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嘯宇給另外四個財團如此大的幫助,自然不光是為了扶植國內工商業,他也是要提出條件的。(.好看的小說)首先方嘯宇收回了國內銀行業的許多特權,四家雖然仍能夠開設銀行,但是鑄幣權、公債發行權等權利都被收歸國有,它們的一些貸款等業務也需要接受國家的審查。


    此外就是關於耕地問題了,除了中華領本身的,以及收攏自程家的耕地,現在的中華帝國國內還有四成耕地在地主手中,其中最大的三家就是夏方王三家了,他們手裏的耕地達到了這四成耕地中的90%以上,這是方嘯宇所需要的,當然他也不會白要,中華財團會以平價收購土地,將這些土地以無息貸款的方式賣給貧民。


    現在蘭芳帝國境內的農業效率還很低下,雖然有方嘯宇提供的高產種子,但是產量高了利潤卻也降低了,廣大農民還是賺不到太多錢,而且還占據了大量的青壯勞動力。


    尤其是有奴隸進行耕作的那些地主家庭,他們隻知道壓榨奴隸的剩餘價值,絲毫不想著提高工作效率,這樣的生產方式不但工作效率低,還造成了極大的社會隱患。


    為了解決這方麵得問題,方嘯宇首先在一次大型集會上宣布了不支持奴隸製度的臨時法規,為了不過分觸動那些奴隸主的利益,方嘯宇並未直接宣布奴隸不合法,而隻是宣布不許捕捉並蓄養新的奴隸,同時在沒有足夠合法證明的情況下,不允許抓捕奴隸,奴隸必須有和雇工同樣生活待遇的法規。


    這樣的法規雖然沒有明著要求釋放所有奴隸,卻是非常陰毒的,首先不允許抓捕新的奴隸就斷絕了所有的奴隸來源,即使是奴隸生下來的孩子也會自動變成自由民,此外不許抓捕奴隸就讓奴隸有了盼頭,隻要他們能夠逃跑就有很大可能獲得自由。(.好看的小說)


    而第三點除了不發放工資以外,奴隸的待遇也和自由平民相當了,這樣就增加了使用奴隸的成本,讓眾多奴隸主的成本大幅增加,使用奴隸的利潤低了很多,而觸犯這項法律的懲罰也絕對稱得上嚴苛,凡是被查出違反其中的任何一條,都是抄家的懲罰。


    當然方嘯宇也不能將奴隸主們的道路阻死,如果那樣無疑是逼他們造反。大棒加甜棗,堵疏結合的手法方嘯宇也已經用得相當純熟了。


    方嘯宇給奴隸主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凡事自願釋放一名奴隸的,如果進入工商業可以享受一定優惠,這樣不但促使他們釋放奴隸,還能將這些人的錢,吸引到工商業上來。


    在消化了三家交出的大多數被兼並的土地之後,又消減了奴隸階層,中華帝國再出重拳,很快發布了《國家土地法》,土地法規定個人所有耕地麵積不得超過三百畝,林地和畜牧業土地麵積不得超過一千畝,凡是超過此限製的土地,國家將征收95%的高額稅收。


    此規定一出,立刻有許多國內的地主鬧騰了起來,但是全國大部分土地都被分了下去,鬧騰的人總共不足兩千,因此也不會有多少效果。見到政府根本不理睬他們,而且征稅也即將開始,他們隻得琢磨著準備將自己多餘的土地賣出去了。


    方嘯宇輕鬆的解決了國內土地兼並問題,隨後他趁熱打鐵,趁機推出了《中華憲法》、《民法》、《刑法》、《商業法》、《交通法》等一係列法律法規,這些法律都是在中華領時期就得到過實踐和修改的,總體上非常完善,雖然現在中華帝國還不具備民主選舉,民主執政的條件,但方嘯宇希望先從法律上做好準備,以免今後無法可依,而方嘯宇也會自覺遵守法律,讓社會能夠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稍後中華帝國政府就發布了新的政策,耕地的稅收三成不變,而工商業賦稅則降低到了一成。


    為了彌補土地生產過於分散的不足,國家同時宣布還可以注冊農墾公司,一旦注冊農墾公司將可以在耕種的同時享受工商業賦稅待遇,但是成立公司也是有要求的,首先是財務報表是要經常審查的,而且公司之中是不允許出現奴隸的,這個法規的宣布,給那些不想賣地的地主們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法。


    他們可以建立農墾公司,以擁有原來一樣大的土地,但是建立農墾公司也有問題。由於農墾公司不許有奴隸參加勞動,想辦農墾公司隻有兩個選擇,將奴隸釋放,使他們成為雇工,或者讓奴隸在自己家裏養著,不參與農業耕作,這樣的選擇相信所有人都不會有兩樣的。


    當然農墾公司的土地仍然是個人所有的,它隻是將上限隻有三百畝的個人土地集中起來,讓人們能夠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集中進行耕作,這樣更節約人力,使用農業機械的成本也更低。


    有中華財團麵向全國敞開供應的優質種子和多樣化的耕作機械支持,農業的產量和利潤不但不會因為農業人口的大量減少而降低,反而會有突飛猛進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全國的農墾公司也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


    大量的農墾公司成立,解放出的大量勞力可不會閑著。在方嘯宇對帝國內地的工商業優惠政策扶植下,大量工商業人士進入帝國內地創業,眾多的工廠迅速消化吸收著多餘的人力資源。


    奴隸問題通過這樣的種種手段得到了大大緩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得到完全解決。四大家族首先響應政府號召,釋放了所有奴隸,這樣一來就解放了大量的壯年勞動力,讓他們可以投入到需要大量勞力的工業生產之中。


    工業規模開始逐步擴大,有內地數億人口和中華銀行低息貸款,以及中華財團科技輸出的支持下,中華帝國的工業規模迅速擴大,為將來向各國出售物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土地,另外一個大問題就是交通了。在以前中華領的領地上,經過十年的建設,交通還是相當發達的,不管是作為主幹線的數條鐵路線,還是密布各處的公路線路,沿海的港口設施都相當現代化,但是在原蘭芳帝國國內就不一樣了。


    這裏的道路大部分都是碎石路,隻有京城附近因為方嘯宇當初出售的水泥修建了一些水泥公路,而鐵路也隻有從白山城經山南郡、直隸郡、湖東郡、川東郡、川西郡到吐蕃郡的一條鐵路而已,其他地方的交通還和空白差不多。


    當然鐵路是個賺錢的行業,雖然賺錢的速度比較慢卻勝在穩妥,因此方嘯宇不但準備讓中華財團修路,還想讓其他三大財團也修路,對於這個項目,其他三大財團也欣然接受了。


    帝國政府很快規劃出了數條鐵路,方嘯宇將其中利潤高的幾條都留給了其他三大財團,其中方家修築交趾郡經九華郡、金華郡、東海郡、濰東郡到旅海郡的沿海鐵路線,這條線走的都是沿海經濟區,這裏工商業發達,交通運輸頻繁,是相當有利可圖的。


    王家則承擔了從北方的遠東鐵路經東蒙郡、山南郡、直隸郡、安順郡、玉林郡到交趾郡的鐵路,它將從北到南的三條鐵路線都串聯起來,又將畜牧業發達的東蒙郡和農業發達的西南諸郡連接起來,便於大量飼料的運輸,給方家在東蒙郡的各畜牧場節約了不少運費。


    夏家修的是一條東西向鐵路,這條鐵路大體是從樓蘭郡出發,橫穿整個帝國,一直到達泉州港的。


    三家修建的鐵路基本是將自己原來的根基之地聯通了經濟發達地區或者是出海口,這幾條鐵路在賺錢之餘,也極大拉到了他們原來產業的經濟,方便了運輸。


    除了這三條鐵路大動脈之外,中華財團修建的都是不太賺錢的戰略鐵路,除了在極北之地修建一條鐵路之外,中華財團還在國內修建了幾條大動脈鐵路,都是比較偏僻的道路,此外還修建了一條從巴坦地區一直到伊斯坦帝國邊境的鐵路線,這條鐵路線是為了今後在大戰中賣物資準備的。


    夏侯家的海潤財團沒有參加修築鐵路的計劃,由於現在他們的資金不多,在陸上也沒有了多少根基,充其量隻是個中小財團罷了,因此他們隻是專心發展海運貿易。


    波士頓帝國的情況和中華帝國差不多,雖然它們沒有那麽多新開辟的土地讓工業得到急速發展,但是政府官員的頭腦也非常冷靜。


    他們同樣看到了西大陸的列強大戰給其他國家帶來的無邊商機,為此在政府的擔保下,波士頓帝國各大銀行同樣開展了工商業低息貸款的業務,拚命擴大工商業規模。


    兩大經濟強國在埋頭發展國內經濟,西大陸卻已經是戰火連天。第一個動手的是最早開始下達總動員令的哥薩克帝國,如果按照動員速度,哥薩克帝國那緩慢的效率根本無法和高效的雅曼帝國相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域雄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看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看雲並收藏異域雄心最新章節