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涇入了大明的軍營之中,自然受到了極高的禮遇。


    至於回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雖然現在他崽滿清的地位越來越高了,但是一家即將倒閉的公司,是不值得他這種高級人才逗留的。


    況且吳涇對於大明還有絕對的忠誠。


    與滿清同歸於盡這種腦殘的事情,可不是他做得出來的。


    想想這些年受過的委屈,吳涇的內心頗為感慨。


    高燕對接了暗號,恭恭敬敬的給這位無名英雄敬了一禮。在高燕看來,像是吳涇這樣的英雄,甚至比自己都偉大。


    然後變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進攻沈陽城中。


    守城的將士的士氣早就低落到了極點,防線岌岌可危。


    高燕也不著急一天兩天,讓軍屬火炮城門猛轟,節約戰力。


    臘月三十,清廷內部終於做出了逃往大圍場的決定,好歹那也是滿洲的發祥之地。


    當天夜裏,城中滿洲兵三千餘人,護送著皇帝和太後,以及一應文武重臣,開城突圍,在付出千餘條性命之後,終於突破了將士的圍堵,一路朝北逃亡而去。


    高燕明知敵酋夜遁,卻不追趕,隻是重新布置防線,繼續圍攻沈陽。參謀長知道這是兵力不足的緣故,也隻能眼睜睜看著這條大魚破網而出。


    <a href="http:///"></a>


    相比東虜的“偽帝”,沈陽才是更為重要的目標。


    光複沈陽,無疑意味著遼東徹底光複。


    無數的將是鮮血灑在遼東,國家損失了無數財富,總算解決了從神宗時代延續而來的遼患。


    建興四年,正月初二,沈陽城裏的守軍向高燕投降。同日,明軍進駐沈陽,接管沈陽城防,甄別俘虜。釋放被奴役的漢人,發放糧食予以安頓。


    參謀長站在城牆上,看著下麵往來的人流,臉上漸漸泛出不解:“沈陽的漢人似乎不怎麽高興啊。”


    事實上還有漢人為了割掉鞭子而傷心流淚,兩代奴化,竟然有如此之威。


    “被當牲口養了這麽久,估計心裏也怕得很。”


    參謀長默然點了點頭,又道:“接下去還打麽?再往北就要出邊牆了。”


    “陛下給咱們萬國坤輿圖是幹嘛的?”高燕嘿然道:“非但要打,還要打到大明邊界以外去!否則叫什麽開疆拓土?”


    參謀長也忍不住幹笑一聲:“這倒是,費了這麽大力氣總不能就落個‘收複’失土的名頭。隻可惜慢了一步,若是能在年前打下來,正好讓盧丫頭在元旦大朝上報捷。那得多風光!”


    盧木蘭作為第一軍團的訓導官,在沈陽入城式之後就帶著文書、簿冊,以及收繳的清宮寶物返回營門口,乘船前往天津。


    報捷京中。


    與盧木蘭同去的,還有第二軍團第四師的王勤才。


    王勤才在冬季攻勢中表現搶眼,非但軍事能力上讓人側目,其清晰的全局觀更是讓人佩服。這回四師長派了王勤才作為第二軍的報捷人員,顯然也是有心重用。


    如今陛下整軍經武,肯定還要組建更多的主力部隊


    ,說不定王勤才還能成為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將軍。


    盧木蘭與王勤才同船,本對這位年輕少校充滿了好奇,但想到這人不過二十,卻心狠手辣。之前東虜俘虜說殺就殺,簡直就是跟陳德一樣無視人命的屠夫。就算那些人罪大惡極,也該由有司裁判,豈能如此草菅人命?


    王勤才年輕敏感,知道盧木蘭對自己十分排斥。更沒有自討沒趣的道理,上船之後便進了船艙,鋪紙研墨,先給父親寫了一封平安家書。


    接下去的日子裏,他都在考慮該如何寫一封得體的書信給自己的夢中情種,但直到下船。他始終隻寫了一句:“見字如晤”。


    這種惆悵一直衝淡了王勤才對獲勝的喜悅,反倒顯得他格外老成。


    徐梁對於王勤才這個人倒是有些印象,當初在帝國軍校,是表現非常不錯。


    而縱觀遼東之戰,此人的表現。


    ——此人用兵好奇而敢於行險。不是大帥之才。不過下手果決,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又能從大局出發正確判斷局勢,做出最有利的選擇,這是名將才有的特質。


    徐梁心中暗暗評價王勤才。想到此人不過二十,更是欣喜。


    年輕就意味著可塑性更強,如果能夠在讓他在戰爭沉澱下來,能夠真正明白“以正合,以奇勝”的精髓,那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盡快安排他入見吧。”徐梁對柳如是道。


    柳如是早就將徐梁近期的行程表放在了腦子裏,道:“陛下,最快也隻能在十六日之後了。”


    從臘月二十到正月十六已經成為了明廷法定春節假期,各部寺局署除了安排人當班之外,全都放假。這種喪心病狂的假期讓徐梁不怎麽愉快,好像突然之間就沒事做了一樣。不過這也是張弛之道,若是一味緊繃,整個官僚體係恐怕都會崩潰。


    舍人科的年輕人也因此真正敬愛起了他們的“印君”,因為柳如是宣布舍人科不用輪值,這段時間的值班都由她一個人頂了。


    “他一到北京就讓他來見我,權當朋友走動。”徐梁說完,又道:“今天內閣是袁先生值班?”


    “正是。”


    “送兩盒白糖去。以後年節之前都給京官發送年貨,各地州縣也增加一項支出。”徐梁道。


    柳如是略一遲疑道:“陛下如此一來,不會太鋪張了吧?”


    “我治官吏之嚴苛,恐怕不遜於太祖時候。要想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多吃精料。國家有錢之後,官員的待遇要漸漸向兩宋看齊。”徐梁道。


    柳如是心中也是高興,福身謝了皇帝。


    徐梁跟柳如是說完話,又道:“現在還有一樁事體,我十分掛心。”


    “不知可有臣能為陛下分憂的?”


    “人口。”徐梁道:“這次各布政司報上來的人口,全部加起來隻有一萬萬五千萬,也就是一億五千萬人。”


    “恭喜陛下,這恐怕是漢唐盛世都不曾有過的治政吧?”柳如是一臉驚喜,其實她早就看過這封題本了。


    徐梁沒有絲毫喜悅:“我才秉政幾


    年?少學那些沒用。”他道:“讓人擔憂的是,成年男女所占比重最大,青年最少。”


    “這有何不好麽?”柳如是疑惑道。


    “如果將人口分布列成一張圖,十六歲成丁,五十歲以上為老年,則為老中青三段。”徐梁隨手畫了三個圖:“看,如果十六歲以下的人口最多,則未來十年內,人體總數就會上升。反之,老年人口最多,則未來人口就要下降。”


    柳如是想了想,的確是這個道理,不由點頭。


    “現在我朝成年男女人口最多,顯然是因為戰亂和天災導致老年、幼年這類的薄弱人口受到了打擊。未來很可能出現老年人口增多,全國人口下降的可能性。”


    柳如是想了想道:“陛下,為何不會出現少年增多的可能呢?百姓安居之後,必然是要結婚生子的。”


    “我也希望如此,但如果沒有外部的刺激,恐怕不會出現這種生育高峰。”徐梁皺眉道。


    明人從未有過計劃生育的想法,信奉的是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如果隻靠民間自覺,人口的確會隨著環境安全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這個過程卻需要十年,乃至數十年的積累。


    “等假期結束之後,你部發文內閣,提請建立衛生總署。四月之後,天花藥要分配到全國各個州縣。隻要登記在戶的新生兒都免費提供接種。”徐梁道:“這事也叫喻將軍知道,從杏林大學分些人手出去。”


    柳如是一一記錄,又道:“陛下,之前皇帝妃待產時,杏林大學為孕婦檢查、接生,都是免費的。臣細細看過單據,其實所耗物力財力並不多,隻是人力有些吃緊。如果能夠增加婦科醫的數量,在全國推行免費孕檢和接生,更容易讓人登記入戶,接種也能方便許多。”


    徐梁點頭道:“這個想法不錯,具體需要多少人,可以與太醫院和醫科大學等商議。


    如果專科醫生培養時間過長,也可以考慮對護士進行專科培訓,總比之前的產婆靠得住就行。”


    “如此刺激下來,我大明可就真的是人丁興旺了。”柳如是高興道。


    “還不夠。”徐梁笑道:“我們大明這些女官也不該孤身終老。原來讓你們與軍中聯誼的事,現在也別停。男有分,女有歸,這是大同之世的基礎,女官沒有個歸宿怎麽能行?”


    柳如是幹笑一聲,道:“多謝陛下掛念,隻是女官嫁人恐怕不那麽容易了。”


    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但凡男子能夠養家糊口,怎麽都不會讓妻子拋頭露麵做事。


    當然,做官跟做事是兩回事。然而當官就有官威,一般官員娶個平民女兒都能讓那戶人家的社會階層上升一步,又有哪個平民男子敢娶女官?豈不顯得入贅一般?


    如此一來,女官的擇偶範圍就顯得十分狹窄,就連軍官都更喜歡娶一個無才有德、吃苦耐勞的普通民女在家相夫教子。


    徐梁也知道這種思想即便在四百年後都在流行,否則“白骨精”成為“剩女”的比例就不會那麽高了。


    想想還真是個難度極大的問題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晚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