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生產就在當下,我們莫不如過些日子在去江南?八月份就不錯。”朱慈烺的王妃建議道。


    朱慈烺自己倒是想得開,反正自己姐姐,已經生產了三個孩子,現在走不走都一樣。


    當下說道:“皇後那邊兒,自然有皇帝照看,我們隻管去江南巡視即刻,若是過些日子再走,等到了江南就要到年底了,到時候冬至大禮我們可能趕不上,朝廷可不會等我們。”


    如今南京的政治地位雖然依然非常重要,但是祭祀大禮卻都是在京師的。若是因為出遊,而耽誤了冬至大祭,恐怕就是可以載入史冊的汙點了。


    “不若我們六月天走?”王妃還是想看看皇後生下的第四個小孩兒。


    “凡事不能隻考慮我們自己,六月天天氣炎熱,隨行的官員和百姓怎麽辦?”朱慈烺反駁道。


    王妃當下很不給麵子的說道:“你就是一個親王,巡視不巡視的有什麽意思?臣妾就想留在宮中侍奉皇後娘娘。”


    “這是簡單巡視的事情嗎?這是皇家的大事。”朱慈烺氣憤道。


    “那就五月底吧。”徐梁出來勸道:“那個時候,皇後也生產了,你們可以看看孩子,路上也不算太熱,也不算是勞民傷財。”


    王妃這才緩和了臉色,對於宗室來說,皇後生產那是頭等大事,他不明白,為何朱慈烺反而不放在心上。


    朱慈烺卻沒有想那麽多,他才沒有那麽多所謂朱家的宗室觀念,他純粹是興趣使然。


    徐梁治國七年,四月,皇後再次產下一皇子。


    錄入族譜,謂之徐和益。


    皇後頻頻降下皇子,這種事情往前翻翻,也不多見,欽天監幾乎都想拿此事當做祥瑞,進行宣傳了。


    皇後這邊兒還沒出月子,王妃就已經被幾番催促,不得不隨著朱慈烺出門了。


    這位王妃,雖然是國變之後,嫁入朱家大門的兒媳,對於宗族的事情,反而比朱慈烺還上心,對皇後的事情頗為上心。


    甚至一度想要讓朱慈烺一個人帶著太子南巡,而自己留在京師照顧皇後。


    不過總算是被身邊兒的女官勸住,沒鬧出什麽不愉快。


    徐梁一路將朱慈烺送走,總算是了結了一樁大事。雖然前朝皇帝和當朝太子一起南巡,會引起不小的社會效應。


    就連沿途地區的商業都有了明顯的發展,但是一直被人催促的感覺真的不好。


    剛剛生產,不能出門見風,無法親自送行,皇後的心情自然不算太好。


    他倒不是牽掛朱慈烺,而是擔心皇太子。


    即便是知道,這一路太子不會吃太多苦頭,但是所謂兒行千裏母擔憂,兒子楚行,當做母親的,如何不憂愁呢。


    <a href="http://m.yawenku.com" id="wzsy">yawenku.com</a>


    朱慈烺和皇太子一走,皇宮一下子就冷清了許多,徐梁索性開始對內廷,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


    主要是修建衛生係統和地暖官道。


    雖然現在宮中采取的取暖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地火龍和火牆,雖然取暖效果還可以,但是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許多縉紳大戶,都開始采取暖氣片取暖了,相比火龍和火牆更加溫暖實惠,徐梁早就想要換了。


    徐梁雖然掛念太子的思想問題,但是想想自己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撒尿和泥呢,哪裏像是人家這般,已經考慮治國了。


    人都是需要時間成長的,自己沒有太過於執著於拔苗助長。


    紫禁城這邊兒開始大規模的修繕工作,內帑的錢是完全夠用的,這點完全是不必擔心。


    徐梁才不會跟崇禎一樣,過上那種連龍袍都打滿補丁的日子。


    而此時,徐梁也終於有時間對於大明的民生技術進行細致的梳理。


    從大方麵而言,因為自己陷入信息繭房的原因,大明走的仍然是傳統的蒸汽機機械文明的道路。


    因為蒸汽機和冶金工業的持續進步,現在在遼東,一些地區已經開始鋪設鐵軌。


    用蒸汽機車進行運輸,也算是工業推進的一種表現。


    從小方向來說,開采鍛造水泥,顯然有不錯的效益,以至於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人開辦了水泥廠。


    這些水泥廠,並不是簡單的衝著賺錢去的。


    因為許多官紳大戶,依然堅守著小農意識,但凡是自己家需要的東西,就搞他一個,自己進行生產。


    因為自己家需要蓋房修路,那索性自己弄個水泥廠燒水泥,非但可以成本價拿到水泥,還能賣給鄉鄰,乃至朝廷。因為運輸成本仍舊居高不下。所以朝廷也更傾向於就地采購。


    當然,有條件的府縣也會設立官辦的水泥廠,但這麽做的官員主要是為了促進職業人口轉型,撈取政績。其中也有不少官員因此落馬,倒不是貪腐。而是因為水泥廠經營不善,導致考成不合格。


    “電這東西也該搞一搞了啊。”


    徐梁靠在椅子背上,努力搜索著後世的記憶。雖然眼下大明已經有了留聲機,但是那是純粹機械工藝的進步,非常原始,還沒使用到電。


    的確,電對於時代的發展來說,太重要了。


    有了電之後,大明的整體工業水平肯定會再上一個台階,而人民生活的水平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


    甚至可以帶動進一步的就業,這個東西,也該出現了。


    徐梁比誰都清楚,大明已經有了足夠的祭奠,已經具備了電的條件。


    徐梁本意是等待著他自然出現,然而等了那麽久,還沒有出現,隻能


    進行人為幹預了。


    電與磁不分家,早在公元前數百年,華夏發明了羅盤。希臘人也發現了靜電現象。


    其後羅盤變成了指南針,歐洲人也發現了摩擦能夠人為製造靜電。


    然而按照徐梁前世的曆史劇本,真正能夠引起生產力革命的電學,還有一個半世紀才會在偶然間出現。


    那是一條青蛙腿引起的偶然。


    意大利學者伽伐尼在為妻子處理青蛙腿的時候——在彼時的歐洲那屬於藥物,偶然間發現用金屬叉碰到蛙腿時,蛙腿產生了抽搐。


    這個現象就是放電。


    當然。伽伐尼雖然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但並不知道自己發現了什麽。他必須經過大量的實驗排除餐具帶電、蛙腿裏的生物電、外部影響……等等諸如此類,最後才發現隻要用兩種不同的金屬配以鹽水,就能產生電流這個結論。


    這些對於徐梁當然毫無意義,即便以他文科生的理科水平。也能夠直接複製出伏打電堆。


    伏打是伽伐尼的朋友,他在伽伐尼的實驗基礎上,用鋅片與銅片夾以鹽水浸濕的紙片疊成電堆產生了電流,這個裝置後來被稱為伏打電堆。他還把鋅片和銅片放在盛有鹽水或稀酸的杯中,將數個這樣的小杯子中聯起來,組成電池組,加大電流強度。


    徐梁已經不記全伏打序列中的各種金屬,但他並不擔心,這個排列實驗交給大學研究室的研究生們隻需要一天就能做出來。


    有了電源之外,還需要電線。銀和銅都是優良導體,隻要看看宮中的掐絲琺琅器就知道製作實驗用電線絕不困難。至於外麵的絕緣層可以使用幹木頭,如果實驗者小心一些,甚至不需要絕緣體。


    如果能夠製造出燈泡,那麽整個電流照明實驗也就完成了。


    唔,那就還需要“發明”燈泡。


    當時愛迪生對於燈泡材料也是費盡心思,進行了大量實驗,最終得到了能夠長時間發光的竹炭絲作為理想材料,製造了第一隻白熾燈。當然,這些時間和物資的投入也都可以省去,徐梁完全可以直接讓人準備好竹炭絲。


    雖然現在沒有辦法填充惰性氣體,也沒有找到稀有的鎢,但對於實驗和科學萌芽而言,哪怕隻是短時間的放光,也足以載入史冊,引領後來人前行了。


    真正讓徐梁費心思索的,是手搖發電機和有線電報的製造。


    雖然兩者的原理都很簡單,隻是線圈、磁體進行磁力線切割而產生電流,而有線電報在目今也隻需要實驗室製作,能夠傳遞“嘀”“嗒”和長短線就足夠用了……但是徐梁在機械設計上實在談不上有什麽天賦,而且手搖發電機和有線電報機都隻在書本插圖上有過一麵之緣,相隔數十年之後,要想複製出來談何容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渤海郡公並收藏晚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