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今真的不一樣了,北方寒風習習,百姓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而南方的新領地,卻驕陽似火,很多新加入大明的子民都光著身子,行走在街道上,惹得行政官員大為不快,將教化禮儀之事,放在了首位。


    這隻有國土極其廣袤的國家,才會有機會出現這種情況。


    大明進入徐梁時代已經許久,國家越發的穩固。百姓都念著當今聖上的好,對於聖人越發的維護。


    甚至民間已經進入了,誰敢說皇帝一句不好的話,百姓都能跟他拚命的地步。


    還是那句話,能夠讓國家穩定的帝王不少,但是能讓政策惠及百姓,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並且家中餘財越來越多的君主卻沒有幾個。


    除了大明的開國之君和後世的那位,有幾個皇帝,大筆一揮,將敢將土地永久性的賞賜給大明的百姓,而且賦稅越繳越低,想要多開墾土地,還可以去蒙古和遼東,朝廷想盡一切辦法給支援的?


    不想種地的,可以去城市和工廠裏做工,收入也非常不錯。


    以前誰都不敢生病,病了就得賣地。現在是,一般生病,年紀大的,國家給補助,年輕的,口袋裏有銀子,不用賣地也治得起。實在是治不了的病,也不用花銀子,等死就行。那是命,歸老天爺管。


    當初坐過皇帝,又被姐夫給趕下來的朱慈烺,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放鬆。


    因為他在位時,北京已經丟了,自己雖然在江南立國,但是朝廷十分不穩固,手下的大臣們爭權奪利,將士們沒有對敵之心,國家覆滅就在旦夕之間。


    雖然姐夫多了自己的皇位,但是國家總算是平複了。


    驅除韃虜,恢複華夏,而且對內也逐漸蕩平了賊寇。


    尤其是國家開始推廣醫療和教育,這使得姐夫地位穩固的同時,也使得很多宗族意識到,他們是落後的一份子,讓賢是對的。


    朱慈烺忽然又想到,姐夫這麽年輕,就立下了赫赫的功績,將來的大明豈不是越來越強?


    想到這裏,朱慈烺隻剩下崇拜,哪裏有一丁點的怨恨。


    “慈烺,這是京師大學堂新造的地球儀,看出來有啥不同了麽?”徐梁笑著對朱慈烺說道。


    朱慈烺盯著地球儀看了半天,忍不住說道:“這裏怎麽多了那麽一大塊,這裏有不少小國吧?”


    “這裏沒有國家,而且已經是我大明的飛地了。朕將其命名為大明利亞!”


    朱慈烺瞪大了眼睛,看了半天,嘴巴差點咧到耳根子上,“這飛地看著也太大了,跟大明差不多大啊。”


    現在的大明剛剛恢複了,河套,蒙古、西域、烏斯藏、海西以北的奴兒幹都司地區都還在控製之外,嚴格來說澳洲一島的土地麵積比大明本土實際控製區域還要大。


    “是的。”


    聽聞徐梁準確的答複,朱慈烺更是激動的不行了,自己剛剛覺得自己的姐夫未來的作為肯定不止於此,人家就立刻做出了成績。


    發現了一塊,比大明領土看起來都要大的飛地。


    “不過土地貧瘠,能夠種植作物的土地隻有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隻能放牧,還有三分之一無法利用。”徐梁頓了頓:“不過礦產豐富,尤其是鐵礦。”


    大明利亞就是後世的某個總是跟大明跳腳的島國,又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許多礦產的產出都是名列世界第一的。


    雖然以現在的開采技術並不能勘測開發許多礦脈,但最重要的富鐵礦卻已經發現了數處,而且還發現了露天鐵礦,正可以助力大明的鋼鐵工業。


    “好,好,好啊。”朱慈烺連聲道好,將地球儀放在一邊。道:“那就恭祝陛下,


    將來有更多的飛地,那樣我大明肯定日趨昌盛。”


    “哪有年年發現一塊飛地的好事?”徐梁笑道:“慈烺,今日叫你來,是有事情跟你說,永王和定王也都不小了,雖然現在國家改了姓,但國號不變,朕繼承的也是大明的國統,朕當初也說過,他們也是宗室,到了該就藩的年齡了…”


    徐梁是以崇禎女婿的身份做的皇帝,名義上來講,這些崇禎留下來的崽子們,還是要管得。而且徐梁雖然覺得分封製落後,但是存在就有他的道理,徐梁並不想徹底的將分封製取消。


    朱慈烺可以不就藩,以臣子的身份做事,但是其他人卻沒有這個特權。而起徐梁也不會答應,將永王和定王這兩顆炸彈,一直放在自己身邊兒。


    整天在京師圍著徐梁打轉,徐梁也是很煩的。


    朱慈烺見到聖人問道此事,立刻嚴肅起來,說道:“如今國家新定,百姓困苦,讓他們去就藩,豈不是要影響民間生計,如今百姓對藩王就藩之事,其實頗有怨言。”


    “你這是將朕當做吝嗇鬼了。”徐梁道:“永王和定王都不錯,長大了很多,朕就擔心他們到了地方,隻知道消遣玩樂,惹得禦史們彈劾。”


    朱慈烺對這個道理十分清楚,小心翼翼道:“陛下要不將他們扔到大明利亞吧,反正離著大明遠,沒人管得著他們。”


    “那邊地闊人稀,物產富足,正是立國之處。”徐梁點帶頭道。


    朱慈烺對於兩位弟弟是有感情的。


    他確實舍不得他們離開,因為按照大明的慣例,他們一旦就藩,就輕易不能回京了。


    不過這確實解決了姐夫政治上的包袱。


    而且姐夫不會騙自己,讓兩個小家夥去了大明利亞,確實是去過好日子的,也算是自己這個做兄長的,沒讓他們受苦。


    “慈烺”,徐梁繼續說道:“大明利亞土地廣闊,朕最近讓閣臣研究,派遣幾個布政使司治理,並派一個總督鎮守,如果你沒意見,我會派永王去。”


    “永王確實不錯。”朱慈烺忽然想到了軍中的定王,自己這兩個弟弟都在軍中服役過一段時間,不過永王走出來的比較快。而且為大明已經開始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


    他的親王帽子是自己掙來的。


    “定王要不要封在夷州,我大明的藩王不能光想著過好日子,也要為大明做些實事。”朱慈烺建議道。


    徐梁心中暗道:夷州的確離得近,但那裏的生活環境比大明利亞可就差遠了。


    報刊、奏疏上多報喜不報憂,然而徐梁卻是拿到了準確的疫病、死亡統計。在夷州的漢人移民因為疫病而死者,高達一成有餘。每十個人裏就有一個病死的,這還是做了充分的醫療準備。


    這樣的地方封給定王,真是沒吃羊肉還惹得一身腥膻。


    “定王莫若就留在京師吧。”徐梁咬了咬牙:“等他再大一些,再封藩國。”


    朱慈烺知道聖人的理想是“非賢不封”,如果就此答應定王留下,恐怕自己的弟弟這輩子也沒希望得封藩國了。


    “夷州若是不合適,朝鮮如何?”朱慈烺認為朝鮮比夷州貧瘠,所以算是退了一步。


    徐梁卻覺得朝鮮要比夷州強許多,起碼都是熟地,沒有瘟疫橫行。


    ——說實話,朝鮮實在有些不舍得封給他啊!


    徐梁心中這麽想。


    朱慈烺可以跟他一起牽製其他宗室,那是因為血緣太遠了。但是他自己這一脈,卻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顧。


    而且都是先帝的子嗣,如果不管不顧,那有些太說不過去了。


    徐梁又不是純粹的造反起家,將崇禎一脈殺的幹幹淨淨的帝


    王。


    而且兄友弟恭,徐梁如果拿也算是自己弟弟的定王開刀,終究會留下不好的名聲。


    ——還是得拿自己兒子立規矩啊!


    便宜這小子了


    徐梁笑著道:“那便將定王封在朝鮮最為富庶的漢陽城吧。”


    朱慈烺聽到“最為富庶”四個字,總算放了心,又問道:“那朝鮮國王……”


    “李氏本就是郡王爵,為了讓他們代為鎮守才享受親王禮遇。如今我朝既然派了宗室親王過去,自然也就用不著他們了。”徐梁淡淡道。


    雖然說得有些陰冷,但朱慈烺也覺得頗有道理。論


    說起來,李氏朝鮮本就不該算是獨立一國。既然國朝修了元史,就是承認了元朝的法統。既然大明承繼的是蒙元的法統,那麽蒙元退走之後,其國土自然就該由大明繼承。


    朝鮮立國之初大約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請求冊封,請求賜名。不過現在的朝鮮越發像個獨立小國了,也該好生敲打一番,以免他們忘了本分。


    “就照此辦吧。”朱慈烺點頭同意。


    徐梁告退而出。


    ……


    定、永二王的封國通過了內閣下達部議。


    部議結果自然認為朝鮮近而澳洲遠,以朝鮮封先皇嫡子而以澳洲封庶子,這是親疏有別,符合禮製。隻是國民對於大明利亞並不了解,而且對參軍的永王頗有好感,所以惋惜之情溢於報紙。


    定王此時卻騎著馬在大漠上奔馳,興奮地哇哇直叫,放肆地學著蒙古人的呼號聲,將鞭子淩空抽得啪啪作響。


    因為西北戰略的需要,各地講武堂學生見習、拉練的方向都放在了西北的漫長邊境。定王在年前就跟同學們到了張家口外騎兵第一軍報道,成為一名見習參謀,歸屬於騎兵第一軍軍部。


    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京師講武堂的地域優勢,卻不知道這是因為整個京師講武堂都沾了永王陛下的光。就算給大都督府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讓皇帝陛下的幼弟身臨前線,整日與蒙古遊騎兵搏殺。


    “見習參謀少尉朱慈炯!軍長有令,速速返回軍帳!”


    遠方馳來一騎傳令馬,高聲喊著。


    定王勒馬止步,與同行的幾個參謀展開地圖,查看今天地形勘察的進度,有些失望。


    “今日還有三十餘裏沒有勘察核對,這就回去麽?”定王問道。


    傳令兵縱馬跑到定王麵前,道:“軍長命令少尉回去,沒說其他人一起回去。”


    <a href="http:///"></a>


    幾個參謀一合計,道:“少尉就先回去吧,剩下的工作交給我等便是了。”


    定王無奈,隻好跟在傳令兵後麵,縱馬返回軍部大帳。


    現在騎兵第一師的軍部已經設在了察汗淖附近,在張家口以北兩百裏。


    雖然大都督府對騎兵第一軍的期望是來去如風的草原騎兵,但這種要求對於注重陣列的集團衝鋒型騎兵而言顯然有些過分。所以現在騎兵第一軍並不能做到神出鬼沒、日行百裏,甚至還需要固定的補給路線,導致掃平漠南蒙古的作戰計劃進度遲緩。


    定王回到軍部,先在大帳外摘了盔帽,拍去上麵的沙塵,大聲道:“騎兵第一軍見習參謀前來報道!”


    “進來。”帳篷裏傳來陳文慶沉穩鎮定的聲音。


    定王這才挑開簾幕,大步走了進去,卻發現裏麵除了軍長陳文慶之外,還有一個身穿棉布軍裝的陌生少校。


    那位少校見了定王,連忙站了起來,主動行禮自我介紹道:“本官是大都督府總參謀部初級參謀王舫,特來遞送一份公函。”


    陳文慶看了一眼定王,轉頭出去了,隻留下了那林少校與定王兩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晚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