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見老實巴交的劉大壯這般說,都毫不顧忌的哈哈大笑。


    都是鄉黨,自然沒有那麽多顧及。


    對於兵役大家最為抵觸的問題,毫無疑問就是不可回避的陣亡問題。


    就算是安家銀兩很多,但是鄉親們依然不願意家中子弟參加的原因。這也是徐梁頭疼的老問題了,國家滅亡與否其實與我關係不大,隻要我家裏有吃有喝就行了。


    全民教育問題,真的是任重而道遠,但是身為開國之君又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徐梁很清楚,自己的君主位子來的不幹淨,若是做不到千古一帝,再退一步說,做不到聖君的位置,終究會被人翻後賬的。


    在徐梁看來,成祖真的是極其優秀的君主了。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五征蒙古,勒石燕然,那一件事情都是君主的無上榮耀。


    成祖都做到了,但是噴他的人依然很多很多。


    無他,位子來的不正而已。


    自己的位置雖然來的還算是可以,扶社稷於危難之間,但是其實是有悖於士大夫心目中臣子輔佐皇帝的老傳統的。


    所以到如今有許多徐梁要努力的方向。


    劉大壯能參與征兵,真的是機緣巧合之下,亦或是徐梁之前努力開花結果的表現。


    “我新二軍團打的硬仗其實也不少,但是陣亡的袍澤真的不多。”劉大壯將話頭一轉說道:“這點我不騙人,其實大部分的仗,隻要咱們的火銃一響,韃子們嚇得就四散奔逃了。現在東虜都逃到海西去了,蒙古韃子也不敢南下。南麵倒可能用兵,但聽說那邊的土人用的都是棒槌,連刀劍都沒有。我覺得吧,真要戰死也挺不容易的……”


    技術兵不會站在最前線,他們身邊的人也不可能像戰兵一樣突然倒下。打掃戰場的時候,見了數倍於自己人的屍體,對於自家的戰損也就不會覺得高了。所以說劉大壯並沒有故意誤導別人,而是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若是讓一個參加過曆次血戰的戰兵來說,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感悟。


    不過如此一說,鄉親們倒是信了許多。


    這裏的人們原本就十分淳樸,不會預先站在質疑的立場上聽劉大壯的現身說法。而且聽著劉大壯的鄉音,人也看著憨厚,更沒有質疑的必要,此刻心中多少都有些鬆動。


    “我那時候是募兵,還是回來之後才知道改了義務兵。”劉大壯道:“我覺著吧,這義務兵役其實也沒啥,就算你不想當,還有人想當當不了的呢。先是說登記之後的體檢吧,身體差的人,營伍肯定不要。


    “過了體檢關,還要進新兵營。新兵營裏表現不夠好的,成績不夠格的,有特長的可以去做技術兵,若是連特長都沒有,便是隻能做輔兵,想上陣殺敵都沒機會。權當出外打了五年工唄?包吃包住,工錢還給得高。


    “真要想上陣殺敵,立功受賞的人多得去了,哪怕拚了命都未必能得到。還有啥好擔心的?”


    劉大壯總結道:“我現在就後悔自己隻是個技術兵了。我要是戰兵,服役五年下來肯定是個尉官,遼東那邊還能多拿幾畝地。軍官拿得更多,真是


    給子孫留下福田了。”


    鄉親們一聽兵裏麵還有這麽多門道,竟然還有個想當當不上的問題,對兵役登記的排斥越發小了。


    陳先生一直在看眾鄉親的表情,終於看到眾人對義務兵役的抵觸漸漸消融。他暗中鬆了口氣,又看了一眼台上那個看似有些呆笨的老兵,這回還真是他給幫了大忙。隻要有大部分人登記、體檢,肯定會有人跟風。剩下的一小部分冥頑不靈的,就可以用大明律來治他了。


    如果所有人都抵觸,那是萬萬不可動用暴力的,否則容易激起民變。


    縣尉屬下的文吏們趁熱打鐵,紛紛上陣勸適齡百姓登記。領取體檢表。劉大壯也終於得以下了台,在回答了一幹“當兵五年到底掙了多少”的問題之後。他站在了陳先生麵前,畢恭畢敬叫了一聲:“先生。”


    <a href="http:///"></a>


    陳先生離開教官的崗位多年,聽他這麽一叫,倒覺得此人眉目間頗有些眼熟:“你是……”


    “我是劉大壯,您以前的學生。”劉大壯見陳先生還是一臉茫然,又道:“跟王勤才一個班的。”


    “哦哦哦!”陳先生對王勤才印象十分深刻,到底少年之中有那樣的拳腳功夫極其罕見。


    “你就是一直跟王勤才在一起的那個。”陳先生還是想不起劉大壯的名字,隻好含糊道:“你不是棲霞人吧?怎麽來這兒了?”


    “來找您指路的。”劉大壯壓低了聲音。不讓周圍的鄉親聽見,道:“先生,我退伍回來,地也有了,銀子也有了,就是沒有活計……”


    “你個夯貨!”陳先生打斷了劉大壯,笑罵道:“退伍前訓導官沒跟你說麽?回家之後先到本縣縣尉處登記。自然會給你們安排職司!”


    劉大壯一愣,道:“技術兵也有?”


    訓導官工作也是很繁重的,而且更關心戰兵的精神狀態,時不時要去戰兵營區給戰士們蓋被子送溫暖,哪有空關心技術兵?在訓導官看來,技術兵裏麵都是人尖子,很多政策人家早就研究透了。誰曾想到,劉大壯這個養豬的是個憨貨。


    所以劉大壯隻知道回家之後要去縣裏登記,卻不知道還有這種待遇。


    “都有。”陳先生想了想,道:“你如今還沒活計就再好不過了。先跟我把縣北的幾個村子跑完,等回了縣城,我給你補個編製。日後就在縣裏任事就是了。”


    “那做些什麽呢?”劉大壯一聽自己竟然能進縣衙,大喜過望。


    “就做兵役登記的事。”陳先生總算是大大鬆了口氣:“聽說遼東就沒這種事。唉,這邊人難弄。”


    劉大壯傻笑,沒有接話。他是知道遼東真相的人,在那兒根本沒有“義務兵役”這個說法,都是軍官到各個村子直接把人聚起來體檢。合格的帶走,不合格的留下。雖然入營之後待遇一樣,但在此之前卻從沒給過好臉。


    遼東漢民都給滿清壓迫得逆來順受了,哪怕東虜拉丁他們都不反抗,更何況大明王師還給安家銀,也不需要他們自備幹糧,這已經是好到天上去了。


    不得不承認,劉大壯一身軍裝往人前一站,然後以自己為典型講述軍旅生活,對於百姓的衝擊力更


    大於總訓導部花錢請戲班子唱戲。


    因為戲文裏多是明軍英勇血戰的故事,有些還挺悲情的,觀眾看看則已,要讓他們親自成為這光榮的一份子卻有些困難。


    到底這個世界更多人接受了平凡安寧的生活,而慷慨壯士終究是少數。


    劉大壯的現身說法固然會被壯士們鄙夷,認為他丟了第二軍團的臉,卻能迎合更多鄉親們得過且過,以及本小利大的心理。誠如他每次都要說的:權當出去做工,收入還更高呢。


    濰縣的義務兵役登記,正式靠這種鄉願似的平庸說辭打開了局麵。從鄉親們的角度來看,劉大壯是個實誠人,的確有人在體檢關被刷了下來,回頭看看鄉裏鄉親的同齡人帶了大紅花投軍去,想想還有些小失落,好像自己是殘次品一般。


    至於原本衝著“做工”入伍的人,自然會有訓導官和教官們給他們矯正思想,讓他們知道真正的男兒該是勇烈之士,而不是伺候騾馬當個苦工。在軍營這個封閉的環境下,充滿了陽剛之氣,這種思想教育工作並不困難。


    建興四年,新的征兵方法從濰縣普及開來,終於上達總訓導部。


    雖然意誌堅定的訓導官們不喜歡這套說辭,但又不能否認這種小人物、小滑頭、小誌向的宣傳效果的確比慷慨激昂的大道理管用。於是隻能從這個角度下手,培訓更專業的“演員”,去其他地方進行測試。


    劉大壯作為“大壯方法”的創始人,在縣裏也越來越受到重用。因為征兵工作也是縣裏的重要考成,所以劉大壯不僅是縣尉老爺的得意門生,還是知縣老父母的紅人。縣裏專門給他配了一匹馬,好方便他在全縣各個鄉鎮村堡奔走,推進義務兵登記。


    劉大壯也時常在閑暇時騎著高頭大馬回到村子裏,接受村中鄉親熱辣辣的目光。來他家的媒婆又多了起來,說的姑娘也越來越上檔次。其中有一個甚至還是鄰村老生員的女兒,據說知書達理,美若天仙,讓劉大壯好不期盼。


    “征兵有什麽難的,學裏先生早就說過了,如今‘天子重英豪,刀槍教爾曹’,要想出人頭地就得去當兵。”小壯一邊扒飯,一邊嘟囔道:“我是年齡不夠,等我到了十六歲,也要當兵去。”


    老娘走過小壯身邊,幹咳一聲,沒說什麽。張老漢卻拍下了筷子,道:“你個幹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的貨!能有你哥一半出息我就安心了!少說些這等眼紅犯渾的話!”


    小壯不說啥了,卻還是有些不服氣。他從蒙學就想像哥哥一樣去當兵,簡直將大壯子當成了自己的偶像――他並不知道哥哥是因為偷吃了自己的雞蛋糕被父母斥罵才賭氣投軍的。


    誰知偶像回來之後竟然變成了懦弱的小人,到處講些丟人現眼的話,竟然還自得其樂!這讓血氣未定的小壯頗受打擊,感覺整個人生都黯淡無光,對他那個哥哥更是愛理不理。


    在小壯看來,他哥給劉家抹的黑,隻有靠自己的英勇奮戰才能洗清了。所以他已經打定了主意,一旦滿了十六歲,就學他哥的樣子,偷了戶口本去遼東,然後找王家哥哥,一樣要進第二軍,讓人好生看看劉家好兒郎到底是怎樣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晚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