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件事究竟是想告訴我什麽,或者想通過我給上邊說什麽?”梁錦楚很明白林子軒現在和自己說這些肯定是有目的的,至於什麽目的他還不知道,畢竟林子軒經常說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話來。(.好看的小說)
“我就是隨便說說的,剛剛看到你們那麽的受人民群眾的愛戴,忍不住給你說了這個故事,受人愛戴是好事,可是如果盲目的崇拜這一點兒就不好了,說不定能夠帶來很大的壞處。”林子軒笑著解釋道。
對於林子軒的解釋梁錦楚當然不相信,但是他也知道林子軒不打算告訴自己真正的目的了,看來回去以後得將這件事給葉總匯報一下,畢竟他們這些身在高位上的人應該能夠知道林子軒故事裏的含義。
林子軒看著梁錦楚那充滿詢問的眼光,真想將幾年以後要發生的大yue進的事情告訴他,可是他忍住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告訴了他,對方不但不會相信,反而還會懷疑自己這麽說的目的,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一切隻能點到為止了。就算以後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也和自己沒有關係了,自己隻是一個小人物能夠提醒一下就不錯了,根本就沒有參與進去的權利。
但是想想,幾年後的大yue進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甚至是比十年浩劫還要厲害。畢竟十年浩劫是上層人物爭權奪利的結果,而大yue進是真正的關係到老百姓的物質生活以及方方麵麵。
來自後世的人沒有一個是不知道“大yue進”的,就算是年輕一輩的人也會從電視、電影以及曆史書上知道這件事。
1958年至1960間,由於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認識不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加之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們在連續的勝利麵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kua大主觀意誌和主觀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提出之後,沒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就輕率地發動了“大yue進”運動。
中國gd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極“zuo”路線的運動,是在八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不斷地錯誤批判1956年反冒進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是“左”傾冒進的產物。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盡管這條總路線的出發點是要盡快地改變我國各項產業落後的狀況,但由於忽視了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根本就不可能迅速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總路線提出後,gd發動了“大yue進”運動。“大yue進”運動初衷是在生產發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實現工農業生產高指標為目標,要求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成倍、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增長。
“大yue進”運動在建設上追求大規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黨全民大辦、特辦的口號,例如,全dang全民大煉鋼鐵,大辦鐵路,大辦萬頭豬場,大辦萬所養雞場等。在這樣的目標和口號下,基本建設投資急劇膨脹,三年間,基建投投總額高達1006億元,比一五計劃時期基本建設總投資幾乎高出一倍。積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間平均每年積累率高達39。1%。由於要完成這些個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所以導致了那些個隻追求效率的領導者們瞎指揮盛行,浮kua風泛濫,廣大群眾生活遇到了嚴重的困難。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間,最高領導人們曾經努力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壓低1959年的工農業生產指標。
八屆八中全會(也就是廬山會議)錯誤地批判所謂彭總you傾反dang集團,及隨後全黨展開“反you傾”鬥爭,使正在進行中的糾正獵誤的行動陷入中斷,而黨內“zuo”傾錯誤路線繼續執行,甚至還有了很大的發展。1960年再次提出要長期保持大yue進,繼續要求工農業生產達到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對1959年上半年進行的壓縮指標的事情進行不公正的指責,一味的強調反對右傾,根本不顧民生的發展。在各地糧食告急的情況下,還不斷追加基建投資、追加基建項目,年產量指標一噸也不能少,剛剛被壓下去的高指標、瞎指揮、浮kua風又再度全麵地泛濫起來。從1958年“大yue進”開始的三年“zuo”傾冒進,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的大尺度的失調,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
而且在隨後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再次提出要使中國在短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麵十年內超過英國、十五年內趕上美國(所謂“超英趕美”)。最高領導人還號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精神。這一次會後,全國各條戰線再度的掀起了“大yue進”的高潮。8月,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們在北戴河召開會議,再次確定了一批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提出1958年鋼產量要翻番,作為實現“大yue進”的重要步驟,達到1070萬噸。
會後全國再度形成了全民大煉鋼鐵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底,全國為滿足最高領導人的意願,把鋼產量比57年番一番,提出了“以鋼為綱”的口號,號召全民大煉鋼。但由於技術不合規格,隻是煉出大量的廢鐵,造成極大的浪費。由於鐵礦不足,於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礦,使糧食產量大減,還去把家裏的鐵器丟到爐火中,卻煉成一個個的鐵疙瘩。由於燃料不足,隻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發日後的天災,其實這些天災都是人為的。那些個百年以上甚至有千年的樹木也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由於建造高爐的建築材料不足,甚至還把那些個文物建築拆了,把磚塊拿去建爐,還說文物也要為煉鋼服務。要知道這些東西可都是咱們國家的寶貝呀!咱們維護都來不及呢?現在居然給拆了,這位國家的未來造成了多麽大的損失呀!
運動中,以高指標、瞎指揮、浮kua風和gc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最高機構從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前期,曾經想努力領導全黨糾正已經察覺到的錯誤。但廬山會議後期,由於對彭總等人的錯誤批判,在全黨開展了“反右傾”的鬥爭,使錯誤延續了更長時間,造成了國民經濟的重大損失。
多年以後,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yue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災難。由於計劃部門使用kua大的數據,人力資源從農業被轉移至工業。大陸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數是2158萬人。而東西方各方麵的資料顯示死亡人數大約為2000萬人,主要死因,均是餓死。一部分學者甚至認為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人為所造成的最嚴重的饑荒,而不是所謂的天災。
一名叫做貝克爾的長期觀察中國的外國新聞工作者還寫了一本書,名叫《餓鬼:中國的秘密饑荒》!
而這場運動不僅破壞了本來就因為多年戰爭而被消耗一空的經濟,更造成了一種影響深遠的風氣---“浮kua風”!這種風氣作為“大yue進運動”的症結之一,首先在當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就是大量農民的餓死,之後在大yue進之後的幾十年甚至直至現在,在大陸社會依舊體現出不少。比如在政界,為了追求政結,不少領導們特別是有些主要領導,仍舊使用虛報數據,如財政收入、gdp總量、國民收入,甚至計劃生育等玩數字遊戲。
在大yue進過程申,出現了很多虛報產量的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縣,號稱一年收獲糧食12億斤,《人民日報》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宣傳,依照這種報告製定的國際征收糧食額度,嚴重超出了實際,更為重要的是這是導致後來災荒的主要原因。
“災荒、欺上瞞下、政局敗壞……過度的使用的人民賦予的信任和力量,隻是主觀的以為自己能夠做好,卻根本沒有從客觀的角度去衡量這個問題,也沒有客觀地去考察實際情況,不知道實事求是!實際上已經背離了馬列主義,我們應該結合中國的國情與特色走一條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社會主義,而不是這樣的路線!”
“他是這麽說的?”
“嗯。”梁錦楚一臉苦相:“他還說,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去抓經濟建設是不可取的。‘大yue進’這一類表示奮進的詞語對一個曾經因為落後挨打的國人來說,本來是個美妙的字眼。會讓人們產生錯覺,以為一個大國窮國,不yue進就無法趕上那些發達國家?國家領導人可以明確的認識到這一點,可是企圖通過幾個運動、幾場人海戰術,就可以改變國家的落後麵貌,用幾年的時間,就可以超過那些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國家根本就不可能。放手發動群眾,在戰爭年代是一個成功的經驗。但是轉入經濟建設階段後,再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根本就不適用。因為經濟運行是按照他固定的發展規律來運行的,不是人為可以控製的。要有科學的管理,嚴格的工藝要求,還必須遵守各種規章製度。隻有這樣才能夠生產出來合格的產品,才能夠持續的發展。否則采用違背經濟規律的辦法來運行,隻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放手發動群眾,過分的強調發揮職工的積極性,隻會打亂了各種規則製度,隻會讓各個工業企業廢品增多,事故頻出,災難不斷。而一貫以來的事實證明,良好的願望,並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隻有尊重和掌握經濟發展規律,尊重科學技術,靠先進的管理,才能高速發展經濟。所以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做到實事求是,要有一種‘科學的發展觀’,而這應該是我們gd人最應該具備的東西!一旦我們不在實事求是,那麽這個國家的人們也必將對我們失望,甚至丟掉好不容易才得了的天下。”
“這倒是有點兒道理,他是不是擔心群眾熱情過度,進而引發一些不可控製的現象?”
“我看不隻是這樣。說到後來,他又說我們把某些人捧上神壇,賦予了他無上的力量,卻隻會讓他自以為是,不願意聽取正確的反對意見。甚至明知道錯了還要死撐著,不願意認錯服輸,說是民主專政,其實就是搞封建的那一套!”
“嗬,這話我可是聽了不隻一回了!我真不知道這個人的心裏在想什麽?”
2月7日夜,把林子軒送回賓館之後,梁錦楚按照對方的強烈要求,把白天兩人的對話又交到了自己的上司那裏。當然,此時的譚正文已經離開了,美國人想談判的消息雖然已經通過電報交到了北京,可林子軒的那份筆記也非同小可,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正好他還要去京城報告一些事情,聽取上麵指示,所以梁錦楚得以直接麵見葉總。
“首長,其實我也知道,這家夥都是好心,對咱們國家也絕對是一心一意的好。可能是他也心急,生怕咱們做出什麽錯事兒來一樣,所以說的這些話就顯得有些危言聳聽了,就好像是在詛咒咱們似的……”梁錦楚苦著臉說道。
現在的新中國畢竟還沒有發生太多的問題,也沒有那麽多的運動,所以林子軒的話讓他其為反感。隻是林子軒確確實實的是為國家好,他就算反感,出於禮貌也不好翻臉。何況,就算翻了臉,他能說得過林子軒嗎?好幾次都被人家駁得體無完膚了。
“你也覺得他是為了國家好,我也這麽覺得,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讓他說?……讓他說,有什麽就說什麽!難道我們gd人連聽不同意見的心胸都沒有嗎?哪怕是罵我們,隻要是對我們好,我就得聽著。”葉總歎了一口氣。
林子軒讓梁錦楚轉述的這通篇的話,其實都是在反對一點,那就是反對個人祟拜,並且對太祖的執政能力並不看好。想到白天的時候,林子軒甚至直接評論太祖,側麵指責其沒見識,不懂經濟,隻會運動,鬥爭和斯大林一個樣,由此可見這種不看好已經到了一種極深極深的程度,甚至是已經深入他的骨髓裏麵去了。可是,太祖到底做過什麽,就讓他這麽看不慣呢?想到當初這家夥為了打出名氣,用報紙向京城提出了七個問題,太祖和總理等人都在日理萬機之中抽出了時間去回信,讓《環球時報》一舉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報紙。他應該很感激才對,怎麽反倒這麽反感呢?太祖的氣度從建黨到現在不知道讓多少人由衷的折服,怎麽偏偏就折服不了這麽一個小家夥?難道,還得讓這家夥去一趟京城,跟太祖見見麵才行?
“首長,這家夥還說了一件事,很駭人聽聞!”梁錦楚想了想,又突然咬牙說道。
“說吧嚇不死我?”葉總看著他的樣子問道。
“他說……彭老總必然不得好死!
“什麽?”
“砰”地一聲,葉總一巴掌就拍到了麵前的桌子上,原本沉靜的表情立時變得怒氣勃發,“胡說八道一一”
“我也這麽說的,可他說……這是他的預言!”梁錦楚的臉上都快苦得能捏出水來了,“首長,我也不相信,可到現在為止,這家夥的預言就沒有一個是出了錯的。他還說……”
“說什麽?別吞吞吐吐的,你給我一個字一個字的都說出來!”葉總虎著臉,怒聲問道。
彭老總不得好死?彭總是誰,那是軍隊的第二號人物,總司令朱總往下,就是這位脾氣剛烈的彭總了。現在人家還在朝鮮抗擊美國侵略者,好嘛,現在居然有人就在後麵詛咒他不得好死?
“林子軒說,彭老總性格剛強,不會輕易服人。但恰恰是彭老總脾氣太剛強了,眼裏揉不得沙子,就是太祖犯了錯誤,他也會當麵鑼、對麵鼓的進行指責。可這種情況放到共患難的時候還可以,現在卻不行,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共富貴人很少,遠的有勾踐,近的有朱元璋。現在太祖雖然不能和他們比,但是咱們已經將太祖給神話了,再說了太祖自從掌權以來就從來沒有敗過,這就使得他自己也以為自己是正確的,容不得別人說自己的壞話。現在太祖的大兒子已經戰死在了朝鮮戰場,這在過去就是太子爺呀!雖然上戰場就免不了要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太祖卻不這麽想,我把兒子交給了你是因為要他去鍛煉的,可是你卻將他給害死了,現在彭總在朝鮮戰場上還離不開他,所以也沒動他,可是誰能保證太祖現在不會對彭老總不滿?最主要的是他認為咱們沒有執政經驗,太祖根本就不懂經濟,反而更熱衷於搞什麽政治運動。可過度的相信群眾運動的力量,早晚會在經濟建設中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到時候以彭老總的脾氣,必定會向太祖指出來。咱們內部並非隻有君子,也有不少隻會弄權的小人。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政治是一種可怕的事物,彭老總這樣的性格的人在軍中得罪的人也少不了,在政治上得罪的人就更多了。如果說彭總在軍事上一百分的話,那麽在政治上隻能是零分。所以他隻適合當軍人,他並不能像太祖那樣精研曆史,精通權術,精於發動群眾,和太祖這個被推上神壇的人作對,這其實就是在自掘墳墓!”
“胡說八道!”
“砰!”葉總再次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
“首長……”
“還有什麽?”看到梁錦楚欲言又止,葉總猛得伸手朝他一指:“全給我說出來!”
“首長,要不您先喝口水,歇歇再說?”梁錦楚覺得自己都快哭了,現在自己很後悔答應林子軒接這個倒黴的差事了。可是既然接了這些話他就不能瞞著了。林子軒可是給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這樣一個人的話,尤其是人家還囑托他一定要把這話帶到葉總耳朵裏,他想瞞也不敢瞞啊。就算瞞了,萬一林子軒過兩天臨走的時候再向葉總問起了呢?那家夥有多精,他可是有領教過的,何況瞞而不報恐怕還屬於立場問題!
“歇什麽歇?”看到梁錦楚委屈的表情,葉總冷哼了一聲:“我又不是朝你發火,你有什麽好怕的?他林子軒不敢直接跟我說,就是想通過你給我把這些什麽‘預言’告訴我。你不說,他早晚也有辦法再把這些事讓我知道,說。”
“是。”梁錦楚毫無底氣地應了一聲,勉強抬起頭看了葉總一眼,又接著道:“他還說,說……說除了彭老總,劉副主席估計也討不了好!”
葉總再一次被噎得一窒,一個戰功赫赫的老總不算,現在又添一個國家領導人,雖然這個領導人是副的?葉總當場又想發飆,可是看到麵前的梁錦楚滿頭大汗,這都快要站不穩的樣子,他終於還是勉強壓抑下了火氣,隻是從牙根縫裏崩出了一句話:“為-什-麽?”
“他說,劉shaoqi久在國統區從事地下工作,雖然是一個堅定的gc主義者,可他實際上肯定要受到當時國統區社會的影響,也見識過更多的局麵,接觸過更多的東西。對中國現在所需要的東西有著更加切實的認知。”老子豁出去了!都說到這兒了,就算剩下的全都瞞著也沒用,再說這話又不是我說的。梁錦楚深吸了一口氣,又道;“這樣,shaoqi同誌身為太祖的副手必然就可以做到兼聽,這一點他比從建黨一開始到建國就隻知道農村包圍城市的太祖要強的多,在未來的國家建設活動中必然會跟太祖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身為國家領導人,他也必定會把這些想法付諸實施,並與太祖的觀點產生對撞。”
“所以也討不了好?”葉總問道。
“嗯!”
“我看他根本就是包藏禍心!想在我黨內部製造分裂!”葉總大怒。
“首長……”梁錦楚被嚇得縮了一下腦袋,好不容易看到葉總的表情緩了一下,又大著膽子咽了口唾沫,“首長,要不要把他找過來再問一問?”
“找過來問一問?怎麽問?問明白了又能怎麽樣?人家現在是美國人的使者,我能拿他怎麽辦?就算是叫過來他也不會給我說實話的,要說的話早在我們見麵的時候就說過了,他之所以托你帶著個信息給我,就是給我一個緩衝的機會。”葉總氣呼籲地坐到了椅子上,一張臉都快成了醬紫色了。梁錦楚在一邊偷偷摸摸的看著這位大佬的臉色,卻是連一句話也不敢說,生怕影響了對方的心情。而這麽一來,辦公室陷入了寂靜的狀態之中。除了偶爾有腳步聲從外麵經過,一點兒聲音也沒有。
“你說,這個林子軒,他到底是不是對太祖有偏見?”
長久,葉總總算恢複了平靜,又向梁錦楚問道,這句話在他心裏憋了很久了。
“我感覺,他不是對太祖有意見,而是對我們黨內部一些執政觀念以及我們的黨有偏見。在很多問題上,我都辯不過他!”梁錦楚苦笑著答道。
“他隻是讓你把這些話告訴我?”葉總又問道。
“他還讓我轉告您,希望您能把這些話轉告給太祖本人,還說……”梁錦楚覺得自己的腿都在發軟。這麽質疑太祖,說太祖會對國家副領導人和一個百戰大將軍下手,居然還要把話告訴太祖本人。他早知道林子軒不是平常人,可沒想到已經“非凡”到了這種地步,簡直就快不是人了。
“過說什麽?”葉總苦笑著問道。
“還說,讓太祖別總是研究什麽馬列,也別總是研究什麽政治運動,抽點兒空,去學習學習經濟,如果還有空,最好順便再去拜拜佛……”
“拜佛?”
“嗯。”梁錦楚仿佛就像是在夢囈一般:“他說,一味的政治運動,一味的人身迫害,永遠解決不了問題。以前gd實力不如gmd的時候,還要求gmd允許不同政見,為什麽輪到咱們登台了,他連自己黨內的不同意見也聽不進去?再者,我們連俘虜都能優待,為什麽對自己的同誌卻總是喜歡下狠手,甚至是進行人身迫害?這種做法跟當時的gmd和蘇聯其實並沒有區別,甚至還尤有過之。可這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隻會浪費國家人民的精力,隻有把國家發展起來了,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了,國家地位也提高了,這才是根本!”
他以為我們不懂這個?再者,太祖又什麽時候聽不進不同意見了?葉總暗暗惱道。不過,這麽想了幾下之後,他卻沒有就此增加對林子軒的惱怒程度,反倒好受了一些。因為,他開始懷疑林子軒是聽了外麵那些反動宣傳才會這麽想的。畢竟,林子軒是在香港過日子的,那裏有不少人在不停地抹黑gd,自然也會抹黑太祖。林子軒接收到了錯誤的信息,受到影響也很正常。年輕人,脾氣剛強一點兒,有機會就把心裏的不同意見表達了出來,也並不是什麽不可接受的。不過才剛剛給自己一點點安慰,梁錦楚的一句話又讓葉總火氣勃發:“他說,太祖不懂這個!”
“我就是隨便說說的,剛剛看到你們那麽的受人民群眾的愛戴,忍不住給你說了這個故事,受人愛戴是好事,可是如果盲目的崇拜這一點兒就不好了,說不定能夠帶來很大的壞處。”林子軒笑著解釋道。
對於林子軒的解釋梁錦楚當然不相信,但是他也知道林子軒不打算告訴自己真正的目的了,看來回去以後得將這件事給葉總匯報一下,畢竟他們這些身在高位上的人應該能夠知道林子軒故事裏的含義。
林子軒看著梁錦楚那充滿詢問的眼光,真想將幾年以後要發生的大yue進的事情告訴他,可是他忍住了,他知道自己一旦告訴了他,對方不但不會相信,反而還會懷疑自己這麽說的目的,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一切隻能點到為止了。就算以後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也和自己沒有關係了,自己隻是一個小人物能夠提醒一下就不錯了,根本就沒有參與進去的權利。
但是想想,幾年後的大yue進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甚至是比十年浩劫還要厲害。畢竟十年浩劫是上層人物爭權奪利的結果,而大yue進是真正的關係到老百姓的物質生活以及方方麵麵。
來自後世的人沒有一個是不知道“大yue進”的,就算是年輕一輩的人也會從電視、電影以及曆史書上知道這件事。
1958年至1960間,由於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認識不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加之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們在連續的勝利麵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kua大主觀意誌和主觀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提出之後,沒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就輕率地發動了“大yue進”運動。
中國gd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極“zuo”路線的運動,是在八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不斷地錯誤批判1956年反冒進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是“左”傾冒進的產物。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盡管這條總路線的出發點是要盡快地改變我國各項產業落後的狀況,但由於忽視了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根本就不可能迅速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總路線提出後,gd發動了“大yue進”運動。“大yue進”運動初衷是在生產發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實現工農業生產高指標為目標,要求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成倍、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增長。
“大yue進”運動在建設上追求大規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黨全民大辦、特辦的口號,例如,全dang全民大煉鋼鐵,大辦鐵路,大辦萬頭豬場,大辦萬所養雞場等。在這樣的目標和口號下,基本建設投資急劇膨脹,三年間,基建投投總額高達1006億元,比一五計劃時期基本建設總投資幾乎高出一倍。積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間平均每年積累率高達39。1%。由於要完成這些個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所以導致了那些個隻追求效率的領導者們瞎指揮盛行,浮kua風泛濫,廣大群眾生活遇到了嚴重的困難。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間,最高領導人們曾經努力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壓低1959年的工農業生產指標。
八屆八中全會(也就是廬山會議)錯誤地批判所謂彭總you傾反dang集團,及隨後全黨展開“反you傾”鬥爭,使正在進行中的糾正獵誤的行動陷入中斷,而黨內“zuo”傾錯誤路線繼續執行,甚至還有了很大的發展。1960年再次提出要長期保持大yue進,繼續要求工農業生產達到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對1959年上半年進行的壓縮指標的事情進行不公正的指責,一味的強調反對右傾,根本不顧民生的發展。在各地糧食告急的情況下,還不斷追加基建投資、追加基建項目,年產量指標一噸也不能少,剛剛被壓下去的高指標、瞎指揮、浮kua風又再度全麵地泛濫起來。從1958年“大yue進”開始的三年“zuo”傾冒進,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的大尺度的失調,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
而且在隨後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再次提出要使中國在短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麵十年內超過英國、十五年內趕上美國(所謂“超英趕美”)。最高領導人還號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精神。這一次會後,全國各條戰線再度的掀起了“大yue進”的高潮。8月,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們在北戴河召開會議,再次確定了一批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提出1958年鋼產量要翻番,作為實現“大yue進”的重要步驟,達到1070萬噸。
會後全國再度形成了全民大煉鋼鐵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底,全國為滿足最高領導人的意願,把鋼產量比57年番一番,提出了“以鋼為綱”的口號,號召全民大煉鋼。但由於技術不合規格,隻是煉出大量的廢鐵,造成極大的浪費。由於鐵礦不足,於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礦,使糧食產量大減,還去把家裏的鐵器丟到爐火中,卻煉成一個個的鐵疙瘩。由於燃料不足,隻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發日後的天災,其實這些天災都是人為的。那些個百年以上甚至有千年的樹木也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由於建造高爐的建築材料不足,甚至還把那些個文物建築拆了,把磚塊拿去建爐,還說文物也要為煉鋼服務。要知道這些東西可都是咱們國家的寶貝呀!咱們維護都來不及呢?現在居然給拆了,這位國家的未來造成了多麽大的損失呀!
運動中,以高指標、瞎指揮、浮kua風和gc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最高機構從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前期,曾經想努力領導全黨糾正已經察覺到的錯誤。但廬山會議後期,由於對彭總等人的錯誤批判,在全黨開展了“反右傾”的鬥爭,使錯誤延續了更長時間,造成了國民經濟的重大損失。
多年以後,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yue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災難。由於計劃部門使用kua大的數據,人力資源從農業被轉移至工業。大陸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數是2158萬人。而東西方各方麵的資料顯示死亡人數大約為2000萬人,主要死因,均是餓死。一部分學者甚至認為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人為所造成的最嚴重的饑荒,而不是所謂的天災。
一名叫做貝克爾的長期觀察中國的外國新聞工作者還寫了一本書,名叫《餓鬼:中國的秘密饑荒》!
而這場運動不僅破壞了本來就因為多年戰爭而被消耗一空的經濟,更造成了一種影響深遠的風氣---“浮kua風”!這種風氣作為“大yue進運動”的症結之一,首先在當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就是大量農民的餓死,之後在大yue進之後的幾十年甚至直至現在,在大陸社會依舊體現出不少。比如在政界,為了追求政結,不少領導們特別是有些主要領導,仍舊使用虛報數據,如財政收入、gdp總量、國民收入,甚至計劃生育等玩數字遊戲。
在大yue進過程申,出現了很多虛報產量的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縣,號稱一年收獲糧食12億斤,《人民日報》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宣傳,依照這種報告製定的國際征收糧食額度,嚴重超出了實際,更為重要的是這是導致後來災荒的主要原因。
“災荒、欺上瞞下、政局敗壞……過度的使用的人民賦予的信任和力量,隻是主觀的以為自己能夠做好,卻根本沒有從客觀的角度去衡量這個問題,也沒有客觀地去考察實際情況,不知道實事求是!實際上已經背離了馬列主義,我們應該結合中國的國情與特色走一條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社會主義,而不是這樣的路線!”
“他是這麽說的?”
“嗯。”梁錦楚一臉苦相:“他還說,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去抓經濟建設是不可取的。‘大yue進’這一類表示奮進的詞語對一個曾經因為落後挨打的國人來說,本來是個美妙的字眼。會讓人們產生錯覺,以為一個大國窮國,不yue進就無法趕上那些發達國家?國家領導人可以明確的認識到這一點,可是企圖通過幾個運動、幾場人海戰術,就可以改變國家的落後麵貌,用幾年的時間,就可以超過那些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國家根本就不可能。放手發動群眾,在戰爭年代是一個成功的經驗。但是轉入經濟建設階段後,再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根本就不適用。因為經濟運行是按照他固定的發展規律來運行的,不是人為可以控製的。要有科學的管理,嚴格的工藝要求,還必須遵守各種規章製度。隻有這樣才能夠生產出來合格的產品,才能夠持續的發展。否則采用違背經濟規律的辦法來運行,隻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放手發動群眾,過分的強調發揮職工的積極性,隻會打亂了各種規則製度,隻會讓各個工業企業廢品增多,事故頻出,災難不斷。而一貫以來的事實證明,良好的願望,並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隻有尊重和掌握經濟發展規律,尊重科學技術,靠先進的管理,才能高速發展經濟。所以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做到實事求是,要有一種‘科學的發展觀’,而這應該是我們gd人最應該具備的東西!一旦我們不在實事求是,那麽這個國家的人們也必將對我們失望,甚至丟掉好不容易才得了的天下。”
“這倒是有點兒道理,他是不是擔心群眾熱情過度,進而引發一些不可控製的現象?”
“我看不隻是這樣。說到後來,他又說我們把某些人捧上神壇,賦予了他無上的力量,卻隻會讓他自以為是,不願意聽取正確的反對意見。甚至明知道錯了還要死撐著,不願意認錯服輸,說是民主專政,其實就是搞封建的那一套!”
“嗬,這話我可是聽了不隻一回了!我真不知道這個人的心裏在想什麽?”
2月7日夜,把林子軒送回賓館之後,梁錦楚按照對方的強烈要求,把白天兩人的對話又交到了自己的上司那裏。當然,此時的譚正文已經離開了,美國人想談判的消息雖然已經通過電報交到了北京,可林子軒的那份筆記也非同小可,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正好他還要去京城報告一些事情,聽取上麵指示,所以梁錦楚得以直接麵見葉總。
“首長,其實我也知道,這家夥都是好心,對咱們國家也絕對是一心一意的好。可能是他也心急,生怕咱們做出什麽錯事兒來一樣,所以說的這些話就顯得有些危言聳聽了,就好像是在詛咒咱們似的……”梁錦楚苦著臉說道。
現在的新中國畢竟還沒有發生太多的問題,也沒有那麽多的運動,所以林子軒的話讓他其為反感。隻是林子軒確確實實的是為國家好,他就算反感,出於禮貌也不好翻臉。何況,就算翻了臉,他能說得過林子軒嗎?好幾次都被人家駁得體無完膚了。
“你也覺得他是為了國家好,我也這麽覺得,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讓他說?……讓他說,有什麽就說什麽!難道我們gd人連聽不同意見的心胸都沒有嗎?哪怕是罵我們,隻要是對我們好,我就得聽著。”葉總歎了一口氣。
林子軒讓梁錦楚轉述的這通篇的話,其實都是在反對一點,那就是反對個人祟拜,並且對太祖的執政能力並不看好。想到白天的時候,林子軒甚至直接評論太祖,側麵指責其沒見識,不懂經濟,隻會運動,鬥爭和斯大林一個樣,由此可見這種不看好已經到了一種極深極深的程度,甚至是已經深入他的骨髓裏麵去了。可是,太祖到底做過什麽,就讓他這麽看不慣呢?想到當初這家夥為了打出名氣,用報紙向京城提出了七個問題,太祖和總理等人都在日理萬機之中抽出了時間去回信,讓《環球時報》一舉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報紙。他應該很感激才對,怎麽反倒這麽反感呢?太祖的氣度從建黨到現在不知道讓多少人由衷的折服,怎麽偏偏就折服不了這麽一個小家夥?難道,還得讓這家夥去一趟京城,跟太祖見見麵才行?
“首長,這家夥還說了一件事,很駭人聽聞!”梁錦楚想了想,又突然咬牙說道。
“說吧嚇不死我?”葉總看著他的樣子問道。
“他說……彭老總必然不得好死!
“什麽?”
“砰”地一聲,葉總一巴掌就拍到了麵前的桌子上,原本沉靜的表情立時變得怒氣勃發,“胡說八道一一”
“我也這麽說的,可他說……這是他的預言!”梁錦楚的臉上都快苦得能捏出水來了,“首長,我也不相信,可到現在為止,這家夥的預言就沒有一個是出了錯的。他還說……”
“說什麽?別吞吞吐吐的,你給我一個字一個字的都說出來!”葉總虎著臉,怒聲問道。
彭老總不得好死?彭總是誰,那是軍隊的第二號人物,總司令朱總往下,就是這位脾氣剛烈的彭總了。現在人家還在朝鮮抗擊美國侵略者,好嘛,現在居然有人就在後麵詛咒他不得好死?
“林子軒說,彭老總性格剛強,不會輕易服人。但恰恰是彭老總脾氣太剛強了,眼裏揉不得沙子,就是太祖犯了錯誤,他也會當麵鑼、對麵鼓的進行指責。可這種情況放到共患難的時候還可以,現在卻不行,畢竟這個世界上能夠共富貴人很少,遠的有勾踐,近的有朱元璋。現在太祖雖然不能和他們比,但是咱們已經將太祖給神話了,再說了太祖自從掌權以來就從來沒有敗過,這就使得他自己也以為自己是正確的,容不得別人說自己的壞話。現在太祖的大兒子已經戰死在了朝鮮戰場,這在過去就是太子爺呀!雖然上戰場就免不了要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太祖卻不這麽想,我把兒子交給了你是因為要他去鍛煉的,可是你卻將他給害死了,現在彭總在朝鮮戰場上還離不開他,所以也沒動他,可是誰能保證太祖現在不會對彭老總不滿?最主要的是他認為咱們沒有執政經驗,太祖根本就不懂經濟,反而更熱衷於搞什麽政治運動。可過度的相信群眾運動的力量,早晚會在經濟建設中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到時候以彭老總的脾氣,必定會向太祖指出來。咱們內部並非隻有君子,也有不少隻會弄權的小人。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政治是一種可怕的事物,彭老總這樣的性格的人在軍中得罪的人也少不了,在政治上得罪的人就更多了。如果說彭總在軍事上一百分的話,那麽在政治上隻能是零分。所以他隻適合當軍人,他並不能像太祖那樣精研曆史,精通權術,精於發動群眾,和太祖這個被推上神壇的人作對,這其實就是在自掘墳墓!”
“胡說八道!”
“砰!”葉總再次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
“首長……”
“還有什麽?”看到梁錦楚欲言又止,葉總猛得伸手朝他一指:“全給我說出來!”
“首長,要不您先喝口水,歇歇再說?”梁錦楚覺得自己都快哭了,現在自己很後悔答應林子軒接這個倒黴的差事了。可是既然接了這些話他就不能瞞著了。林子軒可是給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這樣一個人的話,尤其是人家還囑托他一定要把這話帶到葉總耳朵裏,他想瞞也不敢瞞啊。就算瞞了,萬一林子軒過兩天臨走的時候再向葉總問起了呢?那家夥有多精,他可是有領教過的,何況瞞而不報恐怕還屬於立場問題!
“歇什麽歇?”看到梁錦楚委屈的表情,葉總冷哼了一聲:“我又不是朝你發火,你有什麽好怕的?他林子軒不敢直接跟我說,就是想通過你給我把這些什麽‘預言’告訴我。你不說,他早晚也有辦法再把這些事讓我知道,說。”
“是。”梁錦楚毫無底氣地應了一聲,勉強抬起頭看了葉總一眼,又接著道:“他還說,說……說除了彭老總,劉副主席估計也討不了好!”
葉總再一次被噎得一窒,一個戰功赫赫的老總不算,現在又添一個國家領導人,雖然這個領導人是副的?葉總當場又想發飆,可是看到麵前的梁錦楚滿頭大汗,這都快要站不穩的樣子,他終於還是勉強壓抑下了火氣,隻是從牙根縫裏崩出了一句話:“為-什-麽?”
“他說,劉shaoqi久在國統區從事地下工作,雖然是一個堅定的gc主義者,可他實際上肯定要受到當時國統區社會的影響,也見識過更多的局麵,接觸過更多的東西。對中國現在所需要的東西有著更加切實的認知。”老子豁出去了!都說到這兒了,就算剩下的全都瞞著也沒用,再說這話又不是我說的。梁錦楚深吸了一口氣,又道;“這樣,shaoqi同誌身為太祖的副手必然就可以做到兼聽,這一點他比從建黨一開始到建國就隻知道農村包圍城市的太祖要強的多,在未來的國家建設活動中必然會跟太祖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身為國家領導人,他也必定會把這些想法付諸實施,並與太祖的觀點產生對撞。”
“所以也討不了好?”葉總問道。
“嗯!”
“我看他根本就是包藏禍心!想在我黨內部製造分裂!”葉總大怒。
“首長……”梁錦楚被嚇得縮了一下腦袋,好不容易看到葉總的表情緩了一下,又大著膽子咽了口唾沫,“首長,要不要把他找過來再問一問?”
“找過來問一問?怎麽問?問明白了又能怎麽樣?人家現在是美國人的使者,我能拿他怎麽辦?就算是叫過來他也不會給我說實話的,要說的話早在我們見麵的時候就說過了,他之所以托你帶著個信息給我,就是給我一個緩衝的機會。”葉總氣呼籲地坐到了椅子上,一張臉都快成了醬紫色了。梁錦楚在一邊偷偷摸摸的看著這位大佬的臉色,卻是連一句話也不敢說,生怕影響了對方的心情。而這麽一來,辦公室陷入了寂靜的狀態之中。除了偶爾有腳步聲從外麵經過,一點兒聲音也沒有。
“你說,這個林子軒,他到底是不是對太祖有偏見?”
長久,葉總總算恢複了平靜,又向梁錦楚問道,這句話在他心裏憋了很久了。
“我感覺,他不是對太祖有意見,而是對我們黨內部一些執政觀念以及我們的黨有偏見。在很多問題上,我都辯不過他!”梁錦楚苦笑著答道。
“他隻是讓你把這些話告訴我?”葉總又問道。
“他還讓我轉告您,希望您能把這些話轉告給太祖本人,還說……”梁錦楚覺得自己的腿都在發軟。這麽質疑太祖,說太祖會對國家副領導人和一個百戰大將軍下手,居然還要把話告訴太祖本人。他早知道林子軒不是平常人,可沒想到已經“非凡”到了這種地步,簡直就快不是人了。
“過說什麽?”葉總苦笑著問道。
“還說,讓太祖別總是研究什麽馬列,也別總是研究什麽政治運動,抽點兒空,去學習學習經濟,如果還有空,最好順便再去拜拜佛……”
“拜佛?”
“嗯。”梁錦楚仿佛就像是在夢囈一般:“他說,一味的政治運動,一味的人身迫害,永遠解決不了問題。以前gd實力不如gmd的時候,還要求gmd允許不同政見,為什麽輪到咱們登台了,他連自己黨內的不同意見也聽不進去?再者,我們連俘虜都能優待,為什麽對自己的同誌卻總是喜歡下狠手,甚至是進行人身迫害?這種做法跟當時的gmd和蘇聯其實並沒有區別,甚至還尤有過之。可這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隻會浪費國家人民的精力,隻有把國家發展起來了,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了,國家地位也提高了,這才是根本!”
他以為我們不懂這個?再者,太祖又什麽時候聽不進不同意見了?葉總暗暗惱道。不過,這麽想了幾下之後,他卻沒有就此增加對林子軒的惱怒程度,反倒好受了一些。因為,他開始懷疑林子軒是聽了外麵那些反動宣傳才會這麽想的。畢竟,林子軒是在香港過日子的,那裏有不少人在不停地抹黑gd,自然也會抹黑太祖。林子軒接收到了錯誤的信息,受到影響也很正常。年輕人,脾氣剛強一點兒,有機會就把心裏的不同意見表達了出來,也並不是什麽不可接受的。不過才剛剛給自己一點點安慰,梁錦楚的一句話又讓葉總火氣勃發:“他說,太祖不懂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