安一並出去。
徐梁看了看身邊的邵一峰。道:“你跟在我身邊也這麽久了,如今局勢安定,可想過下部隊掙個前程?”
江浙肯定不會隻有這點部隊,如果能夠收納超過一萬名合格的士兵,加上新軍新訓練的南兵,新二師團可以直接成為軍團的。
邵一峰是黃韜他們的後人,那是實打實的可靠的人,他若是願意領兵,倒是個機會。
邵一峰想了想,道:“陛下,卑職還是願意跟在陛下身邊。”
“哦?”
“不僅僅是卑職,便是小石頭、小硯台等人,都隻想追隨在陛下身邊。”邵一峰自覺到:“
大明的人才不計其數,我們跟他們比起來其實沒有什麽優勢,而我們真正的優勢,隻是比他們更忠誠於陛下,效忠於陛下時間更久罷了。以卑職的實力,若是進了軍中,也未必比那些團長之流強多少。”
邵一峰說的這倒是實話,像是邵一峰這樣的人,是在配軍營裏成長起來的,若是論個人武藝,單兵作戰能力,確實非常不錯,但是現在的軍隊,講究各人武力的時候越來越少了。
現在講究更多的是武器的使用以及軍陣的配合。
真正上了戰場,火炮先打,火銃次之,如今能與野戰精銳刀槍見紅的部隊也隻有東虜了。而東虜也是越打越弱,最近遼東戰報中提及的戰鬥,全是高燕和魏鷹主動發起的。
這種情況下,單兵的武力的確沒有作用。
徐梁點了點頭,不再提下部隊的事。其實他也更樂於看到經驗豐富的邵一峰一直跟在自己身邊。隻是擔心他的前途罷了。
方國安一倒,其家丁有願意追隨而去的。也有希望留在浙江繼續當兵吃糧的,但沒有一人願意卸甲歸農。明朝是農業專業化的重要時期,加上晚明的高難度氣候條件,已經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當農民了。
徐敬業自然對此十分歡迎。戚繼光選用的浙兵打下了戚家軍的威名,乃至於渾河之戰,浙兵也是讓建奴望風而逃。徐敬業此番來到浙江。又在擴軍的關口上,自然要近水樓台先得月,挑選一批精兵種子。
相比北方的瘡痍,浙江的確是天堂一般的地方。
就算是國變引起的舉國動蕩,市井之中仍能保持整潔。徐梁隻在杭州城裏轉了一圈。重新委任了浙江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要員,旋又出城住在了軍營之中。
宋應星對於皇帝不進城也十分好奇,很快他就知道了其中緣故。
皇帝開始帶著一大幫人開始四處“遊山玩水”,有時候連軍營都不回,直接就地宿營。若非天氣轉暖,以他的身體素質還真的有些扛不住。
徐梁此番南下浙江,卻是想利用宋應星的頭腦,大力開展蠶桑業。
其實他更在意徐光啟,因為人家才是真正的農業大佬,人家在農業上的造詣根本不是別人能比的,尤其是人家在津門種田的事跡,連徐梁也聽說過,可惜老大人早就作古多年了。
從國家層麵來看,讓江南種田,顯然不如養蠶收絲收益更大。
桑樹對土地
並不挑剔,無論貧瘠、肥沃還是過幹過濕,都能存活。僅僅是桑葉的收益,每畝每年能有三兩六錢,堪比上好的田地。而且田地種植莊稼,有各種風險,而桑葉的風險卻可以忽略不計。
更何況桑樹不需要占用上好田地,無論是坡地還是邊角廢地,都能種植,還可以提供桑葚和柴木。
而且江南養蠶、繅絲頗有民間基礎,許多地方家家戶戶都是絲戶。從婆婆到幼女,都會養蠶繅絲。而生絲和絲綢的收益,自然要比糧食的收益更大。何況生絲還是換取日本銅、銀、硫磺的重要商品。
徐梁前世讀小學時養過一版蠶,也沒怎麽管它,最後有三四隻結繭,最終成了蠶蛾。所以要讓他來指導養蠶,無異癡人說夢。不過這並不是問題,因為徐梁雖然不會,但他有權,可以招攬足夠多的蠶戶。
<a href="http:///"></a>
從湖州到蘇州,每個村子都有養蠶年數在八年以上的蠶戶被征召到杭州。離開這些養蠶主力,家中可能今年就沒法收獲足夠的蠶花了,所以官府給了一家十兩銀子的“買斷費”,就算是往年勞心勞力也未必能賺這麽多。
給的銀子足夠多,自然有人為這美差爭破頭。在基本條件上卻不太敢有人作假,生怕過去被人識破,犯了欺君大罪。當然,膽子大些的還是敢以三五年蠶齡的親戚硬頂上去,反正不是新手。
劉家大娘子就是如此。她今年也有二十三、四年紀了,是五孩子的娘。因為本家堂妹嫁了縣裏典史做妾,所以撈到了這門美差,拿到了四兩銀子的“買斷費”。
家裏有婆婆頂著,一樣是個養蠶能手,所以家裏今年仍舊要養蠶,這買斷費純是白賺的。
在三月頭上,劉家大娘子就與附近村的姐妹匯聚到了縣裏,坐上了四個輪子的太平車,然後轉了船,在三日之後抵達了浙江首府杭州城外。
眼看著大車連城都沒進就往鄉野之地跑,嚇得一車小媳婦們以為被人賣了。
不等她們驚慌鬧將起來,眼前已經出現了一座白牆黑瓦的山莊來。隻從這牆上塗的白來看,顯然新修沒有多久。
這山莊之內是大片的平房,也不知道要給多少人住。造得卻是考究,非但門窗有紗罩,就連地上都是青磚,而非簡單的夯土。劉家大娘子隨著大隊走進莊子裏,卻見這些平房也不是木磚壘起來的,下麵竟然都是條石,也不知道為何下如此之大的本錢。
“這些都是蠶房,日後用來養蠶的。你們的宿舍在另一頭。”莊子裏來接應蠶婦的是個宦官,聲音尖細。他在大內養了幾十年的蠶,當然不是真的為了取絲,而是皇子公主們的常識教育。
如今朝廷換了君主,他也算是失業了,本以為會成為太監墳裏麵的一具枯骨,沒想到皇帝聖明,給了他重新發光發熱的機會,所以他非常感激皇帝,也比誰都重視這一份工作。
蠶婦們的住所很像是臨時兵營,房子還沒蠶房考究,更沒有條石、青磚鋪地的待遇。八個人一個房間,不過一丈長寬,放了四架高低床,木板草席,兩床薄被,便是她們的住宿待遇。
即便如此簡陋的待遇,也是無從挑剔的。蠶婦們見這裏包吃包住,已經歡喜得很了。何況家裏未必有這麽簇新的草席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